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GA-WNN温度补偿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孙亚飞
顾芳
+3 位作者
黄亚磊
李敏
何鹏翔
张加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13-1620,共8页
为了提高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的探测灵敏度和精度,首先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计算,研究了传感器腔内气体辐射功率吸收效率与腔体结构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当圆柱腔体的直径与内壁反射率固定时,腔体结构存在最佳腔长可使传感器...
为了提高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的探测灵敏度和精度,首先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计算,研究了传感器腔内气体辐射功率吸收效率与腔体结构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当圆柱腔体的直径与内壁反射率固定时,腔体结构存在最佳腔长可使传感器红外辐射功率吸收效率达到最大。然后基于CFD仿真的结果设计和实现了CO_2气体传感器,并开展了实验比对与验证,进而着重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气体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5℃~45℃温度范围内,传感器在0~2 000×10^(-6)浓度范围内的测量误差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最后采用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算法(GA-WNN)对传感器进行了温度补偿,数据融合补偿后传感器的温度漂移得到了较好的抑制,其绝对误差小于±70×10^(-6),在非样本温度点下,整体平均误差小于±100×10^(-6),表明CO_2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co2气体传感器
吸收效率
流体动力学
温度补偿
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双光路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及其测量模型
被引量:
20
2
作者
李亚萍
张广军
李庆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双光路结构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阐述了传感器光学探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气室的几何形状和相应的尺寸参数。以朗伯-比尔定律为理论依据,结合空间双光路结构的工作机理.以及红外光源周期性开关的工作方式...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双光路结构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阐述了传感器光学探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气室的几何形状和相应的尺寸参数。以朗伯-比尔定律为理论依据,结合空间双光路结构的工作机理.以及红外光源周期性开关的工作方式.推导出了该传感器的线性测量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建立的测量模型进行标定。在静态下对该传感器的传感特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0~3%的测量范围内,该传感器的实验值与真实值符合较好,其精度为0.0242%;系统运行良好,可无故障连续在线测量30d以上。该传感器能有效消除温度信号和背景光信号的干扰.能够在5~40℃的温度内、不同杂光背景下正常工作,基本满足CO2气体浓度测量的功耗低、精度高、稳定性好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双光路
红外吸收
co2气体传感器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扁锥腔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黄亚磊
顾芳
+3 位作者
李敏
孙亚飞
何鹏翔
张加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97-1804,共8页
为提高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测量精度,本文利用非分光红外探测技术设计了以白炽灯红外光源、双通道热电堆红外探测器和扁锥腔体为主要元件构成的新型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采用Zemax光路仿真分析,研究了新型扁锥腔CO_2气体传感器探测面光...
为提高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测量精度,本文利用非分光红外探测技术设计了以白炽灯红外光源、双通道热电堆红外探测器和扁锥腔体为主要元件构成的新型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采用Zemax光路仿真分析,研究了新型扁锥腔CO_2气体传感器探测面光强分布,并结合ANSYS FLUENT软件对扁锥型气室进行结构优化。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实现了光源电调制,采用ICL7650放大处理探测器的电信号,再由STM32控制ADC进行信号采集,提高了测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标定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25℃环境中,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出0~2 000×10-6量程范围内的CO_2气体浓度,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3组实验平均相对误差最大为5.2%,重复性误差最大为5.5%,稳定度为2.3%。该研究对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结构优化和测量精度的提高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co2气体传感器
扁锥腔体
STM3
2
单片机
重复性
长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A-WNN温度补偿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孙亚飞
顾芳
黄亚磊
李敏
何鹏翔
张加宏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出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13-162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07113,61306138)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71030009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Ⅱ期建设工程项目。
文摘
为了提高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的探测灵敏度和精度,首先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计算,研究了传感器腔内气体辐射功率吸收效率与腔体结构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当圆柱腔体的直径与内壁反射率固定时,腔体结构存在最佳腔长可使传感器红外辐射功率吸收效率达到最大。然后基于CFD仿真的结果设计和实现了CO_2气体传感器,并开展了实验比对与验证,进而着重研究了环境温度对气体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5℃~45℃温度范围内,传感器在0~2 000×10^(-6)浓度范围内的测量误差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最后采用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算法(GA-WNN)对传感器进行了温度补偿,数据融合补偿后传感器的温度漂移得到了较好的抑制,其绝对误差小于±70×10^(-6),在非样本温度点下,整体平均误差小于±100×10^(-6),表明CO_2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关键词
红外
co2气体传感器
吸收效率
流体动力学
温度补偿
遗传小波神经网络算法
Keywords
infrared CO
2
gas sensor
absorption efficiency
CFD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GA-WNN algorithm
分类号
TH744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O368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双光路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及其测量模型
被引量:
20
2
作者
李亚萍
张广军
李庆波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9,共6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双光路结构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阐述了传感器光学探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气室的几何形状和相应的尺寸参数。以朗伯-比尔定律为理论依据,结合空间双光路结构的工作机理.以及红外光源周期性开关的工作方式.推导出了该传感器的线性测量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建立的测量模型进行标定。在静态下对该传感器的传感特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0~3%的测量范围内,该传感器的实验值与真实值符合较好,其精度为0.0242%;系统运行良好,可无故障连续在线测量30d以上。该传感器能有效消除温度信号和背景光信号的干扰.能够在5~40℃的温度内、不同杂光背景下正常工作,基本满足CO2气体浓度测量的功耗低、精度高、稳定性好等要求。
关键词
空间双光路
红外吸收
co2气体传感器
最小二乘法
Keywords
space double beams
infrared absorption
co2
gas sensor
least squares method
分类号
TN21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扁锥腔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黄亚磊
顾芳
李敏
孙亚飞
何鹏翔
张加宏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97-180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07113
61306138)
+1 种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71030009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Ⅱ期建设工程项目
文摘
为提高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测量精度,本文利用非分光红外探测技术设计了以白炽灯红外光源、双通道热电堆红外探测器和扁锥腔体为主要元件构成的新型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采用Zemax光路仿真分析,研究了新型扁锥腔CO_2气体传感器探测面光强分布,并结合ANSYS FLUENT软件对扁锥型气室进行结构优化。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实现了光源电调制,采用ICL7650放大处理探测器的电信号,再由STM32控制ADC进行信号采集,提高了测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标定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25℃环境中,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出0~2 000×10-6量程范围内的CO_2气体浓度,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3组实验平均相对误差最大为5.2%,重复性误差最大为5.5%,稳定度为2.3%。该研究对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结构优化和测量精度的提高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红外
co2气体传感器
扁锥腔体
STM3
2
单片机
重复性
长期稳定性
Keywords
infrared
co2
gas sensor
flat cone cavity
STM3
2
microcontroller
repeatability
long-term stability
分类号
TH744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O368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GA-WNN温度补偿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
孙亚飞
顾芳
黄亚磊
李敏
何鹏翔
张加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空间双光路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及其测量模型
李亚萍
张广军
李庆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扁锥腔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
黄亚磊
顾芳
李敏
孙亚飞
何鹏翔
张加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