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甘肃省农牧交错带的定西市安定区、临夏县和碌曲县作为研究区,分析研究区1991—2019年碳排放总量及影响因素,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年鉴数据、提取遥感数据等途径,查阅和梳理国内外相近区域农业生产碳排放系数。基于农业碳排放核算系数法...选择甘肃省农牧交错带的定西市安定区、临夏县和碌曲县作为研究区,分析研究区1991—2019年碳排放总量及影响因素,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年鉴数据、提取遥感数据等途径,查阅和梳理国内外相近区域农业生产碳排放系数。基于农业碳排放核算系数法,对研究区农业生产系统碳排放值进行计算评估,并根据历史数据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未来30年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20—2030年安定区、临夏县和碌曲县农业生产碳排放呈缓慢增长的趋势,2030年碳排放量分别达到104.2×10^(3) kg CE/t、28.6×10^(3) kg CE/t和0.12×10^(3) kg CE/t。2031—2049年,安定区碳排放呈一定缓慢减少的趋势,说明在减少农业碳排放方面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措施。农业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子是化肥、农膜和农业机械的使用。家畜年末存栏数直接影响家畜碳排放量。2030年,安定区、临夏县和碌曲县家畜碳排放量分别为3.95万、8.43万、132.37万t,较2020年分别增加10.6%、22.0%、11.2%。2049年,安定区、临夏县和碌曲县家畜碳排放量分别为4.61万、9.93万、133.67万t,分别较2040年增加5.7%、7.1%、0.2%。总体来看,2049年碳排放增加,但年均增长率降低。研究区农业生产碳排放量总体呈增长的趋势,具体发展态势为“缓慢增长—剧烈上升—缓慢减少”。展开更多
文摘选择甘肃省农牧交错带的定西市安定区、临夏县和碌曲县作为研究区,分析研究区1991—2019年碳排放总量及影响因素,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年鉴数据、提取遥感数据等途径,查阅和梳理国内外相近区域农业生产碳排放系数。基于农业碳排放核算系数法,对研究区农业生产系统碳排放值进行计算评估,并根据历史数据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未来30年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20—2030年安定区、临夏县和碌曲县农业生产碳排放呈缓慢增长的趋势,2030年碳排放量分别达到104.2×10^(3) kg CE/t、28.6×10^(3) kg CE/t和0.12×10^(3) kg CE/t。2031—2049年,安定区碳排放呈一定缓慢减少的趋势,说明在减少农业碳排放方面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措施。农业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子是化肥、农膜和农业机械的使用。家畜年末存栏数直接影响家畜碳排放量。2030年,安定区、临夏县和碌曲县家畜碳排放量分别为3.95万、8.43万、132.37万t,较2020年分别增加10.6%、22.0%、11.2%。2049年,安定区、临夏县和碌曲县家畜碳排放量分别为4.61万、9.93万、133.67万t,分别较2040年增加5.7%、7.1%、0.2%。总体来看,2049年碳排放增加,但年均增长率降低。研究区农业生产碳排放量总体呈增长的趋势,具体发展态势为“缓慢增长—剧烈上升—缓慢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