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CFG桩-土复合地基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广运 张继严 毕俊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09-2219,共11页
为系统研究高铁运行引起的CFG桩-土复合地基环境振动特性及其自身减振性能,首先基于2.5维有限元计算理论,利用等代桩墙对CFG桩-土复合地基进行等效,建立轨道-路堤-CFG桩-土复合地基系统的2.5维有限元模型;其次,与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既有... 为系统研究高铁运行引起的CFG桩-土复合地基环境振动特性及其自身减振性能,首先基于2.5维有限元计算理论,利用等代桩墙对CFG桩-土复合地基进行等效,建立轨道-路堤-CFG桩-土复合地基系统的2.5维有限元模型;其次,与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既有实测研究成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考虑高速列车的不同运行速度,以竖向振动加速度为评价指标,分析桩径、桩间距和桩体刚度对CFG桩-土复合地基减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桩地基,CFG桩-土复合地基对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环境振动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距轨道较远处减振效果优于轨道近处减振效果;距轨道较近处,CFG桩-土复合地基的减振效果由列车运行速度和共振条件共同主导;增大桩径d、增大桩体刚度或减小桩间距s均能提高CFG桩-土复合地基的减振效果。然而,当桩径d≥1/4s或桩间距s≤4d或桩土刚度比R_(PS)≥138.9时,继续改变CFG桩设计参数将难以进一步显著提高减振效果。CFG桩-土复合地基可提高地基的临界速度,当车速接近该临界速度时减振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2.5维有限元法 cfg桩-土复合地基 竖向振动加速度 减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路基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正交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芳 杲斐 +1 位作者 陈云峰 程选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为探究黄土地区刚-柔性长短桩(RFLSP)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结合兰州—张掖三四线铁路工程,设计了多参数的RFLSP复合地基正交数值试验,研究了不同褥垫层结构、长短比、桩间距和短桩模量对路基总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 为探究黄土地区刚-柔性长短桩(RFLSP)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结合兰州—张掖三四线铁路工程,设计了多参数的RFLSP复合地基正交数值试验,研究了不同褥垫层结构、长短比、桩间距和短桩模量对路基总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参数对路基总沉降的影响因素依次为长短比、桩间距、短桩模量和褥垫层结构,其对应的极差值为11.89、6.94、5.53和2.95;当柔性短桩长度不变、刚性长桩的桩长增大时,路基总沉降在减小;路基总沉降随桩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近似不变,随柔性短桩模量的增加而减小,土工格栅层数对路基总沉降影响较小;复合地基设计时,根据柔性短桩的挤土效果确定桩间距,优先通过调整刚性长桩的长度和柔性短桩的模量调节路基总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设计参数 正交数值试验 -柔性长短复合地基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岩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试验研究
3
作者 任佳丽 江洎洧 +2 位作者 胡胜刚 陈航 叶晨珲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3,共7页
桩土应力比是浅埋岩软土地基中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关键参数,但其取值规律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依托某混凝土闸坝工程,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系统研究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与桩土应力比,分析垫层类型、桩受力情况、桩距及桩端持力层... 桩土应力比是浅埋岩软土地基中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的关键参数,但其取值规律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依托某混凝土闸坝工程,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系统研究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与桩土应力比,分析垫层类型、桩受力情况、桩距及桩端持力层等因素的影响,获取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变化规律及承载力对应的桩土应力比。结果表明:随荷载增加,摩擦桩桩土应力比先增后减,端承桩桩土应力比基本持续增大;水泥土垫层可显著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桩土应力比,其最大桩土应力比约为砂砾石垫层的2倍;桩端持力层强度与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影响显著,可通过增大桩间距、调整桩端持力层来优化方案;端承桩复合地基在水泥土垫层下的承载力与砂砾石垫层接近,但桩土应力比更高,可采用复合嵌入式褥垫层以兼顾防渗与应力调节需求。研究成果可为浅埋岩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复合地基 应力比 浅埋岩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强 程田 +2 位作者 薛元 刘宏扬 张东卿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154,共10页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尚不完善。基于桩体抗滑段受力平衡条件,开展考虑桩承水平净推力、桩承轴力和桩顶筋带约束作用的桩体抗滑效应分析。由CFG桩弯曲强度确定桩承极限水平净推力,通过引入桩体破坏不同步性的桩承水平净推...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尚不完善。基于桩体抗滑段受力平衡条件,开展考虑桩承水平净推力、桩承轴力和桩顶筋带约束作用的桩体抗滑效应分析。由CFG桩弯曲强度确定桩承极限水平净推力,通过引入桩体破坏不同步性的桩承水平净推力系数,提出能良好反映CFG桩弯曲破坏模式下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的桩承综合力矩法,并结合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进行验证。案例研究表明:路基工程CFG桩复合地基的抗滑力矩中,土体抗滑力矩占比54.8%~79.8%,桩体抗滑力矩占20.2%~35.5%,筋带抗滑力矩约9.7%;对于桩体抗滑力矩,由桩承轴力提供的抗滑力矩占比达86.9%~91.9%,由桩体弯曲强度和桩顶筋带约束作用引起的抗滑力矩占比约8.1%~13.1%;针对离心模型试验的极限和临界状态,采用桩承综合力矩法计算的地基稳定系数在0.98~1.06之间,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cfg 复合地基 稳定性 弯折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G桩复合地基新型嵌入式褥垫层桩-土应力比改善特性 被引量:9
