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地层剖面上规律性声脉冲噪声的压制:一种基于MAD的开关中值滤波方法
1
作者 肖壹宝 李西双 +3 位作者 刘乐军 马龙 刘晨光 郭若舜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8,共10页
海上综合工程物探调查过程中,当缺少声学同步器时,多波束等其他声学设备发出的声脉冲对于浅地层剖面测量来说是一种噪声,作为一种干扰波会严重影响浅地层剖面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此类噪声在频率上与有效信号相近,振幅强且可能出现于... 海上综合工程物探调查过程中,当缺少声学同步器时,多波束等其他声学设备发出的声脉冲对于浅地层剖面测量来说是一种噪声,作为一种干扰波会严重影响浅地层剖面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此类噪声在频率上与有效信号相近,振幅强且可能出现于地震记录的任何位置。尽管现有的中值滤波可以对此类干扰波进行压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有效信号。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开关中值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MAD准则来判断浅地层剖面中的干扰波的位置,然后又使用中值滤波方法对干扰波附近的信号进行去噪处理,不含噪声的信号则不进行处理。利用该方法对南黄海陆架获得浅地层剖面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改进的开关中值滤波法不但可以有效地衰减与多波束声脉冲类似的声学干扰波,而且尽可能地避免了有效信号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 多波束声脉冲 MAD 开关中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仪GeoChirpⅡ图像中风浪变形效应的校正方法初探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秀娟 高抒 杨旸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7,共8页
当海面风浪较大时,测量船的摇摆会引起浅地层剖面图像的畸变,因此有必要研究风浪对浅地层剖面图像的影响及图像中风浪效应的校正方法,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区分风浪效应和真实的沙波等海底床面形态。本文利用浅地层剖面仪GeoChirpⅡ在长江... 当海面风浪较大时,测量船的摇摆会引起浅地层剖面图像的畸变,因此有必要研究风浪对浅地层剖面图像的影响及图像中风浪效应的校正方法,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区分风浪效应和真实的沙波等海底床面形态。本文利用浅地层剖面仪GeoChirpⅡ在长江口所获得的浅剖图像对校正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所研究的实例中,海底周期性起伏的地形不是沙波,而是风浪效应引起的,用带阻滤波的方法可有效消除浅剖图像中的风浪效应,从而恢复真实的海底地形和地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irp地层剖面 风浪效应 床面形态 滤波方法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地层剖面数据和改进地声模型的底质反演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振银 王虎 李冠霖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78,共9页
浅地层剖面仪发射的声脉冲能够穿透海底面进入沉积层内部,其回波中携带了丰富的底质信息。地声模型是底质声学与物理性质关系的数学描述,广泛用于海底声学与地声反演研究。本文通过对浅地层剖面数据的处理、解译得到海底反射系数,与考... 浅地层剖面仪发射的声脉冲能够穿透海底面进入沉积层内部,其回波中携带了丰富的底质信息。地声模型是底质声学与物理性质关系的数学描述,广泛用于海底声学与地声反演研究。本文通过对浅地层剖面数据的处理、解译得到海底反射系数,与考虑底质松密影响的改进Biot-Stoll模型相结合,提出底质反演新方法并开展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浅地层剖面原始记录的读取、解译,提取反射波振幅,并结合设备声源级,可有效求取海底反射系数。通过引入相对密度改进孔隙度计算公式,进而在基于Biot-Stoll模型构建海底反射系数和底质平均粒径关系过程中进一步考虑了底质松密的影响。基于山东威海某海域及文献的算例均显示,本文提出的改进地声模型可缩小底质反演与实测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提升基于浅地层剖面数据的海底底质地声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 底质反演 Biot-Stoll模型 海底反射系数 平均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陆坡冷泉系统的浅地层剖面特征与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刘伯然 宋海斌 +3 位作者 关永贤 拜阳 陈江欣 耿明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7-256,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南海东北部陆坡区浅地层剖面资料的处理,结合横跨陆坡区的长地震测线,总结了该区浅层气聚集、海底流体运移、泥火山和冷泉活动在浅地层剖面中的特征,并对剖面中出现的声学空白带现象做了分类.研究认为浊反射、增强反射等现象... 本文通过对南海东北部陆坡区浅地层剖面资料的处理,结合横跨陆坡区的长地震测线,总结了该区浅层气聚集、海底流体运移、泥火山和冷泉活动在浅地层剖面中的特征,并对剖面中出现的声学空白带现象做了分类.研究认为浊反射、增强反射等现象,反映了该区域存在广泛的浅层气聚集.