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集群技术进展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国锋 吕伟峰 +4 位作者 崔凯 姬泽敏 王恒 何畅 何春雨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8-487,共10页
系统梳理全球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CCUS产业模式和成功经验,探讨中国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挑战和对策。全球CCUS产业已明显呈现出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北美地区在大规模CO_(2)捕集、... 系统梳理全球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CCUS产业模式和成功经验,探讨中国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挑战和对策。全球CCUS产业已明显呈现出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趋势,北美地区在大规模CO_(2)捕集、长距离管道输送、管网优化和大规模驱油等方面已形成关键技术体系,集群建设较为成熟,且产业模式逐渐由CO_(2)-EOR向地质封存转变。中国CCUS产业各环节发展迅速,目前处于集群化发展初期,面临商业模式缺失、政策保障不足、关键技术相对落后等挑战。未来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提升全产业链相关企业合作积极性;加强顶层设计和中长期规划,推动全流程集群示范项目建设;攻关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加强低成本捕集技术、管网优化技术、驱油和埋存技术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学科建设和校企科研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利用和封存 产业 商业模式 政策保障 全产业链技术 运行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石油CO_(2)捕集与封存技术及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香增 杨红 +5 位作者 刘芳娜 胡海文 李超跃 刘瑛 梁全胜 张春威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8-262,共15页
延长石油创新将煤化工CO_(2)捕集与油藏CO_(2)封存相结合,实现了煤炭清洁利用、碳减排和原油增产等多重效益,探索形成了一条煤化工产业低碳发展的新路径。系统阐述了延长石油CCUS全流程一体化技术及矿场实践,形成了煤化工低温甲醇洗低成... 延长石油创新将煤化工CO_(2)捕集与油藏CO_(2)封存相结合,实现了煤炭清洁利用、碳减排和原油增产等多重效益,探索形成了一条煤化工产业低碳发展的新路径。系统阐述了延长石油CCUS全流程一体化技术及矿场实践,形成了煤化工低温甲醇洗低成本CO_(2)捕集技术,捕集成本105元/t,捕集示范规模30万t/a;建立了CO_(2)封存选址及潜力评价方法,评价油田CO_(2)理论封存量为8.84×10~8 t,封存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油田西部;揭示了跨时间尺度油藏CO_(2)封存状态演变规律,水气交替注入情景下CO_(2)封存10年和100年对应的构造、束缚、溶解和矿化封存量占比分别为24.38%、27.19%、48.38%、0.05%和15.09%、38.65%、45.77%、0.49%;创建了盖层封闭性评价方法,明确化子坪CO_(2)封存试验区长4+5盖层主要为Ⅰ、Ⅱ类;构建了“三位一体”CO_(2)安全监测体系,监测未发现CO_(2)地质泄漏,封存安全等级为Ⅰ级,矿场实现CO_(2)安全有效封存10.12×10~4 t。煤化工CO_(2)捕集与油藏CO_(2)封存矿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碳减排与原油增产效果,相关创新技术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CO_(2) CO_(2)封存 盖层封闭性 安全监测 延长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37
3
作者 阳平坚 彭栓 +3 位作者 王静 王强 任妮 宋维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416,共13页
梳理了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各关键环节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全球和我国现阶段CCUS技术应用进展和挑战.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CCUS项目难以实现成本效益的平衡,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将CO_(2)视为一种基础工业原料,加快CO_... 梳理了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各关键环节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全球和我国现阶段CCUS技术应用进展和挑战.结果表明,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CCUS项目难以实现成本效益的平衡,因此必须转变思路,将CO_(2)视为一种基础工业原料,加快CO_(2)资源化利用布局.基于此,提出CO_(2)转化利用金字塔模型,通过优化组合高附加值碳基材料、化工利用、生物合成等CO_(2)转化利用路径,形成兼具减排和商业价值的新型碳经济.最后,根据我国未来在能源领域的领先性和电网的灵活度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加快我国CCUS技术布局和应用的政策建议,以期助力CCUS技术产业化落地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利用和封存 碳经济 CO_(2)利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全球案例分析和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薛振乾 谢祥 +3 位作者 马浩铭 孙喆 张凯 陈掌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为了实现中国21世纪中叶达到碳中和,大规模应用CO_(2)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可以减少能源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对国内外CCUS技术、项目的调研,得出了关于未来CCUS部署的3个见解,这些见解有助于能源行业实现转型。