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A-GFS全球预报系统中的台风初始化 被引量:7
1
作者 瞿安祥 麻素红 +1 位作者 张进 刘艳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9-279,共11页
在CMA-GFS(CMA Global Forecast System)全球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4DVar)基础上,参照BDA(Bogus Data Assimilation)方法,建立了一个全球模式台风初始化方案。该方案通过4DVar同化窗口吸收诊断处理后的1 h间隔台风中心定位及中心气压信... 在CMA-GFS(CMA Global Forecast System)全球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4DVar)基础上,参照BDA(Bogus Data Assimilation)方法,建立了一个全球模式台风初始化方案。该方案通过4DVar同化窗口吸收诊断处理后的1 h间隔台风中心定位及中心气压信息,利用模式动力物理约束产生台风环流。同时,考虑到模式对台风的分辨能力,中心气压数据误差采用动态调整技术。2016年西北太平洋22个台风的试验表明,新方案不仅可以促进初始场中台风环流的生成,还可以显著减小CMAGFS全球预报系统的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平均误差,具有业务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gfs全球预报系统 台风初始化 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4DVar) 台风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标量平流方案在GRAPES全球预报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苏勇 沈学顺 +4 位作者 彭新东 李兴良 伍湘君 张爽 陈贤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9-1325,共17页
如何更好地模拟水物质的分布,对于数值天气预报效果的改进,特别是对于更好地模拟降水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半拉格朗日模式中的标量平流计算要求做到高精度、守恒、正定和保形,但GRAPES_GF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 如何更好地模拟水物质的分布,对于数值天气预报效果的改进,特别是对于更好地模拟降水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半拉格朗日模式中的标量平流计算要求做到高精度、守恒、正定和保形,但GRAPES_GF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Global Forecast System)中采用的QMSL(Quasi-Monotone Semi-Lagrangian)平流方案在水汽的强梯度、不连续区域计算精度较低,且不能做到严格守恒。本研究借鉴计算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将一个基于分段有理函数的物质平流方案PRM(Piecewise Rational Method)引入GRAPES_GFS中,按照通量形式求解水汽方程,并对极区进行了混合等技术处理。通过一系列理想试验对两种平流方案进行了对比,证明了PRM方案精度较高,特别是在水汽梯度大的区域优势明显,频散、耗散误差较小,守恒、保形性也要好于QMSL方案。通过对GRAPES_GFS中批量预报试验效果的检验,验证了PRM方案可以有效地改进模式对水物质分布的模拟,提高了降水的预报效果,对模式综合预报性能的提升也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M方案 标量平流 GRAPES全球预报系统 半拉格朗日 质量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EP、ECMWF及CMC全球集合预报业务系统发展综述 被引量:56
3
作者 麻巨慧 朱跃建 +1 位作者 王盘兴 段明铿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0-380,共11页
总结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3个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lobal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GEFS)——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 总结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3个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lobal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GEFS)——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和加拿大气象中心(Canadian Meteoro-logical Centre,CMC)建成至今的发展概况。由于计算资源的不断扩展,各中心集合预报系统的模式分辨率、集合成员数也随之增加。同时各中心都在不断地致力于发展和完善初始和模式扰动方法,来更好地估计与初值和模式有关的不确定性,促进预报技巧的提高。其中初始扰动方法从最初的奇异向量法(ECMWF)、增殖向量法(NCEP)和观测扰动法(CMC)更新为现在的集合资料同化—奇异向量法(ECMWF)、重新尺度化集合转换法(NCEP)和集合卡尔曼滤波(CMC)。在估计模式不确定性方面,ECMWF和CMC都修订了各自的随机参数化方案和多参数化方案,NCEP最近也在模式中加入了随机全倾向扰动。为提高全球高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TIGGE计划(the THORPEX interactive grand global ensemble)的提出增进了国际间对多模式、多中心集合预报的合作研究,北美集合预报系统(North American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NAEFS)为建立全球多模式集合预报系统提供了业务框架,这都将有助于未来全球交互式业务预报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集合预报系统 初值不确定性 模式不确定性 多模式和多中心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资料的短时降水预报 被引量:10
4
作者 姚宜斌 赵庆志 +1 位作者 李祖锋 何亚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7-365,共9页
