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IP6二氧化碳移除模式比较计划(CDRMIP)概况与评述 被引量:2
1
作者 纪多颖 张倩 +1 位作者 骆祉丞 陈扬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7-464,共8页
地球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在大规模尺度上干预气候系统,使地球气候降温的一种手段。CO2移除是地球工程的主要途径之一。文中概述了CO2移除地球工程的科学背景、各种CO2移除方法的利弊、大尺度应用CO2移除方法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和风险,... 地球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在大规模尺度上干预气候系统,使地球气候降温的一种手段。CO2移除是地球工程的主要途径之一。文中概述了CO2移除地球工程的科学背景、各种CO2移除方法的利弊、大尺度应用CO2移除方法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和风险,以及CO2移除方案在未来气候情景研究中的现状。在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框架下开展的CO2移除模式比较计划(CDRMIP),为深入研究CO2移除地球工程减缓气候变化的效能和气候系统对其的响应提供了统一试验方案和平台。CDRMIP的开展,对地球工程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地球工程 co2移除模式比较计划(cdrmip) 地球系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P2试验对亚洲夏季风的模拟能力及其可预报性的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施洪波 周天军 +2 位作者 万慧 王斌 宇如聪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52,共17页
利用参加第二次季节预测模式比较计划(Phase 2 of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简称SMIP2)的五个大气环流模式的输出结果,比较了这些模式对亚洲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并讨论了大气环流模式在季节尺度上对亚... 利用参加第二次季节预测模式比较计划(Phase 2 of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简称SMIP2)的五个大气环流模式的输出结果,比较了这些模式对亚洲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并讨论了大气环流模式在季节尺度上对亚洲夏季风的可预报性。结果表明,各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亚洲夏季降水的大尺度分布特征。除了模拟的东亚夏季降水异常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第一模态(EOF1)的时间系数与观测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之外,多数模式可以大致再现东亚、南亚和西太平洋夏季降水异常EOF1及其对应的时间系数。分析表明,热带地区有很好的可预报性,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可预报性尽管也较好,但比热带地区要低,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的可预报性较差,陆地上的可预报性比海洋上低。在热带和北半球副热带地区,由海温强迫所产生的较大外部方差对此地高可预报性有很大的贡献。与正常年份相比,模式在强El Ni^no年和强La Ni^na年表现出较高的可预报性,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大多数模式在El Ni^no年比La Ni^na年产生了更好的可预报性,在中西太平洋区域ElNi^no年可预报性的高值中心较La Ni^na年位置偏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模式 SMIP2比较计划 季节尺度 亚洲夏季降水 可预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中国近海海冰变化特征的预估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祖子清 凌铁军 +2 位作者 张蕴斐 刘煜 唐茂宁 《海洋预报》 2016年第5期1-8,共8页
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全球气候预估数据,分析了黄、渤海区域内海表面2m气温的增量,并将该增量叠加在1978—2008年的再分析气象场上,驱动海冰-海洋耦合模式,对2015—2045年黄、渤海的海冰变化特征进行了预估。结果显示:... 基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全球气候预估数据,分析了黄、渤海区域内海表面2m气温的增量,并将该增量叠加在1978—2008年的再分析气象场上,驱动海冰-海洋耦合模式,对2015—2045年黄、渤海的海冰变化特征进行了预估。结果显示:在RCP2.6、RCP4.5、RCP6.0和RCP8.5 4种排放情景下,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海北部4个海湾的海冰均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但随着排放增多,4个海湾的海冰并非单调的减少,而在RCP4.5下减少最多,RCP6.0和RCP8.5次之,RCP2.6最少。对4种情景下的海冰冰情进行平均,可以发现4个海湾结冰面积依次减少438、121、23和84 km2;结冰范围依次减少9、7、2和7 nmi(海里,1 nmi=1.852 km)。就整个黄、渤海而言,未来31a内结冰面积减少24%,结冰范围减少19%,持续天数缩短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 渤海和黄海北部 未来海冰预估 2m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