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的物理化学属性对于煤粉富氧燃烧着火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迪 邹春 +4 位作者 蔡磊 郑军妹 陈武忠 李鹏举 郑楚光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8-562,共5页
许多研究者发现煤粉在O_2/CO_2气氛下相较O_2/N2会出现明显的着火延迟,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CO_2较高的比热容引起的.通过定义不同的人工物质X,Y,W详细计算分析了CO_2的化学属性、比热容以及辐射特性在均相着火及非均相着火机理下对于着... 许多研究者发现煤粉在O_2/CO_2气氛下相较O_2/N2会出现明显的着火延迟,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CO_2较高的比热容引起的.通过定义不同的人工物质X,Y,W详细计算分析了CO_2的化学属性、比热容以及辐射特性在均相着火及非均相着火机理下对于着火延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均相着火中,CO_2的化学属性和较高比热容对于煤粉着火延迟起重要作用,其中化学属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大量CO_2的存在导致了反应(R99)(OH+CO=CO_2+H)在CO_2气氛下出现逆转,在X气氛下为放热反应,而在CO_2气氛下为吸热反应.同时,大量的CO_2会促进反应(R120)(CO_2+OH=HO_2+CO)及反应(R152)(CH2(s)+CO_2=CH2+CO_2)等反应加快,进而使得化学反应吸热增多.在非均相着火中,CO_2的较高比热容以及辐射特性对于着火延迟起决定性作用,CO_2的化学属性对于着火延迟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2/co2 数值计算 着火延迟 co2的物理化学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丁基季鏻羧酸盐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与CO_2溶解度(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凤凤 董艳 +2 位作者 桑晓燕 周言 陶端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5-610,共6页
在298.15-348.15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四种四丁基季鏻羧酸盐离子液体([P_(4444)][CA])的密度、粘度、折射率、电导率等物理化学性质,得出了其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获得了不同温度下该类离子液体的热膨胀系数。其次,在1个大气压和313.15 K... 在298.15-348.15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四种四丁基季鏻羧酸盐离子液体([P_(4444)][CA])的密度、粘度、折射率、电导率等物理化学性质,得出了其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获得了不同温度下该类离子液体的热膨胀系数。其次,在1个大气压和313.15 K温度下,测定了CO_2在该类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四丁基季鏻丁酸盐吸收CO_2的性能最好,吸收量为0.4 mol?mol^(-1),平衡时间小于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四丁基季鏻羧酸盐 物理化学性质 co2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废菌体吸附Pd^(2+)的物理化学特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月英 杜天生 +4 位作者 陈平 汤丁亮 倪子绵 古萍英 傅锦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48-2251,共4页
以啤酒酿造厂的啤酒酵母废菌体为生物吸附剂 ,研究死的啤酒酵母菌体从 Pd Cl2 溶液中吸附 Pd2 + 的物理化学特性 .结果表明 ,该菌体吸附 Pd2 +受吸附时间、溶液 p H值、菌体浓度和 Pd2 +起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菌体吸附 Pd2 + 是个快速... 以啤酒酿造厂的啤酒酵母废菌体为生物吸附剂 ,研究死的啤酒酵母菌体从 Pd Cl2 溶液中吸附 Pd2 + 的物理化学特性 .结果表明 ,该菌体吸附 Pd2 +受吸附时间、溶液 p H值、菌体浓度和 Pd2 +起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菌体吸附 Pd2 + 是个快速的过程 ,吸附 45 min时吸附量达最大 ,但在最初的 3 min内 ,吸附量可达到最大吸附量的 92 % .在 5~ 60℃范围内 ,吸附作用不受温度影响 .吸附作用的最适 p H值为 3 .5 .在 Pd2 + 起始质量浓度为 3 0~ 3 0 0 mg/L范围内和菌体质量浓度为 2 g/L的条件下 ,菌体对 Pd2 + 的吸附作用符合 Langmuir和 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在 p H=3 .5 ,Pd2 +与菌体质量比为 0 .2和 3 0℃条件下吸附 60 min,吸附量达94.5 mg/g.