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淑娴 刘金玲 +1 位作者 何静(综述) 陈志敏(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改善症状评分,缩短达到维持剂量所需的时间。目前仍需要更大规模的高质量对照试验更好地识别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AIT的获益人群,以及治疗最佳剂量和持续时间,并评估长期效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本文就抗IgE单克隆抗体在AIT中作为辅助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IgE单克隆抗体 变应原异性免疫治疗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胚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nti-CEA)核酸适配体的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家豫 万波 +4 位作者 马瑾 袁红霞 李星 赵运旺 廖世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2-786,共5页
目的 :筛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nti-CEA)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s),为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羧基化琼脂磁珠作为筛选介质,以Anti-CEA为筛选的目标靶分子,通过... 目的 :筛选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nti-CEA)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s),为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羧基化琼脂磁珠作为筛选介质,以Anti-CEA为筛选的目标靶分子,通过消减SELEX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技术,从随机ss DNA文库中筛选出与Anti-CEA特异性结合的aptamers,并通过凝胶阻滞实验(EMSA)鉴定筛选到的Anti-CEA-aptamer复合物,然后将得到的第10轮富集文库扩增为双链DNA,通过切胶纯化后,连接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同时利用交错PCR技术鉴定阳性克隆,经测序,获得aptamers的序列。结果:经过10轮筛选得到了4条与Anti-CEA结合的aptamers,测序结果显示均为不同序列。结论:验证筛选出的与Anti-CEA结合的aptamer,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2号aptamer与靶分子结合的特异性很高,且与非特异蛋白无明显吸附,筛选出的aptamers用于识别Anti-CEA,将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减SELEX技术 羧基琼脂磁珠 ce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核酸适配体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牙鲆血清中抗淋巴囊肿病毒的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强 战文斌 +2 位作者 绳秀珍 邢婧 周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3-246,共4页
应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10株分泌抗牙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利用单抗2H4,通过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对牙鲆血清中抗淋巴囊肿病毒(LCDV)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无外观症状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很低... 应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10株分泌抗牙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利用单抗2H4,通过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对牙鲆血清中抗淋巴囊肿病毒(LCDV)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无外观症状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很低(平均OD值为0.092),个别鱼体偏高,证明已感染LCDV,处于潜伏期;患淋巴囊肿病且症状显现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平均OD值为0.165),患淋巴囊肿病后处于恢复期的牙鲆抗体水平最高(平均OD值为0.231);健康牙鲆接种LCDV灭活疫苗后,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牙鲆 血清 淋巴囊肿病毒 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向军俭 刘小青 +1 位作者 廖俊珊 林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1-374,共4页
以纯化的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抗原,免疫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的融合,获得了多株稳定分泌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以Westernblot和单克隆抗体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 以纯化的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抗原,免疫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的融合,获得了多株稳定分泌抗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并以Westernblot和单克隆抗体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BALB/C3T3细胞生长作用以及ABC免疫组化分析了抗体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单克隆抗体 制备 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禽流感病毒H_5亚型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21
5
作者 邵红霞 秦爱建 +2 位作者 钱琨 刘岳龙 金文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2年第8期21-23,共3页
