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CI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绪仓 连小云 +4 位作者 赵文理 杨娣娣 韩秀蕊 邢佩霓 李梅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5,318,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 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NF-γ的分泌量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P<0.05);在5∶1-4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抗淋巴瘤细胞活性均高于CIK细胞,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DC-CIK细胞 生物学活性 抗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不同培养时间的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琨 赵艳敏 +8 位作者 高笑天 张月 李景圆 董武 荣阳 荣根满 易成建 张剑 刘晓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CIK细胞培养时间与细胞毒活性的关系。方法抽取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于培养第0、7、14、21、28、35、42天分别收取培养的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CIK细胞中CD3+、CD56+... 目的探讨CIK细胞培养时间与细胞毒活性的关系。方法抽取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于培养第0、7、14、21、28、35、42天分别收取培养的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CIK细胞中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及增值率,用MTT法测定其对肺癌细胞株A549杀伤活性。结果培养第21天细胞扩增倍数为(372±1.87)倍,培养第28天细胞扩增倍数为(410±6.52)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35天CIK细胞扩增倍数为(414±5.16)倍,与培养第28天细胞扩增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第28天CIK细胞中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为(35.6±2.30)%,达最高峰,其后逐渐降低。用MTT法检验不同培养时间的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杀伤活性,当效靶比为10∶1时,培养21 d的CIK细胞杀瘤率是95%,达最高峰;当效靶比20∶1时培养21 d的CIK细胞杀瘤率已达100%;当效靶比40∶1时培养14 d的CIK细胞杀瘤率即可达到100%。结论培养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增强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CIK细胞的最佳培养时间应为28 d左右。增加效应细胞的数量,会大大提升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细胞毒活性 增殖率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治疗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朝晖 王丰 +3 位作者 华东 刘志辉 吴小红 任金冬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 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高效诱导扩增CIK细胞并观察自体CIK过继免疫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利用抗CD3单抗、IL 2、γ IFN等细胞因子从12例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扩增CIK细胞,分3次自体回输;并用流式细... 目的 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高效诱导扩增CIK细胞并观察自体CIK过继免疫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利用抗CD3单抗、IL 2、γ IFN等细胞因子从12例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扩增CIK细胞,分3次自体回输;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回输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结果 CIK细胞经13d培养后细胞总数和CD3+CD56+T效应细胞均获得大量增殖,分别平均增殖123(46~301)倍和1656(177~5130)倍.肿瘤患者经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后,CD3、CD4T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 可从不同恶性肿瘤患者PBMC中高效诱导扩增CIK细胞;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免疫治疗 CIK细胞 T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与白介素-2回输联合同步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尹先哲 王苗 +4 位作者 杜锋 刘丽娜 蔡芳 李毅星 丁旭萌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8期21-22,25,共3页
目的观察评价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与白介素-2回输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方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过继性CIK细胞与白介素-2回输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53例行单纯T... 目的观察评价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与白介素-2回输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方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过继性CIK细胞与白介素-2回输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53例行单纯TP化疗。观察指标:疗效、生存质量、毒性、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毒副作用未增加,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CIK细胞与白介素-2回输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CIK细胞 过继免疫治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魏彪 蒋文军 唐小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疗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体外利用抗CD3单抗、IL-2、IFN-γ等细胞因子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扩增CIK细胞,培养11~14 d后,分3个疗程回输患者体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 目的观察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疗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体外利用抗CD3单抗、IL-2、IFN-γ等细胞因子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扩增CIK细胞,培养11~14 d后,分3个疗程回输患者体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回输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结果86例接受自体CIK细胞治疗患者中,PR+MR为72例,总缓解率为83.72%。治疗前、后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CIK细胞经培养后细胞总数和CD3、CD56 T效应细胞均获得大量增殖,自体回输免疫治疗后,CD3、CD4 T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可高效扩增CIK细胞,自体回输能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过继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载体规模化培养草鱼细胞与病毒的工艺及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秋凤 曾令兵 +4 位作者 周勇 马杰 范玉顶 张辉 李瑞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75,共7页
