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3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1
作者 ZHANG Qi ZHU Shujuan JIANG Bin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6,共10页
Objective: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is a common endocrine disorder that affects women’s health.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gene and transcription factor(TF)expres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PCOS patients and hea... Objective: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is a common endocrine disorder that affects women’s health.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gene and transcription factor(TF)expres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PCOS patients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using bioinformatics approaches,and to verify the function of key transcription factors,with the goal of providing 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PCOS.Method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and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transcription factors(DETFs)between PCOS patients and control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RNA sequencing dataset GSE168404 using bioinformatics methods.Functional enrichmen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Gene Ontology(GO)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databases.Th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core transcription factors were further validated in ovarian tissues of PCOS model mice and control mice using Western blotting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Results:A total of 332 DEGs were identified between PCOS patients and controls,including 259 upregulated and 73 downregulated genes in the PCOS group.19 DETFs were further screened,of which 16 were upregulated and 3 were downregulated in PCOS.The upregulated DETFs(including TFCP2L1,DACH1,ESR2,AFF3,SMAD9,ZNF331,HOPX,ATOH8,HIF3α,DPF3,HOXC4,HES1,ID1,JDP2,SOX4,and ID3)were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lipid metabolism,development,and cell adhesion.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analysis in PCOS model mice reveal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levels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and HIF2α,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HIF3αcompared to control mice(all P<0.001).Conclusion: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e and TF expression exist between PCOS patients and healthy individuals.HIF-3α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COS and could serve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and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ranscription factor 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regulatory networks BIOINFORMA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les of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cotton
2
作者 XU Yuewei ZHAO Yunlei +3 位作者 CHEN Wei SANG Xiaohui ZHAO Pei WANG Hongmei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CAS 2024年第3期289-301,共13页
Climate deterioration,water shortages,and abiotic stress are the main threats worldwide that seriously affect cotton growth,yield,and fiber quality.Therefore,research on improving cotton yield and tolerance to biotic ... Climate deterioration,water shortages,and abiotic stress are the main threats worldwide that seriously affect cotton growth,yield,and fiber quality.Therefore,research on improving cotton yield and tolerance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The NAC proteins are crucial and plant-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s(TFs)that are involved in cotton growth,development,and stress responses.