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人参三醇减轻MDA-MB-231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玲玉 叶倩云 +3 位作者 李艳 韩莉 王攀攀 张荣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6-805,共10页
目的:探讨原人参三醇(PPT)对耐紫杉醇(PTX)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MB231-PR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构建MB231-PR耐药细胞作为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的PPT作用于MB231-PR细胞一定时间。用Cell Titer-Glo试剂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MB231-P... 目的:探讨原人参三醇(PPT)对耐紫杉醇(PTX)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MB231-PR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构建MB231-PR耐药细胞作为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的PPT作用于MB231-PR细胞一定时间。用Cell Titer-Glo试剂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MB231-PR细胞和MDA-MB-231亲本细胞(MB231-PT细胞)的活力。用流式细胞术测定PPT和PTX联合使用后细胞sub-G1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用于评估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survivin、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免疫荧光染色用于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蛋白表达水平。q PCR检测IL-6、IL-8、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CD44、NANOG、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和醛脱氢酶1(ALDH1)的m RNA表达水平。肿瘤球形成实验用于评估干细胞特性。结果:(1)PPT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降低MB231-PR细胞活力(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8.17μmol/L。PPT和PTX联合治疗后,MB231-PR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诱导sub-G1期的积累(P<0.01),Bax/Bcl-2的比值上调(P<0.01),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蛋白水平升高(P<0.05),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2)PPT与PTX联合治疗后,炎症细胞因子(IL-6、IL-8、CXCL1和CCL2)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OCT4、SOX2、NANOG、ALDH1和CD44)的m 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IL-6和IL-8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显著抑制MB231-PR细胞NF-κB的活性(P<0.05),并损害MB231-PR细胞的肿瘤球体生长(P<0.05)。(3)PTX处理诱导了核p-p65的表达,这种作用可以被PPT减弱。结论:PPT联合PTX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和肿瘤干细胞来降低MB231-PR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人参三醇 三阴性乳腺癌 紫杉醇 耐药性 炎症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晚中生代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贵山 温汉捷 裘愉卓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3-253,共11页
对闽西三个地区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区域的基性岩脉为亚碱性岩石系列,具有高Al、低Ti、Na2O>K2O的特征;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强场元素。半村辉绿岩脉和拔里角闪辉长岩脉以Nb、Ta、Ti负异常为特征,林子坟辉长辉绿... 对闽西三个地区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该区域的基性岩脉为亚碱性岩石系列,具有高Al、低Ti、Na2O>K2O的特征;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强场元素。半村辉绿岩脉和拔里角闪辉长岩脉以Nb、Ta、Ti负异常为特征,林子坟辉长辉绿岩脉具有Nb、Ta负异常和Ti弱正异常。半村和拔里的岩脉稀土元素总量高,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8~8.4;林子坟的岩脉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轻稀土元素弱富集,(La/Yb)N=2.0。结合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初步认为半村和拔里的基性岩脉来自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富大离子亲石元素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林子坟基性岩脉是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地壳混染作用是其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原因。结合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可知,半村和拔里岩脉具有的大陆边缘弧的特征并不指示基性岩脉形成的构造环境,而是说明其源区受到俯冲板片派生出来的流体交代作用。半村和拔里岩脉形成于大陆板内拉张带,林子坟岩脉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与华南其他地区的基性岩脉对比表明,虽然晚中生代华南地区处于拉张的构造背景下,但是岩脉形成的构造环境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有明显的差异,反映了各地区构造环境演变和地幔演化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脉 地幔源区 构造环境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NdFeB永磁材料取向度的定量计算(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占勇 谷南驹 刘金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2-484,共3页
本文在分析烧结NdFeB取向度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采用这种方法 ,仅利用烧结体垂直于外加磁场方向截面的X射线衍射谱 ,通过简单的计算就能很容易的计算出磁体的取向度。
关键词 烧结 永磁材料 NdFeB取向度 磁场 X射线衍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捕食棉蚜(Aphis gossypii)的功能反应:实验与模拟(英文) 被引量:7
4
作者 夏敬源 马艳 +1 位作者 王春义 崔金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0-212,共13页