根据大气对天顶对流层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ZTD)影响的变化特征,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无气象数据短时降水预报的方法。利用2015年5—6月浙江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CORS)网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根据大气对天顶对流层延迟(Zenith Tropospheric Delay,ZTD)影响的变化特征,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无气象数据短时降水预报的方法。利用2015年5—6月浙江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CORS)网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观测数据和对应每小时的降水量信息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预测出80%以上的降水事件,与国际上利用气象数据根据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预测出的结果精度相当。表明脱离地面实测气象数据仅利用ZTD对短时降水进行预报可行有效,对于降水的短时预报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天顶对流层延迟 气象数据 连续运行参考站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集合预报位温系统偏差和随机误差结合的模式倾向扰动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韩雨盟 陈静 +6 位作者 彭飞 刘昕 王婧卓 夏宇 陈法敬 吴卓亨 吴筱雯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2-604,共13页
传统集合预报模式扰动方法通常用来描述物理过程随机误差,但模式不可避免会存在系统偏差,为了减少模式系统偏差对集合预报的影响,利用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CMA-GEPS),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 传统集合预报模式扰动方法通常用来描述物理过程随机误差,但模式不可避免会存在系统偏差,为了减少模式系统偏差对集合预报的影响,利用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CMA-GEPS),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分解方法获得系统偏差倾向,在积分过程中将系统偏差倾向扣除法与传统的随机物理倾向扰动法(Stochastically Perturbed Parameterization Tendency,SPPT)相结合,构建了全球集合预报系统偏差和随机误差结合的模式倾向扰动方法(Bias correction of bias tendency based on SPPT,SPPT-B),设计并开展了集合预报试验来探究该方法对全球集合预报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第一模态能较好地体现系统偏差的主要特征,即随预报时效线性增长、对流层高层的系统偏差比中、低层大。(2)系统偏差倾向扣除法和SPPT-B方法均可以有效降低南、北半球和热带地区高层和低层的系统偏差,且SPPT-B方法能明显改善热带地区集合离散度。(3)两套方案对对流层高层的集合预报技巧改进效果优于低层。SPPT-B能有效提高全球集合预报技巧,为发展同时考虑系统偏差和随机误差的全球集合预报模式扰动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集合预报 系统偏差 随机误差 模式扰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天气预报系统对河套周边地区低云量精细化预报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晖 蔡占文 +4 位作者 殷启元 叶泽文 刘三梅 贾晓红 尚可政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6-184,共9页
基于2008-2013年全球天气预报系统(GFS)预报场资料,构造了30个云预报因子,分析了其与低云量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预报方法建立了黄河河套周边地区低云量0~168 h逐小时精细化区域预报,评估了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低云量... 基于2008-2013年全球天气预报系统(GFS)预报场资料,构造了30个云预报因子,分析了其与低云量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预报方法建立了黄河河套周边地区低云量0~168 h逐小时精细化区域预报,评估了预报模型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低云量与水汽类因子整层湿度和整层相对湿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大气可降水量、低层温度露点差和总温度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与GFS云类预报因子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在预报方程中水汽类预报因子和GFS云量因子具有较高的引用频数.多元逐步回归方法低云量预报值与实况的差值明显低于直接使用GFS低云量的预报结果,在夏季逐步回归方法对低云量有较大改进,上半年对低云量的订正效果强于下半年.逐步回归方法对西北部低云量的订正能力高于东南部地区,部分地区的订正能力在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天气预报系统 低云量 逐步回归 精细化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GEPS全球集合预报系统湿奇异向量的时空尺度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静 刘娟娟 +2 位作者 王斌 陈静 刘永柱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4-888,共15页