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tton NAC TFs in the improvement of cotton varieties through novel biotechnological methods is feasible.Based on cotton genomic data,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es have revealed potential functions of cotton NAC genes.Here,we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 the recent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cotton NAC TFs roles in regulating responses to drought,salt,and Verticillium wilt-related stresses,as well as leaf senesc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bers,xylem,and glands.The detailed regulatory network of NAC proteins in cotton is also elucidated.Cotton NAC TFs directly bind to the promoters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ABA biosynthesis and secondary cell-wall formation,participate in several biological processes by interacting with related proteins,and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downstream genes.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overexpression of NAC TF genes in cotton and other model plants improve their drought or salt tolerance.This review elucidates the latest findings on the functions and regulation of cotton NAC proteins,broad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cotton NAC TFs,and lays a fundament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molecular breeding research in cot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 STRESS Regulatory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ulatory Network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Response to Drought in Arabidopsis and Crops 被引量:2
3
作者 Chen Li-miao Li Wen-bin Zhou Xin-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2年第3期1-13,共13页
Drough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limiting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crop yield. Many drought-inducible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molecular and genomic analyses in Arabidopsis, ric... Drough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limiting plant growth, development and crop yield. Many drought-inducible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molecular and genomic analyses in Arabidopsis, rice and other crops. To better understand reaction mechanism of plant to drought tolerance, we mainly focused on introducing the research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TFs) i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regulatory network of gene expression conferring drought. A TF could bind multiple target genes to increase one or more kinds of stress tolerance. Sometimes, several TFs might act together with a target gene. So drought-tolerance genes or TFs might respond to high-salinity, cold or other stresses. The crosstalk of multiple stresses signal pathways is a crucial aspect of understanding stress signa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ught stress stress tolerance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expression signal path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tic通过调控记忆性CD4^(+)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师亮 冯异 +1 位作者 方明 周彦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CD4^(+)Tm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EdU法检测Stattic对CD4^(+)Tm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C57BL/6小鼠心脏移植(HTx)模型,实验分为:Non-HTx组、HTx组、Tm/HTx组和Tm/HTx+Stattic组。每日观察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情况;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心脏组织病理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脏移植组织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IL-2、IL-10和TGF-β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CD4^(+)CD44^(+)CD62L^(+))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心脏组织中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Stattic浓度超过2.5μmol/L时,可抑制CD4^(+)Tm细胞增殖。与HTx组比较,Tm/HTx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缩短,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IFN-γ和IL-2含量升高,IL-10和TGF-β1含量降低,移植心脏组织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IL-10和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升高,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升高(均为P<0.05)。