室内研究了5个温度条件(15、20、25、30和35±0.5℃)下,七星瓢虫(Cocinelaseptempunctata)5个捕食虫态对棉蚜(Aphisgosypi)3个体积组的功能反应。测试温度范围内,瞬时攻... 室内研究了5个温度条件(15、20、25、30和35±0.5℃)下,七星瓢虫(Cocinelaseptempunctata)5个捕食虫态对棉蚜(Aphisgosypi)3个体积组的功能反应。测试温度范围内,瞬时攻击率(searchrate)和处置时间(han-dlingtime)随捕食者龄期的增长而增加;每一捕食者虫态内,搜索率随猎物体积的增加而上升,而处置率则下降;搜索率随温度增加直线上升,而处置率则呈曲线上升。田间罩笼内研究了5个捕食者虫态对棉蚜混合种群的捕食功能,其捕食率远远低于室内实验。应用复合捕食方程并结合叶面积的影响对七星瓢虫捕食棉蚜的功能进行了模拟研究,且模拟值与观察值吻合程度较好。本研究表明,虽然七星瓢虫—棉蚜系统比较复杂,可以应用本研究探讨的方法建立模拟模型,以准确预测田间棉蚜的种群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棉蚜 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多孔炭/炭复合材料骨组织改建支架的生物学性能及其表征(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宁 王强修 +2 位作者 董建文 郝广政 李木森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236,共5页
采用炭/炭复合材料制备了骨组织改建支架,并对所制支架进行了表面形貌观察、痕量元素分析和体内生物学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制支架能够有效实现对自体移植骨的支撑和骨性融合,生物相容性良好。亦即,表面多孔炭/炭复合材料能够满足作为... 采用炭/炭复合材料制备了骨组织改建支架,并对所制支架进行了表面形貌观察、痕量元素分析和体内生物学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制支架能够有效实现对自体移植骨的支撑和骨性融合,生物相容性良好。亦即,表面多孔炭/炭复合材料能够满足作为骨组织改建支架材料的成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炭/炭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TYJ-45型台式烟苗剪叶机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楚宜民 陈建 燕亚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为满足中小棚烟苗穴盘式漂浮育苗烟苗剪叶的需求,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提高剪叶效率,达到适时对漂浮育苗科学管理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台式烟苗剪叶机。该机具以1台单相异步电动机和1台膜片式电泵为动力源,可一次完成剪叶、喷药消毒等作业。... 为满足中小棚烟苗穴盘式漂浮育苗烟苗剪叶的需求,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提高剪叶效率,达到适时对漂浮育苗科学管理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台式烟苗剪叶机。该机具以1台单相异步电动机和1台膜片式电泵为动力源,可一次完成剪叶、喷药消毒等作业。根据育苗盘的结构,设计了独特的进出盘输送装置;根据漂浮育苗烟苗的生长特点,设计了钣金结构形式的剪叶罩以及合适的刀具倾角,使烟苗修剪区形成合理的负压,实现剪叶和碎叶的可靠回收。通过程控的药泵实现对烟苗的断续喷药消毒,达到节省药液和防止污染的目的。该机具可以达到平稳剪叶、剪叶高度可控可调以及效率高的目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紧凑、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苗 剪叶机 台式 喷药 消毒 漂浮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纤和调制半导体激光的准直方法(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洋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8-252,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激光光纤准直方法。利用光传播的平行性和直线性 ,光学准直技术被用于精密地建立几何参数的测量基准 ,在这些应用中 ,光束、处理电路的漂移、杂散光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为了消除这些影响 ,本文利用调制半导体...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激光光纤准直方法。利用光传播的平行性和直线性 ,光学准直技术被用于精密地建立几何参数的测量基准 ,在这些应用中 ,光束、处理电路的漂移、杂散光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为了消除这些影响 ,本文利用调制半导体激光技术和光纤技术形成准直光束 ,四象限探测器进行探测 ,相敏检波技术对光电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所有的信号共享同一信号处理信道 ,且光束的调制频率远离杂散光的频率范围 ,激光光束漂移杂散光、电路漂移被抑制 ,在 1m范围获得了 0 3μm的准直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准直 光束调制 半导体激光器 光纤 几何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arthquak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mobile observation 被引量:4
8
作者 滕云田 张炼 +2 位作者 周鹤鸣 王彦 刘晓芹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8-561,共4页
关键词 地震数据 流动观测 数据采集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放大电路 模数转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of Continuous Microwave Drying Raspberry Puree Based on RSM and ANN-GA 被引量:2
9
作者 Zheng Xian-zhe Gao Feng +2 位作者 Fu Ke-sen Lu Tian-lin Zhu Chong-h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3年第1期69-84,共16页
To improve drying uniformity and anthocyanin content of the raspberry puree dried in a continuous microwave dryer,the effects of process parameters(microwave intensity,air velocity,and drying time)on evaluation indexe... To improve drying uniformity and anthocyanin content of the raspberry puree dried in a continuous microwave dryer,the effects of process parameters(microwave intensity,air velocity,and drying time)on evaluation indexes(average temperature,average moisture content,average retention rate of the total anthocyanin content,temperature contrast value,and moisture dispersion value)were investigated via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and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with genetic algorithm(G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rowave intensity and drying time