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核壳结构SO_(4)^(2-)/Fe_(3)O_(4)@Al_(2)O_(3)-TiO_(2)催化剂的构建及应用
1
作者 黄雨菲 郑建仙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6,共8页
[目的]构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法,解决传统浓硫酸法分离困难、底物氧化及污染问题。[方法]采用共沉淀—溶胶凝胶法制备SO_(4)^(2-)/Fe_(3)O_(4)@Al_(2)O_(3)-TiO_(2),通过Hammett指示剂法、NH3-TPD、VSM进行表征... [目的]构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磁性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法,解决传统浓硫酸法分离困难、底物氧化及污染问题。[方法]采用共沉淀—溶胶凝胶法制备SO_(4)^(2-)/Fe_(3)O_(4)@Al_(2)O_(3)-TiO_(2),通过Hammett指示剂法、NH3-TPD、VSM进行表征,使用单因素试验验证催化剂对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合成的催化活性并优化其反应参数,最后通过循环试验探究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SO_(4)^(2-)/Fe_(3)O_(4)@Al_(2)O_(3)-TiO_(2)具备超强酸性(Hammett酸度函数表示为H0<-13.75)与高磁响应性(47.08 emu/g),且在反应底物摩尔比(n棕榈酸∶n抗坏血酸)6∶5、反应温度70℃、催化剂质量分数7%、反应时间11 h的优化条件下,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产率达61.45%(纯度98.58%),循环5次后仍保持大于50%的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产率及高磁分离性能(>20 emu/g)。[结论]制备的固体超强酸SO_(4)^(2-)/Fe_(3)O_(4)@Al_(2)O_(3)-TiO_(2)稳定性好,兼具可回收性与酯化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SO_(4)^(2-)/Fe_(3)O_(4)@Al_(2)O_(3)-TiO_(2) 固体超强酸 酯化合成 非均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D/SO_3^(2-)值对烟道气含硫废碱液厌氧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敦球 闫井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8-130,共3页
通过利用UASB反应器,考察了COD和亚硫酸盐浓度的比值对烟道气含硫废碱液厌氧消化的影响。实验表明,在HRT为36h,SO32-负荷为0.48~0.56kg/(m·3d),SO32-浓度为800mg/L条件下:COD/SO32-比值决定了SO32-的去除率。当比值为1时,SO32-的... 通过利用UASB反应器,考察了COD和亚硫酸盐浓度的比值对烟道气含硫废碱液厌氧消化的影响。实验表明,在HRT为36h,SO32-负荷为0.48~0.56kg/(m·3d),SO32-浓度为800mg/L条件下:COD/SO32-比值决定了SO32-的去除率。当比值为1时,SO32-的还原率为53%;当比值为1.5时,SO32-还原率为68%;比值为2时,SO32-的还原率在80%以上;当比值为3时,SO32-还原率先上升至87%再下降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so32- 亚硫酸盐 厌氧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土壤水溶性Cl^(-)、NO_(3)^(-)、SO_(4)^(2-)离子提取与离子色谱仪同时测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孔令娥 晋琪 +5 位作者 李寒 孙子怡 张宇航 郑磊 马常宝 汪洪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9-278,共10页
为建立盐碱土中水溶性Cl^(-)、NO_(3)^(-)和SO_(4)^(2-)的提取与离子色谱仪同时测定的方法,选取采自新疆和宁夏2个盐碱地土样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土壤水溶性阴离子浸提过程,水土比例对水溶性离子的测定结果影响显著。选择浸提条件为水土比... 为建立盐碱土中水溶性Cl^(-)、NO_(3)^(-)和SO_(4)^(2-)的提取与离子色谱仪同时测定的方法,选取采自新疆和宁夏2个盐碱地土样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土壤水溶性阴离子浸提过程,水土比例对水溶性离子的测定结果影响显著。选择浸提条件为水土比例5∶1,振荡时间为3 min,浸提液离心后过0.45μm滤膜,待测液Cl^(-)、NO_(3)^(-)、SO_(4)^(2-)采用离子色谱同时测定。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测定3种离子线性范围均为0.2~20 mg/L;方法检出限Cl^(-)为0.18 mg/kg,NO_(3)^(-)为0.12 mg/kg,SO_(4)^(2-)为0.38 mg/kg。3种离子6次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5%;加标回收率90.6%~104%;11种不同地点的盐碱土土壤水溶性盐浸提液中Cl^(-)、NO_(3)^(-)、SO_(4)^(2-)的测定结果分别与电位滴定法、连续流动分析仪法、硫酸钡质量法测定数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本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能满足盐碱土土壤水溶性Cl^(-)、NO_(3)^(-)和SO_(4)^(2-)离子含量的同时测定,省时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仪 盐碱土 ^水溶性Cl^(-) ^水溶性NO_(3)^(-) ^水溶性SO_(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脱硫海水中的SO_4^(2-)和SO_3^(2-) 被引量:1
4
