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N-ERI地质识别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张腾 雷泉龙 +1 位作者 赵雨顺 华兴林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基建工程对地质勘探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地质勘探数据分析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数据降维处理功能,提出一种改进的CNN-ERI地质识别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在地质识别方面的优越性,探讨了数据... 基建工程对地质勘探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地质勘探数据分析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数据降维处理功能,提出一种改进的CNN-ERI地质识别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在地质识别方面的优越性,探讨了数据量和环境因素对模型识别精度的影响,并结合某隧洞工程,探析了模型的具体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降维处理功能 cnn-eri地质识别模型 地质特征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盾构开挖面地质类型智能识别研究
2
作者 周鲁 刘胜利 +1 位作者 王宇超 谢雄耀 《建筑施工》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盾构法被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项目中,但是复杂的地质环境会让盾构施工发生卡机,刀盘磨损,超欠挖、地面塌陷等问题。因此,准确、及时地感知地质条件变化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多通过钻孔手段进行地质勘察,而先进的地质预测方法也不能满足... 盾构法被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项目中,但是复杂的地质环境会让盾构施工发生卡机,刀盘磨损,超欠挖、地面塌陷等问题。因此,准确、及时地感知地质条件变化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多通过钻孔手段进行地质勘察,而先进的地质预测方法也不能满足盾构快速掘进的要求。因此,提出了一种识别盾构开挖面地质类型的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将遗传算法(GA)与分布式梯度增强库(XGBoost)相结合,通过GA来确定XBGoost模型的最优超参数。同时,依托福州滨海快线三标段项目盾构与地质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其他3种经典机器学习模型LightGBM、Random Forest、SVR进行对比,以进一步验证模型的鲁棒性。结果表明,GA-XGBoost模型精度具有明显优势,通过GA来搜寻模型超参数也可提升模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 地铁隧道 地质勘察 围岩识别 机器学习模型 遗传算法(GA) 分布式梯度增强库(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明地质模型和煤岩识别的自主割煤技术实践探析
3
作者 莫斌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8-62,共5页
为解决传统采煤机的记忆截割模式存在的无法自主调整滚筒高度导致割岩量大、人工干预频繁、工程质量难以持续动态达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透明地质模型和煤岩识别技术的自主割煤方法。通过构建煤矿透明地质模型对煤矿井下进行地质勘... 为解决传统采煤机的记忆截割模式存在的无法自主调整滚筒高度导致割岩量大、人工干预频繁、工程质量难以持续动态达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透明地质模型和煤岩识别技术的自主割煤方法。通过构建煤矿透明地质模型对煤矿井下进行地质勘探及设备分布检测,完成多源数据收集。基于透明地质模型,采集液压支架检测的煤机位置以及采煤机行程编码器信息,应用煤岩识别技术进一步优化截割路径。据此提出采煤机滚筒轨迹优化模型以计算整个割煤循环过程中滚筒最合理的截割高度,使产生的截割数据更贴近真实开采环境,实现全过程自主割煤。为验证提出的技术可行性,以国能神东煤炭集团石圪台煤矿31309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动化割煤,结果表明,31309工作面工程质量能够保持动态达标,煤机自动化率由92.86%提升到98.54%,人工干预率由26.84%降低到5.12%,每班自动化割煤约2.3万t,达到工作面预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地质模型 煤岩识别 自主割煤 智能化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砂体地质模型及其地震反演识别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明艳 吕延防 +1 位作者 付广 李留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7-171,共5页
为了预测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进一步完善注采关系,挖潜剩余油,根据河道沉积特点和演化规律建立了孤立河道、削截河道、侧向迁移河道和不连续河道等4种河道砂体组合地质模型,基于测井曲线及随机模拟反演结果确定出4种河道砂体地... 为了预测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进一步完善注采关系,挖潜剩余油,根据河道沉积特点和演化规律建立了孤立河道、削截河道、侧向迁移河道和不连续河道等4种河道砂体组合地质模型,基于测井曲线及随机模拟反演结果确定出4种河道砂体地质模型在地震反演剖面上的响应特征。反演剖面和反演属性图预测河道砂体在剖面、平面上的分布特征表明:通过地震反演可以在平面、剖面上识别这4种河道砂体组合类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地质模型 地震反演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钻孔地质信息的煤岩图像识别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季 马潇锋 +5 位作者 吴洁琪 强旭博 武荔阳 闫博 董继辉 陈朝森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43,68,共7页
