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辅助-超声波强化对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姜贵全 方桂珍 +2 位作者 张卓睿 师振鑫 李家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57-261,共5页
将超临界流体萃取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对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超临界CO2从落叶松树皮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然后将萃余物通过超声波辅助强化提取原花青素,并考察了超声浸提功率、原料粒度、料液比、超... 将超临界流体萃取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对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超临界CO2从落叶松树皮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然后将萃余物通过超声波辅助强化提取原花青素,并考察了超声浸提功率、原料粒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次数5个因素对原花青素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基础上,优选出超声波辅助提取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60%的乙醇溶液为溶剂,在原料粒度为80~100目、料液比1:12(gmL)的条件下,用320W的超声功率作用辅助提取20min、提取2次,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可以达到10.44%,固含物浸提率为22.85%,原花青素的含量为44.29%。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声波法提取前后的树皮表面微观形貌分析,表明超声处理后树皮的纤维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提高了提取率。本研究为落叶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辅助 超声波 落叶松树皮 原花青素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超临界—超声波联用技术提取花色苷(配糖体)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树宝 王振宇 杨谦 《中国林副特产》 2004年第5期29-31,共3页
花色苷是花青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可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等行业 ,常规提取工艺容易使其发生降解、褪色。用CO2 超临界装置对植物原料进行预处理 ,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花色苷具有时间短、纯度高、提取量大等特... 花色苷是花青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可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等行业 ,常规提取工艺容易使其发生降解、褪色。用CO2 超临界装置对植物原料进行预处理 ,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花色苷具有时间短、纯度高、提取量大等特点 ,同时具有防止提取物在长时间、高温条件下发生降解、褪色等变化。对超声波提取花色苷的各项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设计了工艺流程 ,研究了超声波提取的温度、时间和提取剂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 ,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 :在超声波频率为 3 0kHz条件下 ,用浓度为 2 %的稀H2 SO4作提取剂 ,处理 40min ,温度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超临界-超声波 联用技术 提取方法 花色苷 配糖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_2提取枸杞籽油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佩 张珍 +5 位作者 张盛贵 毕阳 张玉斌 周芸 胡伟 刘振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以枸杞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2提取枸杞籽油。以出油率为指标考察超声波处理条件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处理温度60℃、功率300 W、时间6 min的条件下,枸杞籽油的出油... 以枸杞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2提取枸杞籽油。以出油率为指标考察超声波处理条件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处理温度60℃、功率300 W、时间6 min的条件下,枸杞籽油的出油率可达到2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籽油 超声波 临界co2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超临界CO_2反相微乳萃取人参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登林 朱文学 +1 位作者 丘泰球 聂英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3-96,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超声波强化超临界CO2反相微乳(USCRM)萃取设备,以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为主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研究了超声波强化AOT/乙醇/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人参皂苷,分别考察了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作用方... 采用自行设计的超声波强化超临界CO2反相微乳(USCRM)萃取设备,以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为主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研究了超声波强化AOT/乙醇/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人参皂苷,分别考察了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作用方式的影响。实验发现,每克人参先用0.6mL水浸泡12h后,在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4MPa、45℃、4h,分离压力和温度分别为5MPa和55℃,CO2流量2L/h条件下,超声波强化AOT/乙醇/超临界CO2反相微乳的人参皂苷萃取率,分别是乙醇超临界CO2萃取和AOT/乙醇/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的5.28和1.64倍;并且萃取率随超声波功率的增大和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 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 人参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光皮树子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曾虹燕 方芳 +2 位作者 苏洁龙 李昌珠 蒋丽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70,共4页
