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用人者替代责任的司法解释完善--兼论网络平台用工关系替代责任的法律适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竹 帅仁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5,共12页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解释(一)》第15条将“用工单位劳务关系”和“个体工商户用工关系”纳入《民法典》第1191条第1款规定的“用人单位”替代责任的适用范围,但未能明确网络平台用工替代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民法典》第1191~第1193条...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解释(一)》第15条将“用工单位劳务关系”和“个体工商户用工关系”纳入《民法典》第1191条第1款规定的“用人单位”替代责任的适用范围,但未能明确网络平台用工替代责任的法律适用规则。《民法典》第1191~第1193条已构建“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个人劳务关系—独立承揽关系”三分法用工关系谱系。应当以第1191条第1款为中心补正用工单位劳务关系替代责任规则的缺失,以第1192条为中心构建个体工商户用工关系替代责任法律适用框架,以第1193条为中心构建网络平台用工替代责任法律适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人者替代责任 用人单位 用工单位 个体工商户 网络平台用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私法一体化视野下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完善
2
作者 杨清望 王海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7,共14页
探讨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完善,旨在回应数字时代法律义务基础和义务内容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设定存在理论基础研究不深入、相关法律规定内容分散且缺乏协调性、义务内容缺乏差异性等问题,需要通过设定公私法一体化... 探讨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完善,旨在回应数字时代法律义务基础和义务内容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设定存在理论基础研究不深入、相关法律规定内容分散且缺乏协调性、义务内容缺乏差异性等问题,需要通过设定公私法一体化义务予以消解。设定上述义务应以共同善义务观为基本遵循,坚持网络平台法律义务的公私二重性,从义务规则体系、义务内容、义务类型化等方面予以完善。具言之,应以“基础法—领域法—特别法”体系优化网络平台义务规则体系;搭建个体民事权利和基本权利保护义务、公共利益保护义务和共同体秩序维护义务的多层级义务框架;根据网络平台地位的不同,设定平台的一般化义务和特别化义务;借助转介条款并明确网络平台第三方监管义务的范围以消解公私法义务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治理 网络平台法律义务 公私法一体化 共同善义务观 基本权利保护义务 转介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社交网络平台的多模态网络欺凌检测模型研究
3
作者 李猛坤 李柯锦 +3 位作者 王琪 袁晨 吕慧颖 应作斌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络欺凌问题日益突出,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多样化网络表达形式提高了网络欺凌的检测和治理难度.构建了一个包含文本和图片的中文多模态网络欺凌数据集,将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网络欺凌问题日益突出,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多样化网络表达形式提高了网络欺凌的检测和治理难度.构建了一个包含文本和图片的中文多模态网络欺凌数据集,将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与ResNet50模型相结合,分别提取文本和图片的单模态特征,并进行决策层融合,对融合后的特征进行检测,实现了对网络欺凌与非网络欺凌2个类别的文本和图片的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网络欺凌检测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出包含文本与图片的具有网络欺凌性质的社交网络帖子或者评论,提高了多模态形式网络欺凌检测的实用性、准确性和效率,为社交网络平台的网络欺凌检测和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凌 多模态 特征融合 检测模型 社交网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平台隐私保护多阶段微分博弈决策模型研究
4
作者 杨斯博 褚晓璇 +1 位作者 李青青 冯楠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24,共15页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平台的数据隐私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虑到政府监管因素,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收益最大化,着眼于社交网络平台和用户双方参与的隐私保护多阶段微分博弈决策模型,其以社交网络平台不同阶段的发...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络平台的数据隐私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虑到政府监管因素,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收益最大化,着眼于社交网络平台和用户双方参与的隐私保护多阶段微分博弈决策模型,其以社交网络平台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为线索,协调平台数据隐私保护的投入和用户隐私共享的努力程度,剖析了双方在独立决策的非合作博弈、平台激励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一致决策的合作博弈等不同阶段下平台与用户之间最优的数据隐私保护策略。本文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实验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探讨了参数变化对最优策略及最优收益的影响,并给出相关管理启示。研究结果表明:社交网络平台对用户的成本分担虽不能提高其隐私保护水平,但能有效提升用户共享隐私信息的意愿,且在政府监管的情况下,相较其他博弈模式,一致决策的合作博弈可以显著提高双方的整体收益,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平台 隐私保护 多阶段决策模型 微分博弈 最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的信息规避行为动机研究
5
作者 黄微 周思蒙 刘逸伦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9,共15页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探究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外部诱因和内在动机,揭示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规律,为用户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企业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提出指导性建议。[方法/过程]基于S-O-R模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广播式社...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探究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外部诱因和内在动机,揭示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规律,为用户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企业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提出指导性建议。[方法/过程]基于S-O-R模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要素及作用机制,并基于其行为内在动机及作用路径构建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用户信息规避行为模型。[结果/结论]信息过载、信息兴趣、弱连接性作为外部刺激,引发用户感知成本动机、感知收益动机,进而驱动用户信息规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规避 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 S-O-R模型 扎根理论 行为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分形与全息:超级网络平台发展三部曲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鋆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8,共12页
