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8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N-LSTM组合模型在隧道衬砌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成辉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6期35-40,共6页
下穿隧道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不容忽视,加之传统的预测模型难以捕捉隧道变形数据包含的复杂时空特征,导致拟合效果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巫山隧道下穿岳家岭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CN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STM(long sh... 下穿隧道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不容忽视,加之传统的预测模型难以捕捉隧道变形数据包含的复杂时空特征,导致拟合效果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巫山隧道下穿岳家岭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CN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组合优化模型开展了隧道衬砌变形预测研究,并引入多个统计学指标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NN-LSTM组合模型不仅可以处理包含空间和时间依赖的复杂任务,而且在拟合震荡数据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能较好地捕捉输入数据中的重要局部特征,增强对峰值和峰谷的识别能力。合理的架构设计和优化策略能够充分发挥CNN与LSTM模型的优势,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变形预测 时空特征 cnn-lstm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成本管理效益评价
2
作者 许晓敏 王之怡 +4 位作者 杨梦琪 张勇 郑世鹏 牛东晓 斯琴卓娅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8,共14页
随着市场竞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大,电力装备制造企业需要更加准确和科学地控制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益能力。为此,构建了基于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成本管理效益评价模型。首先,探讨了... 随着市场竞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大,电力装备制造企业需要更加准确和科学地控制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益能力。为此,构建了基于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成本管理效益评价模型。首先,探讨了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系统构成,从供应、生产、营销和服务多个价值链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博弈论思想对最优最劣法(best worst method,BWM)确定的主观权重和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确定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优化。利用云模型对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成本管理效益进行评价,并划分了评价等级指标。最后,以某电力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企业在实践中优化成本管理效益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价值链协同 成本管理效益 组合赋权 博弈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
3
作者 张亚东 周智炜 +2 位作者 江磊 曾玲 郭进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0,共10页
针对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存在主观性强、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系统健康状态实时综合评估方法。考虑电源屏系统的结构构成和关键参数,建立健康状态分层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 针对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健康状态评估存在主观性强、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梯形云模型的系统健康状态实时综合评估方法。考虑电源屏系统的结构构成和关键参数,建立健康状态分层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和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CRITIC)计算子指标的主、客观权重,通过组合赋权融合为常权重,并结合在线监测数据的相对劣化度计算变权重;定义健康状态等级,构建梯形云模型;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动态计算子指标的健康状态隶属度,构建隶属度矩阵,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得到地铁信号电源屏系统的健康状态。以宁波地铁5号线的现场数据进行方法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评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评估结果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以降低评估的主观性,提高评估的准确度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信号电源屏 健康状态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法 梯形云模型 变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学模型的实时组合校正方法研究
4
作者 马强 陈璐 +2 位作者 吴亚中 陈立正 贺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受降雨分布不均、地形复杂多变及模型结构等因素限制,水动力学模型的水位模拟精度难以进一步提升。为此,基于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运行结果,建立了涵盖KNN、SVR、LSTM、GRU等多种智能算法的实时校正模型,并将KNN校正法与WF算法串联耦合,提... 受降雨分布不均、地形复杂多变及模型结构等因素限制,水动力学模型的水位模拟精度难以进一步提升。为此,基于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运行结果,建立了涵盖KNN、SVR、LSTM、GRU等多种智能算法的实时校正模型,并将KNN校正法与WF算法串联耦合,提出了具有降噪功效的KNN-WF校正方法,在此基础上,为充分挖掘各校正算法在不同水位区间的校正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M分位数的水位分级组合校正方法,以均方根误差、决定系数和峰值相对误差综合比较分析各校正方法的校正效果。汉江流域应用结果表明,KNN-WF校正法能有效避免KNN校正结果中存在的噪声和锯齿状峰值,校正后的水位过程与实测水位过程更加吻合,分级组合校正方法能实现不同水位区间的精细化校正从而提升整体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学模型 终端校正 分级组合校正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预测理论的天然气产量峰值模型