与Tm/HTx组比较,Tm/HTx+Stattic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中IFN-γ、IL-2含量降低,IL-10和TGF-β1含量升高,移植心脏组织中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IL-10、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降低,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降低(均为P<0.05)。结论Stattic可延长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m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tic 记忆性cd4^(+)T细胞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cdx2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与进化分析
5
作者 罗君涵 李艳芳 +9 位作者 高星 唐翔 罗雅楠 曾鹏 卿艳玲 王辰浩洋 陈振峰 刘晶 宋梦玲 何志敏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4期205-213,共9页
为探讨草鱼cdx2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密码子偏好性及与某些动物的血缘关系,为草鱼cdx2基因的异源表达与分子调控研究提供参考,利用草鱼与其他8种动物(牛、原鸡、智人、小家鼠、塞内加尔多鳍鱼、褐家鼠、野猪、热带蟾蜍)的17个cdx2基因... 为探讨草鱼cdx2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密码子偏好性及与某些动物的血缘关系,为草鱼cdx2基因的异源表达与分子调控研究提供参考,利用草鱼与其他8种动物(牛、原鸡、智人、小家鼠、塞内加尔多鳍鱼、褐家鼠、野猪、热带蟾蜍)的17个cdx2基因,使用CodonW和EMBOSS软件对密码子的偏好性参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然后使用SPSS和MEGA软件对密码子偏好性和基因的聚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草鱼cdx2基因密码子偏好性最强的是CUG,9种动物cdx2基因的高频密码子有7个,且均以C/G结尾,最优密码子为CUG。9种动物cdx2基因的有效密码子数(ENC)范围为33.01~58.08个,密码子适应指数(CAI)远小于1,密码子偏好性较弱。自然选择是形成大多数动物cdx2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重要驱动力。不同动物之间及同种动物之间,cdx2基因对同义密码子的偏好性均存在不同。动物cdx2基因的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值)聚类结果与基于系统进化树的结果近似,但其准确度稍弱于系统进化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cdx2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ocardin-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A Mediates OxLDL-Induced Endothelial Injury 被引量:12
6
作者 Fang, Fei Yang, Yuyu +4 位作者 Yuan, Zhibin Gao, Yuqi Zhou, Jiliang Chen, Qi Xu, Yong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2-842,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损伤 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unc基因AF172993序列不是complete CDS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唯意 刘真 +5 位作者 李欣 王爽 刘求真 刘腾飞 乔贵林 姚开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1-623,共3页
目的明确Plunc基因AF172993序列是complete CDS还是transcript variant。方法利用RT-PCR方法扩增Plunc基因CDS区编码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入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中。正反双向测序分析,所得序列除了与AF172993序列两两比对,还与nr和人类基... 目的明确Plunc基因AF172993序列是complete CDS还是transcript variant。方法利用RT-PCR方法扩增Plunc基因CDS区编码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入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中。正反双向测序分析,所得序列除了与AF172993序列两两比对,还与nr和人类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新克隆序列在CDS区658位C取代了AF172993序列A,遗传密码子由AAG改变成CAG,相应氨基酸编码也从Gln变为Lys。与人类基因组比对,Plunc基因CDS区658位C碱基能与人类20号染色体基因组2094188位C碱基完全匹配。结论AF172993序列658位A为突变位点,改变了氨基酸编码,实际为Plunc基因的变异体。GenBank数据库注释该序列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nc cds 突变位点 转录变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CdS复合颗粒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猩红B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蒋茹 朱华跃 +2 位作者 管玉江 李晓东 肖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19,共4页
采用仿生矿化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CdS复合颗粒光催化剂,并用于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猩红B染料模拟废水,研究了猩红B初始浓度、pH、催化剂投加量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猩红B光催化降解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壳聚糖能有效负... 采用仿生矿化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CdS复合颗粒光催化剂,并用于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猩红B染料模拟废水,研究了猩红B初始浓度、pH、催化剂投加量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等因素对猩红B光催化降解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壳聚糖能有效负载CdS纳米微晶。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描述壳聚糖/纳米CdS复合颗粒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猩红B反应动力学行为,在猩红B初始质量浓度较低(≤20 mg/L)时,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方程。降低猩红B初始浓度和溶液pH都可显著增大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催化剂投加量小于0.7 g/L时,光催化降解速率随其增加而增大,但催化剂投加量过大会使光催化降解速率减小;催化剂重复使用第5次时,猩红B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仍为第1次使用时的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纳米cds 壳聚糖 猩红B染料 反应因素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交易对手间三种违约相关情景下的CDS定价——基于单因子Copula模型的模拟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正声 秦学志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2-517,共6页