从废钯催化剂处理液回收钯 ,吸附量为 3 2 .2 mg/g.XPS分析表明 ,该菌体能吸附水溶液中的Pd2 + .TEM结果表明 ,在无外加电子供体时 ,死的啤酒酵母废菌体能够吸附和还原溶液中的 Pd2 + 成 Pd0 微粒 ,Pd0微粒可进一步形成有一定形状的钯晶粒 ;该菌体还能使吸附在 γ-Al2 O3 上的 Pd2 +还原成 Pd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废菌体 生物吸附剂 Pd^2+ 物理化学 非酶促生物还原 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选择性富集的物理化学行为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辽沙 隋智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45-849,共5页
创造合适的物理化学条件 ,可使富钛还原性熔渣体系 (CaO- SiO2- TiOx- MgO- Al2O3)中的钛组分在化学位梯度的驱使下 ,选择性地富集于钙钛矿相中 ,从而便于分离与提取 .促进钛组分选择性富集的物理化学成因可归结为 :将熔渣在高温下氧化 ... 创造合适的物理化学条件 ,可使富钛还原性熔渣体系 (CaO- SiO2- TiOx- MgO- Al2O3)中的钛组分在化学位梯度的驱使下 ,选择性地富集于钙钛矿相中 ,从而便于分离与提取 .促进钛组分选择性富集的物理化学成因可归结为 :将熔渣在高温下氧化 ,可使渣中低价钛转变为四价钛而增加 TiO2活度 ;此外 ,提高熔渣碱度可增加渣中 CaO活度 ,这些均增强了钙钛矿析出反应 TiO2+ CaO = CaTiO3(s)的热力学趋势 ,促使渣中的 TiO2尽可能与 CaO结合生成钙钛矿并随之析出 .实验结果表明 ,将碱度调整在 1.3的熔渣彻底氧化 ,可使其中 80%左右的 TiO2富集于钙钛矿相中 ,其富集程度相对于调质与氧化前增加约一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富集 钙钛矿 TIO2 炉渣 氧化 冶炼工业 合理利用 分离 提取 物理化学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2-CaF2-CaCl2三元系熔盐电解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勇 柴永成 +4 位作者 滕国春 翟秀静 曹文亮 符岩 张明杰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97-100,共4页
研究了BaF2-CaF2-CaCl2三元系电解质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为熔盐电解法制备Al-Ca合金奠定基础.采用阿基米德法,测定了BaF2-CaF2-CaCl2体系的密度;采用差热-热重分析法,测定了BaF2-CaF2-CaCl2体系初晶温度;采用连续变化电导池常数(CVCC)... 研究了BaF2-CaF2-CaCl2三元系电解质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为熔盐电解法制备Al-Ca合金奠定基础.采用阿基米德法,测定了BaF2-CaF2-CaCl2体系的密度;采用差热-热重分析法,测定了BaF2-CaF2-CaCl2体系初晶温度;采用连续变化电导池常数(CVCC)法,测定了BaF2-CaF2-CaCl2体系的电导率;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体系的电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解 物理化学性质 0BaF2-CaF2-CaCl2熔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物理化学气相法(HPCVD)制备MgB_2超导薄膜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章渝 杨发顺 +2 位作者 王松 杨健 傅兴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3-896,共4页
介绍了采用混合物理化学气相法(HPCVD)工艺以乙硼烷(B2H6)为硼源在热蒸发镀膜机内以不同的沉积温度在(0001)取向的Al2O3单晶基底上制备了MgB2超导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标准四线法电阻测量分析了沉积温度对生... 介绍了采用混合物理化学气相法(HPCVD)工艺以乙硼烷(B2H6)为硼源在热蒸发镀膜机内以不同的沉积温度在(0001)取向的Al2O3单晶基底上制备了MgB2超导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标准四线法电阻测量分析了沉积温度对生成的MgB2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超导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MgB2相结晶程度提高,c轴取向程度增强,薄膜整体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2超导薄膜 沉积温度 混合物理化学气相法(HP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物理化学方法鉴别砷化镓中最主要深能级EL2的本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邹元爔 汪光裕 莫培根 《物理学进展》 1988年第4期432-463,共32页