首先,碳源浓... 为了实现中国21世纪中叶达到碳中和,大规模应用CO_(2)捕获、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可以减少能源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对国内外CCUS技术、项目的调研,得出了关于未来CCUS部署的3个见解,这些见解有助于能源行业实现转型。首先,碳源浓度较低导致碳捕集效率低,从而导致碳捕集的经济成本较高的问题是目前CCUS项目无法商业化的主要因素,在发展当前的碳捕集技术,提高捕集效率和降低捕集成本的同时也应大力研究空气捕集技术,尤其是在工艺设计和新型吸附材料研发方面,争取实现弯道超车;其次,CO_(2)在油气藏和咸水层的封存与利用应当作为CCUS技术研究的重点,逐步实现大规模推广,并在技术升级和体系完善的基础上推广CO_(2)增强地热、煤层气等其他耦合技术;最后,应当在当前国际上较成熟的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适合中国的激励政策,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论文总结了当前CCUS的关键挑战,并为未来的CCUS研究方向提供了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碳中和 CO_(2)利用 CO_(2)地质封存 CO_(2)提高油气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CO_2捕集与咸水层封存全过程经济性模型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宝群 李会泉 包炜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4-903,共10页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即CCS技术)通过对CO2进行捕集、压缩、运输与封存,可实现CO2大规模减排,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CCS技术的经济成本是其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捕集过程,CCS全过程的经济成本分析鲜见报道。针对CO2捕集...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即CCS技术)通过对CO2进行捕集、压缩、运输与封存,可实现CO2大规模减排,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CCS技术的经济成本是其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捕集过程,CCS全过程的经济成本分析鲜见报道。针对CO2捕集与咸水层封存系统,给出了捕集封存全过程投资运行总成本和捕集封存整体系统CO2减排成本的计算公式,建立了CO2捕集、压缩、管道运输与咸水层封存全过程的成本估算模型,并对典型的600MW超临界燃煤电厂捕集封存CO2的投资运行成本和减排成本进行了案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o2运输 咸水层封存 电厂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的捕集封存技术进展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6
作者 康丽娜 尚会建 郑学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4-27,共4页
气候变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温室气体CO2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兴起的碳捕集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可供选择的CO2减排方案。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提出及现状、CCS技术... 气候变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温室气体CO2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兴起的碳捕集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可供选择的CO2减排方案。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提出及现状、CCS技术原理、重点介绍了它的分类方法及其优缺点,并讨论了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co2的捕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我国煤化工行业的碳捕集封存(CCS)系统的实施障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永 邓蜀平 +1 位作者 蒋云峰 熊志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01-304,共4页
如何在当前的能源形势下,合理地协调产业发展与CO2排放控制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我国煤化工产业的CO2排放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现有的碳捕集封存系统(CCS)的技术发展现状... 如何在当前的能源形势下,合理地协调产业发展与CO2排放控制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我国煤化工产业的CO2排放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现有的碳捕集封存系统(CCS)的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指出目前在我国煤化工行业实施应用碳捕集封存系统(CCS)在技术、成本、安全与环境影响、法律与法规等方面所面临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co2排放 与封存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捕集和地下封存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被引量:9
8