2008年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交易对手违约相关风险,不仅使作为信用违约互换(CDS)交易对手方的Lehman Brothers,Bear Sterns和AIG等金融机构遭受了巨额损失,而且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因此,考虑交易对手违约相关风险对合理定价CDS... 2008年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交易对手违约相关风险,不仅使作为信用违约互换(CDS)交易对手方的Lehman Brothers,Bear Sterns和AIG等金融机构遭受了巨额损失,而且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因此,考虑交易对手违约相关风险对合理定价CDS至关重要。基于单因子Copula模型框架,数值模拟分析了交易对手间3种不同违约相关情景下的CDS定价,在统一的框架内创新性地解决了信用保护卖方、买方和参考资产方的违约相关情况、违约强度、支付频率及回收率等因素对CDS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保护卖方和参考资产方形成的违约相关对CDS定价的影响要强于交易三方违约相关的影响,各情景下的CDS价格明显不同;(2)随着保护买方支付频率的增加,3种情景下的CDS价格均逐渐降低;(3)参考资产方回收率的增加,会降低不同情景下的CDS价格且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相关 交易对手风险 因子Copula 信用违约互换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Cd富集系数的土壤有效态Cd化学浸提方法筛选 被引量:5
10
作者 俞磊 孙晓艺 +3 位作者 秦璐瑶 王静 王萌 陈世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土壤中镉(Cd)被作物吸收的程度及其生态风险取决于土壤中Cd的赋存形态,基于Cd有效形态的污染土壤风险评价及在此基础上制订污染土壤修复安全阈值是Cd污染农田土壤风险评价和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化学浸提... 土壤中镉(Cd)被作物吸收的程度及其生态风险取决于土壤中Cd的赋存形态,基于Cd有效形态的污染土壤风险评价及在此基础上制订污染土壤修复安全阈值是Cd污染农田土壤风险评价和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化学浸提方法较多,但缺乏针对不同性质土壤中有效态Cd的普适性浸提方法已成为Cd污染土壤风险评价技术瓶颈。本研究采集了全国9个不同性质农田土壤,以水稻、小白菜和玉米为测试作物,通过外源添加方法制备Cd污染土壤,结合土壤培养和盆栽实验,测定了5种常用化学浸提方法,包括中性无机盐浸提方法(CaCl_(2)浸提法)、弱酸浸提法(HCl浸提法)、络合螯合剂浸提方法(DTPA和ETPA浸提法)和组合浸提方法(Mehlich-3(M3)浸提法)对不同性质土壤中有效态Cd浸提效果及其与作物Cd吸收的量化关系,筛选适用于不同性质土壤中有效态Cd的通用浸提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化学浸提法提取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间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浸提方法对土壤中Cd的浸提率(%)为DTPA≈EDTA≈HCl>M3≈CaCl_(2)。不同化学浸提态Cd与作物Cd吸收的相关系数间具有显著差异,基于综合相关系数方法,得出5种不同浸提态Cd与作物Cd吸收的综合相关系数为I M3=0.765,I EDTA=0.641,I DTPA=0.627,I HCl=0.606,I CaCl_(2)=0.711,M3浸提态Cd含量与不同性质土壤中水稻、小白菜和玉米植株地上部Cd相关性最高,可作为不同性质土壤中有效态Cd通用浸提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农田土壤中Cd有效态评价及Cd污染农田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富集系数 化学浸提方法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cDNA文库的构建及转录因子StMR1互作蛋白的筛选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秋月 段鹏亮 +3 位作者 李海笑 刘宁 曹志艳 董金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1-289,共9页
【目的】筛选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转录因子的互作蛋白,解析黑色素调控转录因子StMR1调控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为解析玉米大斑病菌侵染过程中转录因子的调控网络,阐明病菌的致病机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玉... 【目的】筛选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转录因子的互作蛋白,解析黑色素调控转录因子StMR1调控玉米大斑病菌致病性的分子机制。为解析玉米大斑病菌侵染过程中转录因子的调控网络,阐明病菌的致病机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玉米大斑病菌菌丝和孢子不同萌发阶段作为试验材料,采用Gateway方法构建玉米大斑病菌cDNA文库,使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转录因子StMR1的诱饵载体,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其互作蛋白并进行一对一验证。【结果】构建的玉米大斑病菌文库插入的平均片段长度大于1000 bp,初级文库及次级文库的库容量为1.2×107和1.04×107CFU,重组率为100%,可以用于酵母双杂交筛选。成功构建可以用于筛库的诱饵载体pGBKT7-StMR1,经初筛与复筛得到3个互作蛋白,一对一验证短链脱氢酶、糖基转移酶、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均与转录因子StMR1存在互作。【结论】成功构建了丰富度高且质量好的玉米大斑病菌cDNA文库并筛选到了与转录因子StMR1互作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cdNA文库 转录因子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WRKY4通过影响PpCCD4表达调控桃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聪豪 姜超 +9 位作者 金自清 张海朋 王小贝 侯楠 程钧 王伟 郑先波 冯建灿 连晓东 谭彬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4-1512,共9页
