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同步检测液态乳中4-甲基咪唑、糠氨酸和羧甲基赖氨酸
1
作者 徐文龙 谢一嘉 +5 位作者 潘洋 廖丽娟 黄敏 杨寅玺 吴永泰 李冰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73,共7页
乳品加工中美拉德反应的有害产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建立高效、准确的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检测方法对于乳制品品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率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乳制品中4-... 乳品加工中美拉德反应的有害产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建立高效、准确的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检测方法对于乳制品品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率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乳制品中4-甲基咪唑(4-methylimidazole,4-MEI)、糠氨酸和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含量的同步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牛奶最佳盐酸水解条件为温度110℃,时间6 h,HCl浓度10.6 mol/L。方法学验证表明,3种目标分析物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在1~3 ng/mL和3~10 ng/mL范围内。平均回收率范围为69.50%~79.0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利用该方法检测市售的6种液态乳制品,结果显示高温灭菌乳4-MEI含量最高,超高温瞬时杀菌乳糠氨酸含量最高,巴氏杀菌乳CML含量最高。综上,该方法适用于液态乳制品中4-MEI、糠氨酸和CML的同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同步检测 4-甲基咪唑 羧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N^ε-羧甲基赖氨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许顶立 刘艳玲 +3 位作者 孟素荣 翁昌鸿 刘志强 刘伊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Nε 羧甲基赖氨酸 (CML)的水平。方法 采用抗戚蓝蛋白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KLH AGE)抗体竞争ELISA法 ,对 33例冠心病患者、1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及 38名正常人血清中CML进行定量观察。结果...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Nε 羧甲基赖氨酸 (CML)的水平。方法 采用抗戚蓝蛋白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KLH AGE)抗体竞争ELISA法 ,对 33例冠心病患者、1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及 38名正常人血清中CML进行定量观察。结果  33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均测得CML ,正常对照组中仅 3名血清CML含量 >0 .1mg/L ,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ML水平为 (0 .92± 0 .6 1)mg/L ,较单纯高血压 [(0 .2 3± 0 .16 )mg/L]或单纯冠心病 [(0 .44± 0 .47)mg/L]患者明显增高 (P <0 .0 1,P <0 .0 5 )。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和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ML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CML水平明显增高 ,提示机体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血清CML含量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晚期糖基化反应水平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硬化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n^ε-羧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油条中羧甲基赖氨酸 被引量:8
3
作者 孙晓华 赖克强 +3 位作者 黄轶群 王婧 吴轶 肖竹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8-301,323,共5页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LIC-HPLC-MS/MS)测定油条中羧甲基赖氨酸(CML)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硼氢化钠还原、盐酸水解,过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小柱萃取净化,样品溶液在HILIC色谱柱中以甲醇-水(均含2mmol/L乙酸铵和0.1%...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LIC-HPLC-MS/MS)测定油条中羧甲基赖氨酸(CML)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硼氢化钠还原、盐酸水解,过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小柱萃取净化,样品溶液在HILIC色谱柱中以甲醇-水(均含2mmol/L乙酸铵和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CML被保留并与样品基质分离。选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串联质谱分析。以内标法定量,D4-CML为内标物,分析时间为12min。本方法添加回收率范围89.5%~99.1%,相对标准偏差范围2.1%~2.6%,仪器检出限为1μg/L,定量限为3μg/L。