5
作者 余果 李海涛 方一竹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产量预测精度,以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为例,创新采用Shapley值法,对天然气产量峰值预测中常用的3种模型——Hubbert、Gauss、GM(1,N)进行权重分配,从而构建了符合四川盆地常规气产量“波浪式”增长特点的高精度产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产量预测精度,以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为例,创新采用Shapley值法,对天然气产量峰值预测中常用的3种模型——Hubbert、Gauss、GM(1,N)进行权重分配,从而构建了符合四川盆地常规气产量“波浪式”增长特点的高精度产量组合预测模型(以下简称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借助新模型对四川盆地常规气产量进行预测,其产量将在2046年达到峰值,峰值产量为412×10^(8 )m^(3)/a,相对稳产期为2038—2054年,稳产17年;(2)新模型能够有效结合上述3个模型的优点,相对误差低于单一预测模型,方法准确可靠;(3)采用残差分析和精度检验对4种预测模型(3种单一预测模型+新模型)进行进一步评价,新模型满足F检验和t检验,其检验值最小、精度最高,残差和标准化残差均低于其他模型,预测结果的稳定性也最好。结论认为:采用Shapley值法所构建的新模型,可以实现对天然气产量峰值的精准化预测,为中长期天然气规划产量方案的制订与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产量预测 产量峰值 SHAPLEY值法 组合模型 残差分析 精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omod2组合模型对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密花香薷适生区的预测
6
作者 刘泽渊 魏有海 +5 位作者 侯璐 郭良芝 程亮 李跃 杨振扬 付贞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8-286,共9页
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是青藏高原农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为探究其对农作物的潜在威胁和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使用Biomod2平台提供的10种算法将其组合成一个模型,对影响密花香薷适宜分布的环境变量进行评价分析,预... 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是青藏高原农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为探究其对农作物的潜在威胁和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使用Biomod2平台提供的10种算法将其组合成一个模型,对影响密花香薷适宜分布的环境变量进行评价分析,预测其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生区变化和质心转移。结果表明:影响密花香薷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暖月份的最高温度,当前气候条件下其分布范围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总面积为1.044×10^(6)km^(2),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94%。基于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预测结果显示,密花香薷在青藏高原的适生区面积明显扩张,在高海拔地区将有更高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其质心预计将向西北方向迁移。密花香薷入侵严重威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加以控制,并加强监测其发生和扩散区域,对靶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香薷 适生区 气候变化 Biomod2组合模型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HP-CV组合赋权的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研究
7
作者 姜安民 张道兵 +4 位作者 刘霁 王飞飞 董彦辰 李延超 尹华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4-1616,共13页
为有效控制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对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的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运用频次分析、鱼骨分析及专家访谈等方法筛选风险因素指标,从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过程、工程特征与地... 为有效控制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对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的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运用频次分析、鱼骨分析及专家访谈等方法筛选风险因素指标,从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过程、工程特征与地质环境、瓦斯特征与赋存环境、施工管理这6个方面建立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进行组合赋权,确定风险因素指标权重;再次,对煤瓦斯隧道施工综合风险等级进行划分,构造风险等级隶属度函数,基于上述指标体系与权重构建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模糊预测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湖南某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施工人员风险、机械设备风险、施工过程风险、工程特征与地质环境风险均处于III级(中等)至IV级(较小)之间,瓦斯特征与赋存环境、施工管理风险、施工综合风险所处等级均为II级(较大)至III级(中等)之间,风险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较接近;运用该模型对煤瓦斯隧道施工风险进行预测可操作性强,预测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瓦斯隧道 施工风险 区间层次分析法 变异系数法 组合赋权 模糊理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名组合代理模型的构建及其性能
8
作者 刘鹏 欧阳宇文 +1 位作者 范立云 张如琴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7-1208,共12页