本文应用半导体物理化学方法(借助某些物理测试手段)研究GaAs材料中最主要深施主能级EL2映陷的形成及其转化的一些规律。首先归纳了鉴别EL2本性的三个重要依据(化学计量比、与位错关系和低温光猝灭行为),然后着重阐述三元络合物A_(SGa)V... 本文应用半导体物理化学方法(借助某些物理测试手段)研究GaAs材料中最主要深施主能级EL2映陷的形成及其转化的一些规律。首先归纳了鉴别EL2本性的三个重要依据(化学计量比、与位错关系和低温光猝灭行为),然后着重阐述三元络合物A_(SGa)V_(As)V_(Ga)作为EL2缺陷构型的形成反应、应变模型形成机理和亚稳态机理,并利用该模型来解释EL2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对文献报道的EL2其它可能构型如As_(Ga)、As_(Ga)Asi、As_(Ga)V_(As)、As_(Ga)V_(Ga)、(Asi)_4、(As_(Ga))_n、V_(Ga)V_(As)和As_(Ga)V_(Ga)V_(As)等作了评述。最后还讨论了EL2与GaAs中其它深能级的关系,其中包括EL2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 位错 能级 晶体缺陷 深能级缺陷 EL2 晶体生长 缺陷化学 化学计量比 物理化学方法 激发态 亚稳态 EPR 砷化物 砷化镓 电工材料 半导体材料 三元络合物 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酒精处理对玉米和马铃薯淀粉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毛迪锐 张根生 岳晓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5期36-39,42,共5页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改性淀粉 酸水解 组成 酸浓度 酒精 水解时间 H2SO4 物理化学 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丁鱼在-20℃时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添加了Ca^(2+)离子和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的增强型鱼糕凝胶的功能特性
9
《渔业现代化》 2008年第5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物理化学变化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功能特性 Ca2+ 凝胶 鱼糕 增强型 沙丁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态CO_2及其与O_2混合气体热动属性及电击穿特性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郭晓雪 赵虎 李兴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85-3090,共6页
CO2是一种有潜力的SF6的替代气体,研究纯CO2以及CO2/O2混合气体的临界击穿场强对于进一步研究其绝缘和灭弧性能有重要意义.为此,给出了不同压力下,纯CO2以及不同混合比例CO2/O2混合气体电弧等离子体的平衡态化学组成及体积分数90%CO2-1... CO2是一种有潜力的SF6的替代气体,研究纯CO2以及CO2/O2混合气体的临界击穿场强对于进一步研究其绝缘和灭弧性能有重要意义.为此,给出了不同压力下,纯CO2以及不同混合比例CO2/O2混合气体电弧等离子体的平衡态化学组成及体积分数90%CO2-10%O2混合气体的热动属性.通过求解两项近似的Boltzmann方程,得到0.4 MPa下,不同混合比例的CO2/O2混合气体,300~3500K温度范围内的折合临界击穿场强(E/N)cr.结果表明:体积分数50%CO2-50%O2混合气体的(E/N)cr在2 000 K以下远高于体积分数90%CO2-10%O2混合气体;50%CO2-50%O2的混合气体(E/N)cr受温度影响较小;当温度高于2 000 K时,90%CO2-10%O2混合气体的(E/N)cr随温度升高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替代气体 配分函数 热动属性 BOLTZMANN方程 临界击穿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买2地区多属性约束叠前宽方位裂缝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勇坚 高宏亮 +4 位作者 关宝珠 艾明波 蔡泉 李飞 王张恒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88,共6页
英买2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英买力低凸起南部的英买2号构造上,受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的影响,发育大量定向排列的高角度裂缝,储集层主要为裂缝型储集层。由于英买2地区储集层埋藏深度大且非均质性强,采用相干、曲率、蚂蚁体等叠后... 英买2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英买力低凸起南部的英买2号构造上,受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的影响,发育大量定向排列的高角度裂缝,储集层主要为裂缝型储集层。由于英买2地区储集层埋藏深度大且非均质性强,采用相干、曲率、蚂蚁体等叠后裂缝预测技术预测该地区裂缝型储集层难度大。