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DEM耦合的混凝土输送弯管冲蚀磨损数值模拟
1
作者 樊新波 王桂红 +1 位作者 罗杨 刘灿 《南方农机》 2025年第S1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解决混凝土泵车弯管冲蚀磨损问题,提高施工质量与资源利用率。【方法】基于CFD-DEM耦合方法的数值模拟框架,构建了非牛顿流体-颗粒两相流耦合作用下的冲蚀分析模型,分析了弯管外侧的磨损以及曲率半径对管道磨损的影响。【结果... 【目的】解决混凝土泵车弯管冲蚀磨损问题,提高施工质量与资源利用率。【方法】基于CFD-DEM耦合方法的数值模拟框架,构建了非牛顿流体-颗粒两相流耦合作用下的冲蚀分析模型,分析了弯管外侧的磨损以及曲率半径对管道磨损的影响。【结果】1)弯管外侧75°区域为最大磨损位置,其形成机制受颗粒离心聚集、二次流输送及高冲击频率共同作用,仿真预测最大磨损速率为7.46×10-7mm/s,弯管寿命约5.2万方,与实际工程数据(4万方~6万方)基本一致;2)曲率半径(R/D)增大可显著降低颗粒冲击强度与磨损速率,有利于延长弯管寿命。【结论】本研究可为弯管几何优化与耐磨材料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提升混凝土泵送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具有工程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弯管 cfd-dem耦合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粒化CFD-DEM耦合的球磨机钢球级配优化
2
作者 唐良彪 涂福泉 +3 位作者 徐淼 陈向东 高路萍 白云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142,共9页
球磨机在选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后续分选效率和经济收益。本文针对球磨机性能优化方法所存在的高成本和低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粒化CFD-DEM双向耦合方法研究钢球级配对研磨效率的影响。该方法使用粗粒化模型将... 球磨机在选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性能直接影响后续分选效率和经济收益。本文针对球磨机性能优化方法所存在的高成本和低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粒化CFD-DEM双向耦合方法研究钢球级配对研磨效率的影响。该方法使用粗粒化模型将原始系统中一定数量的粒子由粗粒系统中较大的粒子表示。通过模拟不同钢球级配方案,分析了不同矿石粒度的比能量消耗和球磨机总功耗。试验结果表明,推荐方案一[m(■80)∶m(■60)∶m(■30)=40∶25∶35]的总功率消耗比现场方案[m(■100)=100]低7.5%,耗散功率低5.2%,且在破碎[8,3] mm和[3.0,0.5] mm矿石颗粒时,累积比功率最高,破碎效果最佳。粗粒化CFD-DEM双向耦合方法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大规模颗粒系统的计算开销,提高了球磨机研磨过程模拟的计算效率,为球磨机优化设计提供了更高效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机 钢球级配优化 粗粒化cfd-dem耦合 数值模拟 磨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的流-固耦合数值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蔡国庆 刁显锋 +3 位作者 杨芮 王北辰 高帅 刘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2,共16页
随着土体渗流侵蚀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土颗粒流失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尺度的特点。其中,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方法(CFD-DEM)为在细观尺度上研究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对土体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 随着土体渗流侵蚀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土颗粒流失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尺度的特点。其中,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方法(CFD-DEM)为在细观尺度上研究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对土体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CFD-DEM耦合方法在岩土工程领域应用现状,本文系统总结现有流-固耦合计算方法的优缺点,重点论述CFD-DEM耦合方法的建模策略,包括固相颗粒形状建模与粒间接触模型、流体相控制方程及参数计算方法,以及CFD-DEM耦合计算,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CFD-DEM耦合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 流-固耦合 颗粒建模 流体建模 流-固相互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耦合的梯级溜槽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晓霞 胡枫 孟文俊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56,661,共6页
