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PERT Ⅳ模型的机动车PM_(2.5)排放来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建彰 刘永红 +2 位作者 程晓梅 李红霞 赖迪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7,共5页
以广东省佛山市为研究范围,主要采用COPERTⅣ模型研究了重点车型排气管与非排气管排放的PM2.5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佛山2012年机动车排放PM2.5的排放来源。分析表明:非排气管排放PM2.5随车重增加而增加,随车速提升而降低;排气管排... 以广东省佛山市为研究范围,主要采用COPERTⅣ模型研究了重点车型排气管与非排气管排放的PM2.5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佛山2012年机动车排放PM2.5的排放来源。分析表明:非排气管排放PM2.5随车重增加而增加,随车速提升而降低;排气管排放PM2.5随车速和排放标准的提升而降低;随着排放标准的提升,排气管和非排气管排放差异越来越小;2012年佛山市机动车非排气管排放的PM2.5占机动车PM2.5总排放的28.9%,且随着未来黄标车淘汰等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的执行,非排气管PM2.5排放将成为大气环境控制污染治理的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非排气管排放 copert模型 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藤酮帕金森大鼠呼吸链复合酶Ⅰ、Ⅳ的改变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忻 张楠 厉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研究鱼藤酮帕金森模型大鼠呼吸链复合酶Ⅰ、Ⅳ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葵花油乳化液2 mg/(kg.d)连续3~5周制备鱼藤酮帕金森模型大鼠;按行为学评分标准记分。模型动物分成高分组、低分组、模型4周组。... 目的研究鱼藤酮帕金森模型大鼠呼吸链复合酶Ⅰ、Ⅳ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葵花油乳化液2 mg/(kg.d)连续3~5周制备鱼藤酮帕金森模型大鼠;按行为学评分标准记分。模型动物分成高分组、低分组、模型4周组。分光光度法测定呼吸链复合酶Ⅰ、Ⅳ。结果模型低分组肌肉呼吸链复合酶Ⅰ受到明显抑制,停给鱼藤酮4周后肌肉和黑质呼吸链复合酶Ⅰ显著低于正常。而模型高分组肌肉呼吸链复合酶Ⅰ升高,模型各组肌肉呼吸链复合酶Ⅳ均见升高,但黑质未见升高。结论鱼藤酮帕金森模型大鼠肌肉和黑质呼吸链复合酶Ⅰ明显抑制。肌肉见呼吸链复合酶Ⅳ代偿性升高而黑质未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藤酮 帕金森模型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杯芳烃纤维的制备及其对Pt(Ⅳ)选择性吸附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陶旭晨 凤权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7,27,共6页
为选择性吸附贵重金属离子,设计并合成5,17-二氨基-26,28-(1',8'-二氧杂-4',5'-二硫杂正辛烷基)-杯[4]芳烃单体,通过酰胺化法合成杯芳烃聚酰胺酸纺丝液,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杯芳烃聚酰胺酸纤维,再对杯芳烃聚酰胺酸纤维进... 为选择性吸附贵重金属离子,设计并合成5,17-二氨基-26,28-(1',8'-二氧杂-4',5'-二硫杂正辛烷基)-杯[4]芳烃单体,通过酰胺化法合成杯芳烃聚酰胺酸纺丝液,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杯芳烃聚酰胺酸纤维,再对杯芳烃聚酰胺酸纤维进行热酰亚胺化,制备出杯芳烃聚酰亚胺纤维。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纤维进行表征,并研究了纤维对Pt(Ⅳ)、Ag(Ⅰ)、Au(Ⅰ)的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自制杯芳烃单体已成功引入到杯芳烃聚酰亚胺纤维中,纤维直径为(400±40)nm,它仅对Pt(Ⅳ)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纤维对Pt(Ⅳ)的饱和吸附量为3.1 mmol/g。选择性吸附的原因是Pt(Ⅳ)最外层电子排布为5d6,未占满,Pt(Ⅳ)可进入纤维中杯芳烃下缘的1,8-二氧杂-4,5-二硫杂正辛烷基的空腔中,并接受O、S的电子,形成配位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芳烃纤维 选择性吸附 铂离子 等温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ERT模型北京市机动车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沈岩 武彤冉 +8 位作者 闫静 李韧菲 崔阳阳 刘欣宇 樊守彬 翟冀飞 曹西子 万芸菲 薛亦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5-1082,共8页
机动车大气污染物及CO_(2)减排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综合利用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道路行驶工况、气象、燃料组分及燃料消耗量等数据,应用COPERT模型计算得到北京市机动车主要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量,并识... 机动车大气污染物及CO_(2)减排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综合利用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道路行驶工况、气象、燃料组分及燃料消耗量等数据,应用COPERT模型计算得到北京市机动车主要大气污染物和CO_(2)排放量,并识别其污染排放特征和不同车型、排放标准等级车辆的排放贡献,采用ADMS-Urban模型模拟了机动车污染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北京市机动车4项主要大气污染物CO、NO_(x)、PM_(2.5)和VOCs排放量分别为12.15万、4.06万、0.18万和2.57万t。