当前应用于煤岩图像识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存在体积庞大、计算过程冗杂等问题,难以满足实时检测要求,且对低照度、高粉尘等复杂环境适应性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钻孔地质信息的煤岩图像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谱残差... 当前应用于煤岩图像识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存在体积庞大、计算过程冗杂等问题,难以满足实时检测要求,且对低照度、高粉尘等复杂环境适应性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钻孔地质信息的煤岩图像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谱残差显著性检测(ISRSD)算法增强煤岩图像质量,有效减弱复杂环境对煤岩图像特征造成的不利影响;然后,使用加入注意力机制的VGG(AVGG)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VGG的基础上进行剪枝、加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和引入自适应学习率调整策略,高效提取煤岩图像特征;最后,利用贝叶斯模型融合煤岩图像特征和由钻孔地质柱状图获取的钻孔地质信息,提升煤岩分类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经ISRSD算法增强后的图像目标更突出,色彩失真程度更低,且边缘、纹理等图像特征保留相对完整;AVGG模型的准确率与VGG模型相当,但平均推理时间、参数量及模型大小分别仅为VGG模型的15.61%,33.44%及33.40%;与仅使用AVGG模型识别煤岩图像相比,利用贝叶斯模型融合钻孔地质信息后,准确率提高了1.85%,达9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识别 钻孔地质信息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图像增强 贝叶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地质构造识别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怀秀 冯思怡 刘最亮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156,共8页
地震属性常常用来进行构造解释以及预测。为克服单一地震属性预测带来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采用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对地质构造进行解释以及预测。基于经典的机器学习随机森林算法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对多种地震属性... 地震属性常常用来进行构造解释以及预测。为克服单一地震属性预测带来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采用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对地质构造进行解释以及预测。基于经典的机器学习随机森林算法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对多种地震属性进行融合分类,将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与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结合,建立了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地质构造识别模型。以山西新元煤炭责任有限公司二条带二采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三维地震勘探成果提取到的12种地震属性,通过对12种属性进行属性相关性分析以及特征重要性分析,依据结果保留了全部12种属性进行后续的属性融合。利用揭露验证后的地质构造-断层和陷落柱作为样本标签,提出一种改进网格搜索的优化算法,将分类器数目与单棵决策树的最大特征数组成参数对进行网格搜索,基于Python语言平台建立算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7%,经过后续的模型验证,证明了相比于逻辑回归、梯度提升与决策树等几种算法,改进后的随机森林算法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地质构造中的断层与陷落柱等异常体,且识别准确率更高,算法适用性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识别 地震属性融合 随机森林算法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模型正演的小断层识别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德鹏 谢昆 +1 位作者 范乐宾 陈朝辉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地震资料对小断层识别一直是油田开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假定地震资料品质合理和目的层沉积类型明确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地震资料识别小断层并分析其合理性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克拉玛依油田K3区为例,利用三维地震和地... 地震资料对小断层识别一直是油田开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假定地震资料品质合理和目的层沉积类型明确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地震资料识别小断层并分析其合理性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克拉玛依油田K3区为例,利用三维地震和地质模型通过正、反演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三维地质模型正演 小断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地质模型地震正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春雷 王新民 +1 位作者 郭彦如 尉晓玮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8-260,共3页