以英买2地区叠前宽方位偏移距矢量片(OVT)域道集为基础,开展以叠前去噪、各向异性时差校正等手段为主的井控叠前OVT域道集优化处理,获得高质量的叠前宽方位道集,并以能够表征缝洞型储集层的梯度结构张量、振幅曲率和剩余波阻抗为主的叠后多属性为约束开展叠前相控裂缝预测。能够有效预测超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裂缝,为塔里木盆地裂缝型储集层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英买2地区 裂缝预测 缝洞型储集层 属性约束 宽方位地震 OVT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锌离子电池MnO_(2)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综合教学实验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伊廷锋 张楠 +2 位作者 朱彦荣 王鹏飞 柳宗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169,共8页
设计了水系锌离子电池δ-MnO_(2)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综合教学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水钠锰矿型δ-MnO_(2)材料,借助XRD、SEM和HRTEM等现代检测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利用电化学性能表征培养学生... 设计了水系锌离子电池δ-MnO_(2)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综合教学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水钠锰矿型δ-MnO_(2)材料,借助XRD、SEM和HRTEM等现代检测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利用电化学性能表征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水系锌离子电池水钠锰矿型δ-MnO_(2)正极材料形貌设计这一科技前沿进展,设计的这一综合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电化学综合实验,能够使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达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离子电池 δ-MnO_(2) 物理化学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CO_(2)还原应用的金属性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露云 李俊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7,共6页
金属性光催化剂由于其特殊的能带结构,可以吸收近红外光来驱动光催化反应,因而备受关注。首先,综述了金属性光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光催化CO_(2)还原领域面临的挑战。其次,针对金属性光催化剂面临的瓶颈,总结了目前的几种改性策略在... 金属性光催化剂由于其特殊的能带结构,可以吸收近红外光来驱动光催化反应,因而备受关注。首先,综述了金属性光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光催化CO_(2)还原领域面临的挑战。其次,针对金属性光催化剂面临的瓶颈,总结了目前的几种改性策略在提高金属性光催化剂CO_(2)光还原活性上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催化剂结构与光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金属性光催化剂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光催化剂 近红外光 CO_(2)还原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地震监测方法研究:以Sleipner CCS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文睿 邢磊 +1 位作者 李倩倩 王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24,共15页
咸水层封存占CO_(2)封存潜力的98%,过去针对CO_(2)海底咸水层波及范围四维地震监测的研究多是通过时延地震资料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定性分析,缺少测井资料的约束。本文基于Sleipner咸水层CO_(2)封存项目采集的测井和四维地震资料,对CO_(2)... 咸水层封存占CO_(2)封存潜力的98%,过去针对CO_(2)海底咸水层波及范围四维地震监测的研究多是通过时延地震资料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定性分析,缺少测井资料的约束。本文基于Sleipner咸水层CO_(2)封存项目采集的测井和四维地震资料,对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地震监测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岩石物理建模,应用井控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研究CO_(2)注入过程中CO_(2)-盐水两相介质变化引起的各向异性响应特征,优选对CO_(2)饱和度变化敏感的地震属性,通过地震正反演相结合的多属性分析实现对时移CO_(2)咸水层封存波及范围监测。