以禽流感H5 亚型病毒免疫Balb/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 ,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 ,结果获得3株阳性细胞株 ,分别命名为4B6、4A3、3H1。经2次亚克隆后 ,100 %杂交瘤细胞保持了分泌抗禽流感病毒H5 亚型抗体的能... 以禽流感H5 亚型病毒免疫Balb/c小鼠 ,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 ,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 ,结果获得3株阳性细胞株 ,分别命名为4B6、4A3、3H1。经2次亚克隆后 ,100 %杂交瘤细胞保持了分泌抗禽流感病毒H5 亚型抗体的能力。实验证明 ,所有这3株单克隆抗体仅与试验的H5 病毒株反应 ,而不能与禽流感H9 亚型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鹅新城疫病毒和鹅腺病毒等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这3株单克隆细胞的培养上清均能与感染H5 亚型病毒的成纤维细胞呈现亮绿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病毒 H5亚型血凝素 异性单克隆抗体 血凝抑制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元基 凌世淦 +7 位作者 刘荷中 张朝山 张贺秋 王国华 宋晓国 孙英勋 夏芳 李春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6-38,52,共4页
本研究利用从正常男性精液中提取纯化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免疫小鼠,建立了2株可持续稳定分泌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P13和P26。此2株杂交瘤细胞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半年以上,冻存后复苏仍可保持抗... 本研究利用从正常男性精液中提取纯化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免疫小鼠,建立了2株可持续稳定分泌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P13和P26。此2株杂交瘤细胞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半年以上,冻存后复苏仍可保持抗体分泌能力。利用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良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食道癌和卵巢癌病人的病理切片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测定,证明其有一定的前列腺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异性 抗原 单克隆抗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副粘病毒2型(PMV-2)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国中 赖志 赵继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禽副粘病毒 2型 (Yucaipa株 )鸡胚成纤维细胞适应毒经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 ,免疫Balb/c小鼠 ,取脾细胞与SP2 / 0骨髓瘤细胞融合 ,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 ,有限稀释 3次克隆 ,获得了两株分泌PMV 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6E... 禽副粘病毒 2型 (Yucaipa株 )鸡胚成纤维细胞适应毒经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 ,免疫Balb/c小鼠 ,取脾细胞与SP2 / 0骨髓瘤细胞融合 ,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 ,有限稀释 3次克隆 ,获得了两株分泌PMV 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6E9和 7E5。经鉴定两株单抗均为IgG1亚类 ,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分别为 96条和98条。细胞培养上清及腹水效价分别为 1∶2 5 6 0 0、1∶5 12 0 0和 1∶10 5、1∶10 7。 6E9和 7E5单抗能稳定分泌抗体且与NDV、AIV、EDSV无交叉反应。间接ELISA实验表明 4株PMV 2 (Yucaipa株、F4 株、F6株和F8株 )均含有单抗6E9和 7E5所针对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副粘病毒2型 单克隆抗体 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睾丸特异性新基因hTSC29合成肽单克隆抗体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颜秋霞 陈彩蓉 +5 位作者 李介华 周秀琴 冼英杰 陈润强 蔡志明 唐爱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05-1509,共5页
目的:制备和初步鉴定人睾丸特异性新基因h TSC29(Gen Bank登录号:BC032957)合成肽的单克隆抗体(m Ab)。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 TSC29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免疫原性、表露性、亲疏水性及柔韧性4个参数,合成一段由18个氨... 目的:制备和初步鉴定人睾丸特异性新基因h TSC29(Gen Bank登录号:BC032957)合成肽的单克隆抗体(m Ab)。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 TSC29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免疫原性、表露性、亲疏水性及柔韧性4个参数,合成一段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并以此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阳性克隆,采用ELISA法、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鉴定h TSC29 m Ab的特异性。结果:获得了1株稳定分泌h TSC29 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抗体属Ig G2b(κ)亚型,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达到1∶104;Western blot鉴定表明,制备h TSC29 m Ab可特异性地识别人睾丸总蛋白中Mr约为60 000处的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 TSC29蛋白主要定位在正常人睾丸组织中的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结论:成功建立了1株稳定分泌抗h TSC29 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分泌的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为进一步研究h TSC29的功能提供了特异的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睾丸异性新基因 合成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尼罗河病毒preM/EⅢ融合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林海 陈丽丹 +2 位作者 廖杨 陈建芸 石玉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制备针对西尼罗河病毒preM/EⅢ融合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西尼罗河病毒preM/E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单克隆抗体技术将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 