为减少沉积体解释的多解性,在进行砂体特征描述的基础上,针对姬塬地区延长组中下部岩性体,设计了楔状体、前积体、河道沉积3种二维地质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总结了各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正确解释和预测岩性体厚度和... 为减少沉积体解释的多解性,在进行砂体特征描述的基础上,针对姬塬地区延长组中下部岩性体,设计了楔状体、前积体、河道沉积3种二维地质模型,进行了正演模拟,总结了各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正确解释和预测岩性体厚度和分布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识别 鄂尔多斯盆地 地质模型 地震正演 反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YLA区花岗岩潜山风化壳地质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原草 郭建华 +2 位作者 李智宇 余烨 黄俨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62-3473,共12页
为揭示花岗岩潜山油气藏的发育机理与成藏规模,需深入研究花岗岩风化壳地质模型。首先,基于风化作用及砂化作用的原理,将前人提出的土壤带、极强风化带、完全风化层等归入残积−坡积层;将前人提出的砂化层、风化淋滤层、次风化带等归入... 为揭示花岗岩潜山油气藏的发育机理与成藏规模,需深入研究花岗岩风化壳地质模型。首先,基于风化作用及砂化作用的原理,将前人提出的土壤带、极强风化带、完全风化层等归入残积−坡积层;将前人提出的砂化层、风化淋滤层、次风化带等归入砂化层;将砾质风化带、半风化层、风化崩解带等归入风化裂缝层;其次,基于水文地质学原理,将前人提出的裂缝层分为风化裂缝层和水平潜流缝洞层;据此提出适用于琼东南盆地YLA区的风化壳垂向5层地质模型,从上到下依次为残积−坡积层、砂化层、风化裂缝层、水平潜流层、基岩层;第三,通过对典型风化壳露头踏勘与鉴定,识别出风化壳模型中出露于地表之上的3个层,并分别解析风化壳各层形成机理及特征;最后,依据提出的风化壳地质模型,基于古生物鉴定资料、钻井−测井资料对工区内YLA-11井风化壳进行分层识别,在井震对比剖面图上标定出3个界面并识别出对应4层;以YLA-11井为例分析风化壳各项测井指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震相、测井指标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与风化壳各层岩性、物性及电性特征基本吻合。研究成果验证了前述风化壳地质模型的合理性,可为YLA区风化壳储层预测、评价及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潜山 风化壳 地质模型 分层识别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进制遗传算法在水文地质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竞生 姚磊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1-345,共5页
以Theis模型为例 ,讨论了十进制遗传算法在水文地质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应用实例计算表明 ,该方法和传统的配线法与高斯牛顿法相比 ,具有更好的确定性和更高的精度 .与二进制遗传算法比较 ,采用十进制编码表示较为自然 ,容易引入相关领... 以Theis模型为例 ,讨论了十进制遗传算法在水文地质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应用实例计算表明 ,该方法和传统的配线法与高斯牛顿法相比 ,具有更好的确定性和更高的精度 .与二进制遗传算法比较 ,采用十进制编码表示较为自然 ,容易引入相关领域知识 ;对于大部分数值优化问题 ,特别是求解高维复杂优化问题 ,十进制编码算法效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参数识别 泰斯模型 十进制 水文地质 配线法 高斯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指数模型在地质和工程录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志虎 王俊瑞 +5 位作者 邓强 谭伟雄 马猛 秦磊 李戈东 杜波 《录井工程》 2016年第2期1-6,98,共6页
功指数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钻头破岩做功的变化趋势,目前已在各类致密潜山地层(火成岩、碳酸盐岩等)中得到应用,但均停留在储集层识别方面,鲜有涉及常规砂泥岩地层的应用。基于在地质、工程领域对功指数模型的大量实践,对功指数趋势线建... 功指数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钻头破岩做功的变化趋势,目前已在各类致密潜山地层(火成岩、碳酸盐岩等)中得到应用,但均停留在储集层识别方面,鲜有涉及常规砂泥岩地层的应用。基于在地质、工程领域对功指数模型的大量实践,对功指数趋势线建立方法进行了优化,使功指数比值参数的计算更为准确;同时通过研究功指数模型在砂泥岩地层的应用方法,并用于现场实时划分潜力层和定性分析地层泥质含量,为随钻录井综合解释提供有力参考;针对监测钻头失效、磨损以及钻井泥包等方面提出了功指数模型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步骤,并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表明,功指数模型应用方法操作简单、时效性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指数模型 储集层识别 地质录井 工程录井 砂泥岩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工程地质模型的剖面图和柱状图绘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发全 杜建军 林山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5年第1期20-23,61,共5页
以离散数据为基础,运用Delaunay三角网和网格生成计算技术,生成三维等高线图,由此建立三维工程地质模型,并通过三维点系列的排序、三维坐标点的剖面曲线方程、多项式插值和点控样条曲线等方法,实现对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柱状图的准确、快... 以离散数据为基础,运用Delaunay三角网和网格生成计算技术,生成三维等高线图,由此建立三维工程地质模型,并通过三维点系列的排序、三维坐标点的剖面曲线方程、多项式插值和点控样条曲线等方法,实现对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柱状图的准确、快速绘制,为工程的智能化设计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地质层智能识别 剖面图 柱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油气规资源开发中的地质力学甜点识别