作者 孟宪泽 袁俊生 李积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4-296,共3页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同时定量分析脱硫海水中SO_4^(2-)和SO_3^(2-)。0.01 mol/L EDTA和0.10×10^(-3) mol/L NaOH混合溶液用于除去海水样品中Ca^(2+)、Mg^(2+)干扰,加入0.5%的甲醛溶液防止SO_3^(2-)氧化为SO_4^(2-)。实验采用DINOEX ...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同时定量分析脱硫海水中SO_4^(2-)和SO_3^(2-)。0.01 mol/L EDTA和0.10×10^(-3) mol/L NaOH混合溶液用于除去海水样品中Ca^(2+)、Mg^(2+)干扰,加入0.5%的甲醛溶液防止SO_3^(2-)氧化为SO_4^(2-)。实验采用DINOEX AS-9HC阴离子交换柱作分离柱,以9.00×10^(-3) mol/L Na_2CO_3溶液为淋洗液,电导检测器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5.00~100.00 mg/L,加标回收率为97.85%~103.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0%~2.07%。SO_3^(2-)的检出限为0.03mg/L,SO_4^(2-)的检出限为0.04mg/L。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海水中Ca^(2+)、Mg^(2+)对低浓度SO_3^(2-)、SO_4^(2-)测定的干扰,可同时实现海水脱硫体系中SO_3^(2-)、SO_4^(2-)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脱硫海水 ^so3^2- ^SO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紫外光解SO_3^(2-)高效还原降解全氟辛烷磺酸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洲 周茜 方晓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5-651,共7页
为消除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环境水体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真空紫外(VUV)光解SO_3^(2-)产生水合电子(e_(aq))还原降解PFOS。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为10.59,PFOS为20.0μmol/L,SO_3^(2-)为10.0mmol/L的条件下,反应180min,PFOS的脱氟率为53... 为消除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环境水体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真空紫外(VUV)光解SO_3^(2-)产生水合电子(e_(aq))还原降解PFOS。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为10.59,PFOS为20.0μmol/L,SO_3^(2-)为10.0mmol/L的条件下,反应180min,PFOS的脱氟率为53.5%,高于相同条件下紫外光解SO_3^(2-)体系(40.2%),通过刃天青探针实验证实与体系e_(aq)的生成量有关。动力学分析表明,PFOS脱氟满足平行指数动力学(PEK)模型,其快反应与慢反应分别对应于PFOS支链与直链异构体的降解。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监测发现,PFOS降解主要中间产物为短链全氟羧酸(PFCAs),且全氟丙酸(PFPrA)和全氟丁酸(PFBA)浓度较高,表明PFOS在e_(aq)的进攻下除了直接脱除α位氟原子及发生端基断裂外,还能通过中间碳碳键断裂的方式进行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真空紫外光解 ^so3^2- 水合电子 还原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中SO_4^(2-)、NO_3^-、Ca^(2+)、NH_4^+对红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郭朝晖 廖柏寒 黄昌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浸泡污染红壤和黄红壤,研究模拟酸雨中阴离子、阳离子浓度对土壤中重金属解吸行为和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土壤酸化,重金属活性增强.增加模拟酸雨中SO42-、NO3-或Ca2+、NH4+浓度对Cd、Zn解吸行为均... 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浸泡污染红壤和黄红壤,研究模拟酸雨中阴离子、阳离子浓度对土壤中重金属解吸行为和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土壤酸化,重金属活性增强.增加模拟酸雨中SO42-、NO3-或Ca2+、NH4+浓度对Cd、Zn解吸行为均产生明显促进作用,但对Cu影响不明显.增加模拟酸雨中SO42-、NO3-浓度,红壤和黄红壤交换态Cd、Zn百分率明显降低,交换态Cr百分率明显增加,交换态Cu百分率稍有提高,交换态Pb百分率变化不明显;增加模拟酸雨中Ca2+、NH4+浓度,红壤和黄红壤交换态Cd、Cu、Zn百分率明显降低,交换态Cr和活性形态Pb明显增加,但Cu的化学形态分布主要受模拟酸雨pH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SO4^2- ^NO3^- ^CA^2+ ^NH4^+ 重金属 红壤 大气污染 pH值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固体超强酸SO_4^(2-)/Fe_2O_3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绍艳 张志强 +1 位作者 吕玉珍 侯鑫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将Fe2O3纳米粉体经一定浓度的H2SO4浸泡活化后制成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将其用于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以考察其活性。