【目的】克隆桃PpWRKY4基因,探究其在桃果实类胡萝卜素代谢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以白肉桃中油桃14号果实为材料,分析了其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克隆桃中PpWRKY4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通过亚细胞定位、酵母... 【目的】克隆桃PpWRKY4基因,探究其在桃果实类胡萝卜素代谢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以白肉桃中油桃14号果实为材料,分析了其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克隆桃中PpWRKY4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通过亚细胞定位、酵母单杂交技术和双荧光素酶试验确定PpWRKY4对PpCCD4的调控机制。【结果】随着中油桃14号果实成熟,PpCCD4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类胡萝卜素含量(w,后同)由1.97μg·g^(-1)降至0.68μg·g^(-1)。PpWRKY4基因CDS区共1764 bp,编码587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64.06 ku,等电点为6.00;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其包含两个WRKY保守基序,为Ⅰ类WRKY蛋白。PpWRKY4基因在桃果实发育前期高表达,后期表达量较低,与PpCCD4表达趋势相反。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pWRKY4定位在细胞核。酵母单杂交技术和LUC试验表明PpWRKY4通过结合PpCCD4启动子抑制其表达。【结论】PpWRKY4通过负调控PpCCD4表达进而调控桃果实类胡萝卜素降解,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桃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转录因子 果肉颜色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VvCCD1b基因克隆及与其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筛选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一恒 李少楠 +4 位作者 董天宇 唐美玲 唐雯 卢素文 房经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15-2224,共10页
【目的】筛选葡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基因VvCCD1b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挖掘参与调控葡萄类胡萝卜素代谢的潜在因子,为深入探究葡萄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网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克隆VvCCD1b基因的cDNA及其启动子序列,利用... 【目的】筛选葡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基因VvCCD1b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挖掘参与调控葡萄类胡萝卜素代谢的潜在因子,为深入探究葡萄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网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克隆VvCCD1b基因的cDNA及其启动子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vCCD1b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等进行预测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不同葡萄品种及不同处理下葡萄CCD家族成员表达模式。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与VvCCD1b基因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并进行点对点验证。【结果】通过PCR克隆获得VvCCD1b基因序列全长1641 bp,位于13号染色体上,编码546个氨基酸残基,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16.67%)、β-折叠(5.49%)、延伸链(24.54%)和无规则卷曲(53.30%)构成,具有RPE65保守结构域。VvCCD1b基因启动子含有光响应元件(G-box、3-AF1 binding site、GATA-motif、TCT-motif)、水杨酸(SA)响应元件(SARE)、脱落酸(ABA)响应元件(ABRE)及AP2/ERF、WRKY、MADS-box转录因子结合元件。VvCCD1b基因表达水平随果实发育逐渐升高且受光照与逆境胁迫的影响。以VvCCD1b基因启动子为诱饵,初步筛选出VvRAP2-4、VvWRKY4、VvBHLH137转录因子及葡萄液泡加工酶、葡萄糖苷酶等18个功能蛋白,其中VvRAP2-4、VvWRKY4转录因子与VvCCD1b基因启动子间存在互作。【结论】VvCCD1b为亲水性蛋白,基因表达水平随果实发育逐渐升高,且受到干旱、高温、水涝胁迫和光照的影响。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出与VvCCD1b启动子互作的候选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Ccd1b基因 启动子 酵母单杂交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CDF转录因子家族鉴定及逆境响应分析
14
作者 常璟 王泽民 +5 位作者 胡运杰 何文静 晋昕 侯乐乐 李萱 艾千一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3,共10页
为探究StCDFs转录因子家族在马铃薯逆境响应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马铃薯CDF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以及激素处理和逆境胁迫响应分析,同时利用低温胁迫处理不同... 为探究StCDFs转录因子家族在马铃薯逆境响应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马铃薯CDF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以及激素处理和逆境胁迫响应分析,同时利用低温胁迫处理不同耐寒性品种后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及荧光定量验证。结果表明,在马铃薯中共鉴定出5个StCDFs成员(StCDF1、StCDF2、StCDF3、StCDF4、StCDF5);马铃薯CDF基因家族与番茄的亲缘关系较近;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表明,保守基序Motif 1在马铃薯StCDF蛋白中分布最广,保守性最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StCDFs基因上游启动子广泛存在激素和胁迫响应元件,其中胁迫响应元件占比最大;StCDFs基因家族成员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且多数成员响应逆境胁迫处理;根据RNA-seq数据,发现StCDFs积极响应低温胁迫处理,随后进行qRT-PCR验证,发现基因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tCDF1、StCDF2、StCDF3在低温胁迫下持续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cdF 转录因子 激素 低温胁迫 l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8经TFEB介导促进溶酶体再生而调节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
