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缓解CO_(2)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技术,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是CCU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领域的全球发展态势,从政策体系建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缓解CO_(2)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技术,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是CCU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领域的全球发展态势,从政策体系建设、项目实施、研究成果等方面梳理了我国的发展现状,通过文本分析解读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对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指出:当前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枯竭油气藏封存、诱发地震机理与监测、泄漏监测与环境评价、CO_(2)封存与能源资源协同开发利用、快速矿化封存等方面;未来应重视CO_(2)封存与利用中复杂多场多相的耦合研究,致力于构建全流程智能化的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系统,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CCUS产业发展模式。展开更多
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O_(2)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手段,然而传统CCUS技术中捕集成本较高,限制了CCUS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采...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O_(2)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手段,然而传统CCUS技术中捕集成本较高,限制了CCUS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采用CO_(2)捕集-转化一体化(integrated carbon capture and conversion,ICCC)技术方案,通过将碳捕集过程与碳转化过程相耦合,避免CO_(2)捕集材料再生所需的大量能耗,从而降低CCUS捕集过程成本。实验以Fe、Co基非贵金属作为催化组分,Ca为吸附组分,采用并流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FexCoyCa_(3)Al系列双功能材料,应用于ICCC制备合成气过程,探究了Fe/Co对双功能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H2-程序升温还原、CO_(2)-程序升温脱附等对双功能材料进行表征,相关结果表明双功能材料Fe、Co、Ca、Al等元素分布均匀,未出现团聚现象,Fe-Co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提升了双功能材料的一体化性能。在优化条件下,Fe_(0.5)Co_(0.5)Ca_(3)Al材料CO_(2)捕集容量为11.05mmol/g,CO产率达到11.94mmol/(g∙h)。展开更多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燃煤电厂实现烟气脱碳的最理想策略。在CCUS技术中,微藻固碳是极具潜力的CO_(2)利用方式。微藻不仅生长速率快而且可以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燃煤电厂实现烟气脱碳的最理想策略。在CCUS技术中,微藻固碳是极具潜力的CO_(2)利用方式。微藻不仅生长速率快而且可以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微藻产/制品。然而,由于光能和CO_(2)利用率低,微藻固碳目前的经济可行性还达不到商业化要求,仍需进一步研究。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剖析了微藻悬浮液中烟气溶解、转化、被利用的过程以及光衰减现象;讨论了CO_(2)、光质及其强度等因素对微藻生长和固碳性能的影响。其次,从选育高固碳能力藻种、增强CO_(2)传质和优化光供给策略三方面综述了提高微藻CO_(2)固定效率和光合效率的方法;扼要地阐明了其中原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最后,展望了微藻生物质的利用方向,为微藻固碳在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缓解CO_(2)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技术,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是CCU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领域的全球发展态势,从政策体系建设、项目实施、研究成果等方面梳理了我国的发展现状,通过文本分析解读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对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指出:当前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枯竭油气藏封存、诱发地震机理与监测、泄漏监测与环境评价、CO_(2)封存与能源资源协同开发利用、快速矿化封存等方面;未来应重视CO_(2)封存与利用中复杂多场多相的耦合研究,致力于构建全流程智能化的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系统,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CCUS产业发展模式。
文摘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O_(2)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手段,然而传统CCUS技术中捕集成本较高,限制了CCUS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采用CO_(2)捕集-转化一体化(integrated carbon capture and conversion,ICCC)技术方案,通过将碳捕集过程与碳转化过程相耦合,避免CO_(2)捕集材料再生所需的大量能耗,从而降低CCUS捕集过程成本。实验以Fe、Co基非贵金属作为催化组分,Ca为吸附组分,采用并流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FexCoyCa_(3)Al系列双功能材料,应用于ICCC制备合成气过程,探究了Fe/Co对双功能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H2-程序升温还原、CO_(2)-程序升温脱附等对双功能材料进行表征,相关结果表明双功能材料Fe、Co、Ca、Al等元素分布均匀,未出现团聚现象,Fe-Co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提升了双功能材料的一体化性能。在优化条件下,Fe_(0.5)Co_(0.5)Ca_(3)Al材料CO_(2)捕集容量为11.05mmol/g,CO产率达到11.94mmol/(g∙h)。
文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燃煤电厂实现烟气脱碳的最理想策略。在CCUS技术中,微藻固碳是极具潜力的CO_(2)利用方式。微藻不仅生长速率快而且可以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微藻产/制品。然而,由于光能和CO_(2)利用率低,微藻固碳目前的经济可行性还达不到商业化要求,仍需进一步研究。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剖析了微藻悬浮液中烟气溶解、转化、被利用的过程以及光衰减现象;讨论了CO_(2)、光质及其强度等因素对微藻生长和固碳性能的影响。其次,从选育高固碳能力藻种、增强CO_(2)传质和优化光供给策略三方面综述了提高微藻CO_(2)固定效率和光合效率的方法;扼要地阐明了其中原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最后,展望了微藻生物质的利用方向,为微藻固碳在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