代理模型是数值优化的关键技术,为探究克里金和径向基函数同名组合代理模型的性能,本文以6种具有不同协方差函数的克里金代理模型、5种具有不同核函数的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分别作为同名组合代理模型的子模型;通过简单平均法、反比例平... 代理模型是数值优化的关键技术,为探究克里金和径向基函数同名组合代理模型的性能,本文以6种具有不同协方差函数的克里金代理模型、5种具有不同核函数的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分别作为同名组合代理模型的子模型;通过简单平均法、反比例平均化法、启发式算法等3种加权方法构建出了2组共6种同名组合代理模型,并对6种典型的函数问题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训练样本容量、加权方法以及待测函数复杂程度对克里金和径向基函数2类同名代理模型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构建其优性同名组合代理模型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克里金和径向基函数同名组合代理模型的性能在小训练样本容量时易表现优性,但精度不高;在训练样本充足时,同名组合代理模型精度趋于最优子代理模型;且同名组合代理模型性能受测试问题阶数影响不大,更适用于非线性度较高的问题;而采用反比例平均化加权方法构建的同名组合代理模型性能优于另外2种加权方法;此外,同名组合代理模型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模型 同名组合 克里金 径向基函数 加权方法 试验设计 碗型函数 谷型函数 多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荷载作用下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9
作者 柴红涛 文松霖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6-1562,1572,共8页
通过几组离心模型试验及成果分析,研究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桩基在承受水平、竖直组合荷载作用时,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水平荷载H和竖直荷载V... 通过几组离心模型试验及成果分析,研究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桩基在承受水平、竖直组合荷载作用时,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水平荷载H和竖直荷载V的组合作用;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屈服包络线形状大致呈椭圆形,并且椭圆的中心不在原点。而位于V坐标轴的上半轴,偏于下压荷载的一侧,并且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方程可用一个数学公式表示,可以用V-H加载平面上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对桩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进行判定;桩基在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组合作用下的承载力空间屈服包络面大致呈椭球形,并且椭球形的中心点不在空间坐标系V-H-M的原点,位于V轴的上半部分,桩基承载力空间屈服包络面为判断和验证桩基在承受水平荷载H、竖直荷载V、弯矩M是否处于安全性状态提供了依据;运用桩基承载力空间屈服包络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设计方法在桩基设计过程中所带来的缺点,在桩基设计过程中运用桩基承载力屈服包络线方程进行设计是非常合理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组合荷载 承载力屈服包络特性 桩基 屈服包络线 屈服包络面 椭圆 椭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SSA⁃Adaboost组合模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识别
10
作者 孙婧 赵军龙 刘军锋 《录井工程》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了提高利用测井资料识别致密砂岩储层岩性的精度和效率,基于文献调研,提出Lasso⁃SSA⁃Adaboost组合模型识别致密砂岩储层岩性。首先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模型对原始数据集特征值重要性进行排序及特征降维,进而把对于岩性... 为了提高利用测井资料识别致密砂岩储层岩性的精度和效率,基于文献调研,提出Lasso⁃SSA⁃Adaboost组合模型识别致密砂岩储层岩性。首先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模型对原始数据集特征值重要性进行排序及特征降维,进而把对于岩性识别分类精度更高的特征值送入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模型进行训练学习;由于Adaboost在建模过程中使用较多超参数,因此采用麻雀优化搜索算法(SSA)对其进行超参寻优以获得最佳参数组合。以J研究区延8段致密砂岩储层测井及岩心数据为基础,训练构建Lasso⁃SSA⁃Adaboost组合模型。经Lasso模型特征提取后,Adaboost模型迭代误差率较未使用Lasso算法明显降低,岩性识别准确率提升明显;SSA算法全局优化搜索经较少次数迭代获得Adaboost最优超参数,提升了模型训练精度及效率。与K⁃近邻算法(KNN)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识别岩性效果进行对比,Lasso⁃SSA⁃Adaboost组合模型在测试集上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表明了其在研究区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岩性识别 Lasso SSA ADABOOST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LSTM组合模型的短途运输货物量预测研究
11
作者 刘梦聪 郭协潮 王伟任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第9期43-47,52,共6页
短途运输作为现代城市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货量变化直接影响运力调度与整体运营效率。针对货量数据中存在的剧烈波动与非线性特性,文章设计了一种结合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复合预测框架。通过... 短途运输作为现代城市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货量变化直接影响运力调度与整体运营效率。针对货量数据中存在的剧烈波动与非线性特性,文章设计了一种结合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复合预测框架。通过对历史货量数据的时间序列特性进行分析,先进行平稳性检验并建立初步趋势模型,采用ARIMA模型捕捉线性动态特征,再利用LSTM网络对建模残差中的复杂非线性结构进行学习与修正。基于真实物流线路数据的实验验证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在趋势拟合与误差控制方面均优于传统单模型,能够为短途运输环节中的资源配置与调度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 LSTM 货物量预测 短途运输 时间序列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组合模型的农村供水安全综合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宏岩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为对区域农村供水安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文章以营口农村供水安全示范点为具体实例,建立以供水能力、水质、水量为耦合目标函数的农村供水安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熵权组合模型,解决传统评价模型指标权重设置主观的局限。结果表明:示... 为对区域农村供水安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文章以营口农村供水安全示范点为具体实例,建立以供水能力、水质、水量为耦合目标函数的农村供水安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熵权组合模型,解决传统评价模型指标权重设置主观的局限。结果表明:示范点各片区综合评估指数在0.41~0.92之间,总体处于较安全等级,各片区农村供水安全综合评估指数总体呈现由内向外逐步扩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成果对于农村供水安全综合定量评估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组合模型 农村供水安全 综合评估 营口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绿色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价