作者 全浩 温雪峰 郭琳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5-79,共5页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治全球变暖,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社会正在采取各种手段控制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而造成的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论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外新兴发展起来并得以商业应用的CO2捕集和地下封存技术,并对CO2捕集和...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治全球变暖,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社会正在采取各种手段控制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而造成的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论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外新兴发展起来并得以商业应用的CO2捕集和地下封存技术,并对CO2捕集和地下封存技术的发展现状、商业应用、操作流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co2和地下封存技术 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捕集封存联合地下咸水利用经济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翟明洋 林千果 +2 位作者 钟林发 皮晶薇 王文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2,共5页
当前中国能源产业特别是煤化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同时排放了大量的CO_2,严重挑战中国的气候变化应对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CO_2捕集封存联合增强地下深部咸卤水开采及综合利用(CCS-EWR)技术可以实现在封存CO_2... 当前中国能源产业特别是煤化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同时排放了大量的CO_2,严重挑战中国的气候变化应对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CO_2捕集封存联合增强地下深部咸卤水开采及综合利用(CCS-EWR)技术可以实现在封存CO_2的同时,能将地下深部咸水引入到地面实现咸水的资源化,该技术在煤化工行业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选取鄂尔多斯地区煤化工行业的百万吨级的CO_2捕集与封存示范项目,探讨CCS-EWR全流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案例研究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抵消CCS技术高昂的成本,在我国中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可大规模应用,在高效利用情况下经济上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CO_2封存 地下咸水抽采 淡水综合利用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能源部100万吨CO_2捕集与封存项目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静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0,共1页
作为奥巴马总统能源战略的一部分.美国能源部近期宣布其伊利诺伊州盆地-迪克特项目成功地捕集和封存了100万吨CO2并将其注入深层含盐层中。这一项目是美国能源部区域性CO2封存合作倡议开发阶段的一部分,帮助整个国家开发并部署CO2的... 作为奥巴马总统能源战略的一部分.美国能源部近期宣布其伊利诺伊州盆地-迪克特项目成功地捕集和封存了100万吨CO2并将其注入深层含盐层中。这一项目是美国能源部区域性CO2封存合作倡议开发阶段的一部分,帮助整个国家开发并部署CO2的捕集和封存技术,使美国继续向低碳环保的道路上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美国能源部 封存技术 能源战略 奥巴马 区域性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后CO_2捕集技术与工程进展 被引量:38
11
作者 陆诗建 黄凤敏 +1 位作者 李清方 张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52,共5页
当前主流CO2捕集技术有3种,分别是燃烧后、燃烧前和富氧燃烧CO2捕集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燃烧后脱碳技术的工艺流程以及优缺点,总结了国内外典型CO2捕集项目及其进展情况,最后结合目前CO2捕集发展状况提出了未来碳捕集技术发展方向建议。
关键词 燃烧后 co2 ccs 工艺流程 工程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视角下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代际演变与预设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李琦 刘桂臻 +1 位作者 李小春 陈征澳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双碳”目标背景下,亟需深刻了解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及其未来在中国发展的前景,从时间、空间以及技术链3个维度对CCUS的历史演变、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时间维度上,CCUS技术可划分为技... “双碳”目标背景下,亟需深刻了解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及其未来在中国发展的前景,从时间、空间以及技术链3个维度对CCUS的历史演变、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时间维度上,CCUS技术可划分为技术孕育阶段(1950—1980年)、诞生与发展阶段(1980—1995年)、研发与示范阶段(1995—2020年)、实施阶段(2020—2030年)以及商业化阶段(2030—2050年)。