湿奇异向量(Moist Singular Vectors,简称MSVs)是包含了湿物理切线性过程计算得到的奇异向量。研究MSVs对最优化时间间隔(optimization time interval,简称OTI)及模式水平分辨率的敏感性对提高集合预报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气象... 湿奇异向量(Moist Singular Vectors,简称MSVs)是包含了湿物理切线性过程计算得到的奇异向量。研究MSVs对最优化时间间隔(optimization time interval,简称OTI)及模式水平分辨率的敏感性对提高集合预报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全球/区域同化和预报系统(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简称GRAPES)——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lobal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简称GEPS)业务版本研究了4组不同时空尺度(不同OTI和水平分辨率)下的MSVs,从能量模、能量谱、空间剖面等方面分析热带外MSVs特征,并从等压面变量评分、降水评分、降水概率预报等方面评估不同初值的集合预报效果。结果表明:提高MSVs水平分辨率可使其扰动具有较大的增长率,缩短OTI后MSVs能量向上传播的趋势更明显,并可以在中尺度范围产生较大SVs扰动。不同OTI下初始MSVs相似性较低,结构差异较大。从集合预报的结果来看,OTI为24 h试验的集合扰动能量增长较大,集合离散度在预报的0~96 h有明显提升,特别是2 m温度,且近地面要素的outlier评分也有明显改进。进一步分析发现,提高水平分辨率和缩短OTI的MSVs能够提高降水概率预报,而降水评分显示,同一水平分辨率下,OTI越短评分越好,但是提高MSVs的水平分辨率并不一定会提升小雨到中雨量级的降水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奇异向量 最优时间间隔 集合预报 GRAPES-GEPS全球集合预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DAE Ocean View标准的全球海洋环流预报系统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莫慧尔 万莉颖 +2 位作者 秦英豪 祖子清 张宇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51,共8页
基于USGODAE的现场漂流浮标观测数据,利用GODAE Ocean View框架下的IVTT Class4标准,评估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业务化中等分辨率版本全球海洋环流预报系统的海表温度预报技巧。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海表温度预报均方根误差范围在0.65~0.7... 基于USGODAE的现场漂流浮标观测数据,利用GODAE Ocean View框架下的IVTT Class4标准,评估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业务化中等分辨率版本全球海洋环流预报系统的海表温度预报技巧。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海表温度预报均方根误差范围在0.65~0.73℃左右,在国际7个业务化系统中,预报精度处于中等水平。无论相对于延续性预报场或气候态预报场,其技巧评分皆为正值,说明该系统对海表温度的预报性能优于自身延续性预报和气候态场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环流预报系统 GODAE Ocean View 海表温度 Class4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13全球集合预报系统性误差订正研究 被引量:71
9
作者 李莉 李应林 +1 位作者 田华 崔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8,共8页
针对模式系统性误差一直存在的现状,研究使用卡尔曼滤波的自适应误差订正方法对国家气象中心业务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的系统性误差进行估计和订正。本文主要介绍这种方法及其原理,其优点是需要的样本量比较小,能够快速经济地对模式产品进... 针对模式系统性误差一直存在的现状,研究使用卡尔曼滤波的自适应误差订正方法对国家气象中心业务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的系统性误差进行估计和订正。本文主要介绍这种方法及其原理,其优点是需要的样本量比较小,能够快速经济地对模式产品进行有效的误差估计和订正。使用这种方法对全球T213集合预报系统500 hPa高度场、850 hPa温度场和2 m温度的预报产品进行一阶偏差订正,对订正前后集合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订正后的高层形势场集合预报和2 m温度集合预报的均一性、集合平均的均方根误差和距平相关系数都得到了改善,系统性偏差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订正,对于存在较大系统性误差的2 m温度预报,订正效果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集合预报系统 系统性偏差 偏差订正 Talagrand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汐调和分析的全球定位系统-多路径反射测量技术潮位预报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森 刘立龙 +1 位作者 黄良珂 周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81-3486,共6页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多路径反射(GPS-MR)测量技术的潮位监测已经成为验潮站监测的有效补充,但较少学者利用GPS-MR反演潮位进行潮汐调和分析和预报。为了验证GPS-MR潮位预报的可能性,利用美国大陆板块边缘观测组织(PBO)提供的GPS信噪比数...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多路径反射(GPS-MR)测量技术的潮位监测已经成为验潮站监测的有效补充,但较少学者利用GPS-MR反演潮位进行潮汐调和分析和预报。为了验证GPS-MR潮位预报的可能性,利用美国大陆板块边缘观测组织(PBO)提供的GPS信噪比数据进行潮位反演,将该反演结果重采样为等间隔潮位序列,利用该潮位序列计算各分潮的调和常数,并进行潮汐预报。通过与美国海洋与大气局(NOAA)提供的实测验潮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PS-MR反演潮位与验潮站实测潮位具有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4,均方根误差为0.16 m;经样条函数拟合后的1 h GPS-MR潮位序列预测结果同采用验潮站潮位进行预测结果精度相当,同验潮站实测潮位的均方根误差为0.14 m,相关系数为0.97。可见,利用GPS-MR技术进行潮位监测和预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潮位监测 潮汐预报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多路径反射(GPS-MR) 潮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分辨率全球模式对中国区域天气模拟能力分析
