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地矿CORS省域地面沉降监测与机理分析
1
作者 高彦涛 张永杰 +5 位作者 丁来中 范忻 高胜超 雷震 王军见 李春意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省域尺度范围地面沉降,分析河南地矿CORS省域地面沉降的监测方法与其形成机理:针对河南省地面沉降分布特征,采用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HNGICS)的62个基准站数据,时间序列为2012—2019年,获得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为了进一步研究省域尺度范围地面沉降,分析河南地矿CORS省域地面沉降的监测方法与其形成机理:针对河南省地面沉降分布特征,采用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HNGICS)的62个基准站数据,时间序列为2012—2019年,获得国际地球参考框架下无净旋转条件的河南省三维速度场;然后分解三维速度场获得河南垂直速度场,发现河南省地面沉降呈现“西稳东沉”的现象,开封附近出现沉降漏斗;最后将河南省地质图、河南省耕地面积占比、河南省年均降雨量与沉降等值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质条件下,河南省地面沉降分布于豫东地区的第四系冲积层,而相同地质条件下,耕地占比和区域年均降雨量是地表差异性沉降的主要原因,如豫东地区耕地约占总面积的70%,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是豫东平原出现沉降漏斗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三维速度场 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 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大规模CORS基准站组网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梅生强 宫煦利 +2 位作者 姚宜斌 王泽民 黄石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135,共5页
连续运行参考系统(CORS)的核心技术——GPS网络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已经成为GPS高精度定位中一种重要技术,其定位精度与站间距离密切相关。在构建了站间距离和网络分布适中的Delaunay三角网后,探讨了两个相邻CORS基准站网络的联合组... 连续运行参考系统(CORS)的核心技术——GPS网络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已经成为GPS高精度定位中一种重要技术,其定位精度与站间距离密切相关。在构建了站间距离和网络分布适中的Delaunay三角网后,探讨了两个相邻CORS基准站网络的联合组网、基准站点删除与插入等网络局部更新以及参考站最优选择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高效快捷、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运行参考系统 DELAUNAY三角网 联合组网 局部更新 限制区域生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CORS站与探空站获取的大气可降水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智敏 窦世标 +3 位作者 李斐 郭金运 刘新 黄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21-28,共8页
利用青岛市4个CORS站2014年观测资料,借助GPS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Bernese,反演大气可降水量(CORS/PWV),并与对应时段的由青岛探空站资料计算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Radio/PWV)进行比较,CORS/PWV与Radio/PWV的精度相当,二者差异的差值(MEAN)... 利用青岛市4个CORS站2014年观测资料,借助GPS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Bernese,反演大气可降水量(CORS/PWV),并与对应时段的由青岛探空站资料计算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Radio/PWV)进行比较,CORS/PWV与Radio/PWV的精度相当,二者差异的差值(MEAN)均为毫米级,绝对值最大为3.42mm;CORS/PWV与Radio/PWV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在0.81以上;通过分析实际降水与PWV的变化,发现PWV的短时急剧变化与降水发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CORS具有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及连续监测大气中水汽含量变化等优势,可有效弥补高空探测的不足,对水汽监测、气象预测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连续运行参考站 对流层延迟 无线电探空仪 大气可降水量 实际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CORS系统一张网建设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照荣 张锡越 +1 位作者 曾艳艳 张凤录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2期30-33,共4页
以北京CORS系统可用基准站为基础,在符合标准规范的前提下,本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兼顾各方需求,合理规划设计北京市的CORS基准站'一张网'。根据现有CORS基准站网的服务覆盖情况,以国家政策、规范要求及实际应用经验为参考,构建... 以北京CORS系统可用基准站为基础,在符合标准规范的前提下,本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兼顾各方需求,合理规划设计北京市的CORS基准站'一张网'。根据现有CORS基准站网的服务覆盖情况,以国家政策、规范要求及实际应用经验为参考,构建了北京市CORS系统一张网,并以30 km为半径进行了服务覆盖分析。结果表明,由30个基准站组成CORS网可实现全北京市及省市交界一定区域范围的CORS系统服务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 基准站网 覆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RS系统实时监测电离层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耿长江 唐卫明 章红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108,共4页
论述利用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系统实时监测电离层变化的原理,讨论求解相对准确的P2与P1间DCB(Differential Code Bias)值的方法。根据DCB值相对稳定的特点,采用一定时段求解出的DCB值,实时分离GPS信号传播... 论述利用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系统实时监测电离层变化的原理,讨论求解相对准确的P2与P1间DCB(Differential Code Bias)值的方法。根据DCB值相对稳定的特点,采用一定时段求解出的DCB值,实时分离GPS信号传播路径上的VTEC,并利用单历元观测的VTEC实时建立电离层延迟模型,监测区域电离层变化。数据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建模求解的内符合精度约为3TECU,外符合精度约为4TE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 实时监测 电离层 DCB 单历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S技术的林区公路测量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黎曦 胡伍生 孙洪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360-364,共5页