应用该方法测得15种不同来源的油条中CML含量为69.3±8.2~182.2±3.1mg/(kg蛋白质),5.3±0.5~15.4±0.3mg/(kg样品)。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好,为进一步研究食品中CML的产生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 亲水作用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油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在烘焙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和羧乙基赖氨酸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林钦 郑小严 +3 位作者 陈纯 戴明 周燕琼 张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7-304,共8页
建立了烘焙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CML)和羧乙基赖氨酸(CEL)的UPLC-Q-TOF/MS检测方法。烘焙食品经脱脂、还原、沉淀蛋白、酸水解释放出CML和CEL,使用FMOC-Cl柱前衍生和HLB小柱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UPLC-Q-TOF/MS检测。CML和CEL在1~700 ng/m ... 建立了烘焙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CML)和羧乙基赖氨酸(CEL)的UPLC-Q-TOF/MS检测方法。烘焙食品经脱脂、还原、沉淀蛋白、酸水解释放出CML和CEL,使用FMOC-Cl柱前衍生和HLB小柱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UPLC-Q-TOF/MS检测。CML和CEL在1~700 ng/m 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0.999。CML和CEL的检出限均为0.1 mg/kg;回收率为94.4%~108.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4%~6.2%。该方法定性、定量准确,灵敏度高,能很好地应用于烘焙食品中CML和CEL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 烘焙食品 羧甲基 羧乙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醋排骨中羧甲基赖氨酸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烹饪过程中动态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贾寒冰 申明月 +2 位作者 谢俊华 刘玲玲 聂少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42-146,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的检测中式菜肴糖醋排骨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去脂肪,硼氢化钠还原,盐酸水解蛋白,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的检测中式菜肴糖醋排骨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去脂肪,硼氢化钠还原,盐酸水解蛋白,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5 mmol/L的乙酸铵溶液和甲醇-水(80∶20,V/V)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Phenomenex Synergi 4 μ Hydro-RP 80A色谱柱,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重反应监测分析,同位素内标法定量.该方法检出限为1.40 μg/g,加标回收率为90.94%~105.26%,相对标准偏差为5.80%~15.46%.采用该分析方法对中式菜肴糖醋排骨加工过程中CML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工温度和加热时间以及糖和油脂的添加均可以显著影响糖醋排骨中CML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 羧甲基 糖醋排骨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 多重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豆康宁 韩文凤 +1 位作者 李盘欣 黄亚男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62,共3页
综述了羧甲基赖氨酸(CML)的检测方法,为食品中CML含量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羧甲基 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4,6-二氯-[1,3,5]-三嗪基)-2,6-二氨基己酸的合成与鞣制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刘豆 强西怀 户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41,148,共7页
在水为介质的条件下,以三聚氯氰(TCT)与赖氨酸(Lys)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备N,N?-二-(4,6-二氯-[1,3,5]-三嗪基)-2,6-二氨基己酸(简称DTDHA),利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之比、缚酸剂种类、反应... 在水为介质的条件下,以三聚氯氰(TCT)与赖氨酸(Lys)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备N,N?-二-(4,6-二氯-[1,3,5]-三嗪基)-2,6-二氨基己酸(简称DTDHA),利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之比、缚酸剂种类、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三聚氯氰)∶n(赖氨酸)=3.0∶1.0,KOH做缚酸剂,反应时间6 h,在该条件下DTDHA产率为91%。并将产物应用于生皮鞣制,以鞣制坯革的收缩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鞣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适宜的鞣制工艺条件为:鞣剂用量20%(以灰皮质量为基准,下同),温度从25℃开始每隔2 h阶梯上升15℃,最终达到55℃,鞣制总时间8h,在该条件下,坯革的收缩温度为85.6℃。该鞣制工艺下合成产物具有良好的鞣制效应,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合成鞣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氯氰 n n--(4 6-二氯-[1 3 5]-三嗪基)-2 6-基己 无铬鞣剂 鞣制 皮革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Ⅱ-NTA修饰的银纳米粒/多孔硅芯片在线分离组氨酸标记蛋白和MALDI-TOF质谱检测(英文)
