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effective elastic properties of rocks with the tilted penny-shaped cracks in the transversely isotropic background
1
作者 Zheng-Qian Ma Xing-Yao Yin +2 位作者 Zhao-Yun Zong Yuan-Yuan Tan Ya-Ming Y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21-243,共23页
Seismic prediction of crack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many disciplines,for which the rock physics model is indispensable.However,up to now,multitudinous analytical models focus primarily on the cracked rock with th... Seismic prediction of crack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many disciplines,for which the rock physics model is indispensable.However,up to now,multitudinous analytical models focus primarily on the cracked rock with the isotropic background,while the explicit model for the cracked rock with the anisotropic background is rarely investigated in spite of such case being 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earth.Hence,we first studied dependences of the 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 tensors on the crack dip angle in the coordinate systems formed by symmetry planes of the crack and the background anisotropy,respectively,by forty group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Based on the conclusion from the experiments,the analytical solution was derived for the effectiv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rock with the inclined penny-shaped cracks in the transversely isotropic background.Further,w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developed model,effects of the crack dip angle,background anisotropy,filling fluid and crack density on the effectiv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cracked rock.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p angle and background anisotropy can significantly either enhance or weaken the anisotropy degrees of the P-and SH-wave velocities,whereas they have relatively small effects on the SV-wave velocity anisotropy.Moreover,the filling fluid can increase the stiffness coefficients related to the compressional modulus by reducing crack compliance parameters,while its effects on shear coefficients depend on the crack dip angle.The increasing crack density reduces velocities of the dry rock,and decreasing rates of the velocities are affected by the crack dip angle.By comparing with exact numerical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achieve high-precision estimations of stiffness coefficients.Moreover,the assumption of the weakly anisotropic background results in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proposed model and Hudson's published theory for the orthorhombic r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ive elastic property Tilted crack Transverse isotropy Analytical solution 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裂纹问题计算分析的本征COD边界积分方程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郭钊 郭子涛 易玲艳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9,共10页
针对多裂纹问题,若采用常规的数值求解技术,计算效率较低.为实现多裂纹问题的大规模数值模拟,建立了本征裂纹张开位移(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COD)边界积分方程及其迭代算法,并引入Eshelby矩阵的定义,将多裂纹分为近场裂纹和远场... 针对多裂纹问题,若采用常规的数值求解技术,计算效率较低.为实现多裂纹问题的大规模数值模拟,建立了本征裂纹张开位移(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COD)边界积分方程及其迭代算法,并引入Eshelby矩阵的定义,将多裂纹分为近场裂纹和远场裂纹来处理裂纹间的相互影响.以采用常单元作为离散单元的快速多极边界元法为参照,对提出的计算模型和迭代算法进行了数值验证.结果表明,本征COD边界积分方程方法在处理多裂纹问题时取得较大的改进,其计算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的边界元法和快速多极边界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纹问题 本征裂纹张开位移 边界积分方程 快速多极边界元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弯曲型试样断裂韧性计算的COD转换公式精解 被引量:4