研究了在悬浮培养系统中使用微载体Cephodex规模化培养草鱼肾脏组织细胞CIK和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条件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ephodex是一种适合CIK细胞贴壁生长的微载体,搅拌方式(搅拌时间/静止时间)及血清浓度(0%、5%、10%、15%)... 研究了在悬浮培养系统中使用微载体Cephodex规模化培养草鱼肾脏组织细胞CIK和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条件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ephodex是一种适合CIK细胞贴壁生长的微载体,搅拌方式(搅拌时间/静止时间)及血清浓度(0%、5%、10%、15%)对CIK细胞在Cephodex微载体上的贴附效率有影响。贴附期以转速35 r/min、每静置45 min搅拌2 min的间歇搅拌方式最佳,8 h后细胞贴附率可达90%以上;细胞贴附期培养基中的血清浓度为5%。当Cephodex微载体用量10 mg/mL、细胞初始接种密度2.5×105cells/mL、连续搅拌速度40 r/min时可获得最佳的细胞生长效能。用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大规模培养CIK细胞,接种感染复数为0.1的GCRV病毒3 d后,培养细胞出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lgTCID50/mL)为8.5。本项研究为草鱼出血病疫苗规模化制备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CIK)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 微载体 大规模培养 工艺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CIK的建立(简报) 被引量:24
7
作者 左文功 钱华鑫 +2 位作者 许映芳 杜森英 杨先乐 《淡水渔业》 1984年第2期38-39,共2页
鱼类细胞系是研究鱼类病毒和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基础。自Wolf和Quimby(1962)报告建立RTG-2细胞系以后,国外相继报告来自冷水性和温水性鱼类组织的细胞系已有数十年。我国台湾省陈秀男和郭光雄(1931)曾报告建立了鱼卵巢组织细胞系。
关键词 细胞系 CIK 肾脏组织 卵巢组织 简报 细胞生物学 类病毒 草鱼 鱼类 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体外逆转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蒋东霞 杨晓博 +3 位作者 赵婷茹 徐虹 胡杰英 宋永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CIK细胞体外逆转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可行性。方法:用人外周血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及树突状细胞(DC),然后将其与成熟DC进行共... 目的:研究CIK细胞体外逆转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可行性。方法:用人外周血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及树突状细胞(DC),然后将其与成熟DC进行共培养,作为效应细胞,以K562敏感株与耐药细胞株为靶细胞进行体外逆转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靶细胞的P-gp表达及细胞内的ADR相对含量,MTT法测定其细胞毒作用,RT-PCR检测mdr-1基因耐药性逆转表达状况。结果:K562/ADR耐药细胞株ADR含量经效应细胞细胞作用后,细胞内的ADR含量分别提高了13.80%、39.50%,(P<0.01);,P-gp分别降低12.00%、42.69%,(P<0.01),mdr-1基因表达呈下调趋势,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分别达45.8%、78.9%,(P<0.01)。结论:CIK+K562/ADR-DC对P-gp高表达K562/ADR耐药细胞株具有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有效提高了细胞内的ADR含量,下调了P-gp、mdr-1表达,使免疫效应细胞体外逆转多药耐药的效果得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DC细胞 K562/ADR细胞株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13
9
作者 聂鑫 刘侃峰 滕少侠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7期106-108,共3页
用免疫活性细胞输注的过继免疫是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此疗法不仅是常规抗肿瘤治疗的补充,更是为晚期不宜手术或无法承受放疗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的患者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成为人类抗击肿瘤最有希望的战略措施之一。CIK(Cyt... 用免疫活性细胞输注的过继免疫是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此疗法不仅是常规抗肿瘤治疗的补充,更是为晚期不宜手术或无法承受放疗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的患者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成为人类抗击肿瘤最有希望的战略措施之一。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是继LAK,TIL及CD3AK细胞之后,具有细胞增殖倍数高、肿瘤杀伤能力强等特点的新一代过继免疫抗肿瘤细胞。本文就CIK的特点,抗肿瘤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 过继免疫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体外扩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佳烈 马国强 +1 位作者 包利清 刘艳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X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正常成人新鲜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利用连续非贴壁的方法获得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IFN-γ、IL-1β、IL-2、CD3mAb),诱导生成CIK细胞,以LAK...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体外增殖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正常成人新鲜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利用连续非贴壁的方法获得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IFN-γ、IL-1β、IL-2、CD3mAb),诱导生成CIK细胞,以LAK细胞作为对照。观察CIK细胞的扩增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MTT法测定其杀瘤活性。结果:诱导16d后,CIK细胞的增殖率达到高峰,具有较强的扩增能力,经过22d培养,总的细胞数可扩增至100多倍;CIK细胞和LAK细胞相比,在前期无明显差异,至18、21d时扩增能力显著高于LAK细胞的扩增倍数(P<0.01)。CIK细胞是一群异质细胞群,CD3+CD56+细胞为其主要的效应细胞,经过22d培养显著增加,为(55.15±5.49)%,其绝对值可增加1500多倍。CIK对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具有较强的杀瘤能力。结论: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和杀瘤能力,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扩增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CIK细胞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 被引量:15
11