dominated the changes of evaluation indexes.Overall,the ANN model was superior to the RSM model with better estimation ability,and higher drying uniformity and anthocyanin retention rate were achieved for the ANN-GA model compared with RSM.The optimal parameters were microwave intensity of 5.53 W•g^(-1),air velocity of 1.22 m·s^(-1),and drying time of 5.85 min.This study might provide guidance for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microwave drying berry fru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pberry puree continuous microwave dry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genetic algorithm(GA)clc number:TG376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6-8104(2023)-01-0069-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激光场中用劈裂算子演化波函数(英文)
10
作者 雷安乐 黎忠 +1 位作者 倪国权 徐至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2-176,共5页
介绍了用劈裂算子求解超短激光场中原子系统波函数的方法。此法比标准差分法给出更准确的模拟结果。许多结果可从演化的波函数中得到。作为例子。
关键词 超短激光 波函数 劈裂算子 原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rmal storage unit with possible nano enhanc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in building cooling applications
11
作者 Solomon G Ravikumar Ravikumar T S +1 位作者 Raj V Antony Aroul Velraj R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91-102,共12页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used in free cool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 is low,due to the poo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materials.The recent phenomenal advancement in nano...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used in free cool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 is low,due to the poo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materials.The recent phenomenal advancement in nano technology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an appreciable enhancement i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using nano technology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a detailed parametric study is carried out,to analyse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potential with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nventional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nd nano enhanc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under various flow conditions of the heat transfer fluid.Initially,the theoretical equation,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e for outward cylindrical solidification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is validat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t is inferred from the parametric studies,that for paraffinic phase change materials with air as the heat transfer fluid,the first step should be to increase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to the maximum extent,before making any attempt to increas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with the addition of nano particles.When water is used as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the addition of nano particles is recommended to achieve better heat transfer,when a liquid is used as the heat transfer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storage phase change material nano particle solidification time building cooling doi.3969/j.issn.2095-4239.2013.02.002 clc number:TK 51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4239(2013)02-091-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晶体的电子比热(英)
12
作者 李翠莲 马红儒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计算了10次准晶体Al-Cu-Co;;Al-Cu-Li和二十面体准晶Al-Mn-Si在0~1180K温度范围的电子比热;;发现这些准晶体的电子比热随温度增加近似线性地增加;;但其比热曲线的陡度随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当电子态密度在费米能... 计算了10次准晶体Al-Cu-Co;;Al-Cu-Li和二十面体准晶Al-Mn-Si在0~1180K温度范围的电子比热;;发现这些准晶体的电子比热随温度增加近似线性地增加;;但其比热曲线的陡度随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当电子态密度在费米能级附近的值较大时;;电子比热曲线的斜率较大.如:10次准晶Al-Cu-Co;;当温度到达1000K时;;电子比热为0.2209kB/atom;;很明显;;此时电子比热不能忽略;;讨论了这些准晶体中电子的化学势与温度的关系;;发现其化学势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这一点准晶体与晶体材料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晶体 电子比热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