11
作者 贾佳 丹利 詹思玙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9-710,共12页
数值天气模式模拟效果的改进依赖于模式物理过程的完善、模式初始场的改进以及模式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其中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已成为改善模式模拟效果一个有效途径。基于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利用T1534(13 km)和T254(55 km)两种不同分辨率模... 数值天气模式模拟效果的改进依赖于模式物理过程的完善、模式初始场的改进以及模式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其中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已成为改善模式模拟效果一个有效途径。基于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利用T1534(13 km)和T254(55 km)两种不同分辨率模式进行预报,并对中国区域气温、气压、风速和降水模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分辨率模拟针对中国区域逐日气压的模拟中,华北地区的模拟效果最好,7个子区域的均方根误差随着分辨率增高均显著降低;对逐日气温的模拟中,对东部地区的模拟效果优于西部地区;对风速的模拟中,对于西北地区而言,随着模式分辨率的增加,风速均方根误差却小幅度增大。模式对气压、气温等具有较强周期变化规律的模式变量模拟效果要好于风速等周期变化不明显的变量。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风速的局地性较强,受地形和下垫面类型的影响较大,仅提高模式分辨率不一定能对风速的模拟起到积极的作用。针对2019年8月10日山东地区发生强降水天气过程,两种不同分辨率模式均能较好地模拟出降水特征,模拟的降水落区覆盖了实际降水落区,高分辨率模式预报各种降水等级的偏差评分均低于低分辨率。此次强降水过程在降水当日相对湿度接近于饱和状态,易于凝结,且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相对湿度增强,结构更加精细,同时高分辨率模式模拟的低层气旋中心气压较低分辨率模式更低,气旋的强度更大,对流降水过程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数值预报系统 不同分辨率 中国区域 极端降水 模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国家决定近年启动全球气候预报系统
12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6期80-80,共1页
据美国媒体2009年9月报道,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最近通过一项重要决定,将创建一个新的全球气候预报系统,协助世界各国更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为可能带来的气象灾难提供充分的准备时间。
关键词 预报系统 全球气候 气候变化 准备时间 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全球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基本设计方案与理想试验 被引量:65
13
作者 庄世宇 薛纪善 +2 位作者 朱国富 赵军 朱宗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2-884,共13页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开发了一个全球和区域统一框架的格点三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GRAPES3D-Var)。作者给出全球版本的方案设计,采用单点观测试验检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全球方案选择流函数、速度势、非平衡高度和相对湿...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开发了一个全球和区域统一框架的格点三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GRAPES3D-Var)。作者给出全球版本的方案设计,采用单点观测试验检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全球方案选择流函数、速度势、非平衡高度和相对湿度作为分析求解的控制变量,用线性平衡方程作为质量场和风场的动力约束,通过预调方法解决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阶数过大和难以求逆的问题,其中垂直变换和物理变换以及观测算子设计等方面与区域方案相同,但预调的水平变换采用球谐函数谱滤波表示背景误差协方差的水平相关模型,避免了递归滤波在高纬和极区因相关尺度过大无法实施的问题。另外,设计了一个使极区插值和差分计算完全闭合的网格以及相应的算法,解决了极点分析问题。单点观测理想试验结果表明,GRAPES 3D-Var系统能够合理给出全球任何地区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 全球三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 谱滤波 理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区域地基全球定位系统观测分析北京地区大气总水汽量 被引量:62
14
作者 梁丰 李成才 +2 位作者 王迎春 毛节泰 方宗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6-244,共9页