3
作者 姚瑶 蔡力勋 包陈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0,共6页
根据有限元精细网格计算结果,分析材料硬化及裂尖塑性变形对直通型CT试样(front force compacttension,FFCT)及三点弯曲试样(single edged notched bending,SEB)COD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硬化及裂尖塑性变形对上述两种试样的COD转... 根据有限元精细网格计算结果,分析材料硬化及裂尖塑性变形对直通型CT试样(front force compacttension,FFCT)及三点弯曲试样(single edged notched bending,SEB)COD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硬化及裂尖塑性变形对上述两种试样的COD转换均存在影响,但影响较小,均可忽略。通过其试样变形几何关系,提出用于FFCT试样断裂韧性测试中计算J积分塑性功的裂纹嘴张开位移与加载线张开位移的弹塑性转换公式;对于SEB试样,通过对不同本构参数有限元精细网格计算结果进行耦合的方法获得COD转换公式。该文公式形式均较为简单,且与有限元结果相对误差较小,具有较高的置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通型CT试样 三点弯曲试样 有限元分析 cod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洞对COD影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周增国 李之达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6-328,共3页
在缺陷体流变学的理论框架下 ,运用云纹实验法 ,对聚丙烯板试件中孔洞对主裂纹影响的流变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用裂尖张开位移 COD描述了孔洞对静止主裂纹的影响 ,并用曲面方程表述了孔洞的方位角和时间对 COD的影响规律 .在>60... 在缺陷体流变学的理论框架下 ,运用云纹实验法 ,对聚丙烯板试件中孔洞对主裂纹影响的流变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用裂尖张开位移 COD描述了孔洞对静止主裂纹的影响 ,并用曲面方程表述了孔洞的方位角和时间对 COD的影响规律 .在>60°时 ,COD值继续减小 .管长线外的那个孔洞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性材料 缺陷体流变学 裂尖张开位移 云纹法 孔洞 cod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D断裂准则的土体干缩裂隙萌生扩展力学机制
5
作者 周峙 张表志 +1 位作者 张家铭 罗易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2-71,共10页
为探究土体干缩裂隙演化力学机制,基于单向干燥开裂试验规律概化了裂隙演化物理模型。在弹塑性断裂力学EPFM理论框架内,考虑裂隙顶端张开位移表征断裂临界参数,建立了裂隙扩展过程中的损伤本构关系,并对其物理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 为探究土体干缩裂隙演化力学机制,基于单向干燥开裂试验规律概化了裂隙演化物理模型。在弹塑性断裂力学EPFM理论框架内,考虑裂隙顶端张开位移表征断裂临界参数,建立了裂隙扩展过程中的损伤本构关系,并对其物理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表明:容器边界处产生的裂隙仅是边界效应,并非土体开裂自然现象,且边界约束会降低裂隙扩展速率;土体天然缺陷会导致干燥过程中出现收缩应力的集中,优先萌生裂隙;裂隙顶端阻力过大会降低裂隙扩展规模和发展速率,残余收缩阶段的土体干燥裂隙扩展规模有限;基于COD张开位移断裂准则的土体干缩裂隙演化物理模型能很好的反映裂隙扩展过程,单元试验内矩形试样的裂隙角度分布在30°~135°;数值试验中因天然缺陷随机发育较多形成的裂隙分岔较多,且最初萌生裂隙的区域总位移通常较大,为2.573×10^(-3)~4.512×10^(-3)m,分支衍生裂隙周边土体位移较小,仅为1.073×10^(-3)~1.526×10^(-3)m。工程实践中,若能采取合理的约束或保湿控裂措施可适当降低裂隙扩展速率和裂隙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裂隙萌生扩展 张开位移 cod断裂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裂纹COD减小因子m值的分析与计算
6
作者 黄筱调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42,共3页
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工程中浅裂纹J积分和COD的关系式,根据实验和三维有限元计算的结果,对COD值减小因子m值进行了分析,为浅裂纹断裂强度设计与断裂破坏分析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浅裂纹 J积分 裂纹张开位移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裂纹COD减小因子m值的分析与计算
7
作者 黄筱调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40-243,共4页
提出了适用于工程中浅裂纹J积分和COD的关系式,根据实验和三维有限元计算的结果,对COD值减小因子m值和塑性应变能进行了分析,为浅裂纹断裂强度设计与断裂破坏分析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浅裂纹 裂纹张开位移 塑性应变能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功能梯度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裂纹扩展行为进行基础探究
8
作者 徐伟峰 胡殷 余旭东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1期2-7,共6页