对声学空白带成因的分析,认为窄空白带很可能对应海底流体运移的通道,而宽空白带则可能由沿地层分布的浅层气引起,同时提出了自生碳酸盐岩体散落分布造成声学空白的可能性.我们在南海东北部陆坡区发现了泥火山,并讨论了其运移通道及对BSR的破坏.同时发现研究区水体中存在声学异常体,推断为冷泉羽状流,指示该区存在活动的冷泉.本文依托大量的浅地层剖面数据,对南海东北部陆坡区的冷泉系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冷泉系统剖面特征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为南海冷泉系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冷泉 地层剖面 层气 声学空白带 流体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和单道地震测量在海砂勘查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倪玉根 习龙 +4 位作者 夏真 何健 陈梅 李勇航 李丽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7-214,共8页
海砂需求激增导致其勘查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埋藏海砂作为重要的海砂资源赋存类型,开发其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找砂难度相对较大。常用来勘查埋藏海砂的物探手段是单道地震测量,其优点是可以穿透砂层,而缺点是存在多解性。浅地层剖面由... 海砂需求激增导致其勘查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埋藏海砂作为重要的海砂资源赋存类型,开发其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找砂难度相对较大。常用来勘查埋藏海砂的物探手段是单道地震测量,其优点是可以穿透砂层,而缺点是存在多解性。浅地层剖面由于难以穿透砂层,在以往的海砂勘查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利用浅地层剖面"易穿透泥难穿透砂"的特性,通过其排除泥层间接探砂,再结合单道地震直接识别砂层。泥层的浅地层剖面特征为易于识别的均质透明或层状反射,砂层的单道地震特征为中强振幅连续性差的杂乱反射,将泥层的间接排除法与砂层的直接识别法相结合,形成"浅地层剖面排除泥层+单道地震识别砂层+钻孔验证"的埋藏海砂勘查方法,可有效提高找砂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 地层剖面 单道地震 地球物理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金州湾海域声学浅地层剖面及其解释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方旗 胡光海 +4 位作者 吴永亭 亓发庆 杨龙 董立峰 陶常飞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将渤海金州湾海域的声学浅地层剖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解释,识别出了8个连续的强声学反射界面,主要划定了具有沉积环境意义的6个声学层序:全新世浅海相层序A、全新世滨海相层序B、晚更新世末期陆相层序C、晚更新世滨海相层序D、晚更新世... 将渤海金州湾海域的声学浅地层剖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解释,识别出了8个连续的强声学反射界面,主要划定了具有沉积环境意义的6个声学层序:全新世浅海相层序A、全新世滨海相层序B、晚更新世末期陆相层序C、晚更新世滨海相层序D、晚更新世海陆交互相层序E和震旦系基岩F。通过与工程地质钻孔的沉积地层岩性单元对比研究,发现依据声学浅地层剖面进行的地层划分与钻孔岩芯的地质地层划分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此确定并推断了各声学地层的岩性及沉积环境,并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晚更新世以来金州湾地区的沉积过程和环境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 沉积层序 晚更新世以来 渤海金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海洋浅地层剖面仪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水根 周建平 +2 位作者 顾春华 李守军 谭勇华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6,共6页
全海洋浅地层剖面仪(Topographic Parametric Sonar,TOPAS)PS 018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浅地层剖面仪之一。该系统是全海洋宽带非线性差频浅地层剖面仪,可对海底地层进行全方位测量,同时还兼有测量水深的功能,最大地层穿透深度为150... 全海洋浅地层剖面仪(Topographic Parametric Sonar,TOPAS)PS 018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浅地层剖面仪之一。该系统是全海洋宽带非线性差频浅地层剖面仪,可对海底地层进行全方位测量,同时还兼有测量水深的功能,最大地层穿透深度为150 m,最小分辨率为0.3 m。系统多种发射信号(Ricker波、Burst波和Chirp波)的选取方便了操作者使用,从理论上实现了全海洋测量功能。从实测剖面分析,该系统是中、深水地层测量的理想测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 穿透率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区C-Boom型浅地层剖面地层畸变及校正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方旗 亓发庆 +2 位作者 姚菁 高小惠 赵洪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3,共7页