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平台企业存活概率极低,在创新扩散发展过程中,超级网络平台形态纷繁复杂并且高速变异,它们的全部发展路径存在着一个“三段论”——初期彼此差异定位,中期互相跨界分形,后期全息整体呈现。在创立原点时,差异全新定位... 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平台企业存活概率极低,在创新扩散发展过程中,超级网络平台形态纷繁复杂并且高速变异,它们的全部发展路径存在着一个“三段论”——初期彼此差异定位,中期互相跨界分形,后期全息整体呈现。在创立原点时,差异全新定位,聚焦在一个属于竞争真空地带的特定细分领域发展,迅速成为形态领先者;发展过程中,在核心功能领先之后,不断跨界开发多种功能,在多个领域取得优势,在不同维度渐成自相似的分形进化业态;成熟阶段内,在不同维度持续衍生出无限多的子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作用等方面都逐渐自相似,整体呈现“全息性”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网络平台 差异 分形 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互动质量与资产误定价——基于交易所互动平台问答文本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姚广远 任美陶 孙光国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基于2010—2022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对交易所互动平台中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互动质量与资产误定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表明,管理层在网络平台中与投资者的高质量互动能够有效降低公司资产的误定价程度。进一步探究还发现,... 基于2010—2022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对交易所互动平台中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互动质量与资产误定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表明,管理层在网络平台中与投资者的高质量互动能够有效降低公司资产的误定价程度。进一步探究还发现,互动质量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高质量的互动更能够缓解资产被低估情况下的误定价水平,并且对投资者关注度高和财务风险低的公司存在的资产误定价问题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互动 互动质量 资产误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互动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安世强 张金昌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7,共10页
在信息技术发展与监管市场化背景下,网络平台成为中小投资者优化上市公司战略决策的重要治理机制。本文以2010—2023年投资者与A股上市公司在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在线问答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网络平台互动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 在信息技术发展与监管市场化背景下,网络平台成为中小投资者优化上市公司战略决策的重要治理机制。本文以2010—2023年投资者与A股上市公司在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在线问答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网络平台互动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台互动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机制检验表明,网络平台互动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吸引分析师关注等具体路径促进创新投入。异质性分析表明,网络平台互动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无严重公司治理问题的企业、信息环境一般的企业中更显著。拓展性研究发现,网络平台互动能够增加创新产出、提升创新效率、降低税收规避,说明网络平台互动引致的创新投入增加并非是管理层迎合中小投资者的短期策略或虚列研发支出的结果。因此,企业需重视网络平台互动,并结合其股权结构特征,综合利用多类治理机制完善治理基础和促进企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互动 创新投入 融资约束 分析师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继续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思路、原则及要点
9
作者 张智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33,共2页
随着档案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融合,档案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档案专业人员需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拓展专业技能以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传统的线下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档案专业人员日益增长的教育培训需求,线上培训成为数字时代的主... 随着档案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融合,档案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档案专业人员需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拓展专业技能以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传统的线下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档案专业人员日益增长的教育培训需求,线上培训成为数字时代的主流培训模式。《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提出要“推动网络培训体系建设,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数字化水平”。为更好地开展线上培训,档案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 原则 建设思路 现代信息技术 档案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犯罪中网络平台违法信息管理不作为的规范分析与罪名选择
10