空间维度上,CCUS商业化部署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发展时间较长、整体研发水平较高的北美和欧洲地区,此外,中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和巴西也进入了先进行列。技术链方面,CCUS技术可划分为3个代际:在捕集环节,第1代捕集技术可应用于电厂,第2代捕集技术面向电力与工业应用,第3代能耗、运行成本以及维护费用均能降低至第1代的50%左右。在输送环节,第1代CO_(2)输送技术建立CO_(2)流动模型,研究扩散规律,控制CO_(2)腐蚀,优选管道材料,评估泄漏影响,开发监测报告核实工具等;第2代CO_(2)输送技术集中于大规模管网开发、标准规范制定;第3代可应用于大规模国家和国际管网。在封存环节,第1代优先发展地质封存共性技术,第2代针对安全监测、风险管理优化,第3代侧重完整监测与补救措施。目前,中国CCUS总体水平处于研发和示范的初期阶段,与其他领先水平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应加强CCUS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学习国外CCUS核心技术和实践工程经验,为未来中国大规模全流程CCUS项目的实施做好准备和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利用与封存 减排技术 代际演变 技术预测 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实施CO_2捕集与封存技术前景展望
13
作者 高碧霞 史新珍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1期5-8,共4页
针对山西省资源禀赋、地理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和污染状况,结合CO2捕集与封存技术(CCS)发展现状,分析了山西省CO2排放源及封存区状况,指出在山西省实施CO2捕集与封存技术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对于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提... 针对山西省资源禀赋、地理特征、能源消费结构和污染状况,结合CO2捕集与封存技术(CCS)发展现状,分析了山西省CO2排放源及封存区状况,指出在山西省实施CO2捕集与封存技术潜力巨大,应用前景广阔,对于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提出通过政策及法律法规建设、资金及人才储备、合作机制建设、示范项目建设等来进一步推动山西实施CO2捕集与封存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co2与封存(ccs) 排放源 封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个CO_2捕集、封存工业化示范项目开工
14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909,共1页
关键词 co2 示范项目 工业化 封存 煤直接液化 神华 鄂尔多斯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捕集、运输、驱油与封存全流程随机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白宏山 赵东亚 +4 位作者 田群宏 王琪 陆诗建 杨忠德 杨建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911-4920,共10页
CO2捕集、运输、驱油与封存(CCUS)是一种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在工程实际问题中,由于温度、压力、碳价、电价等随机变量的存在,给CCUS全流程建模与优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建立了CCUS全流程的工程-经济模型,... CO2捕集、运输、驱油与封存(CCUS)是一种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在工程实际问题中,由于温度、压力、碳价、电价等随机变量的存在,给CCUS全流程建模与优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建立了CCUS全流程的工程-经济模型,并以烟气入口流量、管道入口压力、管道直径、泵站数量、注入井入口压力等作为决策变量,质量约束、排放约束、运输约束、存储约束等为约束条件,以CCUS全流程成本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随机优化期望值模型。并采用基于随机模拟的遗传算法对期望值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参数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出的优化方法解决了CCUS全流程随机优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CCUS全流程的成本,为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运输、驱油与封存 随机优化 模型 遗传算法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对比学习网络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过程临界物性预测
16
作者 蔡一涵 崔乐雨 +3 位作者 李欣 苏智青 何秀娟 李应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8-524,共7页
针对获取化合物临界温度(T_(c))的传统实验和计算方法成本高的问题,将图对比学习(GCL)算法应用于原油组分T_(c)的预测中,结合现有的Tc数据集与补充的原油组分相关数据比较了GCL算法和传统计算模型区别。计算结果表明,GCL算法可捕捉图结... 针对获取化合物临界温度(T_(c))的传统实验和计算方法成本高的问题,将图对比学习(GCL)算法应用于原油组分T_(c)的预测中,结合现有的Tc数据集与补充的原油组分相关数据比较了GCL算法和传统计算模型区别。计算结果表明,GCL算法可捕捉图结构中的节点和边特征,同时对训练数据量要求较小,适用于分子性质预测;GCL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同时调整分子二维和三维结构编码可对GCL的预测性能起到提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性质预测 图对比学习 利用与封存 CO_(2)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燃煤机组百万吨CO_2捕集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枫 朱大宏 +1 位作者 鞠付栋 孙永斌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101-105,39,共6页