15
作者 许浩 孙雪妮 +7 位作者 吴天祺 刘进源 黄倩琳 莫蝶 王嘉馨 陈沈娴 邓伯丹 许小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目的:探讨CD38对巨噬细胞溶酶体再生及胆固醇外流的影响。方法: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敲除(LDLr^(-/-))小鼠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活细胞成像系统观察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ADP)对巨噬细胞溶酶体数量的影响;利用ELIS... 目的:探讨CD38对巨噬细胞溶酶体再生及胆固醇外流的影响。方法: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敲除(LDLr^(-/-))小鼠的骨髓源性巨噬细胞为细胞模型。采用活细胞成像系统观察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ADP)对巨噬细胞溶酶体数量的影响;利用ELISA检测巨噬细胞内NAADP的水平;细胞经NA处理后,利用RT-q PCR检测CD38 m RN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CD38蛋白表达和转录因子EB(TFEB)磷酸化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CD38/NAADP信号通路对溶酶体数量和胆固醇外流的影响。结果:NAADP可显著增加巨噬细胞中溶酶体的数量(P<0.05),这种效应可被NAADP拮抗剂NED-19、Ca^(2+)螯合剂BAPTA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s A明显抑制(P<0.05);CD38可明显促进巨噬细胞中NAADP的合成(P<0.05);NAADP合成底物NA可明显促进CD38 m RNA和蛋白表达(P<0.05);NA还可显著降低TFEB的磷酸化水平,且这一效应也可被NED-19、BAPTA和Cs A明显抑制(P<0.05);阻断CD38/NAADP信号通路可明显抑制NA诱导的溶酶体数量增加和溶酶体游离胆固醇及胞质胆固醇酯的外流(P<0.05);在LDLr/CD38双基因敲除巨噬细胞中,NA诱导的溶酶体数量增加和溶酶体游离胆固醇及胞质胆固醇酯的外流效应消失,CD38基因回补后,这一效应即可恢复(P<0.05)。结论:CD38可经TFEB介导,触发巨噬细胞溶酶体再生,进而促进巨噬细胞溶酶体游离胆固醇和胞质中胆固醇酯的外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8 溶酶体再生 巨噬细胞 胆固醇 转录因子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秀林 戚润思 +6 位作者 孟祥照 张华宁 马贞玉 段硕楠 李国良 刘子会 尚忠林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作为植物抵御多种逆境胁迫的重要调节因子,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sf)家族基因数目多,结构、特性和功能复杂多样。植物Hsf不仅通过直接转录调控热激蛋白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对多种逆境胁迫的响应和适应过程,还介导植物诸多生命活动过程。... 作为植物抵御多种逆境胁迫的重要调节因子,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sf)家族基因数目多,结构、特性和功能复杂多样。植物Hsf不仅通过直接转录调控热激蛋白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参与对多种逆境胁迫的响应和适应过程,还介导植物诸多生命活动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酵母Hsf被首先克隆以来,多个物种的Hsf家族被识别和研究,模式植物番茄和拟南芥Hsf研究比较早且相对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HsfA族,B族研究较少,C族报道更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已严重威胁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深入研究作物耐热性机制从而挖掘功能基因、通过生物技术方法改良作物的耐热性,是抵抗高温逆境的关键。大田作物中Hsf家族数目大小不等,基因组复杂,研究起步晚。为此,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从2009年开始对作物Hsf家族基因进行研究,依据最新的基因组信息,确定了家族基因数目及核酸和蛋白质结构特性、明确了家族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其对多种非生物逆境的响应规律。克隆获得多个基因并借助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创制转基因材料和突变体,对其耐热性以及抗逆性调控功能多层面进行了鉴定,并对下游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解析。研究不仅丰富了大田作物耐热性调控理论基础,也为作物耐热性研究和生物育种提供优异新种质。目前,关于Hsf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鉴定和对下游基因的转录调控方面,其上游哪些组分通过何种方式介导Hsf参与耐热性调控方面的研究还缺乏证据,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本研究室多年来对小麦、玉米Hsf家族的研究结果,结合他人的相关研究报道,详述了近年来植物Hsf在抗逆性响应和适应过程中调控功能、机制及其主要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阐明Hsf家族的作用及其调控网络提供理论依据,为耐热生物育种挖掘强效的基因资源和备选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 非生物胁迫 功能与机制 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色泽关键基因OfCCD4互作转录因子的鉴定分析
17
作者 史德静 邬俊媛 +4 位作者 韩柳青 张瑞珍 林楠 尚富德 刘燕培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7-764,共8页
【目的】明确调控桂花类胡萝卜素代谢关键基因OfCCD4的转录因子,探究转录因子与OfCCD4结合并调控其表达的分子机制,为解析桂花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分子机制及桂花花色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杭州临安太湖源区桂花花瓣为... 【目的】明确调控桂花类胡萝卜素代谢关键基因OfCCD4的转录因子,探究转录因子与OfCCD4结合并调控其表达的分子机制,为解析桂花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分子机制及桂花花色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杭州临安太湖源区桂花花瓣为研究材料,对前期筛选的类胡萝卜素代谢关键基因OfCCD4进行转录因子预测,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酵母单杂交等分子生物学试验初步鉴定OfCCD4的转录因子。【结果】转录组分析发现,有10个转录因子与OfCCD4表达水平呈现高相关性;Y1H酵母转录激活活性结果显示,其中有8个转录因子具有一定的转录自激活能力;酵母单杂交结果表明,3个转录因子与OfCCD4启动子有强相互作用,3个转录因子与OfCCD4启动子存在弱相互作用。【结论】筛选到3个具有自激活活性,且与OfCCD4存在强互作关系的转录因子,推测其可能通过调控桂花OfCCD4基因表达影响花色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类胡萝卜素 OfCcd4基因 转录因子 酵母单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罗勒(Ocimum gratissimum)叶片响应镉胁迫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斌 王玉昆 肖艳辉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5-270,共16页