本文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对功能梯度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裂纹扩展进行了分析。改变纤维层厚度(0、25、50、75和100mm)以评估对功能梯度超高性能混凝土(FGUHPC)的影响。引入二次方程来评价FGUHPC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当纤维层厚度... 本文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对功能梯度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裂纹扩展进行了分析。改变纤维层厚度(0、25、50、75和100mm)以评估对功能梯度超高性能混凝土(FGUHPC)的影响。引入二次方程来评价FGUHPC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当纤维层厚度为75mm时,纤维对弯曲强度的贡献最大,强度增强因子(ξ)为1.139。FGUHPC的裂纹扩展分析显示,随着纤维层厚度的增加,裂纹扩展呈增加的曲线趋势。建立了跨中竖向位移与裂缝张开位移呈线性关系,比例因子为0.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超高性能混凝土 裂纹扩展分析 数字图像相关法 裂纹开口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裂缝断裂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管俊峰 卿龙邦 赵顺波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3-148,155,共7页
考虑裂缝黏聚力的作用,基于Paris位移公式推导出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裂缝扩展过程中断裂过程区上的裂缝张开位移的解析表达式。采用起裂韧度作为裂缝起裂及扩展的判断标准,提出了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裂缝起裂、扩展及失稳破坏全过程的数值模... 考虑裂缝黏聚力的作用,基于Paris位移公式推导出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裂缝扩展过程中断裂过程区上的裂缝张开位移的解析表达式。采用起裂韧度作为裂缝起裂及扩展的判断标准,提出了荷载作用下混凝土裂缝起裂、扩展及失稳破坏全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分别与国内外断裂试验实测值及有限元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形式简单且精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裂缝扩展 应力强度因子 裂缝张开位移 起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试验在导管架建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苗张木 陶德馨 +2 位作者 吴卫国 李永信 彭永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6年第2期318-321,共4页
介绍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简称CTOD)试验方法,并按照英国BS7448规范,用CTOD试验技术,测试了板厚为90 mm的海洋平台导管架焊接接头的韧度,对三项焊接工艺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三项焊接工艺的所有焊态焊接接头(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试样的特... 介绍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简称CTOD)试验方法,并按照英国BS7448规范,用CTOD试验技术,测试了板厚为90 mm的海洋平台导管架焊接接头的韧度,对三项焊接工艺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三项焊接工艺的所有焊态焊接接头(包括焊缝和热影响区)试样的特征CTOD值,都大于设计规格书的要求.所评定的三项焊接工艺可以直接用于海洋平台导管架建造,焊后允许不进行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CTOD 韧度 海洋平台 导管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穿透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景杰 黄一 刘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针对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问题,提出了基于平板穿透裂纹的最大张口位移计算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方法.首先根据Westergaard应力函数推导出具有中心穿透裂纹的无限大平板模型受两向均匀拉伸载荷时,裂纹最大张口位移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 针对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问题,提出了基于平板穿透裂纹的最大张口位移计算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方法.首先根据Westergaard应力函数推导出具有中心穿透裂纹的无限大平板模型受两向均匀拉伸载荷时,裂纹最大张口位移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然后利用有限元模拟计算研究了该数学关系针对含穿透裂纹的有限尺寸平板模型的适用性,包括有限板宽的边界效应、不同的载荷形式对应力强度因子求解的影响,并给出了针对实际力学模型计算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修正方法.该研究成果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中含裂纹损伤局部结构的裂纹强度检测与评估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裂纹 裂纹最大张口位移 应力强度因子 有限平板 均匀拉伸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裂混凝土衬砌的渗透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翁其能 袁勇 杨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7,共4页
