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源CIELAB颜色空间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克杰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14-21,共8页
建立有源CIELAB颜色空间,使用颜色感知色相角h、感知饱和度C*和感知亮度L*,观察RGB颜色和油墨颜色的特性。研究表明,利用有源CIELAB颜色空间,可以看到以256阶调RGB三原色表述的颜色,在绿-青-蓝色相角区间会缺少对可见光足够的表现力;在... 建立有源CIELAB颜色空间,使用颜色感知色相角h、感知饱和度C*和感知亮度L*,观察RGB颜色和油墨颜色的特性。研究表明,利用有源CIELAB颜色空间,可以看到以256阶调RGB三原色表述的颜色,在绿-青-蓝色相角区间会缺少对可见光足够的表现力;在饱和度和亮度较低区域,颜色会缺失很多。如果增加新的青原色,可以有效扩大颜色空间;增加原色的阶调级数在10倍以上,可以有效增加颜色饱和度和阶调的平滑度。使用简约12位RGB颜色,可以将颜色数有效控制在7560万种以内,仅比8位RGB颜色数增加4倍多。油墨颜色不应再延续使用网点面积百分率整数表示,阶调级数应达到25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感知 颜色阶调 阶调平滑度 有源cielab颜色空间 简约12位RGB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相似的CIE L*a*b*颜色信号向孟塞尔色序系统分级转换 被引量:6
2
作者 叶程 刘真 +1 位作者 吴光远 朱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6-633,共8页
针对传统数学建模法无法实现CIELAB颜色信号向孟塞尔色序系统精确转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相似的分级转换算法。首先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CIELAB颜色系统与孟塞尔色序系统间的结构关系,接着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级转换的方式先后得到... 针对传统数学建模法无法实现CIELAB颜色信号向孟塞尔色序系统精确转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相似的分级转换算法。首先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CIELAB颜色系统与孟塞尔色序系统间的结构关系,接着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级转换的方式先后得到CIELAB颜色信号对应的孟塞尔明度V、色调H和彩度C三色标,并在第二级转换求色标H时使用了一种多次插值求最小色差的新方法,以保证算法的计算精度。对2 735组检验样本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可靠性,并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图像颜色信号处理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媒体 图像信号处理 颜色空间转换 cielab颜色空间 孟塞尔色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坐标及三角形插值的颜色信号色域映射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叶程 刘真 吴明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80-2186,共7页
针对颜色信号在进行跨媒体传输时出现的失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球坐标及三角形插值的色域映射算法.首先,在球坐标系内选取出目标色域的边界颜色点以作为三角形插值的节点;其次,通过插值节点预查找方法选取出3个符合插值要求的最优节点;最... 针对颜色信号在进行跨媒体传输时出现的失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球坐标及三角形插值的色域映射算法.首先,在球坐标系内选取出目标色域的边界颜色点以作为三角形插值的节点;其次,通过插值节点预查找方法选取出3个符合插值要求的最优节点;最后,使用三角形插值计算得到待映射颜色信号对应的目标色域边界.在EPSON及HP打印机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计算精度及执行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呈色设备及彩色图像的色域映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媒体 色彩管理 色域映射 打印机 cielab颜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以颜色视觉感知参数优化匹配源和目的颜色空间的算法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克杰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09年第5期22-26,32,共6页
彩色图像复制工艺中,直接在与设备相关颜色空间中对原色调进行变换,对彩色图像印刷质量的影响可谓是喜忧参半。因此以色度学理论和方法,设计新的工艺规范,成为提高彩色图像成像质量的新途径。新工艺规范的核心是建立有源CIELAB颜色空间... 彩色图像复制工艺中,直接在与设备相关颜色空间中对原色调进行变换,对彩色图像印刷质量的影响可谓是喜忧参半。因此以色度学理论和方法,设计新的工艺规范,成为提高彩色图像成像质量的新途径。新工艺规范的核心是建立有源CIELAB颜色空间。在此空间中,以视觉感知颜色色相h、饱和度C*和亮度L*,优化匹配源和目的颜色空间颜色。彩色图像数字化设备生成的颜色线性扩展到PCS空间的CIERGB颜色空间,以CIELAB空间的L*C*h参数对外传递。CIERGB三原色允许出现负值,以使设备颜色空间在线性扩展中不会被压缩。