浅地层剖面测量是海洋工程勘察、灾害地质调查和大陆架海洋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资料解译的准确程度将对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造成直接影响。由于C-Boom型浅地层剖面仪的发射换能器与水听器是分开安置的,当调查区域的水深过浅... 浅地层剖面测量是海洋工程勘察、灾害地质调查和大陆架海洋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资料解译的准确程度将对地质调查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造成直接影响。由于C-Boom型浅地层剖面仪的发射换能器与水听器是分开安置的,当调查区域的水深过浅时,将其近似为自激自收的单道地震系统会导致地层的畸变,水深越浅地层畸变率越大。根据浅地层剖面仪的基本原理,推导出了C-Boom型浅地层剖面仪地层畸变率的计算公式及地层畸变校正公式,为用C-View软件更准确地解译此类浅地层剖面资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区 地层剖面 畸变率 地层畸变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交互拾取解释技术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丁维凤 罗进华 +2 位作者 来向华 苟铮慷 傅晓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共6页
浅地层剖面探测在海洋学研究与海洋工程调查中使用愈来愈频繁,剖面资料的解释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因浅地层剖面实际解释工作的需要,结合浅地层剖面资料的特点,研究并实现了剖面反射层位的自动拾取、利用 Event 号交互拾取特征点、等 Pi... 浅地层剖面探测在海洋学研究与海洋工程调查中使用愈来愈频繁,剖面资料的解释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因浅地层剖面实际解释工作的需要,结合浅地层剖面资料的特点,研究并实现了剖面反射层位的自动拾取、利用 Event 号交互拾取特征点、等 Ping 间隔拾取、求取海底下反射层位厚度等解释功能,这些解释功能的实现加快了剖面解释工作的进度,提高了解释结果的精度,并在实际浅地层剖面资料解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 交互拾取 Event定位号 等Ping间隔拾取 反射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探测综述 被引量:78
10
作者 李平 杜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4-350,共7页
海洋地球物理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浅地层剖面探测因其成本低、效率高,在海洋地质调查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浅地层剖面探测是利用声波在水中和水下沉积物内传播和反射的特性来探测海底浅部地层结构和构造的。本文... 海洋地球物理技术在海洋地质调查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浅地层剖面探测因其成本低、效率高,在海洋地质调查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浅地层剖面探测是利用声波在水中和水下沉积物内传播和反射的特性来探测海底浅部地层结构和构造的。本文阐述了浅地层剖面仪发展历程,针对浅地层剖面探测,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压制方法,并对主要剖面声图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技术 地层剖面探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仪器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方旗 周兴华 +7 位作者 丁继胜 林旭波 董立峰 陶常飞 梁冠辉 刘敦武 吕京福 崔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9-567,共9页
针对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这2种声呐系统探讨性地提出了"两步法"的性能检测和评价方法:1)声学物理参数检测: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关键声学物理参数(声源级、频率/频谱、脉冲长度、波束角或开角),... 针对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这2种声呐系统探讨性地提出了"两步法"的性能检测和评价方法:1)声学物理参数检测: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关键声学物理参数(声源级、频率/频谱、脉冲长度、波束角或开角),并提出了在消声水池中测定这些参数的方法;2)实际探测性能评价: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实际探测效果评价指标,并提出了通过海上试验来检测和评价这些指标的方法。最后对建设具备高效消声性能的大型试验水池,建设海底标准地层检测场和海底标准目标物检测场以真正实现设备性能的检定应做的后续工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 侧扫声呐 声学参数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速预测方程在浅地层剖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方旗 亓发庆 +2 位作者 姚菁 陶常飞 徐国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2-495,共4页