研究发现随着CO_(2)饱和度的增加,饱和岩石的体积模量、体积密度、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均有所下降,正演模拟结果中总体振幅升高,且随着CO_(2)注入量的增加,其振幅变化幅度减小,均方根振幅属性对CO_(2)饱和度变化最为敏感。在注入期间,CO_(2)在层内主要沿SSW-NNE运移,并在构造高部位聚集;垂向上,CO_(2)从注入点向上层运移,下层达到最大波及范围的时间早于上层,结合储层性质和构造解释结果,CO_(2)在储层内的波及范围主要受各项异性渗透率和构造高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海底咸水层封存 地震监测 正演模拟 属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a(IO_(3))_(2 )/PVDF基高能杀菌“三明治”结构薄膜的构建及其燃烧性能机理
15
作者 陈苏杭 唐魁 +5 位作者 谢晓 唐振华 柯香 秦钊 徐抗震 赵凤起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7,I0006,共11页
为了提高杀菌高能薄膜的燃烧性能和碘含量,使用Al/Ca(IO_(3))_(2)/30%PVDF膜(30PVDF)封装39%Al/Ca(IO_(3))/(5%或10%)PVDF铝热剂(5PVDF或10PVDF)得到“三明治”结构的3、5、7和9层薄膜,并通过燃速和火焰温度测试以及DSC-TG热分析研究了... 为了提高杀菌高能薄膜的燃烧性能和碘含量,使用Al/Ca(IO_(3))_(2)/30%PVDF膜(30PVDF)封装39%Al/Ca(IO_(3))/(5%或10%)PVDF铝热剂(5PVDF或10PVDF)得到“三明治”结构的3、5、7和9层薄膜,并通过燃速和火焰温度测试以及DSC-TG热分析研究了铝热剂层活性及其分布结构(层数和厚度)对“三明治”结构薄膜燃烧性能和释能效应的影响规律,同时探究了薄膜各组分间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封装39%5PVDF铝热剂“三明治”结构薄膜比封装10PVDF的燃速高18%~35%,表现出更好的燃烧性能,其中5层薄膜具有最大燃速,二者分别为10.2 cm/s和8.6 cm/s,综合了30PVDF膜层的厚度、低燃速和膜-铝热剂层在界面的传质传热效率的影响;并且多层薄膜的平均火焰温度随着铝热剂厚度的减小而增加。DSC-TG结果表明,Al/Ca(IO_(3))_(2)/PVDF基多层薄膜主要在330~410℃发生Al-Ca(IO_(3))_(2)-PVDF释碘放热反应,Ca(IO_(3))_(2)/PVDF(质量为1.55∶1)在320~350℃的剧烈放热反应和燃烧产物中的AlF 3、CaF 2、CaO等进一步证实了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杀菌多层薄膜 静电喷雾沉积 燃烧性能调控 Al/Ca(IO_(3))_(2)/PVDF “三明治”结构 铝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usler合金Mn_(2)CoAl(100)的表面结构和电磁性质
16
作者 文林 江玲 +3 位作者 顾玉鑫 杜信 沈光先 吴波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642,共7页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Heusler合金Mn_(2)CoAl块体的磁性及Mn_(2)CoAl(100)表面的原子弛豫、磁性、电子结构和表面原子极化行为。原子弛豫计算显示,MnAl端面呈现层间差异化位移特征,第一层Mn原子向端面内部弛豫而Al原子...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Heusler合金Mn_(2)CoAl块体的磁性及Mn_(2)CoAl(100)表面的原子弛豫、磁性、电子结构和表面原子极化行为。原子弛豫计算显示,MnAl端面呈现层间差异化位移特征,第一层Mn原子向端面内部弛豫而Al原子向真空层外移,第二层原子均向真空层移动,第三层原子则呈现内缩趋势;其余三种MnCo、MnMn和CoCo端面则表现出相似规律,其三层原子均向真空层外略微移动,四种端面的整体结构均未发生显著形变。在Mn_(2)CoAl(100)不同原子端面中,MnCo和CoCo端面的半金属带隙被表面态破坏,而MnAl和MnMn端面未受到表面态的明显影响,半金属带隙较大,分别保留了约92%和80%的极化率,预测其在隧道异质结中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USLER合金 Mn_(2)CoAl 半金属性 表面 磁性 隧道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物理、化学过程:地幔橄榄岩证据 被引量:17
17
作者 郑建平 路凤香 +3 位作者 余淳梅 汤华云 张志海 储玲林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27-335,共9页