5
作者 郑光俊 盛春花 +1 位作者 李振华 江洎洧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CFG桩复合地基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近年来在软基处理中推广迅速。鉴于天然地基自身较差的工程特性,加之CFG桩施工扰动易引发表层土持力性能进一步弱化,受荷状态下刚性的CFG桩与桩间土易形成过大的桩-土应力比,褥垫层结构破坏风险增大,... CFG桩复合地基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近年来在软基处理中推广迅速。鉴于天然地基自身较差的工程特性,加之CFG桩施工扰动易引发表层土持力性能进一步弱化,受荷状态下刚性的CFG桩与桩间土易形成过大的桩-土应力比,褥垫层结构破坏风险增大,不利于复合地基协同受力。研究提出对截桩面下约50 cm厚剧烈影响区土层采用压实碎石换填,再铺设水泥土垫层而形成新型嵌入式褥垫层结构,以改善CFG桩复合地基持力性能,得到以下结论:①基于单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采用嵌入式褥垫层测得的桩-土应力比显著低于常规平铺褥垫层,极限载荷下桩-土应力比较常规褥垫层的22.9降至13.8,降幅约40%,且全过程桩-土应力比曲线波动相对平缓,尤其是达到极限承载力后无陡降,有利于地基安全受荷;②采用数值试验手段模拟CFG群桩复合地基竖向受荷特性,嵌入式褥垫层对桩间土压缩层起到了显著的综合强化作用,既有效减小了桩向褥垫层的相对刺入,也使得褥垫层的变形形态更均匀平整,局部刺入和翘起得到有效缓解,避免了桩-土应力比过大对褥垫层结构的破坏;③嵌入式褥垫层条件下不同部位CFG桩的水平变形状态更优,顶部较强的约束将CFG桩受力模式由接近“悬臂式”变为接近“简支式”,对复合地基边桩和角桩的变形受力状态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复合地基 应力比 嵌入式褥垫层 载荷试验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思峰 孙亚峰 +2 位作者 刘乾 范伟 龙关旭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4,共8页
研究目的: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工作特性的重要指标。由于路堤荷载下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机理复杂,本文以双桩范围内的路堤与双向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考虑路堤土拱效应、加筋层网兜效应、应力扩散效应等多重效应的共... 研究目的: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工作特性的重要指标。由于路堤荷载下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机理复杂,本文以双桩范围内的路堤与双向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考虑路堤土拱效应、加筋层网兜效应、应力扩散效应等多重效应的共同作用,建立路堤-水平加筋垫层-竖向桩体-桩间土协调变形的二维理论分析模型,探究各影响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桩土应力比随填土重度、桩间距的增加而减小,随填料内摩擦角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随路堤填筑高度、格栅层数、填料黏聚力的增加而增大;(2)桩土应力比对各参数的敏感性由高到低排序为:桩间距、路堤填筑高度、路堤填土重度、路堤填料黏聚力、格栅层数及路堤填料内摩擦角;(3)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桩土应力比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及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 多重效应 工格栅 应力比 影响因素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码头堆场CFG桩网复合地基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春儿 董华钢 +3 位作者 王年香 徐光明 顾行文 任国峰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4,共7页
CFG桩网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处理软土地基。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某码头堆场超大荷载下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和桩土应力特性,试验模拟了地基、CFG桩、树根桩、加筋垫层、防尘网和轨道梁基础、矿石堆载等,分析了超大荷载作用下复合... CFG桩网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处理软土地基。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某码头堆场超大荷载下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和桩土应力特性,试验模拟了地基、CFG桩、树根桩、加筋垫层、防尘网和轨道梁基础、矿石堆载等,分析了超大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表面变形、桩顶轴力、桩间土压力、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沉降速率在稳定控制标准之内,沉降量满足堆场使用要求,防尘网基础和轨道梁基础水平位移和沉降均很小,桩土应力比为25.2~43.8,CFG桩网复合地基在350 kPa荷载作用下是稳定安全的,达到了预期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 复合地基 地基 应力 重载码头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试验的CFG桩复合地基桩帽与垫层效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姚云龙 张晓辉 +1 位作者 刘鑫 徐寿政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5-822,共8页