为改善常规方法及实时动态差分法(RTK)在林区公路测量时的效率和精度,通过实例对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在林区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将CORS技术分别与全站仪中桩放样的平面坐标和水准点联测方式中桩高程进行对比,并对COR... 为改善常规方法及实时动态差分法(RTK)在林区公路测量时的效率和精度,通过实例对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在林区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将CORS技术分别与全站仪中桩放样的平面坐标和水准点联测方式中桩高程进行对比,并对CORS测量的内符合精度做出统计.实验结果表明,CORS网络放样与全站仪放样相比,平面坐标的最大差值ΔX和ΔY分别为0.021和0.015 m;与水准点联测平差的高程相比,大部分在±0.015 m左右;CORS系统在网内、网外内符合精度无明显差别,X方向为±0.9 cm,Y方向为±0.9 cm,H方向为±1.8 cm.工程实践表明,CORS测量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且其测量结果整体精度是均匀、独立的,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公路 公路测量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 实时动态差分法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区域CORS网络对流层信息的改进PPP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伟荣 高成发 +1 位作者 曹相 潘树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370-374,共5页
为了提高精密单点定位(PPP)的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利用CORS网络反演的区域对流层信息增强精密单点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差PPP模型,首先解算区域基准站的高精度ZTD信息,再通过基准站与流动站的位置关系建立空间回归模型,最后流动站用户... 为了提高精密单点定位(PPP)的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利用CORS网络反演的区域对流层信息增强精密单点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非差PPP模型,首先解算区域基准站的高精度ZTD信息,再通过基准站与流动站的位置关系建立空间回归模型,最后流动站用户基于模型得到的ZTD伪观测值实现精密单点定位,增强了解算的强壮性.实验结果表明,基准站估计ZTD精度优于1 cm,利用基准站数据建立的空间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区域对流层延迟的空间关系;在该实验条件下,模型值用于约束流动站的PPP解算,使流动站定位结果收敛到优于10 cm精度的时间缩短了30%.改进的新方法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精密单点定位方法需要较长时间收敛的缺陷,有助于PPP方法的工程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 PPP 对流层回归模型 增强 伪观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N的CORS基准站网络构造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郭英 程鹏飞 吕洪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111,115,共5页
基于已有的Delaunay三角网构网算法,总结了CORS基准站网络构造过程,给出了CORS基准站在平面、球面和椭球面的投影函数,推导了投影点的坐标表达式;对于多点共圆的特殊基准站子集,研究了相应的最佳构网方法;针对相邻CORS网的拼接需求、网... 基于已有的Delaunay三角网构网算法,总结了CORS基准站网络构造过程,给出了CORS基准站在平面、球面和椭球面的投影函数,推导了投影点的坐标表达式;对于多点共圆的特殊基准站子集,研究了相应的最佳构网方法;针对相邻CORS网的拼接需求、网内删除和增添基准站(子网)的需要,研究了一种新的局部网络更新算法,并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运行基准站服务系统(cors) Delaunay三角网(DTIN) 基准站网络 网络更新 投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CORS多基站联合解算的精密卫星钟差实时估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夏炎 高成发 +2 位作者 潘树国 陈伟荣 高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433-439,共7页
为了改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和时效性,利用区域CORS网络采集的GPS载波相位观测值与IGU预报星历,通过多参考站联合解算,实现了基于星间、历元间差分技术的精密卫星钟差快速解算,并与IGS分析中心提供的最终精密钟差产品进行了比较.研... 为了改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精度和时效性,利用区域CORS网络采集的GPS载波相位观测值与IGU预报星历,通过多参考站联合解算,实现了基于星间、历元间差分技术的精密卫星钟差快速解算,并与IGS分析中心提供的最终精密钟差产品进行了比较.研究了不同的参考站分布和参考站数目对钟差估计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估计的实时精密卫星钟差与IGS最终精密钟差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对卫星钟差的估计精度可达到0.08 ns,平均中误差为46.2 ps;卫星钟差的估计误差基本上都在0.2 ns以内,平均中误差为73.2 ps.增加站间距可以有效减弱对流层参数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在保证观测精度和解算速度的前提下,合理增加参考站数目,对钟差估计结果的精度有一定提高.所提出的算法运算量小,解算速度快,仅需要少量参考站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便可以迅速获得较高精度的实时卫星钟差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差估计 星间、历元间差分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区域cors 多参考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北斗CORS运行数据的动态监测系统 被引量:4
10