海底沉积层的声速是浅地层剖面资料采集和处理的关键参数之一,通常的做法是将地层的声速设定为一个经验值,而实际上声速并非定值。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沉积物声速预测方程的比较,利用卢博等建立的适用于中国东南近海的声速经验公式,在某人... 海底沉积层的声速是浅地层剖面资料采集和处理的关键参数之一,通常的做法是将地层的声速设定为一个经验值,而实际上声速并非定值。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沉积物声速预测方程的比较,利用卢博等建立的适用于中国东南近海的声速经验公式,在某人工岛构造调查中,根据地质钻孔获取的孔隙度参数计算各沉积层的平均声速,建立相应的声速结构剖面,应用于浅地层剖面资料的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用孔隙度预测声速的方法参数容易获取,能够提高浅地层剖面资料的解译精度,使地层的厚度更接近于实际,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声速预测方程 地层剖面 孔隙度 时深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在杭州湾海底管线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3
作者 周兴华 姜小俊 史永忠 《海洋测绘》 2007年第4期64-67,共4页
首先介绍了杭州湾油管检测工程概况,引出了海底油管检测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该工程中运用的两种重要仪器——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两种仪器的数据分析、图像判读,提出了综合利用两种仪器可增强两种数据... 首先介绍了杭州湾油管检测工程概况,引出了海底油管检测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该工程中运用的两种重要仪器——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仪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两种仪器的数据分析、图像判读,提出了综合利用两种仪器可增强两种数据的互补性并提高工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纳 地层剖面 数据处理 图像判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河口河槽浅地层剖面探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忠勇 程和琴 +3 位作者 江红 张文祥 和玉芳 倪一卓 《海洋测绘》 2011年第2期38-41,共4页
于2010年枯季利用浅地层剖面仪等对长江口自江阴至北港、北槽和南槽口门段河槽浅部地层进行探测。探测结果显示:江阴至徐六泾段落潮流占绝对优势,床沙质以细砂为主,发育有波长约15~25m、波高约0.5~0.8m的沙波;自徐六泾至口门段河槽床... 于2010年枯季利用浅地层剖面仪等对长江口自江阴至北港、北槽和南槽口门段河槽浅部地层进行探测。探测结果显示:江阴至徐六泾段落潮流占绝对优势,床沙质以细砂为主,发育有波长约15~25m、波高约0.5~0.8m的沙波;自徐六泾至口门段河槽床面受势力相当的涨、落潮流影响,河槽床面仅偶尔发育有较小尺度的沙波,波长5.0~12m,波高0.2~0.5m,大部分为平床,但南北槽较南北港及南支河槽发育有更多沙波,本段浅部地层多发育有两到多层沙波分层,这主要受近年来流域来水来沙变化和河口大型工程影响导致的沙洲冲淤频繁堆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河槽 沙波 地层 地层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揭示琼州海峡的形成时代 被引量:8
15
作者 倪玉根 夏真 马胜中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82,共4页
通过对琼州海峡东西口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解释,结合14 C年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浅地层剖面上的R1反射界面指示琼州海峡的完全开启,其下为海峡完全开启之前的低能海相沉积,表现为一套无层理的相对均一的地层,其上为海峡完全开启之后的... 通过对琼州海峡东西口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的解释,结合14 C年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浅地层剖面上的R1反射界面指示琼州海峡的完全开启,其下为海峡完全开启之前的低能海相沉积,表现为一套无层理的相对均一的地层,其上为海峡完全开启之后的潮流三角洲沉积,表现为一套层理发育的进积地层,海峡贯通前后,底流发生剧烈变化,导致该界面上下地层沉积结构明显不同;琼州海峡完全开启的时代为距今8 000a左右,归因于该区的全新世海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州海峡 地层剖面 形成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浅地层剖面资料的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18
16
作者 冯强强 温明明 +1 位作者 吴衡 牟泽霖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11期49-53,66,共6页