彩色图像应用设备及系统的颜色空间中颜色以L*C*h参数优化匹配PCS空间中CIERGB颜色对应的L*C*h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空间映射 有源cielab颜色空间 印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的中药复方安慰剂配色模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航 黎盛强 +5 位作者 周恩丽 王团结 章晨峰 张欣 肖伟 王振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构建粒子群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对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的用量进行预测,为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颜色的模拟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样品颜色参数L、a^... 目的构建粒子群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对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的用量进行预测,为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颜色的模拟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样品颜色参数L、a^(*)、b^(*)与色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化BP神经网络权重和偏置,防止模型出现局部最小值,再采用线性降低权系数法和引入变异算子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以颜色综合评价指标(ΔE)为客观评价标准,验证试验结果。结果训练结果表明,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拟合精度最高达到98.31%;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最小,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色差(ΔE)分别为0.4115、2.1646、2.56;制备3种颗粒的验证样品进行验证,验证样品与模型药物的ΔE分别为1.73、2.63、4.11,肉眼直观评价其中两组与模型药物色差较小。结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可模拟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用量预测,可作为安慰剂配色研究的推荐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颗粒 安慰剂 颜色模拟 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cielab颜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色素对单体花色苷辅色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婷婷 唐柯 +3 位作者 韩业慧 李记明 于英 徐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11-116,共6页
比较模拟酒体系下,六种辅色素(槲皮素,quercetin;槲皮苷,quercetin 3-rhamnoside;表儿茶素,epicatechin;表焙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咖啡酸,caffe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与三种单体花色苷储存过程中辅色效果与颜色变化,旨在研... 比较模拟酒体系下,六种辅色素(槲皮素,quercetin;槲皮苷,quercetin 3-rhamnoside;表儿茶素,epicatechin;表焙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咖啡酸,caffe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与三种单体花色苷储存过程中辅色效果与颜色变化,旨在研究不同结构辅色素与花色苷对辅色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槲皮素、槲皮苷以及咖啡酸与花色苷形成较好的辅色作用,但在储存后期槲皮素出现大幅减弱;六种辅色素对于花色苷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alvidin-3-O-glucoside,Mv-3-Glu)和二甲花翠素乙酰葡萄糖苷(malvidin-3-O-acetylglucoside,Mv-acet-Glu)的辅色大小明显高于对花色苷花翠素-3-O-葡萄糖苷(delphinidin-3-O-glucoside,Dp-3-Glu)的辅色大小。辅色素与花色苷的不同对颜色的保持程度也不同,槲皮苷和咖啡酸对花色苷颜色起到较好的保持作用,且对Mv-3-Glu、Mv-acet-Glu的保持程度高于对Dp-3-Glu的保持程度。研究证明:辅色素与花色苷的结构差异都会导致辅色作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花色苷 辅色作用 酚类物质 cielab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空间的图像全息数字水印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广平 周华强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2,69,共5页