针对传统物料转运过程中溜槽和输送带磨损严重、出口处粉尘浓度过高的问题,建立含臂架的梯级溜槽几何模型,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臂架对转运溜槽的磨损以及对其出口处粉尘排放浓度的影响... 针对传统物料转运过程中溜槽和输送带磨损严重、出口处粉尘浓度过高的问题,建立含臂架的梯级溜槽几何模型,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臂架对转运溜槽的磨损以及对其出口处粉尘排放浓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含臂架的梯级溜槽可以有效控制物料流的速度和方向,降低对溜槽内表面的冲击磨损,降低出口处的粉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溜槽 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耦合 粉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耦合的网式过滤器水沙运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37
5
作者 喻黎明 徐洲 +3 位作者 杨具瑞 范文波 李娜 龙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308,共6页
过滤器内部的水沙运动复杂且多变,初始状态下沙粒分布的不均导致滤芯产生局部堵塞,改变了水流流态并进一步影响后续沙粒运动和分布。本文以CFD-DE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模拟Y型网式过滤... 过滤器内部的水沙运动复杂且多变,初始状态下沙粒分布的不均导致滤芯产生局部堵塞,改变了水流流态并进一步影响后续沙粒运动和分布。本文以CFD-DE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模拟Y型网式过滤器内部流场变化与沙粒运动及分布,直观地反映了滤芯对水流的流动阻力特性与对沙粒运动分布影响。结果表明,过滤器内部存在明显的回流区、旋涡区及滞流区,导致各过滤面流速不均,出口一侧流速大,进口一侧流速小,两者相差39%;随着时间的变化,过滤器内流场变化明显,沙粒堆积依次出现在出口侧下端面、出口侧上端面、进口侧下端面、进口侧上端面上,最终布满整个滤芯;在滤芯的4个过滤面中,出口侧上端面流速大而沙粒堆积最少,进口侧上端面流速小而沙粒堆积最多,由此可见出口侧上端面具有更好的过滤性能,可适当提高该处过水面积,以提高过滤器过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网式过滤器 水沙运动 cfd-dem耦合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流固耦合方法的吸力锚基础负压沉贯数值模拟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胤 杨涵 +1 位作者 庞子毅 陶奕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393,F0004,共11页
吸力锚基础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海洋结构物基础形式在海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砂土中的吸力锚沉贯研究,传统试验或有限元数值模拟存在一定局限性。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CFD-DEM)流固耦合方法对吸力锚在砂土中... 吸力锚基础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海洋结构物基础形式在海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砂土中的吸力锚沉贯研究,传统试验或有限元数值模拟存在一定局限性。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CFD-DEM)流固耦合方法对吸力锚在砂土中的吸力贯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沉贯阻力理论解析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CFD-DEM流固耦合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地,从土颗粒细观尺度上深入分析吸力锚在砂土中沉贯特性。数值模拟捕捉到贯入过程中锚内土塞和砂层变化现象,发现砂层呈现出中间向上凸起的弧状分布,说明贯入产生挤土效应,其造成的土体位移和膨胀也是土塞产生的原因。同时模拟得到贯入过程中的超孔隙水压力等势线分布变化情况和锚内砂层水力梯度的变化情况,证实了砂土中吸力贯入的“安全机制”。最后将数值所得的锚外负压比变化与Houlsby和Byrne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到锚内土体渗透系数随沉贯的变化规律。通过本研究验证,采用离散元法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有效地模拟和捕捉吸力锚沉贯过程中的细观土水相互作用、宏观土体变形及渗流场分布等现象,该方法可作为吸力锚沉贯特性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耦合方法 吸力锚 土塞 负压沉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FD-DEM耦合模拟计算排泥管及法兰连接处固液两相流(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黄思 舒亚篮 +2 位作者 周锦驹 何东萍 彭天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共6页