利用均匀设计分析了超强酸制备过程及酯化反应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好的制备条件是:H2SO4浓度:2.5mol&... 将Fe2O3纳米粉体经一定浓度的H2SO4浸泡活化后制成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将其用于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以考察其活性。利用均匀设计分析了超强酸制备过程及酯化反应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好的制备条件是:H2SO4浓度:2.5mol·L-1;浸泡时间:1h;活化温度:167℃;活化时间:1h,此时获得的固体超强酸SO42-/Fe2O3的粒径小于50nm。当催化剂用量为冰乙酸质量的5%,n(乙醇)∶n(冰乙酸)为3∶1,反应3.5h后乙酸的转化率高于80%。该催化剂经H2SO4溶液浸泡、活化再生后可重新使用,推断出其酸强度H0<-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SO4^2-/FE2O3 催化合成 乙酸乙酯 三氧化二铁 纳米固体超强酸 硫酸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Al_2O_3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占林 王良 +2 位作者 赵丽娜 张玉玲 毕颖丽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在固体超强酸SO42-/ZrO2基础上添加A l2O3,利用A l2O3与ZrO2的相互作用,制备了复合氧化物固体超强酸SO42-/ZrO2-A l2O3,并通过XRD、XPS、FTIR等实验技术对催化剂的体相结构、表面性质及其对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在固体超强酸SO42-/ZrO2基础上添加A l2O3,利用A l2O3与ZrO2的相互作用,制备了复合氧化物固体超强酸SO42-/ZrO2-A l2O3,并通过XRD、XPS、FTIR等实验技术对催化剂的体相结构、表面性质及其对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 l2O3的引入稳定了四方晶相的ZrO2,抑制了ZrO2由四方晶相向单斜晶相的转变,使催化剂活性显著提高,A l2O3含量为1.5%的样品异丁烷最高收率达31.7%,选择性达6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SO4^2-/ZrO2-Al2O3 正丁烷 异构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TiO_2-MoO_3催化剂催化合成缩醛(酮) 被引量:37
9
作者 杨水金 白爱民 孙聚堂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44-948,共5页
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为催化剂,对以环己酮、丁酮、正丁醛、异丁醛和乙二醇、丙二醇为原料合成缩醛(酮)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是合成缩醛(酮)的良好催化剂,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酮)/醇摩尔比、... 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为催化剂,对以环己酮、丁酮、正丁醛、异丁醛和乙二醇、丙二醇为原料合成缩醛(酮)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固体超强酸SO42-/TiO2-MoO3是合成缩醛(酮)的良好催化剂,较系统地研究了醛(酮)/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醇)/n(酮或醛)=1.3/1或1.5/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25%~1.5%,反应时间为1.0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82.7%,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83.4%,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74.1%,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为94.9%,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68.1%,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87.5%,异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70.7%,异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为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醛 缩酮 ^SO4^2-/TiO2-MoO3环己酮 丁酮 正丁醛 异丁醛 乙二醇 催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的F^-、Cl^-、SO4^2-、NO3^- 被引量:14
10
作者 石元值 杨亦扬 +4 位作者 阮建云 马立峰 张磊 韩文炎 王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3-385,共3页
利用美国戴安公司免试剂离子色谱系统(ICS-2000系统),采用KOH梯度离子色谱法和抑制电导检测器,建立了同时测定茶叶中F-、Cl-、SO42-、NO3等四种重要的阴离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茶叶中F-、Cl-、SO42-、NO3四种阴离子的色谱分析条件,建立... 利用美国戴安公司免试剂离子色谱系统(ICS-2000系统),采用KOH梯度离子色谱法和抑制电导检测器,建立了同时测定茶叶中F-、Cl-、SO42-、NO3等四种重要的阴离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茶叶中F-、Cl-、SO42-、NO3四种阴离子的色谱分析条件,建立了8-44-52-8mmol/L的KOH梯度淋洗程序,流速为1.0ml/min。结果表明:该方法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9以上,各组分的检出限在0.01~0.05mg/L之间,回收率在88.6%~107.5%之间。用本方法用于实际茶叶样品中F-、Cl-、SO42-、NO3等无机酸阴离子的分析,简便、实用,并且快速、准确,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梯度淋洗 ^F^-、Cl^-、SO4^2-、NO3^-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SnO_2-Al_2O_3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闫鹏 郭海福 +3 位作者 舒华 吴燕妮 刘燕芳 崔秀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8-642,共5页
