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械过冷的双温蒸发CO_(2)数据中心冷却供热系统性能
1
作者 代宝民 孔子昻 +3 位作者 刘圣春 钱家宝 李伟锋 章立标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为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高效制冷,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出了集成机械过冷和双温蒸发技术的CO_(2)数据中心冷却供热系统(DMS-DE)。建立了系统热力学和碳排放特性分析模型,并与基本CO_(2)系统(Base)和单温蒸发机械过冷CO_(2)系统(DMS-SE)... 为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高效制冷,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出了集成机械过冷和双温蒸发技术的CO_(2)数据中心冷却供热系统(DMS-DE)。建立了系统热力学和碳排放特性分析模型,并与基本CO_(2)系统(Base)和单温蒸发机械过冷CO_(2)系统(DMS-SE)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MS-DE存在最大COP(性能系数)、最优过冷度和排气压力。采用机械过冷技术和双温蒸发技术可显著提升系统COP和㶲效率。与Base和DMS-SE相比,COP分别提高14.1%和9.0%,㶲效率分别提高13.24%和4.31%。DMS-DE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相对Base和DMS-SE分别降低16.1%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过冷 双温蒸发 数据中心 co_(2)系统 冷热联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蒸发式CO_(2)人工冰场冰面温度影响因素
2
作者 吴静 颜利波 +3 位作者 叶琳 李敏霞 马一太 王派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以直接蒸发式室内CO_(2)人工冰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室内冰场稳定温度场数学模型,分析了当蒸发温度为-13℃,采用12.7 mm大管径铜管供冷时,室内人工冰场场地的质流密度、排管间距、含油率等因素对冰面温度和冰面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直接蒸发式室内CO_(2)人工冰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室内冰场稳定温度场数学模型,分析了当蒸发温度为-13℃,采用12.7 mm大管径铜管供冷时,室内人工冰场场地的质流密度、排管间距、含油率等因素对冰面温度和冰面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滑油含量增加会增大管内压降及冰面进出口处的温差,但由于研究的管径和质流密度相对较大,影响幅度较小;供冷排管的间距和质流密度是影响冰面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随着排管间距和质流密度的增大,冰面温差增大。为保证冰面温差在0.5℃以内,推荐的质流密度应小于200 kg/(m^(2)·s),排管间距应小于9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直接蒸发 人工冰场 冰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气压缩式CO_(2)水合物直接接触蓄冷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段汉坤 谢应明 +4 位作者 杨文宇 谢梅萍 刘道平 豆斌林 杨亮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1,135,共9页
本文建立了水冷压缩式CO_(2)水合物直接接触蓄冷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充注压力(3.5、3.6、3.7、3.8 MPa)下蓄冷系统的降温曲线和总蓄冷量。研究发现,降温曲线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依次为4.02%、4.43%、3.38%、1.89%... 本文建立了水冷压缩式CO_(2)水合物直接接触蓄冷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充注压力(3.5、3.6、3.7、3.8 MPa)下蓄冷系统的降温曲线和总蓄冷量。研究发现,降温曲线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依次为4.02%、4.43%、3.38%、1.89%,总蓄冷量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依次为0.82%、3.41%、1.45%、1.81%,所有相对误差均小于5%,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了提高实验系统蓄冷性能,采用模型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冷却水流量由65 mL/s增至100 mL/s时,系统预冷时间由22.5 min减至20.8 min,系统COP先增加后减少。冷却水流量为95 mL/s时,系统COP最大;冷却水温度由22℃升至30℃时,系统预冷时间由16.1 min增至21.9 min,系统COP由1.77降至1.53;当充注压力由3.5 MPa升至5.0 MPa时,排气压力由5.4 MPa升至12.1 MPa。当充注压力为5.0 MPa时,排气压力为12.1 MPa,超过压缩机警戒压力,所以低于5.0 MPa的充注压力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水合物 压缩制冷循环 蓄冷系统 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直接蒸发式空调系统研发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良焊 张世勇 +3 位作者 尹小炜 郭爱东 朱胜利 张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2,共3页
分析了该系统的应用可行性和节能性,以及研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并给出了该系统在北京地铁9号线中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 地铁 直接蒸发空调系统 设备 研发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直接蒸发式冰场传热模型建立和分析
5
作者 高尚萱 张振迎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16期5-8,共4页