【目的】柔性垫层和桩帽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和沉降均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柔性垫层与桩帽在现场试验中如何共同影响复合地基特性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方法】以CFG桩复合地基软基处理的某路段作为工程背景,在土工格... 【目的】柔性垫层和桩帽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和沉降均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柔性垫层与桩帽在现场试验中如何共同影响复合地基特性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方法】以CFG桩复合地基软基处理的某路段作为工程背景,在土工格栅层数不变的情况下,对垫层厚度为100 mm、200 mm、300 mm,桩帽尺寸为0.8 m、1.0 m、1.2 m组合下的形式进行了现场原位试验,研究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荷载分担比和沉降特性。【结果】现场试验表明:随着垫层厚度由100 mm增大到300 mm,桩土荷载比减小了51.5%,桩土应力比减小了52.5%,总沉降量增大了7.9%;随着桩帽直径由0.8 m增大到1.2 m,桩土荷载比增大了29.0%,桩土应力比减小了29.2%,总沉降量10.4%.本文区域地质条件,宜选用垫层厚度100 mm、桩帽直径为1.2 m的CFG桩复合地基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复合地基 柔性垫层 现场试验 应力比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但汉成 李亮 +1 位作者 赵炼恒 王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2,共6页
基于目前对带垫层的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理论的研究不够完善和为了满足工程实际中桩土应力比计算的需要,从单元变形模式出发,综合考虑桩体的负摩擦阻力、桩顶刺入垫层和桩端刺入持力层的情况,并将土层按等沉面的位置分为上下两层土体... 基于目前对带垫层的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理论的研究不够完善和为了满足工程实际中桩土应力比计算的需要,从单元变形模式出发,综合考虑桩体的负摩擦阻力、桩顶刺入垫层和桩端刺入持力层的情况,并将土层按等沉面的位置分为上下两层土体,采用简化和收敛的方法,导出带垫层的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公式。运用该方法对桩长为6.8-7.6 m的CFG桩复合地基进行计算得到的等沉面位置位于距桩底0.6-0.7的桩长处,应力比值在14-19。计算值与现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计算方法能满足实际工程计算的需要,适用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计算。运用该分析方法对桩土应力比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选择合理的桩间距、桩径、桩长和垫层材料能充分发挥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cfg 应力比 垫层 负摩阻力 等沉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继文 曾俊铖 +1 位作者 涂永明 童小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8,共6页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工程,开展CFG桩+垫层+筏板处理地基试验。实测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筏板顶面土应力、钢筋应力及桩身应变;分析路基沉降变形、桩土应力比随填筑高度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地基...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工程,开展CFG桩+垫层+筏板处理地基试验。实测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筏板顶面土应力、钢筋应力及桩身应变;分析路基沉降变形、桩土应力比随填筑高度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得地基面桩土应力分布、筏板顶面土应力分布、钢筋应力分布、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力分布;研究路堤荷载作用下CFG桩-筏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研究成果有助于高速铁路桩-筏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承载特性和应力传递机理的研究,并为京沪高速铁路及其它相关工程的桩-筏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fg - 复合地基 沉降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于进江 程谦恭 +2 位作者 贺宏武 李成辉 文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323-3330,共8页
基于厦深铁路潮汕车站地基处理加固工程,完全参照原型的软土地基地层分布情况,设计了两种不同桩间距下的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物理模型试验,对荷载传递机制与不同桩间距下桩体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及地基沉降规律等进行了系... 基于厦深铁路潮汕车站地基处理加固工程,完全参照原型的软土地基地层分布情况,设计了两种不同桩间距下的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物理模型试验,对荷载传递机制与不同桩间距下桩体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及地基沉降规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桩身轴力沿着桩身高度往下先逐渐增大到某一深度后又逐渐减小,随着桩间距增大,桩承担上部荷载的方式由摩擦桩逐渐向端承桩变化;随着桩间距增大,桩身中性点下移,桩身最大负摩阻力出现的位置下降,且其值减小;桩间距对桩-土应力比有显著影响,而对桩体荷载分担比影响较小;不同桩间距下,两桩中心桩间土与桩顶差异沉降均小于4桩中心桩间土与桩顶差异沉降;随着路堤填土荷载增加,土工格栅表现为拉应变逐渐增大,拉应变曲线刚开始比较平缓,后逐渐变陡,增大的速率先慢后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 -复合地基 承载性状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沉降计算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杨 陈永辉 +2 位作者 孔纲强 陈龙 陈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8-696,共9页
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是超软土地基加固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法理论,将路堤填料、固化层、基桩、桩间土和下卧层作为一个系统,建立考虑应力、沉降变形连续性的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的理论计算方法,探... 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是超软土地基加固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法理论,将路堤填料、固化层、基桩、桩间土和下卧层作为一个系统,建立考虑应力、沉降变形连续性的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的理论计算方法,探讨浅层固化层对管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通过与浅层就地固化联合管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并与传统管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固化层的设置能够充分发挥管桩复合地基中基桩的承载性能,桩-土应力比随着浅层固化层模量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斜率约为1.6MPa^(-1));现场工况下,桩体中性点位置随浅层固化层模量的增大而上移(介于0.12~0.45之间);考虑到发挥固化剂材料性能及加固效果,选取水泥掺量不超过11%的固化剂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就地固化 复合地基 荷载传递 -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于进江 程谦恭 +1 位作者 李成辉 文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81-2889,共9页