以四氯化锡、硫酸铝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得新型固体超强酸SO42-/SnO2-A l2O3。采用FT-IR技术考察了金属元素摩尔比、焙烧温度、浸渍液以及掺杂稀土氧化物对该固体超强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FT-IR结果表明在该固体超强酸中... 以四氯化锡、硫酸铝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得新型固体超强酸SO42-/SnO2-A l2O3。采用FT-IR技术考察了金属元素摩尔比、焙烧温度、浸渍液以及掺杂稀土氧化物对该固体超强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FT-IR结果表明在该固体超强酸中,锡和硫酸根是以螯合和桥式两种方式配位结合,其中起催化活化作用的主要是和硫酸根以螯合双齿结合的锡;和SO42-/ZrO2型超强酸相比,SO42-/SnO2-A l2O3超强酸的硫酸根FT-IR特征吸收峰发生蓝移,显示出更强的酸性。锡铝摩尔比为9∶1、焙烧温度为773K、焙烧时间为3h时,制得的SO42-/SnO2-A l2O3样品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SnO2-Al2O3 固体超强酸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胶体与PO_4^(3-)、Cu^(2+)的作用及对微藻生长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新淮 张正斌 韩喜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6-779,共4页
利用超滤技术对海水中的胶体物质进行分级处理来研究胶体与磷酸盐、痕量金属铜之间的作用,通过测定不同超滤膜处理过的海水中PO_4^(3-)、Cu^(2+)的质量分数,发现有相当量的PO_4^(3-)、Cu^(2+)被胶体吸附以胶体态存在,例如约有47%的Cu^(... 利用超滤技术对海水中的胶体物质进行分级处理来研究胶体与磷酸盐、痕量金属铜之间的作用,通过测定不同超滤膜处理过的海水中PO_4^(3-)、Cu^(2+)的质量分数,发现有相当量的PO_4^(3-)、Cu^(2+)被胶体吸附以胶体态存在,例如约有47%的Cu^(2+)以胶体态存在,含有胶体的海水中PO_4^(3-)的质量分数也比不含胶体的海水中高;微藻培养实验发现,微藻在含有胶体的海水中生长情况较好,而在不含胶体的海水中生长最差,说明胶体也是影响微藻生长的一个因子.胶体对磷酸盐的吸附作用是胶体对微藻生长产生影响的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4^3- ^CU^2+ 生长 胶体 超滤 微藻 海水 磷酸盐 铜(Ⅱ) 化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2O_8^(2-)/ZrO_2-Al_2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6
13
作者 但悠梦 米远祝 田大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40-842,共3页
A S 2O 2- 8/ZrO 2 Al 2O 3 type solid superacid catalyst was prepared from ZrOCl 2·8H 2O, AlCl 3· 6H 2O and (NH 4) 2S 2O 8 by coprecipitation, maceration and calcination processes.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an... A S 2O 2- 8/ZrO 2 Al 2O 3 type solid superacid catalyst was prepared from ZrOCl 2·8H 2O, AlCl 3· 6H 2O and (NH 4) 2S 2O 8 by coprecipitation, maceration and calcination processes. Their crystal structures and acidities were determined by XRD and Hammett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was studied as function of Al 2O 3 cont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in the 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with butanol, and a conversion of 96 5% was obtained. The catalyst gave also higher yields in syntheses of ketals and acetals: cyclohexanone ethylene ketal(86 2%), acetophenone ethylene ketal(78 5%), acetylacetic ester ketal(88 5%), benzaldehyde glycol acetal(76 3%).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products were confirmed by IR spect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O8^2-/ZrO2-Al2O3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酯化 缩酮化 缩醛化 制备 应用 氧化锆 氧化铝 硫酸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Al_2O_3-TiO_2转化纤维素生成乙酰丙酸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春英 王攀 +2 位作者 漆新华 金朝晖 庄源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29,共4页