本文对比了华北东部不同时代、不同位置捕虏体/地质体橄榄岩的地幔属性,讨论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物理、化学过程。结果表明,拆沉作用不能很好地解释古老难熔、过渡型和新生饱满地幔并存的事实;单纯的熔体-橄榄岩相互作用也不易解释中、... 本文对比了华北东部不同时代、不同位置捕虏体/地质体橄榄岩的地幔属性,讨论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物理、化学过程。结果表明,拆沉作用不能很好地解释古老难熔、过渡型和新生饱满地幔并存的事实;单纯的熔体-橄榄岩相互作用也不易解释中、新生代岩石圈巨大减薄和新生饱满地幔Cpx中LREE亏损现象,即具复杂演化历史的克拉通地幔向演化历史简单的"大洋型"岩石圈的转换。华北东部克拉通破坏作用包括地幔伸展、熔-岩作用、侵蚀置换等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岩石圈先大幅减薄、后小幅增厚实现了最终的地幔置换和岩石圈整体减薄过程。喷发时代为100 Ma的阜新玄武岩所捕获的橄榄岩主体是饱满的,说明华北东部部分地区在此之前有过地幔置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岩 地幔属性 克拉通破坏 物理化学过程 华北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还原TiO_2反应机理及电极电势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颖君 王淑兰 +1 位作者 钟和香 孙华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4期68-70,共3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记时电流法研究800~860℃下TiO_2电极在CaCl_2熔盐中还原过程的反应机理及还原电极电势与温度的关系。TiO_2电极在CaCl_2熔盐中的循环伏安曲线、SEM和微区元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由TiO_2制取金属钛。...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记时电流法研究800~860℃下TiO_2电极在CaCl_2熔盐中还原过程的反应机理及还原电极电势与温度的关系。TiO_2电极在CaCl_2熔盐中的循环伏安曲线、SEM和微区元素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由TiO_2制取金属钛。对TiO_2电极在CaCl_2熔盐中的时间-电流曲线的计算表明,TiO_2的还原是逐级进行的,TiO_2先还原为TiO,TiO再还原为Ti。温度升高,两个还原步骤的还原电极电势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物理化学 熔盐电解 TiO2 CACL2 电极电势 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法制备超细HMX颗粒 被引量:12
19
作者 高振明 蔡建国 +1 位作者 龙宝玉 樊镇荧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2-26,共5页
考察了预膨胀压力、HMX丙酮溶液初始浓度、取样停留时间及其他因素对制备HMX超细微粒粒度和晶体性质的影响。制备的超细HMX微粒平均粒径在350nm以下,一部分微粒粒度小于100nm。结果表明,预膨胀压力对HMX颗粒尺寸的影响较大,压力增加,HM... 考察了预膨胀压力、HMX丙酮溶液初始浓度、取样停留时间及其他因素对制备HMX超细微粒粒度和晶体性质的影响。制备的超细HMX微粒平均粒径在350nm以下,一部分微粒粒度小于100nm。结果表明,预膨胀压力对HMX颗粒尺寸的影响较大,压力增加,HMX平均粒度变小,粒度分布变窄;HMX丙酮溶液初始浓度对HMX的粒度和粒度分布有很大影响,初始浓度越小平均粒径就变小,粒度分布变窄。停留时间及喷嘴尺寸对颗粒粒度、粒度分布及其形貌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超临界co2 超细颗粒 HMX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中基于信任和属性的访问控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封孝生 王桢文 黎湘运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1,41,共5页
P2P具有无集中控制节点、节点对等自治和网络动态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实施访问控制带来很大的挑战,传统的访问控制技术不能很好地适应对等网环境。首先对现有的对等网环境中的访问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然后在基于信任模型的角色访问控制的基... P2P具有无集中控制节点、节点对等自治和网络动态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实施访问控制带来很大的挑战,传统的访问控制技术不能很好地适应对等网环境。首先对现有的对等网环境中的访问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然后在基于信任模型的角色访问控制的基础上,针对无法区分通过信任模型计算出相同结果的用户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信任和属性的访问控制。基于信任和属性的访问控制引入资源属性和用户属性来分别描述资源和用户,依据用户属性、信任模型计算出的数值、环境属性和授权策略来建立用户角色指派关系,依据资源属性和授权策略来建立角色权限指派关系,从而解决基于信任模型的角色访问控制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问控制 属性 P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