对于管内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一般的做法是将固体颗粒相视为拟流体,采用多相流的CFD方法计算,这难以体现固体颗粒形状大小、碰撞、凝聚和分离等特性。选取常规的两段管径为0.7 m水平排泥管道和一个连接法兰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FD软件AN... 对于管内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一般的做法是将固体颗粒相视为拟流体,采用多相流的CFD方法计算,这难以体现固体颗粒形状大小、碰撞、凝聚和分离等特性。选取常规的两段管径为0.7 m水平排泥管道和一个连接法兰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FD软件ANSYS-FLUENT模块与离散元软件EDEM耦合求解排泥管内及法兰连接处固液两相流。计算的来流速度为5.0 m/s,固体颗粒密度为1 300~2 300 kg/m^3,固体颗粒入口体积率为10%~30%,粒径在20~60 mm范围内随机变化。因加工和安装的问题导致在管道法兰连接处存在凸出或凹进不平顺的情况。计算得到了在不同的法兰连接状况下的固液两相流场、固体颗粒轨迹和固相体积率分布等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耦合 排泥管及法兰 固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耦合的不同出口形式气力集排系统分配器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贵川 李海宇 +3 位作者 杨少鹏 黄玉祥 高筱钧 付作立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气力集排技术具有播种效率高、广适性好、种子损伤低等优势,在研究中发现种子分配器的形式和结构参数对气力集排系统排种均匀性影响较大。本研究分别提出了M型、T型和Y型种子分配器,阐述了气力集排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小麦为研... 气力集排技术具有播种效率高、广适性好、种子损伤低等优势,在研究中发现种子分配器的形式和结构参数对气力集排系统排种均匀性影响较大。本研究分别提出了M型、T型和Y型种子分配器,阐述了气力集排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分配器内种子颗粒群体在气流作用下的受力和运动分析。基于CFD-DEM气固耦合方法,分别建立了小麦种子和分配器的仿真模型,以各行排量均匀性变异系数为指标,开展了不同出口型式对分配器性能影响的仿真试验研究,确定了M型种子分配器为最优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出口管倾角、顶盖圆锥角、入口直径、圆角半径和气流输送速度对M型种子分配器内部流场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了显著性因素及其水平范围。分别以(出口管倾角、顶盖圆锥角、圆角半径)为因素开展了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以各行排量均匀性变异系数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了M型种子分配器最优结构参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开展了台架和田间验证试验。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T型和Y型种子分配器相比,M型种子分配器显著提高了小麦种子的排种质量,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7.41%和3.72%。当顶盖圆锥角为117.03°,出口管倾角为59.50°圆角半径为69.46 mm时,种子分配器均匀性最佳,各行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6.05%。M型种子分配器仿真结果与台架和田间试验验证结果的绝对误差分别为1.00%和1.55%。该研究为气力集排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力集排系统 种子分配器 cfd-dem耦合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方法的饱和砂土场地液化模拟研究
9
作者 许文昊 王志华 +3 位作者 申志福 高洪梅 刘殷强 张鑫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92-2501,2514,共11页
砂土液化是常见的地震灾害,目前应用于研究砂土液化动力特性的室内试验以及模型试验还不能全面反映土体液化全过程。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模拟方法能够准确地... 砂土液化是常见的地震灾害,目前应用于研究砂土液化动力特性的室内试验以及模型试验还不能全面反映土体液化全过程。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耦合模拟方法能够准确地模拟各类水土耦合问题。通过二次开发的CFD-DEM流固耦合模块实现离散元软件PFC3D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之间的力学信息交互,利用颗粒水下自由沉降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PFC3D软件模拟室内循环三轴试验标定出具有真实饱和砂土动力特性的数值砂样。根据已有的参数信息以及耦合模拟方法建立了饱和砂土的场地液化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离散元法能够复现室内砂土液化试验,标定参数可应用于场地液化模拟;单颗粒沉降速度与理论解一致验证了CFD-DEM耦合方法的准确性;峰值加速度0.25g下不同深度处土体均会发生液化,液化时超孔压比无法达到1,超孔压累计值由浅层往深层递增;液化后土体强度自下而上逐渐恢复,再固结的场地土体结构呈现均匀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cfd-dem耦合方法 颗粒自由沉降 场地液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FD-DEM耦合的水射流清洗猪粪过程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凯歌 周昕 +6 位作者 徐杏 赵先亮 潘梓博 路伏增 吉洪湖 蔡静 周卫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04-211,共8页