作者 苗立志 崔进东 +1 位作者 孙敏 崔文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针对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简称“北斗CORS”)运行时的数据管理混乱、数据库不统一和运维效率低等问题,基于JavaWeb技术,并采用B/S架构设计开发了面向北斗CORS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系统科学地存储,并将增强站相关数据... 针对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简称“北斗CORS”)运行时的数据管理混乱、数据库不统一和运维效率低等问题,基于JavaWeb技术,并采用B/S架构设计开发了面向北斗CORS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系统科学地存储,并将增强站相关数据统计后以可视化图表展示,帮助维护人员迅速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北斗CORS的数据管理效率,减少站点运维时的人工参与程度,为未来北斗CORS的可持续化服务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系统 cors 动态监测 JavaW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数的CORS系统流动站参考卫星选择方法
11
作者 高成发 高旺 生仁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1-945,共5页
针对CORS系统流动站常遇到的可解算卫星数量少、卫星分布不均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数的参考卫星选择方法.首先,从载波双差定位模型出发,分析了参考卫星与非参考卫星组成的卫星对几何分布对载波双差方程间相关性的影响,阐明了载波... 针对CORS系统流动站常遇到的可解算卫星数量少、卫星分布不均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数的参考卫星选择方法.首先,从载波双差定位模型出发,分析了参考卫星与非参考卫星组成的卫星对几何分布对载波双差方程间相关性的影响,阐明了载波双差方程间相关性与病态性的本质关系.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法方程矩阵最小条件数的参考卫星选择方法,以优化双差观测结构,并将定位解算结果与采用常规的基于高度角最高原则的参考卫星选择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CORS系统流动站卫星分布较差的情况下,所提方法的定位结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特别是在高程方向上精度平均提高了约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流动站 条件数 参考卫星 观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S的手机移动终端定位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令狐进 张远 江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538,共4页
分析了高精度手机移动终端定位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种提高手机移动终端定位精度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基于CORS的手机移动终端定位系统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通过手机解算和服务器解算两种模式进行了实现。
关键词 移动终端 cors 位置服务 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CORS网的卫星钟差准实时估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斌 吴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60,66,共5页
基于区域GPS连续跟踪站观测数据与IGU轨道预报部分,采用非差无电离层观测模型进行实时钟差估计,并对所估计得到的实时钟差、实时定位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时钟差与IGS最终钟差产品相比,其精度可以达到±0.2 ns,实时... 基于区域GPS连续跟踪站观测数据与IGU轨道预报部分,采用非差无电离层观测模型进行实时钟差估计,并对所估计得到的实时钟差、实时定位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时钟差与IGS最终钟差产品相比,其精度可以达到±0.2 ns,实时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1 cm,垂直方向优于±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差 实时 精密单点定位 卫星钟差 区域c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对天津不同强度降雨的响应研究
14
作者 时赛男 王潜心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4,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探测大气水汽信息进行短临极端天气预警预报的精度,进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对天津不同强度降雨的响应研究:选取天津市多个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基于天津市2023年8月1日至23日发生的多次降雨,...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探测大气水汽信息进行短临极端天气预警预报的精度,进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对天津不同强度降雨的响应研究:选取天津市多个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基于天津市2023年8月1日至23日发生的多次降雨,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数据反演大气可降水量(PWV);并研究其对不同强度降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以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探测的PWV作为参考值,BDS PWV的标准差(STD)和均方根(RMS)误差均小于2.86 mm,其精度与全球定位系统(GPS)反演的PWV相当;不同强度降雨发生前,PWV均快速陡增且其增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利用PWV的持续增加时间阈值10 h与其增量阈值20 mm,可对天津市不同强度降雨实现有效预测,对强降水尤其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天津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 天顶总延迟(ZTD) 大气可降水量(PWV) 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基GPS气象应用站网建设展望 被引量:22
15
作者 曹云昌 方宗义 +1 位作者 夏青 赵志强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2-47,共6页