车辆结构得到优化,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车辆占比达86.97%,数量占4%的柴油客货车排放贡献大,分别占机动车NO_(x)和PM_(2.5)排放总量的84%和60%;非末端排放占机动车VOCs排放量的20%,需要引起关注。机动车尾气排放对5个交通监测站点贡献的NO_(2)平均浓度为15.7μg/m^(3),其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大;机动车CO_(2)排放量为1683万t,其中柴油车排放贡献约21%。对北京市机动车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需要进一步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ert模型 北京市 机动车 大气污染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Holling Ⅳ型功能性反应的非自治三种群食物链模型的周期解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斌 王静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5,共6页
研究了具有HollingⅣ型功能性反应的非自治三种群食物链模型,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在周期的情况下获得了系统正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食物链模型 Holling型功能性反应 正周期解 重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Ⅳ)在铀尾矿库周边土壤中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东悦 魏强林 +4 位作者 叶佳佳 潘海映 杨凡 申璐瑶 刘义保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90-195,共6页
为明确溶液初始pH、固液比、初始浓度、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土壤吸附钍的影响,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探究了Th(Ⅳ)在铀尾矿库周边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溶液初始pH、初始浓度、固液比、温度对土壤样品吸附Th(Ⅳ)的影响较大。在... 为明确溶液初始pH、固液比、初始浓度、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土壤吸附钍的影响,通过静态平衡吸附实验探究了Th(Ⅳ)在铀尾矿库周边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溶液初始pH、初始浓度、固液比、温度对土壤样品吸附Th(Ⅳ)的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土壤中含有的蒙脱石表面会被质子化,吸附率也会增加。吸附动力学模型及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土壤对Th(Ⅳ)的吸附规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且拟合度均在0.91以上,说明土壤吸附Th(Ⅳ)过程属于不均匀表面的单层化学吸附,且系统无穷小量分离因子RL<0.8,说明铀尾矿库周边土壤对Th(Ⅳ)的吸附能力较好,能够有效阻止放射性核素随水流迁移到环境中。另外,对吸附系统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吸热、熵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 土壤 放射性核素钍 静态吸附 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co-2细胞模型对DPP-Ⅳ抑制肽IPQVS的活性评价研究
7
作者 徐斐然 徐宝才 鞠兴荣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34,共9页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了二肽基肽酶-4(DPP-Ⅳ)抑制肽(IPQVS)的活性,评价了小肠吸收与降解作用对DPP-Ⅳ抑制活性的影响。测定了IPQVS和其降解肽片段PQVS、QVS、VS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别为(1.35±0.09)×10^(-6)、(1.46...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研究了二肽基肽酶-4(DPP-Ⅳ)抑制肽(IPQVS)的活性,评价了小肠吸收与降解作用对DPP-Ⅳ抑制活性的影响。测定了IPQVS和其降解肽片段PQVS、QVS、VS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分别为(1.35±0.09)×10^(-6)、(1.46±0.18)×10^(-6)、(0.95±0.08)×10^(-6)、(3.01±0.15)×10^(-6) cm/s。其中,IPQVS主要是通过胞吞的形式跨Caco-2细胞单层转运,IPQVS以剂量依赖型方式抑制Caco-2细胞单层中的DPP-Ⅳ活性,不会影响DPP-Ⅳ中mRNA的表达(P>0.05),其IC50为(101.66±6.02)μmol/L,数值高于体外化学底物法测量值。分子对接结果表明DPP-Ⅳ和IPQVS降解产物(PQVS和QVS)的结合弱于IPQVS,结合的位点也发生了明显减少,这极大限制了IPQVS的DPP-Ⅳ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4(DPP-) IPQVS CACO-2细胞模型 吸收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Holling-Ⅳ型发生率的时滞SEIR模型稳定性与Hopf分支分析
8
作者 郭宇 朱惠延 贺芳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研究了具Holling-Ⅳ型发生率的时滞SEIR传染病模型。首先定义了模型基本再生数,然后研究了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局部稳定性与Hopf分支存在性条件,给出了地方病平衡点局部稳定性条件与Hopf分支存在性条件,通过构造Lyapuno... 研究了具Holling-Ⅳ型发生率的时滞SEIR传染病模型。首先定义了模型基本再生数,然后研究了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局部稳定性与Hopf分支存在性条件,给出了地方病平衡点局部稳定性条件与Hopf分支存在性条件,通过构造Lyapunov泛函以及运用Lasalle不变集原理得到无病平衡点全局稳定性结论。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ling-型发生率 时滞 SEIR模型 HOPF分支 稳定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脉冲和Holling-Ⅳ型功能反应函数的中立型捕食-食饵模型的周期解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婷婷 杜增吉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8-193,共16页