结合潮汕车站软基处理工程设置监测断面,埋设相关监测仪器,对桩-网复合地基上部路堤填土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深部分层沉降、深部水平位移、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土工格栅伸长量等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桩间土和桩... 结合潮汕车站软基处理工程设置监测断面,埋设相关监测仪器,对桩-网复合地基上部路堤填土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深部分层沉降、深部水平位移、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土工格栅伸长量等的变化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加载初期,桩间土和桩顶土的应力都存在一个迅速增大的过程,但桩顶土应力增大的速率要大于桩间土应力增大的速率;当填土达到一定高度时,桩间土应力出现极值,产生的土拱效应会使4桩中心处的应力小于2桩中心处的应力值;管桩的轴力、摩阻力和地层情况密切相关,且均随时间、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地基分层沉降的速率与路堤填土的速率呈正相关,沉降量的大小与地层深度和地层特征有关;土工格栅的拉伸位移量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增长速率经历了由慢到快再到缓的过程;地基水平位移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大,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管桩有效地限制了地基的水平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试验 深厚软 -复合地基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曾俊铖 张继文 +1 位作者 童小东 涂永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0-574,共5页
为了解路堤荷载作用下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特性,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进行了沉降变形现场试验.设置沉降板、观测桩和测斜管,分别监测地基面桩土沉降、路基顶面沉降和地基侧向水平位移,分析了沉降变形随路堤填筑高度和时间的变... 为了解路堤荷载作用下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特性,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进行了沉降变形现场试验.设置沉降板、观测桩和测斜管,分别监测地基面桩土沉降、路基顶面沉降和地基侧向水平位移,分析了沉降变形随路堤填筑高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双曲线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CFG桩-筏复合地基沉降随路堤填筑高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路基经过6个多月的静置后,沉降已趋于稳定;复合地基总沉降量小于15mm,桩土沉降差小于2mm;路堤坡脚线外1m处的地基侧向最大水平位移小于4mm;采用双曲线法进行路基沉降预测是可行的,且预测精度较高.采用CFG桩-筏复合处理后的地基总沉降、沉降差和水平位移均较小,路基沉降稳定较快,能够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并缩短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复合地基 现场试验 沉降 水泥粉煤灰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CFG组合桩复合地基处理高速铁路基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沈宇鹏 田亚护 冯瑞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京津客运铁路在低路堤区域采用GC-CFG桩组合桩复合地基减少上部振动荷载对基底的影响,论文通过组合桩与单一CFG桩复合地基的单桩静载试验、SPT变化特征以及现场的应力和沉降的对比试验验证组合桩复合地基的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桩... 京津客运铁路在低路堤区域采用GC-CFG桩组合桩复合地基减少上部振动荷载对基底的影响,论文通过组合桩与单一CFG桩复合地基的单桩静载试验、SPT变化特征以及现场的应力和沉降的对比试验验证组合桩复合地基的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桩复合地基中的碎石桩较大程度增大地基承载力和单桩的承载力,同时又能减小组合桩中CFG桩顶压力,并减小卸载再加载产生的沉降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cfg组合复合地基 应力比 沉降 静载 标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喷桩-土工格栅复合地基应力现场测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俊新 谢强 +1 位作者 文江泉 邱恩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6-380,共5页
粉喷桩-土工格栅复合地基使地基水平向和竖直向对抵抗变形的能力得到了增强。针对粉喷桩联合土工格栅加固地基性状进行了现场研究,包括地基的沉降、地土压力、孔隙水压力。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格栅上下土压力的变化、桩土应力比变化、... 粉喷桩-土工格栅复合地基使地基水平向和竖直向对抵抗变形的能力得到了增强。针对粉喷桩联合土工格栅加固地基性状进行了现场研究,包括地基的沉降、地土压力、孔隙水压力。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格栅上下土压力的变化、桩土应力比变化、沉降与土压力的关系以及埋于不同深度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得到桩-网复合地基受力机理和地基沉降的规律:(1)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慢,但孔隙水压力与上部填土相比变化不大;(2)桩土应力较大,具有均化土压力的作用,同时基于各个断面土压力分布特点,提出了“拱效应”的观点;(3)地基的变形主要是以下卧软土层压缩和桩刺入变形和桩本身的变形,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喷 工格栅 粉喷-工格栅复合地基 压力 上应力比 拱效应 超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基础下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吕亚茹 丁选明 +1 位作者 刘汉龙 崔允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74-1780,共7页