目的制备针对西尼罗河病毒preM/EⅢ融合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分析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西尼罗河病毒preM/E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单克隆抗体技术将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有限稀释法筛选能稳定分泌抗preM/EⅢ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接种杂交瘤细胞于小鼠腹腔,抽取腹水纯化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对抗体特异性和效价进行分析,并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获得了1株能稳定分泌preM/EⅢ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ME1。纯化后抗体效价为10-6,其亚类为IgG1。ME1单抗能与西尼罗病毒preM/EⅢ蛋白以及西尼罗病毒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日本脑炎病毒(JEV)、圣路易斯脑炎病毒(SLEV)、黄热病毒(YFV)和登革热病毒(DENV)无交叉反应。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7.78%。结论 ME1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临床诊断准确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河病毒 preM/EⅢ融合蛋白 单克隆抗体 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骨肉瘤单克隆抗体5D3的特异性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大为 范清宇 +1 位作者 张惠中 裘秀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  鉴定抗人骨肉瘤单克隆抗体(mAb) 5D3的特异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mAb 5D3与骨肉瘤细胞系、骨肉瘤组织、其它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的反应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发现,mAb 5D3相应抗原在部分骨源... 目的  鉴定抗人骨肉瘤单克隆抗体(mAb) 5D3的特异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mAb 5D3与骨肉瘤细胞系、骨肉瘤组织、其它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的反应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发现,mAb 5D3相应抗原在部分骨源性肿瘤,特别是骨肉瘤组织及骨肉瘤细胞系呈高度表达,中度以上染色者占阳性总数的77%以上,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上。14种正常组织中未见阳性反应。结论mAb 5D3具有高度特异性,为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及免疫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肉瘤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染色 异性鉴定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白细胞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及其特性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斌 何杨 +3 位作者 赵益明 沈文红 李佩霞 阮长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制备抗人白细胞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识别抗原及组织的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分离的人全白细胞悬液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常规融合,用间接ELISA筛选mAb,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染色S... 目的制备抗人白细胞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识别抗原及组织的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分离的人全白细胞悬液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常规融合,用间接ELISA筛选mAb,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染色SP法鉴定其组织特异性。 结果成功地制备1株抗人白细胞 mAb,命名为SZ-105。ELISA法测定其腹水效价为1×10-5。琼脂糖双扩散鉴定为IgG1类。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测定表明,mAb SZ-105可选择性地与外周血液的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呈强阳性反应,而与红细胞及血小板不出现反应。该mAb还可与正常人骨髓的白细胞前体起反应。另外,在肝、肺、脾、胸腺及淋巴结正常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表面,也有SZ-105抗原表达。SZ-105抗原经亲和层析纯化,再经SDS-PAGE 和Western blot证实,mAb SZ-105识别的抗原是相对分子质量(Mr)为75 000左右的单链蛋白多肽。结论 获得1株具有高度免疫学活性和组织特异性的抗人白细胞mAb SZ-105,其对研究白细胞的分化、免疫功能,以及隐匿性急、慢性炎症疾病的放免显像诊断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白细胞单克隆抗体 异性 性鉴定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金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45-48,共4页
对已制备的中药活性成分芍药苷的单克隆抗体的效价、敏感度、稳定性以及其与若干化学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性等进行了测定,据此评价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特异性,为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提供现有条件下的试验... 对已制备的中药活性成分芍药苷的单克隆抗体的效价、敏感度、稳定性以及其与若干化学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性等进行了测定,据此评价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特异性,为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提供现有条件下的试验方法和依据.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腹水的单抗效价达到1∶256 000,来自细胞株P1E6和P5h10的单抗的灵敏度分别为0.080、0.124μg/mL,亲和常数1.819×10-7、2.815×10-7mol/L.同时,所选5种化学结构类似物均显示极低的交叉反应性,证明了芍药苷单克隆抗体的高度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单克隆抗体 异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特异性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中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动态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永平 崔治中 《中国兽药杂志》 2002年第10期13-15,共3页