以纤维素为原料,固体SO42-/Al2O3-TiO2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制备乙酰丙酸。研究了催化剂中铝钛氧化物的配比、浸渍用硫酸浓度、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催化剂投加量及液固比对乙酰丙酸产率的影响... 以纤维素为原料,固体SO42-/Al2O3-TiO2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制备乙酰丙酸。研究了催化剂中铝钛氧化物的配比、浸渍用硫酸浓度、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催化剂投加量及液固比对乙酰丙酸产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15min,催化剂投加量0.6g,液固比20∶1条件下,乙酰丙酸产率可达到1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酸 纤维素 ^SO4^2-/Al2O3-TiO2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碘量法除SO_3^(2-)、S_2O_3^(2-)干扰的方法
15
作者 简新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方法存硫化物碘量法的基础上,将含有SO_3^(2-)、S_2O_3^(2-)的硫化物待测样品通过酸化—吹气法处理后,加入甲醛溶液与吸收液中的SO_3^(2-)干扰组分反应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隐蔽SO_3^(2-)、S_2O_3^(2-)(酸化—吹气时转化乃SO_3^(2-)... 本方法存硫化物碘量法的基础上,将含有SO_3^(2-)、S_2O_3^(2-)的硫化物待测样品通过酸化—吹气法处理后,加入甲醛溶液与吸收液中的SO_3^(2-)干扰组分反应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隐蔽SO_3^(2-)、S_2O_3^(2-)(酸化—吹气时转化乃SO_3^(2-)进入吸收液)干扰。再按碘量法测定,达到消除SO_3^(2-)、S_2O_3^(2-)干扰的目的。对加干扰标样进行测定,效果良好,与原方法比较相对误差一般<1%,回收率可提高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碘量法 测定 ^so3^2- ^S2O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Pt-S_2O_8^(2-)/ZrO_2-Al_2O_3异构化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华 董鹏飞 张旭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7-882,共6页
为了考察复合载体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以正戊烷异构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焙烧温度、Al2O3质量分数、浸渍溶液(NH4)2S2O8的浓度、Pt质量分数、活化温度等制备条件对Pt-S_2O_8^(2-)/ZrO_2-Al_2O_3异构化催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RD... 为了考察复合载体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以正戊烷异构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焙烧温度、Al2O3质量分数、浸渍溶液(NH4)2S2O8的浓度、Pt质量分数、活化温度等制备条件对Pt-S_2O_8^(2-)/ZrO_2-Al_2O_3异构化催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RD、BET、FT-IR、TG-DTA、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Al2O3质量分数2.5%、Pt质量分数0.10%、0.75 mol/L(NH4)2S2O8溶液浸渍、650℃焙烧、300℃活化时,Pt-S_2O_8^(2-)/ZrO_2-Al_2O_3催化剂的异构化催化活性最高。在240℃、2.0 MPa,氢气/正戊烷的摩尔比为4,质量空速为1.0 h-1的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上正戊烷异构化反应的异戊烷产率为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ZrO_2-Al_2O_3 ^S_2O_8^(2-) PT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陈化法制备SO_4^(2-)/ZrO_2-Sm_2O_3固体超强酸及表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同云 万玉保 +1 位作者 刘菊红 胡克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本研究以氨水、氧氯化锆和三氯化钐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制得锆和钐的氢氧化物,经低温陈化、过滤、烘干和高温焙烧,制备出SO_4^(2-)/ZrO_2-Sm_2O_3固体超强酸(以下简称SZS)。用流动指示剂法测定其酸度,用IR、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 本研究以氨水、氧氯化锆和三氯化钐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制得锆和钐的氢氧化物,经低温陈化、过滤、烘干和高温焙烧,制备出SO_4^(2-)/ZrO_2-Sm_2O_3固体超强酸(以下简称SZS)。用流动指示剂法测定其酸度,用IR、XRD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氯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结果表明,低温陈化样品的突出优点是酸强度大(H0<-14.5);与SO42-结合得牢;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催化活性的亚稳态的ZrO2四方晶相没有发生相转变,这是其催化活性较高的微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陈化法 制备 ^So4^2-/ZrO2-Sm2O3 固体超强酸 表征 催化剂 催化活性 二氧化锆 三氯化钐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2O_7^(2-)/Cr^(3+)和Ce^(4+)/Ce^(3+)电解液作媒质间接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瑞省 刘欣 +1 位作者 顾登平 张元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4-138,共5页