13
作者 陈妍 徐水太 《工程建设》 2025年第5期86-94,共9页
绿色建筑项目建设投资大、技术集成高、影响因素广,为全面客观评价绿色建筑项目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和云模型耦合的风险评价模型。文章从全寿命周期的决策、设计、施工至运行维护4个时间维度出发,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 绿色建筑项目建设投资大、技术集成高、影响因素广,为全面客观评价绿色建筑项目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和云模型耦合的风险评价模型。文章从全寿命周期的决策、设计、施工至运行维护4个时间维度出发,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CRITIC组合赋权法计算风险权重,并结合云模型理论,以标准云为判定依据确定风险等级。以某绿色建筑项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项目总体风险处于较低风险等级,其中施工阶段风险最高,其余依次为运行维护、决策和设计阶段,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绿色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全寿命周期 组合赋权 模型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梁拱组合桥静动载试验的多重响应模型修正
14
作者 万铭成 高明显 赵崇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了使建立的梁拱组合桥初始有限元模型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选取桥梁结构主要材料参数作为模型待修正变量,以静载和动载试验的误差构建目标函数作为试验设计的响应。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最显著参... 为了使建立的梁拱组合桥初始有限元模型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选取桥梁结构主要材料参数作为模型待修正变量,以静载和动载试验的误差构建目标函数作为试验设计的响应。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最显著参数,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二阶响应面模型,确定响应的取值范围后再使用满意度函数法优化多重模型响应。以满意度函数取得最大值时各材料参数值作为修正后的参数取值,代入初始模型中,完成对模型的修正。将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得到的响应曲线与现场动载试验的跑车动挠度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计算曲线与现场实测曲线吻合程度较好,比初始有限元模型误差有所减少,验证了模型修正方法的有效性,可利用该修正后模型作为基准有限元模型进行后续的桥梁健康监测、损伤识别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拱组合 模型修正 模型试验 响应面法 多重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城市配水工程质量评价研究
15
作者 李艳丽 章志明 桂单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2,共9页
为有效评估城市配水工程的质量,并充分考虑到评估过程中的影响因子模糊性和随机性,提高配水工程对城市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全面反映配水工程实际质量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的城市配水工程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构建... 为有效评估城市配水工程的质量,并充分考虑到评估过程中的影响因子模糊性和随机性,提高配水工程对城市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全面反映配水工程实际质量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的城市配水工程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构建包含水质状况、人员因素、施工质量、政府监管、设备材料5个一级指标及32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评价指标质量等级。同时,为了确保权重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将最优最劣法(Best-worst Method,BWM)和改进的Critic法得到的权重进行最优化组合。并基于云模型理论最终确定了各质量等级的评价参数,并应用于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进行进行质量安全评价,通过计算云相似度来确定最终工程质量等级,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构建的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城市配水工程的质量状况。最终该工程当前的质量等级为优秀(Ⅱ级),与实际工程评估结果相符,主要影响因素为培训效果(X2,4)、团队协作能力(X2,6)及设备校准与检验(X5,4)。此外,将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比结果发现,所建模型在解决指标的关联性、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上具有显著优势,提高了城市配水工程质量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水工程 安全状态 质量评价模型 组合赋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风速预测模型研究
16
作者 童奇 熊龙祥 +1 位作者 王贯宇 涂佳黄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46-54,共9页
基于风力大小非线性、随机性和难以准确预测的特点,构建了以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为基础的短期局部风速预测模型,并采用TensorFlow深度学习平台进行模型参数调试.然后构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Attent... 基于风力大小非线性、随机性和难以准确预测的特点,构建了以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为基础的短期局部风速预测模型,并采用TensorFlow深度学习平台进行模型参数调试.然后构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Attention风速预测组合模型,采用福建平潭岛风电场4个不同季节的典型日风速数据集为样本对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风速预测精度方面,CNN-LSTM-Attention模型优于CNN-LSTM模型和LSTM模型,特别是在风速剧烈变化的工况时,CNN-LSTM-Attention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升更为显著,且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更高,这表明该模型对于不同的风速变化和不同的数据集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预测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区横向惯导/超短基线组合导航模型