为探究水射流清洗猪粪的过程和效果,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元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CFD-DEM)耦合对水射流清洗猪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验证。结果表明:1)水射流清洗猪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自由射流... 为探究水射流清洗猪粪的过程和效果,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元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CFD-DEM)耦合对水射流清洗猪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验证。结果表明:1)水射流清洗猪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自由射流清洗、淹没射流清洗、冲击强化,水射流到达猪粪层表面后0.45 s内清洗效率最高;2)在同结构参数和工作压力下,锥形喷嘴清洗效果优于直锥形喷嘴,连续清洗0.45 s作用时长锥形喷嘴清洗量比直锥形喷嘴高约0.83%;3)锥形喷嘴最大水平清洗移速与清洗目标深度、工作压力负相关,与喷嘴出口直径无明显关系,其中清洗目标深度影响最大。该研究提出了60%含水率的猪粪颗粒粗粒建模方法,并通过清洗试验验证了耦合仿真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畜禽粪污清洗装备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水射流 喷嘴 cfd-dem 清洗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DEM耦合的旋风式谷物清选装置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党贺 赵宝生 +3 位作者 马学东 郝荣彪 赵正锡 崔维启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1,168,共7页
为探究入料口速度和排杂口速度对无吊桶式旋风分离器清选性能的影响。采用能较真实反映出气流与颗粒相互作用的CFD-DEM耦合模拟的方法。结果表明入料口速度与排杂口速度对清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探究两因素对分选性能的交互影响,必须... 为探究入料口速度和排杂口速度对无吊桶式旋风分离器清选性能的影响。采用能较真实反映出气流与颗粒相互作用的CFD-DEM耦合模拟的方法。结果表明入料口速度与排杂口速度对清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探究两因素对分选性能的交互影响,必须有定量分析结果描述。通过对正交模拟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排杂口速度V2对分选性能的影响要大于入料口速度V1的影响,且当排杂口速度V2=24m/s、入料口速度V1=2m/s,此时的损失率与含杂率均为0,分选效率达到最大值31.43%,分选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清选 旋风分离器 cfd-dem耦合模拟 清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旋流-过滤”水力旋流器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王云东 李荣辉 +4 位作者 张水华 田浩 李港 倪栋 喻黎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3,共7页
水力旋流器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水利工程、隧道来水等领域的水沙分离处理。由于流体的高速旋转,水力旋流器内部形成了高湍流区,很容易引起二次流现象。二次流与主运动方向相反,不仅会消耗能量,而且会导致颗... 水力旋流器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水利工程、隧道来水等领域的水沙分离处理。由于流体的高速旋转,水力旋流器内部形成了高湍流区,很容易引起二次流现象。二次流与主运动方向相反,不仅会消耗能量,而且会导致颗粒间的碰撞,改变颗粒的运动轨迹,从而增加溢流跑粗底流夹细颗粒的数量。针对传统水力旋流器内部短路流和溢流跑粗颗粒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将旋流和过滤相结合的一体化滤网式新型水力旋流器。运用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的欧拉-拉格朗日液固多相湍流模型,采用CFD-DEM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5种粒径在传统水力旋流器和新型滤网式旋流器内部固液两相流的流动情况,对比分析了两种结构水力旋流器内部流体的速度场、湍流场和颗粒的运动及受力情况。采用分离效率为评价指标,验证模拟合理性。模拟结果表明,60μm颗粒在传统旋流器和新型滤网旋流器内部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最长,120μm颗粒在传统旋流器内部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最短,180μm颗粒在新型滤网旋流器内部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最短,说明所加滤网延长了粗颗粒在旋流器内部的停留时间,使分离更加充分。