通过使用流体模拟的方法。对手册中涉及到的一种冰场结构首先建立物理模型。并根据CO_(2)直接蒸发式冰场蒸发排管四种布置情况分别进行不同的温度场分析,并对冰面温度,以及CO_(2)排管中轴线,冷管横轴线等特殊几何面的温度分布进行论述... 通过使用流体模拟的方法。对手册中涉及到的一种冰场结构首先建立物理模型。并根据CO_(2)直接蒸发式冰场蒸发排管四种布置情况分别进行不同的温度场分析,并对冰面温度,以及CO_(2)排管中轴线,冷管横轴线等特殊几何面的温度分布进行论述。并最终得到不同布置方式下了CO_(2)管内平均温度图。研究表明:对于管内平均温度随着载冷排管布置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不同季节工况,载冷排管内平均温度随季节负荷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同一种季节工况,当布置间距一定时,平均温度随管径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直接蒸发系统 传热模拟 冰场布置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湿系统中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在结霜工况下的设计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辉 臧润清 苏文 《制冷与空调》 2002年第5期44-46,共3页
本文分析了除湿系统中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在结霜工况下的换热特性 ,特别是结霜速度、结霜时间以及结霜时的换热计算。通过计算机模拟 。
关键词 蒸发 计算机模拟 空调系统 除湿系统 结霜 计算方法 直接蒸发表面冷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射器的双温蒸发CO_(2)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小燕 代宝民 +2 位作者 滑雪 刘晨 刘圣春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61,共8页
采用高效的热泵系统替代常规锅炉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措施。本文提出采用引射器实现双温蒸发的CO_(2)热泵系统,以实现余热梯级利用和高效制热。通过窄点分析法,建立了基本CO_(2)系统、CO_(2)引射器系统、双温蒸发CO_(2)引射系统的... 采用高效的热泵系统替代常规锅炉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措施。本文提出采用引射器实现双温蒸发的CO_(2)热泵系统,以实现余热梯级利用和高效制热。通过窄点分析法,建立了基本CO_(2)系统、CO_(2)引射器系统、双温蒸发CO_(2)引射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发现双温蒸发系统存在最优排气压力及最大COP。基于最优工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热泵热水器名义工况下,双蒸发器系统COP最高达4.84,比基本CO_(2)热泵系统提高了9.88%。双温蒸发过程可显著降低吸热过程中的换热不可逆损失,双温蒸发系统蒸发器侧的不可逆性能指数为1.51,比基本CO_(2)和带有引射器的常规CO_(2)系统降低了2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系统 co_(2) 引射器 温度匹配 双温蒸发 不可逆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运输泵和具有直接蒸发功能的集成CO2系统——节能与减少对环境不良影响:制冷新概念
8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I0007-I0009,共3页
0引言 由于在节能方面不断地创新和持续地研究,以及天然制冷剂的使用,从而开发出了仅使用CO2(R744,CO2)作为设备制冷剂的级联装置。 CREA S.p.A.已经推出关于这种装置的概念和设讹其结构和设备的主要部分为:冷凝器、压缩机组... 0引言 由于在节能方面不断地创新和持续地研究,以及天然制冷剂的使用,从而开发出了仅使用CO2(R744,CO2)作为设备制冷剂的级联装置。 CREA S.p.A.已经推出关于这种装置的概念和设讹其结构和设备的主要部分为:冷凝器、压缩机组、管道布置和系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制冷剂 直接蒸发 节能 系统 co2 环境 集成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控制系统用于核电安全级直接蒸发式空气处理机组的研究
9
作者 彭浩 朱世钊 《暖通空调》 2023年第S01期111-113,共3页
核电用安全级直接蒸发式空气处理机组不仅需要保证高安全性能要求,同时其配套的就地控制系统需要具备友好的人机界面、操作简单、便于维修和后期维护。从基于FPGA技术的数字化就地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出发,结合核电用电气、仪控设备的... 核电用安全级直接蒸发式空气处理机组不仅需要保证高安全性能要求,同时其配套的就地控制系统需要具备友好的人机界面、操作简单、便于维修和后期维护。从基于FPGA技术的数字化就地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出发,结合核电用电气、仪控设备的设计要求,阐述了数字化控制系统在核电用安全级直接蒸发式空气处理机组中的应用,并对相应的控制系统进行核1E级K3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该核电用安全级直接蒸发式空气处理机组配套的数字化控制系统满足RCC-E、GB 12727—2017、IEC 60880 A级、IEEE 1012 SIL4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安全级直接蒸发空气处理机组 数字化 FPGA技术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船固定式CO_(2)灭火系统误释放事故分析
10
作者 全后朋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65,76,共5页
针对某船固定式CO_(2)灭火系统试验发生的误释放事故,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试验必要性、试验方法、保险销受力计算、安全余量影响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试验外接高压气体的压力过高,导致瓶头阀保险销受力过大折... 针对某船固定式CO_(2)灭火系统试验发生的误释放事故,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试验必要性、试验方法、保险销受力计算、安全余量影响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试验外接高压气体的压力过高,导致瓶头阀保险销受力过大折断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提出应限制试验气体最高压力,加强人员资质培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co_(2)灭火系统 误释放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船固定式CO_(2)灭火系统结构装置优化方向
11
作者 张中伟 《珠江水运》 2021年第12期113-114,共2页
固定灭火系统是船舶防火灭火的重要设备。船用固定式CO_(2)灭火系统作为目前船上最常见的固定式灭火系统之一,广泛应用于海上平台和船舶机舱、泵舱、货舱、油舱、油漆间、木工间、厨房等处的消防灭火。本文对客船固定式CO_(2)灭火系统... 固定灭火系统是船舶防火灭火的重要设备。船用固定式CO_(2)灭火系统作为目前船上最常见的固定式灭火系统之一,广泛应用于海上平台和船舶机舱、泵舱、货舱、油舱、油漆间、木工间、厨房等处的消防灭火。本文对客船固定式CO_(2)灭火系统的结构装置设计进行研究,探讨该类灭火系统的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co_(2)灭火系统 结构装置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工况直接蒸发式全新风空调机组研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倩 戴绍碧 封和平 《制冷与空调》 2015年第3期13-17,21,共6页