为了解常规燃煤机组碳捕集系统的技术经济性,以基准情景为基础,根据国内某10万t CO_2燃烧后捕集系统的投资情况,利用生产能力指数法对5种脱碳情景的投资进行估算。在保证内部收益率为8%的前提下,分析了5种脱碳情景的上网电价、CO_2综合... 为了解常规燃煤机组碳捕集系统的技术经济性,以基准情景为基础,根据国内某10万t CO_2燃烧后捕集系统的投资情况,利用生产能力指数法对5种脱碳情景的投资进行估算。在保证内部收益率为8%的前提下,分析了5种脱碳情景的上网电价、CO_2综合减排成本及其敏感性。结果表明,CO_2综合减排成本中,厂内碳捕集成本比例最大;随着燃料价格的上涨,CO_2综合减排成本逐渐增加;随着CO_2综合收益的增加,上网电价可以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与封存(ccUS) co2 敏感性 碳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CO_(2)地质封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金洲 郑建超 +2 位作者 任岚 林然 周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技术,也是全球研究的热点。CO_(2)地质封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海洋CO_(2)地质封存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以国内外海洋CO_(2)地质封存的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典型CO_(2)海洋封... CO_(2)捕集、利用和封存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技术,也是全球研究的热点。CO_(2)地质封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海洋CO_(2)地质封存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以国内外海洋CO_(2)地质封存的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典型CO_(2)海洋封存示范项目案例,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海洋CO_(2)地质封存理论研究进展,分析了CO_(2)在井筒流动、相变与传热、CO_(2)流体运移与储层物性参数展布规律、海洋地质封存机制及封存潜力、地质封存盖层完整性及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认识到中国目前对海底地质结构中CO_(2)注入过程的多相态转化、溶解、捕获传质特征及动力学特性认识尚浅,对海洋封存机制及不同封存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未来应开展海洋CO_(2)动态地质封存空间重构机制研究,解决地质封存相态转化及流体动态迁移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揭示海洋CO_(2)地质封存机制的相互作用机理,形成适用于中国海洋地质封存CO_(2)高效注入和增效封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海洋 CO_(2)、利用与封存(ccUS) 双碳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在努力捕集CO_2以减少排放
19
作者 黄丽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1,共1页
2013年11月初,全球能源部长汇聚华盛顿,商讨如何降低燃煤电厂的碳排放。会议要求加速发展采用CCS(CO2捕集及封存)技术的燃煤电厂,使之在21世纪20年代初期投入运行,以保持煤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但是,目前CCS技术还未超出中试规... 2013年11月初,全球能源部长汇聚华盛顿,商讨如何降低燃煤电厂的碳排放。会议要求加速发展采用CCS(CO2捕集及封存)技术的燃煤电厂,使之在21世纪20年代初期投入运行,以保持煤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但是,目前CCS技术还未超出中试规模,原因是没有有效的激励政策,如还未设立碳税、没有建立基于市场的碳交易体系,以及没有制定严格的CO2排放惩罚条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燃煤电厂 减少排放 能源结构 co2排放 交易体系 碳排放 c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地质封存泄漏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谢健 魏宁 +2 位作者 吴礼舟 张可霓 许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81-188,共8页
CO_2地质封存(GCS)是一项将CO_2注入并且永久封存于地下含水层或废弃油气储层等地质体内的CO_2减排技术。由于场地地质条件和人类开发活动导致的不确定性,注入储层的CO_2可通过泄漏废弃井、断层或裂缝以及盖层的"薄弱带"等途... CO_2地质封存(GCS)是一项将CO_2注入并且永久封存于地下含水层或废弃油气储层等地质体内的CO_2减排技术。由于场地地质条件和人类开发活动导致的不确定性,注入储层的CO_2可通过泄漏废弃井、断层或裂缝以及盖层的"薄弱带"等途径发生泄漏。基于对国内外文献的广泛调研,综述了GCS泄漏及封存安全的研究进展。CO_2沿钻井泄漏一般是因为化学或力学作用导致CO_2沿钻井环空水泥、井筒桥塞或围岩破碎带发生泄漏。CO_2注入储层可能导致盖层破裂,激活原本闭合的断层或断层面滑动。CO_2沿断层/裂缝泄漏主要受有效渗透率、裂缝开度等因素影响。盖层泄漏的方式可归纳为渗透泄漏、扩散泄漏和沿裂隙泄漏3种。CO_2透过盖层的扩散泄漏对于大时空尺度CO_2地质封存泄漏评估不应忽视。CO_2泄漏通常会导致受影响的含水层内地下水的p H值减小、盐度升高、离子增多等地球化学响应,甚至存在自由态CO_2。含水层内流体压力和地球化学特征可用于有效监测封存CO_2、咸水与其他流体的泄漏。GCS泄漏研究目前还十分有限,我国尤其缺乏泄漏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封存(ccs) co2地质封存(GCS) 泄漏 封存安全 咸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