【目的】丁香罗勒(Ocimum gratissimum)同时具有修复和安全利用镉(cadmium, Cd)污染土壤的潜力,解析丁香罗勒响应Cd胁迫的分子机制,鉴定与Cd耐受性密切相关的调控因子,为耐受Cd胁迫的丁香罗勒种质资源创新提供候选基因资源。【方法】采... 【目的】丁香罗勒(Ocimum gratissimum)同时具有修复和安全利用镉(cadmium, Cd)污染土壤的潜力,解析丁香罗勒响应Cd胁迫的分子机制,鉴定与Cd耐受性密切相关的调控因子,为耐受Cd胁迫的丁香罗勒种质资源创新提供候选基因资源。【方法】采用比较转录组学的方法,分析Cd处理(35μmol/L) 72 h期间丁香罗勒叶片的转录组学变化。【结果】Cd胁迫显著抑制丁香罗勒生长,叶片、茎和根中均积累了很高含量的Cd,根中的Cd含量最高。Cd胁迫还显著影响精油组分和含量,Cd处理诱导肉桂酸甲酯的合成积累。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在24 h的比较组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富集在核糖体、植物-病原相互作用和MAPK信号通路等途径中。在72 h的比较组中,DEGs富集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和卟啉与叶绿素代谢途径中。浅青色1模块内的基因与Cd胁迫表型显著相关,模块内的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相互作用和MAPK信号通路途径中。Cd胁迫上调表达的DEGs也显著富集在这3个途径,表明激活这3个途径是丁香罗勒叶片应答Cd胁迫的主要机制。Cd胁迫处理诱导13个转录因子基因表达上调,其中5个是b HLH家族基因,表明bHLH转录因子在丁香罗勒Cd胁迫耐受性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丁香罗勒应答Cd胁迫的分子机制与其他植物有很大相似之处,bHLH转录因子可能是调控丁香罗勒Cd耐受性的关键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罗勒 镉胁迫 RNA-SEQ 光合作用 bHLH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凡 高扬 +3 位作者 胡艳平 向超 万骐 周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1-675,702,共6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T法筛选最佳PR作用浓度;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DEX组(10μmol/L DEX)、PR+DEX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100 nmol/L的SIRT1抑制剂EX527)、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100 nmol/L EX527),MTT法、流式细胞术、MDC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及细胞自噬数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通路相关蛋白、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及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 0~40μmol/L的PR可促进DEX诱导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40μmol/L PR处理后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最高,选择40μmol/L PR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DEX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自噬阳性率、SIRT1、FOXO1、Beclin-1、LC3、Bax蛋白表达均降低,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EX组对比,PR+DEX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上述其余指标均升高(P<0.05),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与PR+DEX组对比,PR+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PR可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增强MC3T3-E1细胞自噬进而抑制DEX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状转录因子O1 类固醇 成骨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通过调节HIF-1α-Kcnq1ot1影响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方方 李继勇 +4 位作者 张力 邹高锐 陈治军 辛欢 乐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0-507,共8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IF-1α与Kcnq1ot1的相互作用。将H9c2细胞分为Ctrl组、H/R组、Suf组;oe-HIF-1α组、oe-HIF-1α+Suf组、sh-HIF-1α组、sh-HIF-1α+Kcnq1ot1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CK-MB与HBDH浓度,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逆转录定量PCR(RT-qPCR)测定Kcnq1ot1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评估Suf对体内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治疗潜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IF-1α与Kcnq1ot1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与Ctrl组相比,H/R组的H9c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增加,CK-MB与HBDH浓度上调,HIF-1α与Kcnq1ot1的表达增强(均P<0.05)。转染oe-HIF-1α后,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结果(均P<0.05);而Suf干预抑制了以上结果(均P<0.05)。与H/R组相比,sh-HIF-1α组的细胞活性明显改善,凋亡减少,CK-MB与HBDH浓度降低(均P<0.05);转染Kcnq1ot1则部分逆转了这些结果(均P<0.05)。动物实验发现,Suf能够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Suf通过抑制HIF-1α-Kcnq1ot1改善心肌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缺氧诱导因子-Α KCNQ1重叠转录物1 心肌缺氧-复氧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