作者 厉兴国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9-53,共5页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犯罪已不仅指将计算机作为犯罪对象或将网络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更多地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发生的犯罪。为抑制网络空间犯罪,有必要对网络平台违法信息管理不作为进行规制。网络平台此种不作为的不法性在于“未...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犯罪已不仅指将计算机作为犯罪对象或将网络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更多地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发生的犯罪。为抑制网络空间犯罪,有必要对网络平台违法信息管理不作为进行规制。网络平台此种不作为的不法性在于“未对法益侵害风险进行防控”;其与法益侵害结果间只具有“规范层面”的因果关系。基于不法性与因果关系构造上的差异,违法信息管理不作为无法构成不纯正不作为犯罪;即使在责任形式为故意的情况下,网络平台也无法作为帮助犯,按照网络空间犯罪的正犯罪名被定罪。当违法信息管理不作为引发的结果满足一定限度条件时,是可能构成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 网络空间犯罪 违法信息管理不作为 不法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恢复义务的理论证成与责任制度完善
11
作者 于波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45,共14页
尽管我国已经引入“通知-必要措施”规则多年,但“恢复”是否属于网络平台的法定义务仍存在较大争议。恢复是一项法定义务,这既是相关法律条文的确切文义和体系解释后的当然结论,也是知识产权利益平衡论和法经济学视角分析的应有之义。... 尽管我国已经引入“通知-必要措施”规则多年,但“恢复”是否属于网络平台的法定义务仍存在较大争议。恢复是一项法定义务,这既是相关法律条文的确切文义和体系解释后的当然结论,也是知识产权利益平衡论和法经济学视角分析的应有之义。在义务性质上,恢复义务是一项程序义务,其核心价值在于判断网络平台的主观过错。恢复义务的违反并不直接引发侵权实体法责任,实体法责任的界定仍应根据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来分析。恢复义务的法律责任条款可参照前端环节的“采取必要措施”条款进行完善,通过增加“法律责任”要素,为网络平台处理权利人与用户的纠纷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知-必要措施”规则 网络平台 恢复义务 程序性义务 过错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网络平台资源建设
12
作者 周颖斐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8期15-17,21,共4页
网络平台资源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学习材料与互动方式。该文以“项目任务驱动”为核心,通过设计实际的项目任务,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提高实际操作能... 网络平台资源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学习材料与互动方式。该文以“项目任务驱动”为核心,通过设计实际的项目任务,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围绕任务目标、任务导入、任务讲解、课程巩固、课程拓展5个方面开展平台资源建设,学生可以在自我驱动下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平台还为教师提供了实时监控学生学习进展的功能,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网络平台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提供较好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网络平台 资源建设 项目任务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分析——以微信平台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海涛 孙钦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以微信平台为例,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具有广泛性、多样性、持续性和自主性的特征。这种学习行为具有双重影响,能唤起情绪投入、提升学习效率,扩充学习资源总量、优化学习体验,突破时空边界、提升交流便捷性,“学”“用”深度融合、... 以微信平台为例,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具有广泛性、多样性、持续性和自主性的特征。这种学习行为具有双重影响,能唤起情绪投入、提升学习效率,扩充学习资源总量、优化学习体验,突破时空边界、提升交流便捷性,“学”“用”深度融合、涵养数字素养。同时,也存在拉大数字鸿沟、侵权与被侵权、涉及伦理道德、冲击整体性和跨学科思维的潜在风险。引导规范硕士生网络平台学习行为,需填补数字鸿沟、加快数字赋能,深度规范、适度共享,增强主体认同、加强伦理道德建设,拓宽视野、发展整体性和跨学科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 微信平台 学习行为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不作为的刑事归责:理据、路径及限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117,共20页
网络平台能够精确匹配供需,迅速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一系列案件显示,网络平台不作为与重大法益侵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不能以“中立帮助行为论”否定网络平台不作为的刑事不法性。具有作为... 网络平台能够精确匹配供需,迅速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一系列案件显示,网络平台不作为与重大法益侵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不能以“中立帮助行为论”否定网络平台不作为的刑事不法性。具有作为义务是平台成立不作为犯的前提条件,作为义务在实质上来源于行为人对“结果发生原因的支配”。网络平台作为义务的内容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已有明确体现,但形式上的义务必须接受实质义务论的检验。对于网络平台的故意不作为,存在正犯与共犯两种归责路径,正犯归责的法律门槛较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应从共犯角度考察其刑事责任。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并非立法上对帮助行为的正犯化,按照该罪对网络平台不作为进行定性仍然是对共犯归责路径的延续。具有间接帮助性质的平台不作为也应被纳入刑法的打击范围。网络平台的过失不作为不可能成立刑事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 不真正不作为犯 中立帮助行为 结果原因支配说 最小从属性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就业治理的三方演化博弈研究
15
作者 彭伟华 侯仁勇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6,共8页
为探究网络平台就业治理各参与主体行为策略选择演化机制,选取平台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作为三方参与主体,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网络平台就业治理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参与主体行为演化路径,并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得出博弈三方行为策... 为探究网络平台就业治理各参与主体行为策略选择演化机制,选取平台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作为三方参与主体,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网络平台就业治理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参与主体行为演化路径,并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得出博弈三方行为策略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身利润、政府惩罚力度、社会声誉,提出网络平台就业治理的针对性建议。表明建立新就业形态平台企业自律体系、劳动者就业生态体系和政府服务体系是网络平台就业协同治理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就业 新就业形态 演化博弈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的事先审核义务及责任承担 被引量:8