颗粒粒径越大,颗粒所受平均合力的波动幅度越大,当颗粒刚进入旋流场后,传统旋流器内的颗粒所受平均合力变化趋势较为平缓,新型滤网旋流器内颗粒所受平均合力变化趋势较为剧烈,这说明所加滤网对颗粒的受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与传统水力旋流器相比,在5种不同入口速度下,新型滤网旋流器柱段区域最大平均切向速度提高57.6%,锥段区域最大平均切向速度提高22%,向上最大平均轴向速度减小14.6%,向下最大平均轴向速度提高11%。颗粒平均停留时间提高1%~6.9%,颗粒底流口回收质量提高4%~87%;颗粒平均切向接触力曲线波动先剧烈后平缓,可以提前达到稳定分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水力旋流器 旋流-过滤 cfd-dem耦合 流场分析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冰耦合下的碎冰区海上风机疲劳损伤分析
13
作者 周陈炎 张佳宁 陈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5,共5页
疲劳破坏是海上风机结构失效的主要模式之一,而高纬度海域由于存在海冰灾害,必须考虑冰载荷对风机结构的影响。以带抗冰锥体的5MW单桩式风机为对象,建立了一种风冰联合作用下的耦合数值模型。首先,根据叶素-动量(BEM)理论计算出风载荷... 疲劳破坏是海上风机结构失效的主要模式之一,而高纬度海域由于存在海冰灾害,必须考虑冰载荷对风机结构的影响。以带抗冰锥体的5MW单桩式风机为对象,建立了一种风冰联合作用下的耦合数值模型。首先,根据叶素-动量(BEM)理论计算出风载荷时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的耦合方法(CFD-DEM)构建出数值碎冰池,模拟出风机与碎冰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风、冰载荷加载到风机有限元模型上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各疲劳子工况下的热点应力。最后,根据S-N曲线的时域法计算得到评估位置的总疲劳损伤。结果表明:风速与结构疲劳损伤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在切入风速和切出风速附近损伤增长率平缓。结构疲劳损伤对海冰漂速的敏感度与海冰密集度有关。风、冰载荷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两者相互影响。本方法可为寒区风机的疲劳损伤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冰耦合 BEM cfd-dem 碎冰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群碰撞搜索及CFD-DEM耦合分域求解的推进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巨保 王明 +3 位作者 王雪飞 姚利明 杨明 岳欠杯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9-1585,共17页
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CFD-DEM)进行固液两相耦合分析时,颗粒计算时间步的选取直接影响到耦合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为此,本文选取每个目标颗粒为研究对象,引入插值... 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耦合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CFD-DEM)进行固液两相耦合分析时,颗粒计算时间步的选取直接影响到耦合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为此,本文选取每个目标颗粒为研究对象,引入插值函数计算时间步的运动位移,构建可变空间搜索网格;通过筛选可能碰撞颗粒建立搜索列表,采用逆向搜索方式判断碰撞颗粒,从而提出一种改进的DEM方法(modified discrete element method,MDEM).该算法在颗粒群与流体耦合计算中,颗粒计算初始时间步选取不受颗粒碰撞时间限制,通过自动调整和修正实现大步长,由颗粒和流体耦合条件实时更新流体计算时间步,使颗粒计算时间步选取过小导致计算效率低、选取过大导致颗粒碰撞漏判的问题得以解决,为颗粒与流体耦合的数值模拟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通过两个颗粒和多个颗粒的数值模拟,得到的颗粒间碰撞力、碰撞位置及次数,与理论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均低于2%,与传统的DEM碰撞搜索算法相比,在选取的3种计算时间步均不会影响计算精度,且有较高的计算效率.通过多个颗粒与流体的耦合数值模拟,采用传统的CFD-DEM方法,只有颗粒计算时间步选取10^(−6)s或更小才能得到精确解,而采用本文方法取10^(−4)s也能够得到精确解,避免了颗粒碰撞随时间步增大而出现的漏判问题,且计算耗时降低了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碰撞搜索算法 cfd-dem 耦合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耦合的磨粒流微小孔加工数值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俊烨 苏宁宁 +3 位作者 胡敬磊 杨兆军 盛亮 张心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0-88,共9页