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可反映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和变形机制。做为一种新型桩,目前尚未得出统一的计算X形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公式。沉淀池、滤池等构筑物是典型的具有混凝土底板(刚性基础)的结构,刚性基... 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可反映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和变形机制。做为一种新型桩,目前尚未得出统一的计算X形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公式。沉淀池、滤池等构筑物是典型的具有混凝土底板(刚性基础)的结构,刚性基础下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能有别于柔性基础。故结合南京桥北污水处理厂地基处理工程做现场静载荷试验,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刚性荷载板下现浇X形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模型,模拟不同桩身弹性模量、桩周土压缩模量、桩长、褥垫层厚度和压缩模量等参数下现浇X形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结果表明,桩身或褥垫层模量增大、桩周土体模量减小、褥垫层厚度减小、桩长等增加都能使桩土应力比增大;现浇X形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理想值为20~25,此时桩身模量取10~20 GPa,碎石褥垫层的厚度为20~40 cm,模量为30~4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X形混凝 刚性基础 复合地基 有限元模拟 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G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荷载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继文 李殿龙 +2 位作者 曾俊铖 童小东 涂永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61,共3页
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用CFG桩网结构处理地基的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柔性基础下桩帽顶、桩帽间土、四桩帽间形心处的应力及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土荷载分担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 在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用CFG桩网结构处理地基的实测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柔性基础下桩帽顶、桩帽间土、四桩帽间形心处的应力及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土荷载分担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特性。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在荷载一定的情况下,桩土应力比随固结时间的变化不大;桩土应力比均值在4.0左右,地基土分担了约45%的路堤荷载。该研究成果可为中国高速铁路路堤下CFG桩网复合地基设计的参数取值提供实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fg 复合地基 应力荷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深厚松软土层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苏维 杨怀志 +2 位作者 马建林 彭声应 李曙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68,共3页
依托京沪高速铁路李窑试验工点,对深厚松软土层中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桩网复合地基的路堤底面地表沉降比桩筏复合地基的大20%。桩网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 依托京沪高速铁路李窑试验工点,对深厚松软土层中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桩网复合地基的路堤底面地表沉降比桩筏复合地基的大20%。桩网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28%和72%;桩筏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25.5%和74.5%。桩网复合地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间的沉降差远远大于桩筏复合地基,二者最大比值超过10倍;桩筏复合地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之间的沉降差很小,可忽略不计。就沉降和承载力特性而言,桩筏复合地基的整体性好于桩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cfg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 沉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软土CFG桩复合地基上的路堤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顾行文 谭祥韶 +1 位作者 黄炜旺 任国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11-115,共5页
通过4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山区底面倾斜的软土层CFG桩复合地基路堤破坏模式。试验模拟了4种地基:倾斜天然软基,水平CFG桩复合地基,倾斜CFG桩复合地基,以及施工有缺陷的CFG桩复合地基。试验结果表明:(1)路堤荷载作用下,CFG桩易发... 通过4组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山区底面倾斜的软土层CFG桩复合地基路堤破坏模式。试验模拟了4种地基:倾斜天然软基,水平CFG桩复合地基,倾斜CFG桩复合地基,以及施工有缺陷的CFG桩复合地基。试验结果表明:(1)路堤荷载作用下,CFG桩易发生多次桩体断裂,最终形成能够随软土移动的刚性短桩;(2)底面倾斜的复合地基上,CFG桩的断裂更集中在下坡方向,路堤破坏的影响范围远大于水平地基的情况;(3)缺陷CFG桩复合地基路堤变形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g 复合地基 离心模型试验 失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