在海上地球物理调查中,为了揭示浅部地层结构、浅层气、古河道以及其他潜在地质灾害,浅地层剖面测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各种环境噪声的影响会导致采集到的原始资料质量不佳,影响后续的解释工作。以PARASOUND 70型参量... 在海上地球物理调查中,为了揭示浅部地层结构、浅层气、古河道以及其他潜在地质灾害,浅地层剖面测量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各种环境噪声的影响会导致采集到的原始资料质量不佳,影响后续的解释工作。以PARASOUND 70型参量式浅地层剖面仪实测资料为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阐述了一些用于浅地层剖面资料的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原始资料信噪比以及分辨率,为海洋地质结构的解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 参量式 信噪比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浅地层剖面技术在海底管道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臻 曹立华 +2 位作者 童思友 蒲进菁 徐继尚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7期66-70,共5页
在海底管道的探测中,为获知海管在海底的真实赋存状态,确定其埋藏深度或悬跨高度,多使用高频浅地层剖面仪等传统声学设备。但在海底斜坡、凹坑、凸起等不平整地层处,由于设备自身原理造成的地层探测界面偏移、图像失真及资料多解性问题... 在海底管道的探测中,为获知海管在海底的真实赋存状态,确定其埋藏深度或悬跨高度,多使用高频浅地层剖面仪等传统声学设备。但在海底斜坡、凹坑、凸起等不平整地层处,由于设备自身原理造成的地层探测界面偏移、图像失真及资料多解性问题仍困扰着工程人员。通过正演模拟的方法探究高频浅地层剖面仪在海底特殊地层处海管检测的波场传播特征,探讨资料的解释陷阱,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浅地层剖面仪探测管道在海底的赋存状态,应将探测图像与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物运移等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把探测图像回归到真实海底环境中,以准确评价海底管道的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 不平整地层 海底管道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仪的测量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连港 高大治 +1 位作者 刘进忠 王辉武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1-418,共8页
为获取声传播环境数据,实验中开展了水文调查和浅地层剖面仪的观测。由于声传播实验发射信号频率与接收船上的浅地层剖面仪信号频率接近,因此声传播实验信号在浅地层剖面仪测量图中产生了斜条纹。利用实验中水听器测量的信号模拟浅地层... 为获取声传播环境数据,实验中开展了水文调查和浅地层剖面仪的观测。由于声传播实验发射信号频率与接收船上的浅地层剖面仪信号频率接近,因此声传播实验信号在浅地层剖面仪测量图中产生了斜条纹。利用实验中水听器测量的信号模拟浅地层剖面仪的测量,解释了浅地层剖面仪测量图像中斜条纹的形成,并通过控制声传播实验信号的发射周期和时间模拟条纹的几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 测量模拟 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仪在大亚湾海底管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魏志强 张志强 蒋俊杰 《海洋测绘》 2009年第6期71-73,共3页
浅地层剖面探测是海洋工程勘察的主要手段之一。阐述了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通过浅地层剖面仪在广州华德石化海底输油管道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浅地层剖面仪在工程区域内使用的优缺点,以期为今后该区域内工程勘察及管线检测工... 浅地层剖面探测是海洋工程勘察的主要手段之一。阐述了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通过浅地层剖面仪在广州华德石化海底输油管道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浅地层剖面仪在工程区域内使用的优缺点,以期为今后该区域内工程勘察及管线检测工作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 海底管道 海底管道检测 大亚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黄海海区浅地层剖面数据资料干扰分析及预处理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晓辉 李日辉 +1 位作者 张志珣 李铁刚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2,37,共7页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北黄海海区采集的浅地层剖面资料中出现的多次波、鸣震等干扰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剖面的反射品质进行了评估,将全区分为北黄海中部较轻干扰区,北黄海南部较弱干扰区,北黄海北部较重干扰区及渤海海峡周边较...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北黄海海区采集的浅地层剖面资料中出现的多次波、鸣震等干扰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剖面的反射品质进行了评估,将全区分为北黄海中部较轻干扰区,北黄海南部较弱干扰区,北黄海北部较重干扰区及渤海海峡周边较重干扰区。通过滤波处理,对剖面中出现的多次波、鸣震等干扰因素进行了有效的压制,消除了干扰波对原始资料的污染,为后续地质分析与解释工作提供了理想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 地层剖面 干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