由于当前具有微小孔的结构等零部件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传统加工方法无法满足现有的加工精度要求,该文采用一种软性加工方法—磨粒流加工技术,实现微小孔结构精密加工。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和DEM(discrete element... 由于当前具有微小孔的结构等零部件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传统加工方法无法满足现有的加工精度要求,该文采用一种软性加工方法—磨粒流加工技术,实现微小孔结构精密加工。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和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相结合的方法对磨粒流加工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在数值分析过程中,考虑颗粒对壁面的碰撞作用,对不同入口速度条件下的流体和颗粒的分布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揭示磨粒流微切削作用行为,通过对材料去除机理的分析揭示颗粒对壁面的作用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大,颗粒与零件表面的摩擦与碰撞作用更为剧烈,颗粒动能转化为切削能,提高了材料的去除率;当颗粒碰撞应力小于材料极限应力时,材料只发生塑性变形,当碰撞应力大于材料极限应力时,才会发生材料去除。试验结果表明:经磨粒流加工的表面粗糙度Ra值由2.03μm降低到0.65μm,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颗粒碰撞和颗粒微切削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试验 cfd-dem耦合 磨粒流加工 材料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球加强模型在CFD-DEM耦合计算中的验证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明 刘巨保 +2 位作者 王雪飞 孙丹丹 岳欠杯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7,共10页
针对CFD-DEM耦合计算中,颗粒计算时间步的选取影响颗粒碰撞计算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本文引入插值算法,将动量定理求解颗粒碰撞前后速度进行加权平均;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得到颗粒碰撞力,进行动力学方程求解;通过速度收敛准则修正初值速度并... 针对CFD-DEM耦合计算中,颗粒计算时间步的选取影响颗粒碰撞计算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本文引入插值算法,将动量定理求解颗粒碰撞前后速度进行加权平均;根据弹性理论计算得到颗粒碰撞力,进行动力学方程求解;通过速度收敛准则修正初值速度并自动调整迭代求解次数,提出一种计算精度不受计算时间步长影响,无需对碰撞过程进行精细描述的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加强硬球模型。对两个颗粒匀和变速碰撞算例进行数值模拟,碰撞后速度、碰撞力和碰撞时间与理论计算误差小于4%,与采用软球碰撞模型的DEM方法相比,颗粒碰撞计算精度不受计算时间步长影响,计算效率提高36.3%和36.8%。对单个颗粒在静水中沉降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步长取10 s~5 s,颗粒与壁面即可得到精确解,计算效率提高33.5%。通过压力损失实验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准确计算颗粒体积分数小于12%条件下两相流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 碰撞模型 两相流 耦合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法耦合方法的海底黏性滑坡体运动行为模拟 被引量:9
17
作者 年廷凯 张放 +3 位作者 郑德凤 李东阳 沈月强 雷得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74-3184,共11页
海底滑坡是海洋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地质现象,一旦发生将会对水下基础设施造成破坏,而目前很少有有关海底黏性滑坡体运动演化行为方面的模拟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和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 海底滑坡是海洋中常见的一种灾害地质现象,一旦发生将会对水下基础设施造成破坏,而目前很少有有关海底黏性滑坡体运动演化行为方面的模拟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和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DEM)建立了描述水与颗粒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模型,通过引入颗粒间黏聚力模型,发展海底黏性滑体运动演化过程的CFD-DEM耦合分析方法,并开展了多个典型算例的验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滑体黏性作用和初始速度,系统地模拟了海底滑坡体的运动学特征(运动速度和距离)和形态特征(滑体长度、宽度、形状等),并深入探究了滑体运动及演化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再现海底滑坡体的小尺度运动行为,滑坡体的黏性作用对其运动学特征和形态特征具有显著影响,初始速度也明显影响了滑体各部位在运动过程中的颗粒流场演化及分布特征。这一成果可为真实海底滑坡的运动演化过程模拟和有效预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滑坡 cfd-dem耦合 JKR黏聚力模型 滑体运动特征 黏性滑坡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工况下深海扬矿泵CFD-DEM耦合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琼 陈骏 +1 位作者 邓立文 刘少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26-2937,共12页