该文研究一类带有中立型脉冲时滞和Holling-Ⅳ型功能反应函数的捕食-食饵模型.通过运用Mawhin迭合度理论和分析技巧,得到了捕食-食饵模型正周期解存在性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中立型捕食-食饵模型 脉冲 周期解 Holling-type型功能反应函数 迭合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索12型林业索道在采石场的应用
10
作者 林彬 《福建林业科技》 1996年第1期47-50,共4页
将Ⅳ索12型索道应用于狭长工作面的采石场的石材搬运和装车作业。该索道系统中闽林721绞盘机的摩擦卷筒、跑车及游动滑车都进行了改装设计使其达到4倍增力起重、双向牵引,最大起重量可达9t。实践表明在特殊困难地形将林业索道... 将Ⅳ索12型索道应用于狭长工作面的采石场的石材搬运和装车作业。该索道系统中闽林721绞盘机的摩擦卷筒、跑车及游动滑车都进行了改装设计使其达到4倍增力起重、双向牵引,最大起重量可达9t。实践表明在特殊困难地形将林业索道用于采石场作业有明显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石场 林业索道 石材 装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分析——以兰州市安宁区学府路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启阳 王花兰 +1 位作者 聂挺 李若菡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5-1231,共7页
探究城市道路中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通过分析污染物的影响因素,来建立排放模型。根据研究尺度的不同,将应用较广泛的模型进行划分,并对模型原理、应用及存在不足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 探究城市道路中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通过分析污染物的影响因素,来建立排放模型。根据研究尺度的不同,将应用较广泛的模型进行划分,并对模型原理、应用及存在不足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了探究学府路道路污染状况,选取COPERT模型进行污染物排放量的测算,并使用ANSYS软件模拟了道路交通排放对学府路周边环境的影响,得出了污染物地图。结果表明:学府路工作日内4项主要大气污染物NO_(2)、CO、PM_(2.5)、PM_(10)排放量分别为67.7、269.1、15.1和22.8 t。数量占10.0%的轻型货车排放贡献较大,分别占机动车NO_(2)和PM排放总量的50.5%和69.1%。通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发现,COPERT模型对于中观尺度的研究具有较好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ert模型 大气污染物 道路交通微环境 排放扩散模拟 机动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机动车排放清单建立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永红 姚达文 黄建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58-463,共6页
文章建立了珠三角地区2012年10种污染物的机动车排放清单,并分不同车辆类型、不同排放标准以及不同城市分析了各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车型的机动车排放贡献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轻型客车、摩托车和大型客车所占排放比例... 文章建立了珠三角地区2012年10种污染物的机动车排放清单,并分不同车辆类型、不同排放标准以及不同城市分析了各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车型的机动车排放贡献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轻型客车、摩托车和大型客车所占排放比例较高;(2)CO、VOC、CH4、NMVOC主要来源于轻型客车和摩托车,NOx、PM2.5、EC、OM主要来源于大型客车,NH3主要来源于轻型客车,SO2主要来源于大型客车和轻型客车;(3)国0和国Ⅰ标准机动车是主要排放贡献源;(4)广州、深圳排放量所占珠三角整体排放量比重较大,其次为佛山、东莞、江门,珠海、中山、肇庆、惠州所占排放比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排放清单 copert模型 排放特征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2年广东省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品 曹生现 +1 位作者 刘永红 黄建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5-861,共7页
利用广东省年鉴及实地调查资料,基于COPERTⅣ模型计算并分析了2006─2012年广东省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区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结果表明:研究地区2006─2012年机动车保有量上升,国Ⅲ、国Ⅳ车辆所占比例提高,其中珠三角地区优化程度大于... 利用广东省年鉴及实地调查资料,基于COPERTⅣ模型计算并分析了2006─2012年广东省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区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结果表明:研究地区2006─2012年机动车保有量上升,国Ⅲ、国Ⅳ车辆所占比例提高,其中珠三角地区优化程度大于非珠三角地区;2006─2012年2个地区污染物(CO、VOC、NOx、PM2.5)排放因子均有降低,降幅在24.54%-57.89%之间.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上升趋势及贡献特征地区性差异明显,2006─2012年非珠三角地区CO、VOC排放量分别上升了37.20%、26.93%,增幅高于珠三角地区,而珠三角地区2012年的NOx、PM2.5排放量增幅(分别为21.65%、14.60%)高于非珠三角地区.