地基GPS探测大气具有探测精度高、时间分辨率高、不需要标定、设备可综合利用等诸多优点,随着中国GPS地面基准站网的建设,在将来的基准站网的气象应用方面,可分为两个层次:覆盖全国的、站间距离约100km的国家级GPS大气探测网,主要... 地基GPS探测大气具有探测精度高、时间分辨率高、不需要标定、设备可综合利用等诸多优点,随着中国GPS地面基准站网的建设,在将来的基准站网的气象应用方面,可分为两个层次:覆盖全国的、站间距离约100km的国家级GPS大气探测网,主要监测天气尺度的水汽分布和变化,以及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建立站间距约10-40km的中尺度GPS大气探测网,主要任务是监测中尺度水汽场及变化,并利用层析技术获取中尺度水汽廓线。在将来的站网建设时,将主要把国家、地方各部门的基准站网和气象部门的站网相结合,来满足气象部门的业务需要。气象部门的建设,将依赖于中国气象局的业务技术体制,特别是通讯和业务运行体制,面向应用,以期利用该项技术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度和时效,进行空间天气的监测和气候的监测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气象 基准站网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连续站在天津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艳龙 郑智江 +2 位作者 韩月萍 付黎明 陈阜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6,共5页
讨论单纯利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地面沉降监测时,由于基准点的变动造成地面沉降监测结果的不确定问题,提出用CORS站时间序列得到的高程分量变化速率与复测水准资料联合处理结果作为水准变化的速率基准,并利用实例与传统做法进行了比较,验... 讨论单纯利用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地面沉降监测时,由于基准点的变动造成地面沉降监测结果的不确定问题,提出用CORS站时间序列得到的高程分量变化速率与复测水准资料联合处理结果作为水准变化的速率基准,并利用实例与传统做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监测 cors 高程分量 时间序列 速率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暴雨短临预报 被引量:37
17
作者 李黎 匡翠林 +4 位作者 朱建军 陈武 陈永奇 龙四春 李洪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9-1136,共8页
提出了一种将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用于暴雨短临预报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实时估计的精密卫星钟差完成PPP解算,再以实时获取... 提出了一种将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技术用于暴雨短临预报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实时估计的精密卫星钟差完成PPP解算,再以实时获取的对流层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ZTD)及其增量变化为依据进行暴雨短临预报.研究结果表明:一般雷暴天气来临之前的2~6h,ZTD增量表现为先后突破±5mm/5min,且后续记录到的实际降水量大小与ZTD维持在高水平阶段的时间长短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就热带气旋而言,在强风作用下,ZTD增量变化表现的异常活跃和复杂,规律性较弱,但对短临预报强降雨仍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对流层延迟 暴雨短临预报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网格虚拟参考站的伪距差分定位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振 秘金钟 +2 位作者 王权 方书山 李鹤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5,共5页
为增强国家大地点坐标的安全性,在网络伪距差分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网格伪距差分方法。该方法将经纬线网格的交点作为虚拟参考站,将基准站的伪距改正数内插到网格虚拟参考站上,播发各虚拟参考站坐标和伪距改正数,最终实现流动站用户伪距... 为增强国家大地点坐标的安全性,在网络伪距差分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网格伪距差分方法。该方法将经纬线网格的交点作为虚拟参考站,将基准站的伪距改正数内插到网格虚拟参考站上,播发各虚拟参考站坐标和伪距改正数,最终实现流动站用户伪距差分定位。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获得与多基准站伪距差分定位方法相当的精度,实时水平方向定位精度优于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距差分定位 网格虚拟参考站 伪距改正数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反距离权重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理论研究与测试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成发 高旺 何帆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230-234,共5页
从GP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所需的高精度实时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出发,对IGU的精度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基于区域CORS网络的卫星钟差实时估计方法,并与IGS最终钟差产品进行了精度比较.然后基于实时的IGU轨道和估计出的实时钟... 从GP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所需的高精度实时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出发,对IGU的精度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基于区域CORS网络的卫星钟差实时估计方法,并与IGS最终钟差产品进行了精度比较.然后基于实时的IGU轨道和估计出的实时钟差进行了实时PPP解算实验.分析结果表明,IGU实时预报轨道随着外推时间的增长精度逐渐降低,满足近似的线性关系,多数卫星外推9 h的轨道误差约为6 cm,同时发现部分年代较久的卫星预报轨道误差明显较大.实时反演的钟差的平均RMS可以达到0.081 ns.对钟差反演区域(重庆CORS)的模拟实时PPP定位平均收敛时间为14.57 min,1 h定位N/E/U方向中误差分别达到0.55/2.93/2.01 cm;对江苏CORS站点的模拟实时PPP定位平均收敛时间为14.56 min,1 h定位N/E/U方向中误差分别达到了1.20/4.05/8.4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IGU轨道 区域cors 钟差反演 实时P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动态地球和信息时代相应的中国现代大地基准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俊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介绍日本、韩国、蒙古、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大地基准现代化的进展;对中国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坐标框架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将于2008年7月1日启用的中国地心坐标系统2000(CGCS2000)的坐标框架进行评述。
关键词 大地基准 坐标系统 坐标框架 大地测量基本常数 CGCS2000 坐标变换 连续运行参考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