利用 2 0 0 0年 6月 1日~ 8月 1 1日北京地区地基全球定位系统 (GlobePosition ingSystem)网遥感大气总水汽量试验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北京地区夏季大气总水汽量的时空变化 ,研究了大气总水汽量与日平均温度、地面水汽压和降水的关系。... 利用 2 0 0 0年 6月 1日~ 8月 1 1日北京地区地基全球定位系统 (GlobePosition ingSystem)网遥感大气总水汽量试验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北京地区夏季大气总水汽量的时空变化 ,研究了大气总水汽量与日平均温度、地面水汽压和降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大气总水汽量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 ,对于地理位置基本相近的台站 ,海拔高度的影响比较明显 ,一般情况下高山站的水汽总量低于平原站 ;在晴天 ,地面水汽压与大气总水汽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而在云雨日 ,由于高低层大气湿度的变化常常不同步 ,用地面水汽压估算的大气总水汽量具有较大的偏差 ;大气总水汽量短时间内的快速增加往往对应有降水过程出现 ,但总水汽量的大小与降水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 ,在降水预报中应综合考虑总水汽量的前期平均水平、短时的增幅和峰值大小等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大气遥感 夏季 日平均温度 地面水汽压 降水量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天气系统自动站雨量资料同化对降雨预报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丁伟钰 万齐林 +2 位作者 闫敬华 蒙伟光 陈子通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7-326,共10页
利用GRAPE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三维变分同化系统,针对对流天气系统特点,用改进的郭晓岚对流参数化方案作为观测算子,同化广东省自动站记录的对流天气系统的雨量... 利用GRAPE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三维变分同化系统,针对对流天气系统特点,用改进的郭晓岚对流参数化方案作为观测算子,同化广东省自动站记录的对流天气系统的雨量资料,并且与同化探空资料进行了比较。在雨带有明显改进的区域,分别同化这两种资料都可以调整大气低层水汽辐合增加(或辐散),对流层中下层增暖增湿(或变冷变干),从而增加(或减少)降水,表明降水的同化方案对初始场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探空观测。进一步讨论同时同化这两种资料对暴雨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化自动站降水资料对暴雨系统短时预报有正面影响,同时同化这两种资料,可以弥补资料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区域同化预报系统三维变分同化系统 自动站雨量 对流天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MIC资料在GRAPES全球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唐细坝 薛纪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1-531,共11页
利用COSMIC获得的GPS无线电掩星数据所反演得到的大气温湿度廓线资料,在GRAPES全球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中做连续循环同化试验,研究了加入COSMIC资料后得到的GRAPES分析场及其5天中期预报是否有所改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入COSMIC资料连... 利用COSMIC获得的GPS无线电掩星数据所反演得到的大气温湿度廓线资料,在GRAPES全球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中做连续循环同化试验,研究了加入COSMIC资料后得到的GRAPES分析场及其5天中期预报是否有所改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入COSMIC资料连续循环同化得到的分析场,相对原来没有加COSMIC资料连续同化出来的GRAPES分析场有明显改善,由此GRAPES全球模式全球5天中期预报水平有明显提高,其中加入没有稀疏化后COSMIC资料对南半球GRAPES分析场的改善以及GRAPES全球模式5天中期预报水平的提高都比较显著;加入稀疏化后的COSMIC资料对北半球GRAPES分析场的改善以及GRAPES全球模式5天中期预报水平的提高都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COSMIC资料同化 GPS无线电掩星 GRAPES全球三位变分同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全球集合预报初始条件及模式物理过程不确定性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晓莉 陈静 +2 位作者 刘永柱 彭飞 霍振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8-359,共12页
为描述GRAPES全球模式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基于适合集合预报应用的GRAPES全球奇异向量技术,依据大气初始误差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采用高斯取样奇异向量来构造全球集合预报初始扰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RAPES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RAPES-GEPS... 为描述GRAPES全球模式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基于适合集合预报应用的GRAPES全球奇异向量技术,依据大气初始误差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采用高斯取样奇异向量来构造全球集合预报初始扰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RAPES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RAPES-GEPS)。利用GRAPES全球同化分析场,对采用初始扰动的GRAPES-GEPS连续试验预报结果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GRAPES-GEPS中高度场、风场及温度场预报的集合离散度能有效快速增加,集合平均均方根误差与集合离散度的关系合理;相对控制预报的均方根误差,集合平均的预报优势在预报中期非常显著。为进一步体现GRAPES-GEPS中模式物理过程的不确定性,发展了模式物理过程倾向随机扰动技术(SPPT)。试验结果表明:SPPT方案的应用有效提高了GRAPES-GEPS在南、北半球和热带地区等压面要素预报的集合离散度,同时一定程度减小了集合平均误差,进而改进了集合平均误差与集合离散度的关系,其中SPPT方案在热带地区的改进最为显著。本文发展的基于奇异向量的初始扰动方法和模式扰动SPPT方案在中国气象局2018年12月业务化运行的GRAPES-GEPS中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奇异向量 初始扰动 模式扰动SPPT方案 GRAPES全球集合预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场奇异向量的CMA全球集合预报试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霍振华 李晓莉 +1 位作者 陈静 刘永柱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5-667,共13页