轻型客车是2个地区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贡献率均达46.96%以上,并且处于上升状态,但珠三角地区增幅小于非珠三角地区;重型客车和重型货车是2个地区NOx、PM2.5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均在40.7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排放清单 copert模型 珠三角地区 非珠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浮动车法的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倩茹 刘永红 +2 位作者 曾伟良 徐伟嘉 黄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7-1103,共7页
以广州市城市干道东风路1902~1903路段为研究对象,根据交通流理论建立了速度-流量模型,采用GPS浮动车速度数据和视频检测流量数据计算了模型的关键参数——阻塞密度,实现了从速度到流量的推算,并采用COPERTⅣ模型计算了不同速度等级下... 以广州市城市干道东风路1902~1903路段为研究对象,根据交通流理论建立了速度-流量模型,采用GPS浮动车速度数据和视频检测流量数据计算了模型的关键参数——阻塞密度,实现了从速度到流量的推算,并采用COPERTⅣ模型计算了不同速度等级下的综合排放因子,通过源强法计算该路段00:01─24:00的小时排放量.对CO,NOx,VOC和PM综合排放因子的速度敏感性分析表明,当平均速度达50 kmh后,随速度的增加综合排放因子下降明显变缓;对小时排放量的分析表明,污染物排放量主要集中在车流量的高峰时段,且与车流密度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浮动车 速度-流量模型 copert 机动车排放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曾雪兰 李红霞 +3 位作者 程晓梅 徐伟嘉 刘永红 黄建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55,共5页
采用COPERTⅣ模型定量分析了2010年佛山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表明,CO2、CH4、N2O、CO、挥发性有机物(VOC)、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VOC)、PM2.5、PM10、NOX、SO2、NH3的年排放量分别为688.13万、0.39万、0.034万、28.65万、5.0... 采用COPERTⅣ模型定量分析了2010年佛山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表明,CO2、CH4、N2O、CO、挥发性有机物(VOC)、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VOC)、PM2.5、PM10、NOX、SO2、NH3的年排放量分别为688.13万、0.39万、0.034万、28.65万、5.09万、4.69万、0.19万、0.24万、3.31万、0.02万、0.10万t/a。轻型汽油车、摩托车及重型柴油车对各类污染物排放量贡献均较大,摩托车对于CO、CH4排放量的贡献程度最大。具体而言,轻型汽油车对VOC、NMVOC、CO2、N2O、SO2及NH3分担率较高,重型柴油车对颗粒物(PM)分担率较大。国0车对区域性污染物CO、VOC、PM2.5、PM10、NOX及全球性污染物CH4的分担率超过其车型所占比例(26.6%),分别为58.4%、34.1%、47.5%、42.9%、36.0%、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ert模型 排放清单 交通源 佛山 机动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山市中心城区机动车限行对污染物削减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永红 毕索阳 +4 位作者 周兵 王成 廖瀚博 李璐 蔡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63-1567,共5页
为改善2010年亚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佛山市对中心城区内部分道路进行试限行.采用欧洲COPERT模式,计算出不同排放标准、不同车速、不同车型下的机动车排放因子,通过交通流调查,获取限行前后典型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并以此为依据评估限行后... 为改善2010年亚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佛山市对中心城区内部分道路进行试限行.采用欧洲COPERT模式,计算出不同排放标准、不同车速、不同车型下的机动车排放因子,通过交通流调查,获取限行前后典型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并以此为依据评估限行后区内机动车污染减排效果.结果表明,限行期间,主要路段道路交通流量平均下降32.5%,车型比例变化较大,摩托车流量下降显著.各种污染物降幅比例并不一致.按照此流量降幅可以预计,如在区内全面展开机动车限行,单位路段污染物(CO、NOx、VOC、PM)年排放量分别下降48.1%、39.2%、43.6%、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 机动车限行 污染削减 copert模式 单位路段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廖瀚博 余志 +4 位作者 周兵 刘永红 毕索阳 蔡铭 罗威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8,163,共6页