8
作者 颜红 王冲 +1 位作者 周小会 肖守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42-1648,共7页
本文通过沉积在多孔硅表面的银纳米粒吸附对氨基苯硫酚和氨基的化学转化得到终端为NiII-Nα,Nα-二(羧甲基)-L-赖氨酸水合物-即NiⅡ-NTA体系的芯片。NiⅡ-NTA修饰的芯片被用于从高浓度的盐和助溶剂的缓冲体系中亲和捕获组氨酸标记的融... 本文通过沉积在多孔硅表面的银纳米粒吸附对氨基苯硫酚和氨基的化学转化得到终端为NiII-Nα,Nα-二(羧甲基)-L-赖氨酸水合物-即NiⅡ-NTA体系的芯片。NiⅡ-NTA修饰的芯片被用于从高浓度的盐和助溶剂的缓冲体系中亲和捕获组氨酸标记的融合蛋白:thioredoxin-urodilatin和SUMO-hu-aprotinin,并进行在线的MALDI-TOF质谱检测,克服了MALDI-TOF质谱中直接点样污染物妨碍样品与基质共结晶的问题,避免了繁琐的离线样品预处理。芯片在线分离、纯化和MALDI-TOF质谱分析体系有望在复杂或原始体液的溶液中分析目标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 niⅡ-nα nα-二(羧甲基)-L-水合物 银纳米粒/多孔硅芯片 标记的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蛋白中可利用赖氨酸及其封闭产物含量的测定
9
作者 陈磊 田芳 +6 位作者 毛颖异 蔡小堃 杨颖 庄柯瑾 冯晓涵 赵艳荣 张微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46,共5页
乳蛋白在热处理条件下,其中的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使得蛋白中可利用氨基酸残基发生锁闭从而降低蛋白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以可利用赖氨酸、封闭产物呋喃素与羧甲基赖氨酸(CML)含量作为美拉德反应的主要指标,建立并优化了乳蛋白... 乳蛋白在热处理条件下,其中的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使得蛋白中可利用氨基酸残基发生锁闭从而降低蛋白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以可利用赖氨酸、封闭产物呋喃素与羧甲基赖氨酸(CML)含量作为美拉德反应的主要指标,建立并优化了乳蛋白样品中可利用赖氨酸、呋喃素和CML的检测方法并完成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与准确度,适用于乳蛋白样品中上述3种指标的检测。并采用该方法对6种不同热处理方式的乳制品,包括:巴氏杀菌全脂牛奶、巴氏杀菌脱脂牛奶、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全脂牛奶、超高温瞬时灭菌(UHT)脱脂牛奶、低热脱脂乳粉(LH-SMP)、中热脱脂乳粉(MH-SMP)中可利用赖氨酸、呋喃素以及CML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乳制品中的美拉德反应水平所受到热处理方式的影响:(1)液态奶中可利用赖氨酸含量高于乳粉而呋喃素与CML含量低于乳粉(P<0.01);(2)LH-SMP中可利用赖氨酸含量高于MH-SMP(P<0.05)而呋喃素含量低于MH-SMP(P<0.01)。因此,在乳品加工过程中较低温度的热处理工艺有利于保留牛乳中的可利用赖氨酸并减少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成,有助于更好的保留乳蛋白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可利用 呋喃素 羧甲基(cml) 美拉德反应
全文增补中
色氨酸抑制体外模型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炜妍 郑晓燕 +6 位作者 杨旸 郑丽丽 艾斌凌 钟爽 校导 盛占武 张伟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9,共8页
食源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糖尿病和肾脏疾病。为减少AGEs对机体的健康风险,降低食品中AGEs含量,本研究从13种氨基酸中筛选出具有良好AGEs抑制效果的色氨酸(tryptop... 食源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糖尿病和肾脏疾病。为减少AGEs对机体的健康风险,降低食品中AGEs含量,本研究从13种氨基酸中筛选出具有良好AGEs抑制效果的色氨酸(tryptophan,Trp),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果糖、BSA-丙酮醛(methylglyoxal,MGO)、BSA-乙二醛(glyoxal,GO)和精氨酸(arginine,Arg)-MGO模型探究Trp对AGEs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Trp对荧光AGEs的抑制呈现出显著的质量浓度依赖性。在BSA-GO模型中Trp抑制效果最佳,其次是BSA-MGO模型和Arg-MGO模型,而在BSA-果糖模型中抑制效果不明显。Trp对N^(ε)-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和N^(ε)-羧乙基赖氨酸(N^(ε)-carboxyethyllysine,CEL)的抑制呈现钟形曲线,在1000μg/mL下对CML和CEL的抑制率最高。通过探究Trp捕获MGO的能力发现,其可通过芳香亲电子取代和PictetSpengler反应捕获MGO,最高捕获能力为3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丙酮醛加合产物 -羧甲基 -羧乙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分析食物煎炸过程中2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玉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8-91,共4页