目前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Global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CMA-GEPS)利用CMA全球数值预报系统分析场计算奇异向量(ANSV),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采用同化背景场计算奇异向量(FCSV),在业... 目前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Global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CMA-GEPS)利用CMA全球数值预报系统分析场计算奇异向量(ANSV),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采用同化背景场计算奇异向量(FCSV),在业务流程上先于计算ANSV,可优化集合预报系统运行时间。为此,在CMA-GEPS中探索采用FCSV进行集合预报的可行性,分析ANSV和FCSV的空间分布及相似指数,进而针对夏秋季节10个个例开展采用ANSV和FCSV的全球集合预报试验,从等压面要素集合预报技巧、中国地区24 h累积降水概率预报技巧、台风路径集合预报技巧、台风中心最低海平面气压预报技巧等方面对比二者结果。结果表明:ANSV和FCSV的主要结构特征相似,两组集合预报结果相当,表明在CMA-GEPS中使用FCSV可行,可作为未来高分辨率CMA-GEPS业务系统建设的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向量 CMA全球数值预报系统 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基GNSS掩星事件预报方法分析
19
作者 刘宾 张绍成 +1 位作者 何友林 虢盛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星基掩星观测时长通常仅有几十秒,特别是在升星掩星观测中,需要快速实现负高度角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掩星观测时长的问题,基于先验轨道信息辅助的开环跟踪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切线高度的掩...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星基掩星观测时长通常仅有几十秒,特别是在升星掩星观测中,需要快速实现负高度角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掩星观测时长的问题,基于先验轨道信息辅助的开环跟踪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切线高度的掩星事件快速预报方法,以辅助掩星接收机快速捕获和跟踪GNSS掩星信号,从而保证掩星观测数据质量和有效观测时长:对地球局部曲率中心进行修正,得到更为精准的切线高度;然后设置掩星事件的判决条件,采用极值的方式快速预报出符合阈值的掩星事件;最后对全球内曲率中心和曲率半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曲率中心的修正距离最大值可至45 km,曲率半径波动范围可达到65 km,足以影响掩星探测的准确预报。基于气象、电离层和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SMIC-2)实测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掩星预报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掩星漏报率低于3%,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掩星漏报率约14.5%,且预报掩星开始时间大多提前5~10 s;证明基于切线高度的掩星预报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星基掩星事件的预报,以辅助接收机准确捕获和跟踪信号,提升掩星观测资料的数据量和有效观测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掩星 掩星预报 地球曲率改正 开环跟踪 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SMI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GPS/PWV资料三维变分同化改进MM5降水预报连续试验的评估 被引量:17
20
作者 丁金才 袁招洪 +3 位作者 杨引明 叶其欣 仇欣 江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8,共8页
利用区域地基GPS网反演的高时空密度的大气垂直方向水汽总量,也称为可降水量(PWV),可大大弥补常规探空探测水汽资料的不足。为了全面评估区域GPS网PWV资料同化对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改进程度的目的,在个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38天... 利用区域地基GPS网反演的高时空密度的大气垂直方向水汽总量,也称为可降水量(PWV),可大大弥补常规探空探测水汽资料的不足。为了全面评估区域GPS网PWV资料同化对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改进程度的目的,在个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38天的GPS/PWV资料三维同化(3D-Var)改进数值业务预报的试验。研究方法是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GPS气象网在2002年梅雨和盛夏季节观测的PWV资料,通过三维变分同化建立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的初始场,逐日作出长江三角洲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预报。以6小时累积雨量为对象,与未同化GPS/PWV资料的MM5的相应预报比较,通过多种评分方法,评估了GPS/PWV资料改进MM5降水预报的效果。结果表明GPS/PWV资料同化后的MM5降水预报能力在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地区都有所提高,主要是伪击率有较明显的下降,对小范围降水预报的改进更为明显。预报明显改进的区域恰好位于GPS站填补常规探空站间距较大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 可降水量(PWV) 三维变分同化(3D-Var) MM5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