为了提高水印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在颜色模型、全息和小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Lab空间的图像全息数字水印算法。首先将水印信息进行双随机相位调制并生成水印全息图,然后将载体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CIELab空间,对L分量进行两... 为了提高水印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在颜色模型、全息和小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Lab空间的图像全息数字水印算法。首先将水印信息进行双随机相位调制并生成水印全息图,然后将载体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CIELab空间,对L分量进行两次小波分解,再将水印全息图嵌入两次小波分解后的低频系数上,采用全息加密技术对水印信息进行加密,实现水印的盲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水印的不可见性较好(PSNR>20 dB),经过图像处理操作的攻击结果表明,提取水印的NC>0.9。与其他水印算法做鲁棒性的对比实验,证明了该算法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小波变换 水印提取 cielab颜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试纸条的手机图像比色分析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任兵 程文播 +4 位作者 钱庆 章强 白鹏利 潘宇骏 段鹏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40-349,共10页
针对目前基于手机图像比色算法存在的色差计算不可靠、计算量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符合人眼视觉的比色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将原始的非线性RGB颜色空间的色彩信息转换到符合人眼视觉的CIELab颜色空间,在此空间计算测试颜色和参考颜色之... 针对目前基于手机图像比色算法存在的色差计算不可靠、计算量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符合人眼视觉的比色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将原始的非线性RGB颜色空间的色彩信息转换到符合人眼视觉的CIELab颜色空间,在此空间计算测试颜色和参考颜色之间的色差,可以在参考颜色中准确找到与测试颜色最相近的颜色,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地提出"垂点法",对颜色的相似程度信息进一步定量,实现了对尿液试纸条的定量分析。实验通过手机拍照获取密闭实验箱中尿液试纸条的图像,定量分析人工尿液中的pH(4.5~9.5)、葡萄糖含量(0~60mmol/L)和蛋白质含量(0~4g/L),并使用目测分析法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比色算法不仅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而且计算量也比较小,非常适合应用在基于手机图像的尿液试纸比色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elab颜色空间 比色分析法 尿液试纸条 智能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酒帽管理方式对干红葡萄酒理化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康仪 魏夕卜 +5 位作者 司雨璇 王佳敏 宋育阳 秦义 刘延琳 姜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9-164,共6页
以赤霞珠、梅洛为原料制备干红葡萄酒,探究带皮发酵期间压帽法和浸入法两种不同的酒帽管理方式对葡萄酒发酵和其基础理化指标、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压帽法、浸入法的组别发酵速率存在差异,发酵终产物总酚含量分别为641.17~836... 以赤霞珠、梅洛为原料制备干红葡萄酒,探究带皮发酵期间压帽法和浸入法两种不同的酒帽管理方式对葡萄酒发酵和其基础理化指标、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压帽法、浸入法的组别发酵速率存在差异,发酵终产物总酚含量分别为641.17~836.17 g/L、722.00~883.67 g/L,总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30.98~210.70 g/L、172.72~259.45 g/L,b*值(黄化程度)分别为27.52~35.78、35.23~36.77。对于梅洛葡萄酒,浸入法在发酵中后期对提升酒中总酚、总花色苷含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一优势在赤霞珠葡萄浸渍过程中并不明显。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浸入法可显著提升赤霞珠葡萄酒口感复杂度和梅洛葡萄酒余味持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红葡萄酒 酒帽管理 花色苷 cielab颜色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色泽与香气物质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巧迎 饶博涵 +2 位作者 王凌云 张永刚 陶永胜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1,共7页
以‘户太八号’葡萄为原料,采用常规工艺酿造桃红葡萄酒,利用CIELab颜色空间技术进行色泽评价,用光谱法检测花色苷类化合物;采用SPME-GC-MS定性定量分析酒样香气成分,运用气味活性值(OAV)评价香气物质活性,分析其香气贡献;葡萄酒香气特... 以‘户太八号’葡萄为原料,采用常规工艺酿造桃红葡萄酒,利用CIELab颜色空间技术进行色泽评价,用光谱法检测花色苷类化合物;采用SPME-GC-MS定性定量分析酒样香气成分,运用气味活性值(OAV)评价香气物质活性,分析其香气贡献;葡萄酒香气特征采用经培训的品评小组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酒样呈淡红、微带浅黄色,对颜色起主要贡献的是聚合花色苷和辅花色苷;共测量挥发性物质39种,其中品种香气成分10种,发酵香气成分29种。OAV分析表明,品种香气物质中仅β-大马酮和3-甲硫基-1-丙醇气味活性较高(OAV>1),其他为潜在的气味贡献成分(0.1<OAV<1);发酵香气中有13种化合物具有气味活性,尤其是果香酯类物质。感官分析发现,‘户太八号’桃红葡萄酒主要的香气特征有热带水果、小浆果、温带酸甜果以及愉悦的花香。试验为‘户太八号’葡萄的深加工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太八号 桃红葡萄酒 cielab颜色空间 香气 感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