作者 徐晓霞 郭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在恶性肿瘤患者的CIK细胞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行CIK细胞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50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全程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掌握... 目的探讨在恶性肿瘤患者的CIK细胞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行CIK细胞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50例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全程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程度、相关自我护理技能和态度、行为的改变状况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践,可以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促进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CIK细胞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葳 徐铭宝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9期217-219,共3页
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中新近发展起来的CIK细胞治疗在近几年的恶性肿瘤治疗领域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CIK细胞是一种免疫效应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后具有比LAK细胞更快的增殖速度,同时兼具T淋巴细胞强大的杀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 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中新近发展起来的CIK细胞治疗在近几年的恶性肿瘤治疗领域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CIK细胞是一种免疫效应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后具有比LAK细胞更快的增殖速度,同时兼具T淋巴细胞强大的杀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自上世纪80年代发现这种细胞起,人们对于CIK细胞生物学特征的认识一直在不断的更新,目前以CIK细胞为主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已经在国内临床开展,并有望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DC—CIK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孟娟 彭大为 +1 位作者 王美清 周宇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8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DC-CIK联合肝动脉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自体DC-CIK联合TACE治疗(治疗组)40例和TACE治疗(对照组)38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给予... 目的观察自体DC-CIK联合肝动脉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自体DC-CIK联合TACE治疗(治疗组)40例和TACE治疗(对照组)38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给予自体DC-CIK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学指标、不良反应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细胞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56+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235, P=0.0439,P=0.0298),CD4+、CD16+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3+、CD4+/CD8+、CD4+、CD56+、CD16+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乏力、失眠、纳差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改善不明显;治疗组KPS评分提高72.5%,对照组提高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治疗组有效率(RR)36.84%,对照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中位生存期治疗组14.8个月,对照组13.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6)。治疗组3例患者输注DC-CIK细胞后出现畏冷、寒颤、发热、2例患者回输后出现乏力、四肢肌肉酸痛.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自体DC-CIK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安全可行,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栓塞 CIK细胞 DC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本玲 高全立 +3 位作者 范瑞华 刘雪 郭金东 张成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315-317,320,共4页
目的:探讨CIK联合FP化疗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21例采用CIK联合FP方案:DDP 30 mg/m^2,静滴,第1-3 d,5-FU500 mg/m^2,静滴,第1-5 d,化疗前抽血行CIK细胞培养,12-14 d培养结束后回输,21 d为1周期。... 目的:探讨CIK联合FP化疗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21例采用CIK联合FP方案:DDP 30 mg/m^2,静滴,第1-3 d,5-FU500 mg/m^2,静滴,第1-5 d,化疗前抽血行CIK细胞培养,12-14 d培养结束后回输,21 d为1周期。对照组25例采用FP方案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4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两组均无CR病例。对照组PR 8例,SD 8例,PD 9例,有效率32%,临床获益率64%,CIK联合FP观察组,PR 10例,SD 7例,PD 4例,有效率47.6%,临床获益率80.95%。两组近期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2周,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型进行分析显示,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CIK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IK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的中医病机及CIK细胞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的探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谷文龙 孙军 +1 位作者 颜廷华 黄成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2期127-128,共2页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该治疗方案的可实施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41例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接受静脉5...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该治疗方案的可实施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41例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接受静脉5天输注CIK细胞,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肿瘤标志、免疫指标、生活质量、生存期的变化情况,探究CIK细胞治疗法的效果。结果 41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经CIK细胞治疗后,78.0%的患者肿瘤标志物下降,63.4%的患者免疫力水平上升,全体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生活质量较治疗前而已有所提升。结论对于无法通过手术、化疗进行治疗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使用CIK细胞治疗法进行治疗。CIK细胞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过继免疫疗法 老年人 恶性肿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行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兵 陆宇晗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5期1388-1389,共2页