建立了一种分析食用油煎炸食物中羧甲基赖氨酸(CML)和羧乙基赖氨酸(CEL)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方法,并研究了煎炸温度、时间以及不同食用油对CML和CEL含量的影响。样品经硼氢化钠还原4h后,采用HLB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和... 建立了一种分析食用油煎炸食物中羧甲基赖氨酸(CML)和羧乙基赖氨酸(CEL)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方法,并研究了煎炸温度、时间以及不同食用油对CML和CEL含量的影响。样品经硼氢化钠还原4h后,采用HLB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和富集,加标回收率达到86.0%~92.9%。CML和CEL在0.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4~0.9995,检出限均为15.0μg/kg,定量限均为45.0μg/kg。在煎炸温度100~200℃,两者生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煎炸时间10~60min,两者生成量随煎炸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不变的趋势,在40min时达到最大值;在比较不同食用油煎炸食物中发现,橄榄油煎炸的食物中CML和CEL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煎炸 羧甲基 羧乙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稳定性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预包装食品中不同阶段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华韬 张巧智 +7 位作者 鲍宗燠 蔡庆霆 倪皓洁 郑睿行 张书芬 曹丽丽 王彦波 傅玲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3-300,共8页
建立基于稳定同位素内标稀释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同步检测预包装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羧乙基赖氨酸(Nε-(carboxyethyl)-lysine,CEL)、甲基乙二醛-羟基咪唑酮异构体(methyglyoxal-deri... 建立基于稳定同位素内标稀释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同步检测预包装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羧乙基赖氨酸(Nε-(carboxyethyl)-lysine,CEL)、甲基乙二醛-羟基咪唑酮异构体(methyglyoxal-derived hydroimidazolones,MG-H1、MG-H2、MG-H3)、乙二醛-氢咪唑酮(glyoxal-derived hydroimidazolone,G-H1)、糠氨酸7种不同阶段美拉德反应产物(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的含量。采用Kinetex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8.4%~111.3%,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1~14.2 ng/mL和7.4~41.2 ng/mL。采用该方法对134种常见预包装食品中的7种MRPs进行定量,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ML、MG-H1/3、MG-H2和G-H1是预包装食品中主要的MRPs,各MRPs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且与蛋白质、脂肪、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预包装食品中不同种MRPs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 美拉德反应产物 预包装食品 羧甲基 甲基乙二醛-羟基咪唑酮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qQ-MS/MS同步检测热加工食品中典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被引量:7
13
作者 程威威 王霞 +3 位作者 张忠飞 刘国琴 陈峰 郑家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6-321,共6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热加工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和羧乙基赖氨酸(N^(ε)-carboxyethyllysine,CEL)含量的同步检测方法。首先脱脂样品经硼氢化钠还原8h,沉淀蛋白,酸水解后,经Oasi...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热加工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和羧乙基赖氨酸(N^(ε)-carboxyethyllysine,CEL)含量的同步检测方法。首先脱脂样品经硼氢化钠还原8h,沉淀蛋白,酸水解后,经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和富集,以乙腈和含0.1%甲酸的1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C_(18)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CML和CEL在0.25~5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高于0.99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8 ng/g和10 ng/g,定量限分别为36 ng/g和40 n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03%和94%~10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8%~2.43%和1.23%~1.84%。利用该方法检测13种市售热加工食品发现,婴儿肉松和婴儿饼干中CML和CEL含量显著高于烘焙食品和油炸食品(P<0.05)。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高效,适用于热加工食品中CML和CEL的同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热加工食品 羧甲基 羧乙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黄酮化合物对糖基化反应终产物AGE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梁海燕 古德祥 +1 位作者 木苗直秀 古郡三千代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18,共5页