本文通过超临界CO2 提取光皮树子油的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和超声波诱导提取光皮树子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 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7MPa,萃取温度30℃,CO2 流量30kg/h和时间80min,... 本文通过超临界CO2 提取光皮树子油的均匀设计实验和微波和超声波诱导提取光皮树子油的正交实验比较,考察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寻求最佳萃取工艺。超临界CO2 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7MPa,萃取温度30℃,CO2 流量30kg/h和时间80min,得率16. 34%;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石油醚,物料与溶剂比例1: 3,辐射时间7min,辐射功率720w,得率8. 12%。超声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与溶剂比例1: 7,溶剂为正已烷,浸泡时间18h,得率7. 75%。结果表明超临界CO2 萃取光皮树子油品质最好,而且萃取也最高,质量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树 提取 工艺研究 临界co2萃取 最佳工艺条件 co2流量 超声波萃取 实验比较 设计实验 萃取工艺 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 微波萃取 辐射时间 辐射功率 浸泡时间 溶剂 得率 石油醚 正已烷 油品质 比例 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柞蚕油的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朝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69,共5页
柞蚕幼虫虫体干物质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而且含有β-蜕皮激素、细胞色素C、保幼激素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很高的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为了高效开发利用柞蚕资源,以柞蚕5龄幼虫为材料,探讨以超声波技术强化用超临界CO2萃取(SCE)方法萃取... 柞蚕幼虫虫体干物质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而且含有β-蜕皮激素、细胞色素C、保幼激素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很高的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为了高效开发利用柞蚕资源,以柞蚕5龄幼虫为材料,探讨以超声波技术强化用超临界CO2萃取(SCE)方法萃取柞蚕油的效率,并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中的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原料细度等因素。结果表明,与SCE法比较,采用超声波强化超临界CO2萃取(SSCE)的方法能提高柞蚕油的生产效率和萃取得率,节约生产成本和降低生产能耗。采用SSCE法萃取柞蚕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时间90 min,压力15 MPa,原料细度110目。在此工艺条件下,用SSCE法对柞蚕油的萃取率可达到1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油 超声波 临界co2 萃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_2处理铀表面技术
7
作者 杨维才 罗文华 +1 位作者 张广丰 唐洪全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6-310,共5页
开展了超声波对超临界CO2清洗铀样品表面污物效率影响的研究,探讨了利用超声波改善铀样品抗大气腐蚀效果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向超临界CO2介质中引入超声波后,超临界CO2对样品表面的机油、水和三乙醇胺的清洗能力和效率都得到了显著... 开展了超声波对超临界CO2清洗铀样品表面污物效率影响的研究,探讨了利用超声波改善铀样品抗大气腐蚀效果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向超临界CO2介质中引入超声波后,超临界CO2对样品表面的机油、水和三乙醇胺的清洗能力和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用俄歇电子能谱和XRD对样品表层成分及物相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含φ=0.5%羰基镍的超临界CO2结合超声波处理的铀样品,表层一定深度范围内有镍元素存在。热氧化增重实验证实,经过超声波作用的含羰基镍超临界CO2处理后,铀样品抗大气腐蚀能力比仅用超临界CO2处理有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临界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协同超临界CO_2萃取桔皮色素的研究
8
作者 余先纯 李湘苏 龚铮午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8-201,共4页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桔皮色素,采用超声波协同超临界CO2萃取桔皮色素,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萃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为250W、萃取压力9MPa、温度50℃、时间30min、CO2流量15L/h时,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桔皮色素得率为80.66%。
关键词 桔皮色素 临界co2萃取 超声波协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_2清洗精密零部件工艺设计
9
作者 韩斌 高公如 +3 位作者 胡德栋 张学春 宁召宽 张鹤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3年第4期40-42,共3页
各种精密零部件在加工制造使用中都附有许多污物,尤其是微孔及狭缝的油污、切屑较多且去除困难。传统清洗工艺以水为清洗介质,表面张力大,不易清除微孔及狭缝的污物,存在清洗效率低、浪费水资源、除污率低、环保性差等缺点,导致零件使... 各种精密零部件在加工制造使用中都附有许多污物,尤其是微孔及狭缝的油污、切屑较多且去除困难。传统清洗工艺以水为清洗介质,表面张力大,不易清除微孔及狭缝的污物,存在清洗效率低、浪费水资源、除污率低、环保性差等缺点,导致零件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增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2技术清洗精密零部件的工艺,该工艺以超临界CO2为清洗介质,以超声波和零部件旋转为清洗强化手段,CO2和污物易于分离,且可循环使用。该工艺不仅实现了精密零部件的无水高效清洗,同时还具有流程短、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精密零部件绿色环保清洗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 超声波 精密零部件 清洗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辅助尿素基沉淀法制备超分散TiO_2颗粒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春静 湛含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1,44,共4页
以Span80为表面活性剂,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超分散TiO_2粉体颗粒,重点研究反应体系经常规加热、微波和超声波微波系统3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场预处理后对所制备超分散TiO_2粉体形貌、粒径大小及分散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XRD... 以Span80为表面活性剂,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超分散TiO_2粉体颗粒,重点研究反应体系经常规加热、微波和超声波微波系统3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场预处理后对所制备超分散TiO_2粉体形貌、粒径大小及分散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XRD、Zeta粒度分析仪、SEM和TEM等手段加以表征。结果表明:Span80添加量为3%,尿素用量为理论量3倍时,Span80自身与所得产物无桥联作用引发的团聚,结合尿素缓慢分解,释放NH_3,解离产生-OH,所得产物TiO_2为锐钛矿型结构,且随着尿素含量的增加其粒径有所增大;以超声波微波系统为能量输入形式,且超声波占空比为0.4时,可有效控制TiO_2粉体颗粒的团聚性能、粉体形貌及粒径大小,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TiO2 尿素 化学沉淀法 能量场 超声波-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及磁搅拌辅助超临界CO_(2)清洗装置研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景珊 程保良 +3 位作者 陈思远 朱光伟 戴荧 胡德栋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1年第12期5-8,共4页
