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型锗硅应变层异质结构双极器件研究进展 |
黄流兴
郑茳
魏同立
|
《电子器件》
CAS
|
1992 |
0 |
|
2
|
用于应变硅和化合物半导体的锗前驱物 |
Egbert Woelk
Deo Shenai
Peter Storck
Isabelle Sagnes
|
《集成电路应用》
|
2006 |
0 |
|
3
|
锗硅选择性外延在应变技术中的应用 |
王宸煜
|
《集成电路应用》
|
2008 |
0 |
|
4
|
硅衬底上锗外延层的生长 |
周志文
沈晓霞
李世国
|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5
|
硅锗基区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研究进展 |
阮刚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6
|
不同直径张应变锗材料对光谱和晶体质量的影响 |
黄诗浩
孙钦钦
谢文明
汪涵聪
林抒毅
陈炳煌
|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7
|
张应变锗薄膜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
周志文
李世国
沈晓霞
|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8
|
选择性腐蚀Si_(1-x)Ge_x与Si制备绝缘体上超薄应变硅 |
母志强
薛忠营
陈达
狄增峰
张苗
|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9
|
应变硅NMOS晶体管沟道应变的模拟研究 |
张庆东
周东
顾晓峰
宋立凡
于宗光
|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0
|
应变硅n-MOSFET中电子迁移率的增强及其温度特性 |
张侃
梁仁荣
徐阳
许军
|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1
|
第一性原理研究[112]硅锗异质结纳米线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 |
赵佳佳
顾芳
李敏
张加宏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2
|
长波长锗硅光电探测器的材料生长研究 |
李欢
牛萍娟
李俊一
张宇
王伟
|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3
|
硅基锗PIN红外探测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
徐敏杰
魏莹
蔡雪原
杨建红
|
《红外》
CAS
|
2009 |
0 |
|
14
|
基于硅的锗外延技术实现高性能CMOS器件 |
C.Werkhoven
C.Arena M.Bauer
P.Brabant
M.Meuris
T.Valentina L.Souriau
|
《集成电路应用》
|
2006 |
0 |
|
15
|
双应变SiGe/Si异质结CMOS的设计及其电学特性的Medici模拟(英文) |
舒斌
张鹤鸣
马晓华
宣荣喜
|
《电子器件》
CAS
|
2008 |
1
|
|
16
|
高Ge成份SiGe合金弛豫及热应变的Raman光谱研究 |
崔继锋
叶志镇
吴贵斌
赵炳辉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7
|
用Raman光谱分析MBE生长GexSi1-x膜的组分及应变 |
陈培毅
王瑞忠
杨景铭
钱佩信
|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18
|
应变Si_(1-x)Ge_x层本征载流子浓度和有效态密度的解析计算 |
张万荣
曾峥
罗晋生
|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6
|
|
19
|
四探针法测量应变Si_(1-x)Ge_x掺杂浓度 |
戴显英
王伟
张鹤鸣
何林
张静
胡辉勇
吕懿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20
|
应变SiGe层中本征载流子浓度的计算 |
赵传阵
唐吉玉
文于华
吴靓臻
孔蕴婷
|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