分析直接蒸发式全新风空调机组的应用现状及其作为湿度控制设备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可在全年除湿季宽工况条件下稳定运行的直接蒸发式风冷型全新风空气处理机组,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对机组进行设计计算,并通过试验分析机组的工作性能... 分析直接蒸发式全新风空调机组的应用现状及其作为湿度控制设备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可在全年除湿季宽工况条件下稳定运行的直接蒸发式风冷型全新风空气处理机组,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对机组进行设计计算,并通过试验分析机组的工作性能和今后的改进方向,认为该新型机组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直接蒸发全新风空调机组 湿度控制 含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CO_2复叠制冷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研究
13
作者 刘春梅 李绍春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7-239,共3页
随着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应用,开发高效冷凝蒸发器来提高系统的性能是必要手段。对一种新型NH3/CO2冷凝蒸发器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不同制冷工况下,不同的换热温差,测试出相对应的传热系数,对比分析出不同布管形式对传热系数、换热温... 随着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应用,开发高效冷凝蒸发器来提高系统的性能是必要手段。对一种新型NH3/CO2冷凝蒸发器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不同制冷工况下,不同的换热温差,测试出相对应的传热系数,对比分析出不同布管形式对传热系数、换热温差、热流密度等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优的布管方式,为高效冷凝蒸发器的开发和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系数 冷凝蒸发 NH_3/co_2复叠制冷 布管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式与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荣华 岳利茜 李琪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114,共4页
介绍了两种系统的具体形式,分析了两种系统蒸发温度相等时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差异及蒸发器传热面积相等时蒸发温度的差异。比较了两种系统的经济性、运行能耗及可靠性。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相等时,间接式系统污水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是蒸发... 介绍了两种系统的具体形式,分析了两种系统蒸发温度相等时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差异及蒸发器传热面积相等时蒸发温度的差异。比较了两种系统的经济性、运行能耗及可靠性。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相等时,间接式系统污水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是蒸发器传热面积的3-5倍,直接式系统蒸发器的传热面积比间接式系统大0.4-0.7倍;而当蒸发器传热面积相等时,直接式系统蒸发器的蒸发温度比间接式系统低3-4℃才能提取相同的热量;直接式系统的投资不一定低于间接式系统,其能耗最多低4%-5%,相对于间接式系统而言,是不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源热泵 间接系统 直接系统 蒸发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供暖运行测试
15
作者 李效禹 马骊 +2 位作者 史琳 徐伟 王天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46,共8页
CO_(2)空气源热泵因其优秀的环保和热工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CO_(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分布式集中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JGJ/T 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和JGJ/T 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对秦皇岛某公共... CO_(2)空气源热泵因其优秀的环保和热工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CO_(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分布式集中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JGJ/T 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和JGJ/T 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对秦皇岛某公共建筑和石家庄某居住建筑的CO_(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开展运行测试研究,探究在低温环境下系统运行过程中检测不确定度及实际运行效果。通过不确定度分析,秦皇岛项目2#机组和石家庄项目2#机组制热性能COP在不同运行环境温度下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范围分别为4.27%~5.87%及1.90%~4.36%,测试结果可信度高。测试结果表明:秦皇岛项目在室外日均温度-10.9~2.5℃的工况下,1#和2#机组实测日均COP范围分别为2.75~3.09和2.76~3.15。在室外最低温度-18℃时,1#和2#机组热COP仍可达到2.19及2.88。石家庄项目在室外日均温度-6.6~12.5℃的工况下,1#和2#机组实测日均COP范围分别为2.32~3.38和2.21~3.06;分析两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可得,CO_(2)复叠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低温环境下COP受室外环境温度影响依然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复叠空气源热泵 分布集中供暖 系统测试 不确定度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直接蒸发式制冷机组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沛文 马伟锋 +4 位作者 马莉 胡北 刘海波 吕建忠 刘伟 《制冷与空调》 2015年第11期15-20,共6页