超临界CO_(2)具有很高的溶解度和扩散性,作为化学清洗溶剂可提高去污率,应用于核污染部件清洗可减少放射性废物。研制了一套包含双清洗釜的超临界CO_(2)清洗装置,其中一个清洗釜带有超声波和磁搅拌器,适用于洁净度较高零件的清洗,另一... 超临界CO_(2)具有很高的溶解度和扩散性,作为化学清洗溶剂可提高去污率,应用于核污染部件清洗可减少放射性废物。研制了一套包含双清洗釜的超临界CO_(2)清洗装置,其中一个清洗釜带有超声波和磁搅拌器,适用于洁净度较高零件的清洗,另一个常规清洗釜适用于一般零件清洗。经该装置清洗后的核污染试样,其α放射性去污率达到95%以上,β和γ放射性去污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_(2) 超声波振子 磁搅拌器 核电站零件 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精馏小米糠油 被引量:24
12
作者 魏福祥 李世超 +2 位作者 王浩然 马晓珍 雷立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82,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精馏技术从小米细糠中提取小米糠油。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对出油率的影响,以及压力、温度对精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CO2流量50kg/h的萃取条件下小...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精馏技术从小米细糠中提取小米糠油。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对出油率的影响,以及压力、温度对精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CO2流量50kg/h的萃取条件下小米糠粗油的出油率可达19.69%。在精馏柱压力10MPa、4个精馏柱温度分别为40、45、50、55℃条件下,对粗油进行精馏得到小米糠精油。通过检测,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小米糠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含有高达67.8%的亚油酸,且各项理化指标均优于市售小米糠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糠油 临界co2 萃取-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分子蒸馏对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GC-MS分析 被引量:47
13
作者 张忠义 王鹏 +1 位作者 雷正杰 吴惠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4,共4页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白术挥发油 ,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的萃取物进行精分离 ,得到蒸出物 ;超临界萃取物收率为2.42 % (w) ,分子蒸馏蒸出物收率26.3% (w) ;对超临界萃取物和分子蒸馏蒸出物分别进行GC -MS分析 ,结果超临界萃取物检测...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白术挥发油 ,然后用分子蒸馏对所得的萃取物进行精分离 ,得到蒸出物 ;超临界萃取物收率为2.42 % (w) ,分子蒸馏蒸出物收率26.3% (w) ;对超临界萃取物和分子蒸馏蒸出物分别进行GC -MS分析 ,结果超临界萃取物检测出33个化合物 ,分子蒸馏蒸出物检测出27个化合物 ,主要成分均为2,7_二甲氧基_3,6_二甲基萘、γ_芹子烯、大根香叶烯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 临界萃取 分子蒸馏 白术 挥发油 提取 分离 GC-MS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二氧化碳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柚子叶、花精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郭刚军 李海泉 +2 位作者 徐荣 高世德 刘昌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195,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柚子叶、花中的精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柚子叶精油中分离出61个色谱峰,鉴定出39个化合物,占总离子峰相对含...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柚子叶、花中的精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柚子叶精油中分离出61个色谱峰,鉴定出39个化合物,占总离子峰相对含量的90.05%。其主要化学成分有匙叶桉油烯醇(21.36%),石竹烯氧化物(17.16%),β-石竹烯(8.40%),α-石竹烯(2.07%),异芳萜烯氧化物(2.01%)等。从柚子花精油中分离出42个色谱峰,鉴定出27个化合物,占总离子峰相对含量的89.31%。其主要化学成分有金合欢醇(19.02%)、橙花叔醇(18.24%),龙脑(6.60%),芳樟醇(4.03%),橙花醇(2.57%)等。柚子叶与柚子花精油共同鉴定出的化合物有橙花醇、香叶醇、香叶酸、β-石竹烯等12种,其相对含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叶 柚子花 临界co2萃取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桂和丹桂挥发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和GC-MS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夏雪娟 冉春霞 +4 位作者 李冠楠 夏季 罗东升 郑炯 阚建全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6-71,共6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重庆产速生金桂和朱砂丹桂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差异。从金桂和丹桂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6和34种化合物,其中有17种共有组分,36种非共有组分。醇类及其氧化物是金桂和丹桂挥发油的主要成...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重庆产速生金桂和朱砂丹桂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差异。从金桂和丹桂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36和34种化合物,其中有17种共有组分,36种非共有组分。醇类及其氧化物是金桂和丹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占2种桂花挥发油百分含量的82.36%和87.88%。其次为酮类,分别占2种挥发油的11.06%和5.78%。金桂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对羟基苯乙醇(27.02%)、(E)-呋喃芳樟醇氧化物(26.46%)和2,6-二甲基2,7-辛二烯-1,6-二醇(15.06%)。丹桂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顺-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呋喃-2-甲醇(51.02%)、对羟基苯乙醇(14.95%)和2,6-二甲基2,7-辛二烯-1,6-二醇(10.70%)。与朱砂丹桂相比,速生金桂中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挥发油 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佛手挥发油的工艺研究及GC-MS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越 王利明 +1 位作者 王晓杰 杨国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23,共3页