文章利用COPERT IV模型计算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结合机动车保有量和构成,获得2008年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并对排放因子的速度敏感性,以及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不同燃料类型机动车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广... 文章利用COPERT IV模型计算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结合机动车保有量和构成,获得2008年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并对排放因子的速度敏感性,以及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不同燃料类型机动车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广州市机动车CO、NOX、VOC和PM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38 772.42 t、80 868.69 t、24 907.26 t和3 171.97 t。摩托车和小客车是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贡献率总和分别达到78.31%和70.52%;而作为NOX和PM的主要贡献车型,大客车和重型货车的贡献率总和分别达到78.94%和83.72%。国0标准机动车排放水平高于其他排放标准的车型,CO和VOC的排放分担率接近于保有量比例的2倍。汽油车是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其排放贡献率超过80%;而PM排放主要以柴油车为主;柴油车的NOX排放总量高,接近于汽油车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排放特征 copertIV模型 排放因子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不同排放标准机动车排放因子的确定 被引量:129
18
作者 蔡皓 谢绍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9-326,共8页
应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模型COPERT,在考虑行驶工况、油品质量、以及环境温度等影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到包括汽油乘用车、柴油乘用车、LPG乘用车、汽油混合动力乘用车、汽油轻型货车、柴油轻型货车、汽油重... 应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模型COPERT,在考虑行驶工况、油品质量、以及环境温度等影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到包括汽油乘用车、柴油乘用车、LPG乘用车、汽油混合动力乘用车、汽油轻型货车、柴油轻型货车、汽油重型货车、柴油重型货车、柴油公交车、CNG公交车、生物柴油公交车以及摩托车等不同车型在实施欧0,欧Ⅰ,欧Ⅱ,欧Ⅲ,欧Ⅳ,欧Ⅴ和欧Ⅵ等不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情况下的CO,CO2,NOx,PM10,NMVOC,SO2,N2O,CH4和NH3排放因子。计算结果为估算中国近年和未来机动车污染排放清单,提高机动车污染控制的决策和管理水平,以及评估机动车污染控制政策和措施的实施绩效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排放标准 排放因子 copert模型 NO NMV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铁处理Cr(Ⅵ)动力学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迎雪 李杰 董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4,共4页
海绵铁是由精矿粉和氧化铁磷加工而成的铁质多孔性颗粒状物质,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材料。本文应用海绵铁处理Cr(Ⅵ),研究了Cr(Ⅵ)的初始浓度、pH值、温度以及海绵铁粒径对动力学反应的影响,从lnC0/C-t曲线推断出海绵铁处理六价铬的反应属... 海绵铁是由精矿粉和氧化铁磷加工而成的铁质多孔性颗粒状物质,是一种新型水处理材料。本文应用海绵铁处理Cr(Ⅵ),研究了Cr(Ⅵ)的初始浓度、pH值、温度以及海绵铁粒径对动力学反应的影响,从lnC0/C-t曲线推断出海绵铁处理六价铬的反应属于准一级反应,考虑海绵铁活性表面随时间延长而衰减这一因素,提出了海绵铁处理Cr(Ⅵ)的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六价铬 准一级反应 动力学模型 初始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辆规划与控制策略学习方法综述 被引量:18
20
作者 龚建伟 龚乘 +2 位作者 林云龙 李子睿 吕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5-674,共10页
智能车辆相关技术已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并已能够在有限封闭场景中实现自主行驶的基本功能.然而,实际道路测试结果表明,目前智能车辆技术仍存在较多局限,而智能车辆在复杂城市与越野环境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较多挑战.作为智能车辆关键技术... 智能车辆相关技术已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并已能够在有限封闭场景中实现自主行驶的基本功能.然而,实际道路测试结果表明,目前智能车辆技术仍存在较多局限,而智能车辆在复杂城市与越野环境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较多挑战.作为智能车辆关键技术之一,运动规划与控制技术已基本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已得到较多工程应用,但传统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动态复杂场景理解能力弱、场景适应性差、模型复杂度高、参数调整难度大等缺陷.由于机器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知识表征与模型拟合能力,其已经在智能车辆的感知与导航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为了解决传统运动规划与控制技术存在的泛化性与适用性等问题,许多研究者近年来也开始探索基于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的运动规划与控制方法.本文将对目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车辆规划与控制方法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从规划与控制策略基本架构、基本学习范式以及基于学习的规划与控制方法三方面对现有智能车辆规划与控制策略学习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对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机器学习 运动规划与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