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事业的背景下,通过对某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控制厂房、备用柴油机厂房、蒸汽厂房的通风空调系统核级直接蒸发式制冷机组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样机的研发,解决该设备在核电站寿命期内全天候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为相关研究... 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事业的背景下,通过对某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控制厂房、备用柴油机厂房、蒸汽厂房的通风空调系统核级直接蒸发式制冷机组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样机的研发,解决该设备在核电站寿命期内全天候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岛通风空调系统 核级直接蒸发制冷机组 核安全级 全天候安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68HC908RF2的汽车胎压监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毅峰 刘跃明 +1 位作者 温希东 袁媛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6,共3页
一种采用高性能8位微控制器MC68HC908RF2与传感器、射频收发器相结合的汽车胎压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描述了该监测系统的功能、硬件实现和软件设计流程。
关键词 MC68HC908RF2 胎压监测系统 间接TPMS 直接TPMS A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管翅式蒸发器低温工况下运行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谢海英 李世豪 +2 位作者 吕静 黄佳豪 马思彤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25年第1期19-26,共8页
受低温环境的影响,CO_(2)空气源热泵蒸发器性能不佳,从而使得热泵性能下降。通过实验研究CO_(2)热泵热水机管翅式蒸发器在夏热冬冷地区低温环境下的运行性能,分析了进水温度、进水流量、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 受低温环境的影响,CO_(2)空气源热泵蒸发器性能不佳,从而使得热泵性能下降。通过实验研究CO_(2)热泵热水机管翅式蒸发器在夏热冬冷地区低温环境下的运行性能,分析了进水温度、进水流量、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参数间接影响蒸发器性能,当进水温度由9℃上升至15℃时,CO_(2)干度、质量流量均增大,使得蒸发器吸热量减小,从而缓解了结霜导致的蒸发温度降低问题,但机组功耗增大。随着进水流量由80 L/h增加至120L/h,蒸发温度和蒸发器入口CO_(2)干度均减小,但蒸发器吸热量增大,使得结霜导致的性能恶化情况更为严重。当环境干球温度由-4℃上升至4℃时,蒸发温度由-9.1℃上升至1.6℃,且蒸发器与环境的换热温差增大;而相对湿度越大,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越早开始下降且降幅越大。进水流量越小,进水温度越高,则蒸发器吸热量越小;低温高湿工况下空气更容易.在翅片管上形成霜层,从而使得蒸发器换热性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热泵热水机 管翅蒸发 低温工况 运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在民用建筑中设计与运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翠凤 《住宅产业》 2018年第12期34-38,共5页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简称"多联机",即VRV(VariableRefrigerantVolume)空调系统,是指一台室外空气源制冷或热泵机组配置多台室内机,通过改变制冷剂流量能适应各房间负荷变化的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系统。它也是一...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简称"多联机",即VRV(VariableRefrigerantVolume)空调系统,是指一台室外空气源制冷或热泵机组配置多台室内机,通过改变制冷剂流量能适应各房间负荷变化的直接膨胀式空气调节系统。它也是一个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由制冷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其他阀件(附件)以及一系列管路构成的环状官网系统。系统室外机包括了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风机和其他制冷附件;室内机包括了风机、电子膨胀阀和直接蒸发式换热器等附件。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若干台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可以适时满足室内冷、热负荷的要求,是直接蒸发式制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热泵)系统 热负荷 适用的场所 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冷源湿度优先控制空调系统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倩 高建红 封和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50,34,共6页
阐述了在医院关键科室中应用双冷源湿度优先控制空调系统的优点,介绍了双冷源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对双冷源新风机组的不同结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论述。通过某医院工程案例对双冷源空调系统能源使用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得出了相... 阐述了在医院关键科室中应用双冷源湿度优先控制空调系统的优点,介绍了双冷源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对双冷源新风机组的不同结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论述。通过某医院工程案例对双冷源空调系统能源使用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结论,对双冷源空调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双冷源新风机组的设备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优先控制 双冷源 空调系统 新风机组 冷水盘管 直接蒸发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