混凝土的渗透性在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及混凝土结构的行为上起着关键性作用,裂缝的存在为水体及其他有损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物质提供了入侵通道,这样,开裂混凝土的渗透性就直接影响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文章从开裂混凝土衬砌的水体渗透... 混凝土的渗透性在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及混凝土结构的行为上起着关键性作用,裂缝的存在为水体及其他有损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物质提供了入侵通道,这样,开裂混凝土的渗透性就直接影响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文章从开裂混凝土衬砌的水体渗透特性出发,分析混凝土在裂缝开展过程中的渗透动态特征,在裂缝开度恒定时的稳定渗流特性。给出拉伸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渗透模型,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裂缝开度与拉应力的关系模型,认为两者间存在着固定的线性关系;第二部分为裂缝开度与渗透性关系模型,认为在裂缝开度小于80μm时,其渗透规律与其他阶段有着显著的差别;从而推求混凝土拉应力与渗透性的直接关系。最后,通过成熟的试验数据对提出的开裂混凝土的渗透模型进行了实际验证,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裂混凝土 裂缝开度(cod)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断裂过程区拉伸软化的本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敏 张东焕 +1 位作者 王利民 任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2,共5页
针对混凝土在裂纹端部的断裂过程区应力和变形具有软化特性这一情况,将该过程区抽象为具有黏聚应力分布的裂纹,通过确定黏聚裂纹张开位移和黏聚应力分布的计算式,将其应用于混凝土材料,得到该材料的黏聚裂纹张开位移的分布及张开位移与... 针对混凝土在裂纹端部的断裂过程区应力和变形具有软化特性这一情况,将该过程区抽象为具有黏聚应力分布的裂纹,通过确定黏聚裂纹张开位移和黏聚应力分布的计算式,将其应用于混凝土材料,得到该材料的黏聚裂纹张开位移的分布及张开位移与应力的本构关系。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黏聚裂纹 张开位移 黏聚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与数值计算的节理岩体锚固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种照辉 李学华 +2 位作者 鲁竞争 张骥 梁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5-1233,共9页
为了研究锚杆对裂隙岩体的加固作用,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图像相关(DIC)试验技术和离散元(DEM)数值计算方法,对预置裂隙岩体试样锚固前后进行测试。从细观层次量化分析了加载过程中两类岩体(未锚固和锚固岩体)裂隙的起裂、扩展等特征,对... 为了研究锚杆对裂隙岩体的加固作用,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图像相关(DIC)试验技术和离散元(DEM)数值计算方法,对预置裂隙岩体试样锚固前后进行测试。从细观层次量化分析了加载过程中两类岩体(未锚固和锚固岩体)裂隙的起裂、扩展等特征,对比了数字图像测量的位移场,应变场和裂隙张开度(COD)以及数值计算得到的裂隙发育数量,区域分布和扩展方向。结果表明:基于DIC测量软件,可精确进行岩体非接触的无损测量,并且能够监测出岩体锚固这种内部隐蔽的过程;加固岩体的锚杆与裂隙交叉位置出现应变集中成核现象,定量地说明了岩体加固对裂隙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得出岩体加固可以改变裂隙扩展类型和主裂隙发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 离散裂隙网络 裂隙扩展 应变场 裂隙张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等级对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胡少伟 范向前 陆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81,共5页
将线弹性断裂理论与虚拟裂缝模型相结合,利用三点弯曲梁试件在试验中测得了最大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等参数,并据此计算了尺寸为1 100mm×300mm×300mm的3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试件的起裂荷载、临界有效裂缝长度、起裂断裂韧度... 将线弹性断裂理论与虚拟裂缝模型相结合,利用三点弯曲梁试件在试验中测得了最大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等参数,并据此计算了尺寸为1 100mm×300mm×300mm的3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试件的起裂荷载、临界有效裂缝长度、起裂断裂韧度、失稳断裂韧度(即双K断裂参数)。结果表明,起裂荷载、最大荷载、起裂断裂韧度、失稳断裂韧度均随试件强度等级的增大而增大,且起裂荷载占失稳荷载的比重亦随试件强度等级的增大而增大,试件从起裂到破坏持续时间随强度等级的增大而变短。起裂韧度与失稳韧度的比值小于起裂荷载与最大荷载的比值。试件设计强度等级越大,临界有效裂缝长度值越小,延续越差,脆性越大,由起裂到失稳的时间亦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等级 混凝土 双K断裂参数 裂缝张口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536镍基高温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与断裂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魏振伟 刘昌奎 +1 位作者 顾玉丽 陶春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4,共5页
对GH536合金焊接接头的硬度进行测试和分析,对母材及焊接接头进行室温和500℃拉伸试验,并分析了断裂特征,分析了母材和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断裂韧度。结果表明:热影响区硬度未见明显变化,与母材一致;从熔合线到焊缝中心,由于枝晶变细,显... 对GH536合金焊接接头的硬度进行测试和分析,对母材及焊接接头进行室温和500℃拉伸试验,并分析了断裂特征,分析了母材和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断裂韧度。结果表明:热影响区硬度未见明显变化,与母材一致;从熔合线到焊缝中心,由于枝晶变细,显微硬度逐渐升高。焊接接头整体室温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810MPa,392MPa和30%,达到了母材的99.6%,99.7%和93.8%;在500℃时,接头整体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678MPa,300MPa和26%,达到了母材的98.1%,96.8%和78.8%;GH536合金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熔合区组织不均匀性最为严重,熔合区是GH536合金焊接接头的薄弱环节。在室温和500℃,母材及焊接接头的断裂方式均为塑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钨极氩弧焊 显微硬度 拉伸性能 断裂韧度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厚板对接焊缝的低温断裂韧性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元清 周晖 +2 位作者 石永久 胡宗文 陈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20,共6页