本研究比较了芸香苷 (G Rutin)、地奥明糖苷 (G Diosmin)、柚苷 (G Naringin)、橘皮苷 (G Hes peridin)对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终产物AGE包括荧光性AGE、CML、Pentosidine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各种类黄酮化合物对荧光性AGE、CML均有抑... 本研究比较了芸香苷 (G Rutin)、地奥明糖苷 (G Diosmin)、柚苷 (G Naringin)、橘皮苷 (G Hes peridin)对蛋白质糖基化反应的终产物AGE包括荧光性AGE、CML、Pentosidine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各种类黄酮化合物对荧光性AGE、CML均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效果依次为芸香苷、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 ,且比氨基胍的抑制作用相对持久。在对Pentosidine的抑制作用中 ,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仅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而芸香苷则相反有一个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Pentosidine的生成路径与荧光性AGE和CML有所不同 ,有待进一步探讨。类黄酮化合物对AGE的抑制机理与其抗氧化性、消自由基作用有关。根据实验结果 ,笔者认为 ,芸香苷、地奥明糖苷、柚苷、橘皮苷等化合物对蛋白质的糖基化反应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糖基化终产物(AGE) cml(-羧甲基) Pentosidine(戍糖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球藻的营养成分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键 陈必链 梁世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5-106,共2页
分析了紫球藻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紫球藻蛋白质含量为32.1%,氨基酸含量为29.54%(色氨酸未测),赖氨酸为第1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评分87;碳水化合物39.4%,总膳食纤维21.7%;灰分17.6%,水分7.8%,每千克干藻粉中Ca、Mg、K和Zn含量分别为... 分析了紫球藻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紫球藻蛋白质含量为32.1%,氨基酸含量为29.54%(色氨酸未测),赖氨酸为第1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评分87;碳水化合物39.4%,总膳食纤维21.7%;灰分17.6%,水分7.8%,每千克干藻粉中Ca、Mg、K和Zn含量分别为20g、4.1g、9.5g和92mg。每千克干藻粉中含β-胡萝卜素240mg、VB618mg。有毒重金属Pb、As和Hg含量符合有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成分 紫球藻 评价 限制性 β-胡萝卜素 蛋白质含量 含量 碳水化合物 有毒重金属 膳食纤维 20g n含量 VB6 藻粉 千克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糖的类型对模拟体系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施振华 曾茂茂 +4 位作者 何志勇 秦昉 邹忠爱 张志刚 陈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2-58,65,共8页
为了研究单糖-赖氨酸模拟体系中单糖类型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生成的影响。探讨了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山梨糖在120℃加热0~120 min期间pH、反应颜色、底物消耗、AGEs中间体包括3种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GO)、丙酮醛(MGO)和三脱... 为了研究单糖-赖氨酸模拟体系中单糖类型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生成的影响。探讨了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山梨糖在120℃加热0~120 min期间pH、反应颜色、底物消耗、AGEs中间体包括3种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GO)、丙酮醛(MGO)和三脱氧葡萄糖醛酮(3-DG)以及果糖基赖氨酸(FL),以及最终三种AGEs包括羧甲基赖氨酸(CML)、羧乙基赖氨酸(CEL)、吡咯素(Pyr)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反应进行,醛糖体系的pH下降程度以及颜色增加程度高于酮糖体系。反应结束时,葡萄糖-赖氨酸(Glu-Lys)、半乳糖-赖氨酸(Gla-Lys)、果糖-赖氨酸(Fru-Lys)和山梨糖-赖氨酸(Glu-Lys)体系中赖氨酸的损失分别为26.65%、28.95%、11.47%、14.90%;而所有体系中单糖在反应结束时的损失均达到了75.00%以上,要远高于赖氨酸。模拟体系中单糖会出现醛酮转换,但比例低于10%。所有体系中GO和3-DG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这表明体系中GO和3-DG在反应前20 min内就已大量生成。α-二羰基化合物的生成量远高于FL的生成量。反应结束时,酮糖体系的CML和CEL含量要高于醛糖体系。所有体系中,三种AGEs生成量均为CEL>CML>Pyr。本文表明将来研究食品中AGEs的生成和抑制途径,需重点从中间体途径着手,尤其是α-二羰基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α-二羰基化合物 果糖基 羧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糖与酱油对油炸鲟鱼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芹邑 张琪 +1 位作者 安婧 董士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0-36,共7页