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搅拌下,通过对Cr2O72- /Cr3+和 Ce4+/Ce3+两种媒质间接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槽外反应的研究,得到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的优选条件分别为:原料配比n(Cr2O72-):n(p-CH3O-C6H4-CH3)=1:6,反应温度 80℃,反应时间10min,对甲氧... 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搅拌下,通过对Cr2O72- /Cr3+和 Ce4+/Ce3+两种媒质间接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槽外反应的研究,得到合成对甲氧基苯甲醛的优选条件分别为:原料配比n(Cr2O72-):n(p-CH3O-C6H4-CH3)=1:6,反应温度 80℃,反应时间10min,对甲氧基苯甲醛反应收率90.5%;原料配比 n(Ce4+):n(p-CH3O-C6H4-CH3)=1: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min,对甲氧基苯甲醛反应收率97.1%。结果表明,Ce4+/Ce3+做媒质产品时-空效率较低,这是Ce4+/Ce3+媒质存在的本质缺陷;而Cr2O72-/Cr3+做媒质产品时-空效率提高近2倍,显著地增加产品的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2O7^2-/Cr^3+媒质 ^Ce^4+/Ce^3+媒质 对甲氧基苯甲醛 间接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ZrO_2-Al_2O_3催化剂表面酸性质对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文芳 张敏秀 +2 位作者 王鹏照 杨朝合 李春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9-674,共6页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一系列不同硫酸负载量的SO_4^(2-)/ZrO_2-Al_2O_3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Py-FTIR、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常压、200℃、H_2∶C_4=2∶3和质量空速为3 h^(-1)的反应条件下,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评...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一系列不同硫酸负载量的SO_4^(2-)/ZrO_2-Al_2O_3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Py-FTIR、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常压、200℃、H_2∶C_4=2∶3和质量空速为3 h^(-1)的反应条件下,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上考察了硫酸负载量对SO_4^(2-)/ZrO_2-Al_2O_3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Py-FTIR结果表明,硫酸化处理为催化剂表面提供了丰富的Br?nsted酸性位,其中,强Br?nsted酸性位在正丁烷异构化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硫酸化处理可显著提高正丁烷异构化活性,而Lewis酸性位与之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ZrO2-Al2O3 酸性位 正丁烷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对^(14)CO_3^(2-)的吸收和积累动态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桂莲 史建君 陈晖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水稻对14CO32-的吸收和积累动态,及其在水稻田中的行为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水稻根系和浸于水中的茎杆下部吸收的14CO32-离子会向上部组织输送并形成积累趋势;在上部组织中,叶和茎杆上部的14C比活度随时间呈逐渐上... 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水稻对14CO32-的吸收和积累动态,及其在水稻田中的行为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水稻根系和浸于水中的茎杆下部吸收的14CO32-离子会向上部组织输送并形成积累趋势;在上部组织中,叶和茎杆上部的14C比活度随时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穗中的比活度于14d达最大值(271.9Bq/g)后又呈下降趋势;茎杆下部由于直接浸于水中,表现出对14CO32-离子的快速吸收、吸附,此后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根部表现出上升过程迟后于茎杆下部,其14C比活度也低于茎杆下部。上部组织(穗、叶和茎杆上部)中14C的百分含量随时间上升,而下部组织(茎杆下部和根)则相反,至试验后期(21~35d),其百分含量基本持平(约各占50%),14C从下部组织向上部组织输送的特征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O3^2- 水稻 吸收 积累 积累动态 水稻田 同位素示踪技术 ^^14C 上升过程 百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