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焊接难度加大,且存在焊接裂纹缺陷的可能性也增大.为防止钢结构厚板焊接接头的脆性断裂,采用三点弯曲试样,以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为指标,对厚度为150mm的Q345B钢板对接焊缝低温下的断裂韧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 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焊接难度加大,且存在焊接裂纹缺陷的可能性也增大.为防止钢结构厚板焊接接头的脆性断裂,采用三点弯曲试样,以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为指标,对厚度为150mm的Q345B钢板对接焊缝低温下的断裂韧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断裂韧性CTOD值δm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用Boltzmann函数对断裂韧性-温度曲线进行拟合,结合试样断口的扫描电镜图分析了断裂的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CTOD值δm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从20℃~-60℃,降幅分别达78%和91%;热影响区CTOD值δm比焊缝金属和母材均要小.试验积累了厚板对接焊缝的断裂韧性数据,为低温地区钢结构厚板对接焊缝脆性断裂的预防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钢板 对接焊缝 低温 断裂韧性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垂向摩阻的裂缝拟三维延伸模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金洲 彭瑀 +2 位作者 李勇明 刘作磊 符东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8,共10页
裂缝拟三维延伸模型具有极快的收敛速度、令人满意的计算精度和较强的适应性,但该类模型中没有考虑垂向摩阻,计算得到的裂缝高度偏大,不能模拟存在缝高失控的裂缝三维延伸过程。推导存在垂向摩阻的裂缝宽度解析表达式,考察裂缝张开位移... 裂缝拟三维延伸模型具有极快的收敛速度、令人满意的计算精度和较强的适应性,但该类模型中没有考虑垂向摩阻,计算得到的裂缝高度偏大,不能模拟存在缝高失控的裂缝三维延伸过程。推导存在垂向摩阻的裂缝宽度解析表达式,考察裂缝张开位移判据的精度,认为对于常规水力裂缝没有必要进行小范围屈服修正。在此基础上,考虑双线性流动模式和压裂液的初滤失,建立改进的裂缝拟三维延伸模型。实例模拟分析表明:改进模型精度更高;当隔层应力差较大时,下缝高的延伸极其缓慢,有利于底水油藏压裂;当隔层应力差极小时,裂缝高度与长度近似相等,但由于重力差作用,上、下缝高仍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裂缝延伸 拟三维模型 垂向摩阻 裂缝张开位移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景杰 黄一 吴智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63-1268,1273,共7页
为了快速、方便地估算多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以承受均匀拉伸载荷的含平行双裂纹的有限平板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纹最大张口位移量确定平行双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单裂纹问题中最大张口位移与应力强度... 为了快速、方便地估算多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以承受均匀拉伸载荷的含平行双裂纹的有限平板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纹最大张口位移量确定平行双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单裂纹问题中最大张口位移与应力强度因子间的函数关系为基础,考虑了平行双裂纹的垂向、纵向裂纹间距比和裂纹长度比的影响,拟合出纵向间距比为0时不同裂纹长度比下与垂向间距比相关的修正系数表达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裂纹纵向间距比对双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最终建立了平行双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双裂纹 裂纹最大张口位移 应力强度因子 修正系数 裂纹间距比 裂纹长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断裂韧度及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基于虚拟裂缝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智敏 徐世烺 王金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29-34,共6页
将虚拟裂缝模型与线弹性断裂力学相结合 ,利用楔入劈拉试件在实验中测得的最大荷载Pmax及对应的裂缝口张开位移CMODc,求得了混凝土裂缝亚临界扩展量Δac 的解析解 ,据此计算了最大尺寸为 12 0 0mm× 12 0 0mm× 2 0 0mm的楔入... 将虚拟裂缝模型与线弹性断裂力学相结合 ,利用楔入劈拉试件在实验中测得的最大荷载Pmax及对应的裂缝口张开位移CMODc,求得了混凝土裂缝亚临界扩展量Δac 的解析解 ,据此计算了最大尺寸为 12 0 0mm× 12 0 0mm× 2 0 0mm的楔入劈拉混凝土试件的起裂断裂韧度KsIc、失稳断裂韧度KeIc及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CTODc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试件尺寸的增加 ,Δac 增大 ,但其增长幅度明显减小 ;而KsIc、KeIc、CTODc 却是与试件尺寸无关的断裂参数 因此 ,双K断裂准则可很好地描述混凝土裂缝的起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断裂韧度 虚拟裂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