13
作者 何颋婷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7年第2期6-6,共1页
贝克休斯公司Khalil和FengGui在2016年10月召开的SPE亚太地区石油与天然气会议(SPE Asia Pacific Oil&Ga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上发表论文《非常油气规资源开发中的地质力学甜点识别》,该论文提到:非常规油气资源甜点识别... 贝克休斯公司Khalil和FengGui在2016年10月召开的SPE亚太地区石油与天然气会议(SPE Asia Pacific Oil&Ga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上发表论文《非常油气规资源开发中的地质力学甜点识别》,该论文提到:非常规油气资源甜点识别技术包括资源量和产量相关参数的集群及强度分析,换言之,即是对储层参数的分析比如有机碳含量、孔隙度、渗透率、产层厚度等。甜点识别通常综合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和其他数据建立一个三维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提出井位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资源 地质力学 资源开发 识别 甜点 三维模型 有机碳含量 亚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探区单一河道砂体边界地质建模及其地震正演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金连 张建宁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350,共7页
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是河流相岩性油气藏勘探与开发中的关键。由于河道砂体尺度小、散度大,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限,砂体边界地震识别存在不确定性。在密井网条件下,应用钻井和测井等资料,从曲流河的沉积特点和演变规律出发,分析了河流相砂... 河道砂体边界识别是河流相岩性油气藏勘探与开发中的关键。由于河道砂体尺度小、散度大,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有限,砂体边界地震识别存在不确定性。在密井网条件下,应用钻井和测井等资料,从曲流河的沉积特点和演变规律出发,分析了河流相砂体边界的展布规律,研究了河道边界的接触关系,建立了典型模式,确定了单一河道边界的废弃河道沉积物、不连续河间砂体、河道砂体顶面层位差异和河道砂体厚度差异等4种识别标志,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模型。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研究了4种识别标志为边界条件的砂体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了反射振幅、频率、相位、波形和时间等变化规律,总结了在不同标志接触关系中应用水平切片、相干分析和地震属性等技术进行识别的可能性。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济阳坳陷老168井区的河道砂体识别和精细描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识别标志 地质模型 正演模拟 反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约束变砂模式识别法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可为 王雅峰 +1 位作者 孟祥军 秦春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2-74,共3页
根据徐家围子—丰乐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实际地质分析资料 ,通过建立探井控制区内代表沉积环境的声波与密度背景值测井曲线 ,在该区地质沉积环境条件约束下构建了代表储层内不同砂层厚度和不同砂层组合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 ,对这些地质... 根据徐家围子—丰乐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实际地质分析资料 ,通过建立探井控制区内代表沉积环境的声波与密度背景值测井曲线 ,在该区地质沉积环境条件约束下构建了代表储层内不同砂层厚度和不同砂层组合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 ,对这些地质模型进行正演并将其转换成地震响应模型 ,最后采用滑动时窗对比法 ,将这些地震响应模型与目的层段内的实际地震道进行多参数对比 ,以相似系数最大为准则将实际地震道反演成地质模型 ,从而达到预测储层内砂体分布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正演 地震道 白噪 储层预测 相似系数 储层 地质模型 地震信号 井约束变砂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技术识别与描述超薄储层的潜力与局限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杜世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2-662,共11页