为获取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单克隆抗体的最高抗体滴度,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对REV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株11B154。每1 mL培养液中平均含0.65×106 个活细胞,于37 ℃在含7% CO2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在24、48、72... 为获取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单克隆抗体的最高抗体滴度,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对REV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株11B154。每1 mL培养液中平均含0.65×106 个活细胞,于37 ℃在含7% CO2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在24、48、72和96 h后,每1 mL培养液中的平均总细胞数和活细胞数分别是:1.13×106和1.03×106 (活细胞占94.5%)、3.42×106和2.48×106(活细胞占72.5%)、2.6×106和0.98×106 (活细胞占37.7%)、2.47×106和0.53×106(活细胞占21.5%)。同时用细胞培养上清液对RE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在培养24、48、72和96 h后上清液中平均抗体效价分别是1:67、1:133、1:67及1:33。结果表明,培养48 h后,当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总数最高但活细胞百分比开始下降时的培养液中抗体效价最高。该研究结果可作为用细胞培养方法大批量生产抗REV单抗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 病毒异性 杂交瘤 细胞培养液 单克隆抗体 效价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单克隆抗体(SZ-95)的特异性鉴定
14
作者 许卫东 赵益明 +2 位作者 何杨 李佩霞 阮长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  研究一株新制备的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PF4)单克隆抗体(mAb)SZ-95的抗原表位和对PF4结合肝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以及肝素-PF4复合物ELISA研究SZ-9... 目的  研究一株新制备的抗人血小板第4因子(PF4)单克隆抗体(mAb)SZ-95的抗原表位和对PF4结合肝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以及肝素-PF4复合物ELISA研究SZ-95所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和其对PF4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结果 这株特异性识别人PF4的mAb不识别与PF4高度同源的β-血小板球蛋白(β-TG),以及包括PF4分子中部大部分β折叠的合成多肽(P34-58)。并且,抗体结合肝素-PF4复合物的数量随复合物中的肝素量增加而减少。结论我们推测SZ-95识别的抗原表位可能位于人PF4 N末端的可变区域或者C末端α螺旋。并且mAb结合肝素-PF4复合物的肝素剂量依赖性改变,说明SZ-95识别的抗原表位与肝素与PF4的结合位点有关,可能影响PF4中和肝素的功能,有助于PF4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第4因子 单克隆抗体 Β-血小板球蛋白 肝素 异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小鼠雄性特异性抗原(H-Y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15
作者 向军俭 林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87-92,共6页
将经C57BL/6J雄鼠脾细胞免疫的同系雌鼠脾细胞与Balb/c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进行融合,以雌、雄鼠脾细胞作细胞性ELISA、间接免疫荧光和精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筛选,共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H-Y抗原的单... 将经C57BL/6J雄鼠脾细胞免疫的同系雌鼠脾细胞与Balb/c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进行融合,以雌、雄鼠脾细胞作细胞性ELISA、间接免疫荧光和精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筛选,共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H-Y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该杂交瘤细胞可在C57BL/6J与Balb/c杂交子一代雌性小鼠腹腔生长并形成腹水性抗体。鉴定结果证明这些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抗原 单克隆抗体 ELISA 雄性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ZCH-4-2E8的制备鉴定及其初步应用
16
作者 汤永民 郭淑芬 +3 位作者 徐淑芝 沈红强 潘秋炉 厉 华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246-249,共4页
本文报告一种识别B细胞系白血病相关抗原的鼠单克隆抗体ZCH-42E8(IgG1),免疫印迹试验示其所识别的抗原分子量为245kd。经多种细胞系、正常外周血细胞成分、骨髓单个核细胞、胚胎肝、脾、胸腺和138例急、慢性白... 本文报告一种识别B细胞系白血病相关抗原的鼠单克隆抗体ZCH-42E8(IgG1),免疫印迹试验示其所识别的抗原分子量为245kd。经多种细胞系、正常外周血细胞成分、骨髓单个核细胞、胚胎肝、脾、胸腺和138例急、慢性白血病细胞的鉴定结果表明,2E8为B细胞系特异性单抗,其反应谱与CD19类似,但其尚能识别早至18周龄的胚胎脾(B)细胞,阳性率为31.9%(CD19为0%)。作者认为:2E8是一种能用于分化早期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诊断和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AUL)鉴别诊断的B细胞系特异性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B细胞 异性 白血病 ZCH-4-2E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特异性
17
作者 张权一 潘荆华 +5 位作者 李秀芝 王丽叶 艾元洪 郝秀智 张贻林 易永林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1期49-54,共6页