本论文首次分析糖和酱油添加对油炸鲟鱼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形成的影响。以鲟鱼肉为原料,添加绵白糖(0%、1%、2%、3%)、酱油(0%、1%、2%)并制备油炸鲟鱼饼(170℃/9 min),分析鲟鱼饼AGEs以及其前体物质糠氨酸、二羰基化合物的变化规... 本论文首次分析糖和酱油添加对油炸鲟鱼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形成的影响。以鲟鱼肉为原料,添加绵白糖(0%、1%、2%、3%)、酱油(0%、1%、2%)并制备油炸鲟鱼饼(170℃/9 min),分析鲟鱼饼AGEs以及其前体物质糠氨酸、二羰基化合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仅添加绵白糖时,油炸鲟鱼饼AGEs以及其前体物质糠氨酸、二羰基化合物含量随绵白糖添加水平增加而逐渐增加;仅添加酱油时,油炸鲟鱼饼糠氨酸、荧光AGEs、羧乙基赖氨酸(CEL)含量随着酱油添加水平增加而逐渐增加,而羧甲基赖氨酸(CML)、甲基乙二醛氢咪唑酮(MG-H1)含量随着酱油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添加酱油对AGEs抑制作用与酱油成分对二羰基化合物消耗有关。当绵白糖和酱油同时添加时,进一步促进糠氨酸、荧光AGEs和MG-H1的形成,两者对油炸鲟鱼饼AGEs形成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因此,添加绵白糖会促进AGEs的形成,而酱油由于其复杂成分导致其添加对不同AGEs标志物形成影响各异。这些工作将为油炸水产品AGEs形成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油炸 羧甲基(cml) 羧乙基(CEL) 绵白糖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文鱼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测定及产地特征因子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正华 吴家丽 +9 位作者 朱克卫 梁玉燊 杨雪娇 赵勇 凌菁 郑思珩 周衡刚 张昆 朱玉珍 曾茂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4-298,共5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同时检测三文鱼中羧甲基赖氨酸(N-carboxymethyllysine,CML)和羧乙基赖氨酸(N-carboxyethyllysine,CEL)的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50 mm,1.8μm),流动相A为100%乙...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同时检测三文鱼中羧甲基赖氨酸(N-carboxymethyllysine,CML)和羧乙基赖氨酸(N-carboxyethyllysine,CEL)的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柱(2.1 mm×150 mm,1.8μm),流动相A为100%乙腈、B为0.1%甲酸,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定性分析,同位素内标稀释法定量;样品经脱脂、还原、水解和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等步骤后上机分析;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0%~95%,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CEL检出限为0.0327 ng/g,定量限为0.1422 ng/g。采用该法对来自挪威、智利和法罗群岛的21份三文鱼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是相同品种的三文鱼在不同国家和不同个体之间CML和CEL含量存在很大的生物差异性,并且发现CEL有望成为鉴别挪威三文鱼和智利、法罗群岛三文鱼的产地特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羧甲基 羧乙基 三文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派豆干及卤汁在卤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伍涛 彭希林 +4 位作者 赵良忠 陈浩 周晓洁 黄展锐 周小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46-154,共9页
以湘派豆干为研究对象,研究传统卤制、脉冲卤制过程中豆干、卤汁在不同卤制次数时总酸、pH、色差、过氧化值、N(ε)羧甲基赖氨酸(carboxymethyl lysine,CML)、N(ε)羧乙基赖氨酸(carboxyethyl lysine,CEL)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卤制150... 以湘派豆干为研究对象,研究传统卤制、脉冲卤制过程中豆干、卤汁在不同卤制次数时总酸、pH、色差、过氧化值、N(ε)羧甲基赖氨酸(carboxymethyl lysine,CML)、N(ε)羧乙基赖氨酸(carboxyethyl lysine,CEL)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卤制150次时,传统卤制豆干、脉冲卤制豆干、传统卤制卤汁、脉冲卤制卤汁总酸上升率分别达到了55.56%、62.35%、67.89%、69.16%;随着卤制次数的增加,豆干、卤汁的pH值缓慢下降,传统卤制豆干、脉冲卤制豆干、传统卤制卤汁、脉冲卤制卤汁的pH值处于7.49~7.08、7.49~6.53、5.68~6.33、5.34~5.87;卤制过程中,豆干与卤汁的L^(*)、b^(*)值均呈现显著性降低(P<0.05),a^(*)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豆干与卤汁的过氧化值显著上升(P<0.05);CML与CEL含量随着卤制次数的增加均呈现递增趋势,传统卤制方式条件下的卤汁、豆干中的CML与CEL含量均高于脉冲卤制。通过对理化指标与安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CML、CEL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指标间相互影响。该研究可为脉冲卤制广泛应用于湘派豆干安全性控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卤制 脉冲卤制 豆干 卤汁 n(ε)羧甲基 n(ε)羧乙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