鉴于目前石油行业广泛使用综合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学科数据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事实,明确开发地震 方法与技术的性质及其使用范围,以避免地质决策失误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有必要对开发地震方法中的某些应 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进... 鉴于目前石油行业广泛使用综合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学科数据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事实,明确开发地震 方法与技术的性质及其使用范围,以避免地质决策失误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有必要对开发地震方法中的某些应 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进行深入的基础性研究。文中对以下涉及开发地震方法的技术基础问题进行了 探讨:①讨论了介质的不均质尺度与用于探测的地震波波长的关系;②讨论了作为储层研究目标的地质-地球 物理模型,认为地质层序体及其旋回性结构的地震响应将构成新的旋回性地震层序模型;③讨论了地震数据对 层序体的分辨能力,认为要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应使地震信号频带按层序级别的频率间隔跳跃式地向高频扩 展,否则改进的分辨率是无意义的;④讨论了储层目标地震信号的频率选择问题,认为检测不同尺度的反射目 标,选择的接收方法也应不同,厚层应利用低频频段,薄层应利用高频频段;⑤提出了多尺度目标识别依据,不 同尺度地质体其地震响应的响应频率不同、在频率轴上成像位置不同,通过使用有选择的处理系统,可以识别 与描述不同尺度的地质体;⑥讨论了高分辨率开发地震技术的研究步骤、层序框架下的地震解释思路,探讨了 不同研究尺度的多学科数据集合问题,指出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技术 储层识别 储层描述 介质不均质尺度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频率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市地下水系统确定—随机耦合模拟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新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77-84,共8页
本文对喀什市地下水系统的数值模拟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处理系统的边界,建立了系统的确定-随机耦合模拟模型。模型运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如实地反映地下水系统状态变化的特性,它为系统的规划、管理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 本文对喀什市地下水系统的数值模拟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处理系统的边界,建立了系统的确定-随机耦合模拟模型。模型运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如实地反映地下水系统状态变化的特性,它为系统的规划、管理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市 地下水系统 随机耦合模拟模型 模型优化识别 数值模拟 水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自动化的一种实现途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全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746-8748,共3页
在分析常用的预报预警建模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提出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自动化的一种实现途径。
关键词 汛期地质灾害 预警自动化 预警过程识别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海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娄新刚 孙艳荣 邹孔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5,共4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建立了海城市空间数据库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岩土体结构类型、地下水位、植被发育情况、月平均降雨量、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因素,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建立了海城市空间数据库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地形坡度、工程地质岩组、岩土体结构类型、地下水位、植被发育情况、月平均降雨量、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因素,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值;应用评价模型对海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把海城市地质环境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质量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环境 评价模型 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导向及断层识别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树新 郭龙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8期139-140,共2页
地质导向技术可基于井场实时随钻数据进行综合地质分析,并为水平井井轨迹调整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而在复杂断块油藏中,由于断层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常常导致地质导向的异常困难。以南海西部三口水平井为例,论述了水平井导向及断层... 地质导向技术可基于井场实时随钻数据进行综合地质分析,并为水平井井轨迹调整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而在复杂断块油藏中,由于断层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常常导致地质导向的异常困难。以南海西部三口水平井为例,论述了水平井导向及断层识别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应用,并从实际应用角度阐明该技术在提高复杂油气藏钻遇率方面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地质导向 断层识别 地质模型 复杂断块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