17
作者 马子凡 程思翔 +2 位作者 程建华 唐宇辰 臧楠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144,共7页
针对单浮标极区惯性导航(INS)/超短基线(USBL)组合导航模型中未考虑极区恶劣观测环境下浮标卫星导航(GNSS)定位误差的问题,本文通过在组合导航模型中引入浮标位置误差,进而推导分析其对极区INS/USBL组合导航估计的影响。同时,构建一种... 针对单浮标极区惯性导航(INS)/超短基线(USBL)组合导航模型中未考虑极区恶劣观测环境下浮标卫星导航(GNSS)定位误差的问题,本文通过在组合导航模型中引入浮标位置误差,进而推导分析其对极区INS/USBL组合导航估计的影响。同时,构建一种顾及浮标GNSS位置误差的横向INS/USBL组合导航模型,并利用仿真实验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INS/USBL组合导航结果显著受GNSS误差影响,且GNSS误差越大,其对INS/USBL组合导航影响越明显,甚至导致组合导航结果失效。在GNSS观测信号不良的条件下,顾及浮标GNSS位置误差的横向INS/USBL组合导航模型相对于传统模型在横向经度、横向纬度和高度方向分别提升41.3%、61.2%、71.6%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模型 浮标卫星导航定位误差 横向惯导 超短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盾构姿态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18
作者 刘哲 许超 熊栋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针对盾构姿态预测模型存在易过拟合、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盾构姿态组合预测模型。为强化有效特征的提取,抑制冗余特征信息的表达,引入基于选择性卷积核网络(selective kernel networks,SKNet)的特征注意力机... 针对盾构姿态预测模型存在易过拟合、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盾构姿态组合预测模型。为强化有效特征的提取,抑制冗余特征信息的表达,引入基于选择性卷积核网络(selective kernel networks,SKNet)的特征注意力机制提取网络,消除固定尺寸卷积核带来的限制,并自适应形成带有注意力的特征映射。为更好地捕捉长期信息和特征模式,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得到2组隐含输出结果,再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捕获组合模型输出的隐含特征与模型输出的盾构姿态之间的依赖关系,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对重要隐含特征的信息抓捕能力;同时,为解决地质勘察钻孔数据连续性差、精确性不足,难以应用于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的问题,将基于人工先验知识的二级特征引入模型特征输入,提升模型对地层信息的感知能力。最后,基于广州地铁12号线官洲站—大学城北站盾构实例,对模型不同参数结构下的性能进行研究,并进行对比试验验证模型性能,采用可解释性试验评估特征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预测模型,所提出的预测模型优越性更好,预测精度更高,解决了长时间序列高特征维度数据在传统模型下易过拟合且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姿态预测 选择性卷积核网络 特征注意力 组合模型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R-DE-LSTM的大坝变形串联组合预测模型
19
作者 刘天翼 艾星星 张九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2,共6页
为了解决单一模型在大坝变形预测中可能带来的信息损失问题,将差分进化算法(DE)用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的参数优化,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建立MLR-DE-LSTM串联组合模型。基于某重力坝的水平位移原型监测数据,对该模型... 为了解决单一模型在大坝变形预测中可能带来的信息损失问题,将差分进化算法(DE)用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的参数优化,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建立MLR-DE-LSTM串联组合模型。基于某重力坝的水平位移原型监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DE算法可以有效提高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LSTM模型可以有效挖掘MLR模型尚未完全解释的信息。相较于单一模型,组合模型在预测位移数据时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组合模型在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方面具有更大优势。研究结果为提高大坝变形预测精度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 差分进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多元线性回归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综合赋权改进的交通事故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20
作者 单小曼 刘尊青 +3 位作者 辛宁 侯金超 姚亮 王逸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6,共7页
为改善交通安全,提升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精度。基于熵权法、反熵权法、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进行权重计算,继而通过等权法、乘积合成法和博弈论思想进行综合赋权,对组合模型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综合赋权改进的GM(1,1)-指... 为改善交通安全,提升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精度。基于熵权法、反熵权法、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进行权重计算,继而通过等权法、乘积合成法和博弈论思想进行综合赋权,对组合模型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综合赋权改进的GM(1,1)-指数平滑-BP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其决定系数(R^(2))高达0.994,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仅为1.426%,较单项模型和直接组合模型预测程度更好,误差率更低。基于博弈论思想离差最小化求解最优权重组合系数,能够有效结合不同赋权方法的优势,权衡各方法之间的最优解,从而避免模型出现过度拟合、预测误差大及缺乏动态适应性等问题。同时,组合预测模型以数据最大优化为核心原则,可有效克服单项预测模型的局限,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及数据,显著提升了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增强了模型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 博弈论 GM(1 1)-指数平滑-BP 赋权改进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