16
作者 方璐馨 李永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8,共13页
网络内容生态治理下的平台责任认定,直接影响到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和对用户权益的保障。网络平台责任本质上是具有公共属性的私法责任,这一属性决定了网络平台的事先审核义务应依据《民法典》《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跟帖评论服... 网络内容生态治理下的平台责任认定,直接影响到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和对用户权益的保障。网络平台责任本质上是具有公共属性的私法责任,这一属性决定了网络平台的事先审核义务应依据《民法典》《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和部门规章,结合“避风港规则”“红旗规则”等进行规范解释。应明确网络平台须承担实名登记义务、发布审核义务和事先实时巡查义务,系统构建三类事先审核义务的具体内容与履行标准,形塑违反事先审核义务的责任承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 事先审核义务 公共属性 责任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互动是否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交易所问答互动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安世强 张金昌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6-87,共12页
在数字经济发展与监管市场化背景下,以2010-2022年深交所的“互动易”和上交所的“上证e互动”所呈现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问答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网络平台互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台互动有助于促进... 在数字经济发展与监管市场化背景下,以2010-2022年深交所的“互动易”和上交所的“上证e互动”所呈现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问答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网络平台互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台互动有助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其通过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缓解融资约束、增加分析师关注等路径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具体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效应因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投资者在竞争性平台互动活跃度以及企业规模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因此,企业需要充分重视网络平台互动,通过积极参与网络平台互动来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互动 数字化转型 金融化 融资约束 分析师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视域下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构建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锦 高文岭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网络平台作为数字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带来新动能。本文将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解构为核心层、支撑层及环境层,分别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及网络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 网络平台作为数字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带来新动能。本文将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解构为核心层、支撑层及环境层,分别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及网络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计算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与网络平台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与网络平台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绝大多数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平台视域下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推进路径,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网络平台 生态体系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平台返利市场演化博弈模型及策略分析
19
作者 曹晓刚 何洋 +1 位作者 闻卉 肖泊宁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551,共15页
为了探究网络返利市场的演化规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由消费者和网络平台组成的返利市场主体博弈模型,探究了返利市场的动态决策过程、演化路径、规律及影响因素,给出了均衡解应满足的条件.结果表明,当消费者购买返利产品和不购买... 为了探究网络返利市场的演化规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由消费者和网络平台组成的返利市场主体博弈模型,探究了返利市场的动态决策过程、演化路径、规律及影响因素,给出了均衡解应满足的条件.结果表明,当消费者购买返利产品和不购买返利产品的效用之比大于1和网络平台成本收益比小于1时,系统会向着利于返利市场发展的方向进行演化,在此条件下返利市场的发展与购买返利产品的消费者初值、开展返利的网络平台初值成正相关,而消费者获取返利信息的信息成本及网络平台开展返利的业务成本会抑制返利市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利 演化博弈 网络平台 均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平台的制造商销售与回收模式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飞 苑希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40-2552,共13页
为了探讨制造商基于网络平台应采用何种销售与回收模式,运用博弈论构建了不同销售模式(分销或代销)和不同回收模式(委托回收或代收)组合下的闭环供应链模型。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向制造商收取的销售/回收佣金费率的大小是影响制造商最优销... 为了探讨制造商基于网络平台应采用何种销售与回收模式,运用博弈论构建了不同销售模式(分销或代销)和不同回收模式(委托回收或代收)组合下的闭环供应链模型。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向制造商收取的销售/回收佣金费率的大小是影响制造商最优销售/回收模式选择的关键;当销售/回收佣金费率较低时,制造商更愿意选择代销/代收模式,否则其会转向传统分销/委托回收模式;当制造商选择代销或代收模式时,网络平台利润随佣金费率的递增表现为先增后减,且当佣金费率低于一定程度时,代销或代收模式对网络平台不利;当销售和回收佣金费率都处于一个理想的适中水平时,制造商选择代销和代收模式可以同时提升其与网络平台的利润水平,实现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平台 网络销售 网络回收 闭环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