深海扬矿电泵是深海采矿提升系统的重要设备,其形式为多级离心泵,负责将含有粗颗粒的矿浆提升至水面。其内部流动为复杂的粗颗粒-海水二相流,通过普通的试验难以观测内部流动特征。通过CFD-DEM耦合模拟仿真,获得了深海扬矿电泵在超过额... 深海扬矿电泵是深海采矿提升系统的重要设备,其形式为多级离心泵,负责将含有粗颗粒的矿浆提升至水面。其内部流动为复杂的粗颗粒-海水二相流,通过普通的试验难以观测内部流动特征。通过CFD-DEM耦合模拟仿真,获得了深海扬矿电泵在超过额定浓度、输送极端大颗粒、偏移额定流量以及电力故障矿浆回流时的泵内流动特征。开展了清水和矿浆试验,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泵在流量偏离50%,矿浆浓度超过额定值100%,当颗粒直径超过最大粒径100%时仍旧具有良好的输送和一定的回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dem耦合 深海扬矿电泵 极端工况 回流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规则钙质砂颗粒发展的拖曳力系数模型及其在细观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中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胤 周令新 杨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09-2015,共7页
钙质砂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海域,作为岛礁填筑材料,其渗透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填筑后土体的固结和沉降。拖曳力系数是表达液体对土体颗粒表面力的参数,也是表征颗粒状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对具有极不规则形状钙质砂拖曳... 钙质砂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海域,作为岛礁填筑材料,其渗透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填筑后土体的固结和沉降。拖曳力系数是表达液体对土体颗粒表面力的参数,也是表征颗粒状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对具有极不规则形状钙质砂拖曳力系数的研究十分有限。在前期大量钙质砂颗粒沉降试验基础上,建立了能够考虑形状系数的颗粒与液体相互作用拖曳力系数理论公式;在已建立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CFD-DEM)流固耦合理论框架下,将新发展的拖曳力系数公式嵌入到流固耦合程序中,模拟钙质砂颗粒在液体中沉降过程。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室内沉降试验对比,验证了新建立的拖曳力模型及程序实现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较CFD-DEM程序中已有的未考虑颗粒形状的拖曳力系数半经验模型,新的拖曳力系数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不规则颗粒在液体中沉降过程;同时,在数值建模中无需采用异形颗粒即可以反映颗粒形状对拖曳力的影响,这将大大降低数值模拟的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研究可进一步应用于钙质砂水中堆填后固结沉降以及冲刷等实际工程问题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形状系数 拖曳力系数 颗粒沉降 cfd-dem流固耦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耦合法的莲子壳仁分离装置优化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秋成 雷林韬 +2 位作者 卢安舸 李超众 覃枫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7-91,共5页
借助FLUENT软件对莲子物料分离通道气流场分布规律进行仿真分析。采用CFD-DEM耦合法对混合物料在分离通道中的分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分离气流速度、入料管倾斜角、分离通道倾斜角为因素开展了仿真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清选率的影响,... 借助FLUENT软件对莲子物料分离通道气流场分布规律进行仿真分析。采用CFD-DEM耦合法对混合物料在分离通道中的分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分离气流速度、入料管倾斜角、分离通道倾斜角为因素开展了仿真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清选率的影响,确定了分离通道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入料管倾斜角60°、分离通道倾斜角35°、分离气流速度7.881m/s,与实体样机试验结果一致。试验结果表明CFDDEM耦合仿真方法可用于莲子物料分离的研究,所获工艺参数为莲子混合物料分离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通道 数值模拟 莲子 cfd-dem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