近年来,生物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生物免疫治疗的发展,肿瘤护理面临新的挑战。DC-CIK细胞疗法是自体免疫细胞回输疗法的简称,临床应用已证实其在部分实体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DC~CIK细... 近年来,生物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生物免疫治疗的发展,肿瘤护理面临新的挑战。DC-CIK细胞疗法是自体免疫细胞回输疗法的简称,临床应用已证实其在部分实体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DC~CIK细胞疗法从免疫细胞采集前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细胞免疫疗法 消化道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FP-N1-TNFα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艳鑫 赵留芳 +4 位作者 杨洁 孙瑞梅 王虎 李晓江 隋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构建pEGFP-N1-TNFα重组质粒并鉴定,为转导CIK细胞并定位表达奠定基础。方法以pMD19Sim-ple T-TNFα为模板,PCR扩增TNFαCDS区片段,将PCR产物进行15g/L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回收TNFα条带,用BglⅡ和HindⅢ将TNFα的PCR片段及目的载体pE... 目的构建pEGFP-N1-TNFα重组质粒并鉴定,为转导CIK细胞并定位表达奠定基础。方法以pMD19Sim-ple T-TNFα为模板,PCR扩增TNFαCDS区片段,将PCR产物进行15g/L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回收TNFα条带,用BglⅡ和HindⅢ将TNFα的PCR片段及目的载体pEGFP-N1双酶切,然后进行连接。连接产物转化至DH5α中。挑取克隆,提质粒,进行鉴定。结果 PCR扩增片段、双酶切出现722bp大小的目的基因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插入片断测序结果与合成的寡核苷酸序列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GFP-N1-TNFα,为下一步用纳米材料转染CIK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真核表达载体 质粒pEGFP—N1 基因疗法 CI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注射液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达春和 刘丽君 +7 位作者 王艳 付小文 边雨田 胡杰亮 韩军平 屈蕾蕾 李发平 张强 《内科》 2019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甘肃省白银地区各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39例,随机分为苦参碱组、CIK组、苦参碱+CIK组,每组患者13例,分别给予单纯苦参碱注...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甘肃省白银地区各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39例,随机分为苦参碱组、CIK组、苦参碱+CIK组,每组患者13例,分别给予单纯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单纯CIK细胞治疗、苦参碱注射液联合CIK细胞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测比较三组患者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治疗过程中三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伴随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三组患者的AFP、CEA、CA199水平表现为苦参碱+CIK组<CIK组<苦参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苦参碱+CIK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伴随症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苦参碱组和CIK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注射液联合CIK细胞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能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不良反应轻微,比较适用于无法耐受化疗的肿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CIK细胞 肺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肿瘤患者CIK免疫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欧利芳 廖玉泉 曾满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5期67-68,共2页
总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20例患者共42次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CIK细胞治疗的护理标准操作流程。认为在CIK细胞治疗护理过程中制定标准的护理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 总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免疫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分析20例患者共42次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CIK细胞治疗的护理标准操作流程。认为在CIK细胞治疗护理过程中制定标准的护理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能有效地降低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 CIK细胞 免疫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冻存后诱导为CIK细胞及其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体龙 杨跃煌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低温冻存对处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诱导为CIK(cytokine-inducedkiller)细胞及抗肿瘤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非程控降温方法冻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复苏后诱导为CIK细胞,与新鲜的未经冻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的CIK细胞进行扩... 目的研究低温冻存对处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诱导为CIK(cytokine-inducedkiller)细胞及抗肿瘤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非程控降温方法冻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复苏后诱导为CIK细胞,与新鲜的未经冻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的CIK细胞进行扩增能力、细胞纯度、细胞毒活性等比较。结果冻存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生成的CIK细胞在扩增能力、细胞纯度、细胞毒活性等方面与新鲜细胞直接诱导生成的CIK细胞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冻存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以诱导生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CIK细胞,研究结果对CIK细胞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低温冻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