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1D_1、1C_2和1D_6细胞株,连续传代11个月,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这三株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病人的白血病细... 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1D_1、1C_2和1D_6细胞株,连续传代11个月,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这三株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病人的白血病细胞呈阳性反应;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1、M_3、M_4、M_5型病人白血病细胞呈阴性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白血病细胞呈阴性反应;与正常人白细胞也呈阴性反应,说明建立的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型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克隆抗体 M2型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异性 免疫分型诊断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毒性大肠杆菌菌毛抗原F_(4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异性研究
18
作者 李元 吕苹 +1 位作者 吴玉水 汪美先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3期22-26,共5页
本文报道以纯化的产毒性大肠杆菌菌毛F_(41)抗原,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5株抗F_(41)抗原的单克隆抗体(1F6,2C5,3B6为IgG 1。1 H 5,4E11为IgM)。腹水抗体效价达10^(-6)培养上清抗体效价10^(-3)。通过免疫扩散、免疲印迹法及固相菌体ELISA试... 本文报道以纯化的产毒性大肠杆菌菌毛F_(41)抗原,利用杂交瘤技术获得5株抗F_(41)抗原的单克隆抗体(1F6,2C5,3B6为IgG 1。1 H 5,4E11为IgM)。腹水抗体效价达10^(-6)培养上清抗体效价10^(-3)。通过免疫扩散、免疲印迹法及固相菌体ELISA试验证实,5株单克隆抗体均为针对ETEC菌毛F_(41)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红血球凝集抑制及肠上皮细胞粘附阻断试验证明1F6、2C5、3B6具有生物学活性,1H5与4E11无生物学活性,这可能(1)建立ELISA捕捉法,从粪便中直接检测F_(41)抗原以及用玻板凝集试验鉴定临床分离菌株。(2)用于F_(41)抗原性的分析及ETEC基因工程疫苗的监控手段。(3)为ETEC·F_(41)菌的致病性研究及被动免疫预防急性腹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毒性大肠杆菌 单克隆抗体 异性研究 菌毛抗原 ELISA捕捉法 肠上皮细胞粘附 制备 ETEC 临床分离菌株 基因工程疫苗 抗体效价 杂交瘤技术 免疫印迹法 异性抗体 红血球凝集 生物学活性 致病性研究 IgG1 培养上清 免疫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化学发光法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詹炉停 温桂平 +7 位作者 赵敏 依含 刘江武 郭小怡 林海军 黄刘女 夏宁邵 郑子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1-1174,1178,共5页
目的:获得特异性检测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的单克隆抗体配对,建立基于化学发光c-PSA免疫定量试剂。方法:利用市购c-PSA抗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间接法ELISA差异筛选抗c-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 目的:获得特异性检测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的单克隆抗体配对,建立基于化学发光c-PSA免疫定量试剂。方法:利用市购c-PSA抗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间接法ELISA差异筛选抗c-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型抗原(t-PSA)的抗体,抗体配对后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血清中c-PSA蛋白。结果:获得抗体配对1A10/7D6-SAE,经c-PSA标准品及临床血清样本初步筛选,该抗体配对适用于基于化学法发光的免疫反应定量检测试剂的开发;血清阳性样本与阴性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阳性样本定量结果与Siemens公司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的相关系数为0.97;线性范围为0.1~100 ng/ml;检测灵敏度为0.005 ng/ml。结论:成功筛选获得特异性检测c-PSA的抗体配对,并开发c-PSA化学发光免疫定量试剂,其检测能力与国际主流试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前列腺异性抗原 单克隆抗体 化学发光 定量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猪鼻支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瑞雨 熊祺琰 +4 位作者 倪博 王佳 韦艳娜 冯志新 邵国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2-966,共5页
目的制备与鉴定猪鼻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用于猪鼻支原体诊断及致病机理的研究。方法将猪鼻支原体全菌蛋白免疫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鉴定其抗体亚型并对纯化单抗的效价、特异性进行鉴定。将该单抗用于菌落免疫杂交试验、间... 目的制备与鉴定猪鼻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用于猪鼻支原体诊断及致病机理的研究。方法将猪鼻支原体全菌蛋白免疫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鉴定其抗体亚型并对纯化单抗的效价、特异性进行鉴定。将该单抗用于菌落免疫杂交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获得了1株猪鼻支原体单抗,命名为Mhr-08。该单抗的亚型属于IgG1,轻链为κ型。ELISA测定该纯化单抗效价为1∶102 400,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该单抗与猪鼻支原体全菌蛋白在43kDa处出现特异性反应条带,与猪其他支原体、大肠杆菌及KM2培养基无交叉反应;该单抗为猪鼻支原体表面膜蛋白抗体,可成功应用于菌落免疫杂交试验;将其用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成功检测出黏附于猪气管上皮细胞上的猪鼻支原体。结论成功制备和鉴定出1株猪鼻支原体单克隆抗体,该特异性单抗的获得为猪鼻支原体的诊断及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鼻支原体 单克隆抗体 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