本实验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佛手挥发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分离压力等因素对佛手挥发油萃取率及成分的影响,以提取率为主要标准,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40MPa,分离温度35... 本实验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佛手挥发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分离压力等因素对佛手挥发油萃取率及成分的影响,以提取率为主要标准,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40MPa,分离温度35℃,分离压力10MPa为最佳提取工艺。挥发油产品透明、橙黄、有浓郁的香味。通过GC-MS分析,鉴定出54种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挥发油 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勒挥发油超临界CO_2萃取及GC-MS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荣 王艳 +1 位作者 任吉君 周小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5-588,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利用正交设计,对影响罗勒挥发油萃取工艺参数(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勒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是:萃取压力为12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h,...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利用正交设计,对影响罗勒挥发油萃取工艺参数(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勒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是:萃取压力为12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2h,萃取率达0.761%.所获得的挥发油呈黄色半透明状,具芳香味.采用GC-MS对挥发油进行分析,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萜类物质,占总量的96.64%.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芳樟醇,占69.83%,其次分别是(+)表-双环倍半水芹烯(6.73%)和1,8-桉叶油素(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勒 挥发油 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樱桃仁油及GC-MS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石珂心 赵武奇 +1 位作者 谷如祥 张文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4,69,共6页
以樱桃仁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樱桃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樱桃仁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樱桃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利用气相色谱... 以樱桃仁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樱桃仁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樱桃仁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樱桃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樱桃仁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樱桃仁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43 MPa、萃取时间199 min、萃取温度44℃、装料量35 g,在此条件下,樱桃仁油的得率为(51.41±0.45)%。GC-MS分析表明,樱桃仁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是油酸(52.55%),亚油酸(29.93%),棕榈酸(9.52%),硬脂酸(3.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萃取 樱桃仁油 响应面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沽油种子超临界CO_2萃取物中角鲨烯和维生素E的GC-MS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贾春晓 毛多斌 +2 位作者 杨靖 孙晓丽 宋艳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56-258,289,共4页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超临界CO2萃取出的省沽油种子油中角鲨烯和维生素E进行分析。省沽油种子油的萃取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压力25MPa,温度50℃,时间2h;种子油用GC-MS方法分析,以正三十二烷为内标,用内标标准曲...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对超临界CO2萃取出的省沽油种子油中角鲨烯和维生素E进行分析。省沽油种子油的萃取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压力25MPa,温度50℃,时间2h;种子油用GC-MS方法分析,以正三十二烷为内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同时测定省沽油种子油中角鲨烯和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种子油的收率为28.83%;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6.0%~9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8%,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测限在2.0~2.5mg/L之间;省沽油种子油中含角鲨烯4.65%维堆安E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省沽油种子 角鲨烯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糯米香茶中的挥发油 被引量:20
20
作者 谭乐和 尹桂豪 +1 位作者 章程辉 刘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530-534,共5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糯米香茶(Teucrium manghuaense)叶片的挥发性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其中的43种挥发性化合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角鲨烯(39.4%)、...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糯米香茶(Teucrium manghuaense)叶片的挥发性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其中的43种挥发性化合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角鲨烯(39.4%)、亚麻酸(20.5%)、丁香酚(14.7%)、叶绿醇(7.89%)、棕榈酸(4.81%)、γ-衣兰油烯(3.36%)和4-(4,5-二甲基苯基)-哌啶(1.29%)等。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糯米香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香茶 挥发油 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