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磨耗车轮与60N钢轨静态接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晓川 王平 +1 位作者 王健 徐井芒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1-747,共7页
随着车辆的运行,车轮踏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耗,为研究磨耗状态下车轮与钢轨之间的静态匹配性能,利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计算不同磨耗程度的车轮对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和接触力学特性的影响,并与CHN60钢轨的计算结果进... 随着车辆的运行,车轮踏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耗,为研究磨耗状态下车轮与钢轨之间的静态匹配性能,利用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非赫兹滚动接触理论,计算不同磨耗程度的车轮对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和接触力学特性的影响,并与CHN60钢轨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轮对横移小于4 mm时,车轮磨耗程度越大,车轮上接触点的横向分布宽度越大,60N钢轨的接触点横向分布宽度明显小于CHN60钢轨,对提高车辆运行稳定性有利;车轮磨耗程度越大,轮轨磨耗指数越大,60N钢轨的轮轨磨耗指数较小,有利于轮轨廓形的保持能力.车轮磨耗程度越大,位于表面滚动接触疲劳区的范围越大,相比CHN60钢轨,60N钢轨位于表面滚动接触疲劳区的情况较少,相同条件下,能够减少轮轨滚动接触疲劳伤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磨耗车轮 60N钢轨 chn60钢轨 轮轨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N钢轨高速道岔与磨耗车轮接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兆光 徐井芒 +2 位作者 闫正 陈嘉胤 王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3-81,共9页
为研究速度350 km/h 60N钢轨18号高速道岔与LMA磨耗车轮间的静态接触特性,根据迹线法和三维非赫兹接触理论,计算道岔转辙器区尖轨不同顶宽截面和磨耗车轮匹配时接触几何及力学参数,与CHN60钢轨高速道岔对比。研究表明,60N钢轨上接触点... 为研究速度350 km/h 60N钢轨18号高速道岔与LMA磨耗车轮间的静态接触特性,根据迹线法和三维非赫兹接触理论,计算道岔转辙器区尖轨不同顶宽截面和磨耗车轮匹配时接触几何及力学参数,与CHN60钢轨高速道岔对比。研究表明,60N钢轨上接触点分布更加集中且靠近钢轨中心,等效锥度更小;当轮对横移量在6~10 mm时,60N钢轨上的法向接触应力普遍更小,不易出现接触疲劳;随着车轮磨耗量的增加,接触点在60N钢轨上的分布越来越分散,等效锥度越来越大;在尖轨顶宽35 mm处,标准轮轨的接触点集中在尖轨顶部,接触应力较大且容易发生滚动接触疲劳;车轮磨耗量增大或在较大的轮对横移量下都易导致钢轨进入表面滚动接触疲劳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N钢轨 磨耗车轮 高速道岔 轮轨接触 chn60钢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制动过程对钢轨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力 冯志强 +1 位作者 周洋靖 李旭巍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57-63,共7页
现有成熟商用软件可以模拟在移动热源作用下的瞬态传热问题,但与真实的传热问题的具体要求相比,尚有不足之处,无法完全地反映边界条件随时间、空间以及大小的复杂变化,缺乏灵活性。运用有限单元法,结合实际需要,开发出一套可用于模拟复... 现有成熟商用软件可以模拟在移动热源作用下的瞬态传热问题,但与真实的传热问题的具体要求相比,尚有不足之处,无法完全地反映边界条件随时间、空间以及大小的复杂变化,缺乏灵活性。运用有限单元法,结合实际需要,开发出一套可用于模拟复杂边界条件的瞬态传热算法。该算法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实际传热问题的各种边界条件,例如:第二类和第三类边界条件在时间、空间以及大小上的无规则变化。使用这套算法,以CHN60重型钢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钢轨在列车制动时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全面考虑了第二类边界条件和第三类边界条件的变化,最终得出了较为精确的数值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瞬态 温度场 chn60钢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