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典型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与迁移模型
1
作者 黄亚楠 刘志勇 管永精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2-912,共11页
根据中国45根土壤柱样、35根湖泊柱样和32根海洋柱样数据,发现土壤、湖泊和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一类典型的^(239+240)Pu无峰分布的现象,并讨论了^(239+240)Pu无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主要有两种类型,... 根据中国45根土壤柱样、35根湖泊柱样和32根海洋柱样数据,发现土壤、湖泊和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一类典型的^(239+240)Pu无峰分布的现象,并讨论了^(239+240)Pu无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增,第二种是^(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减;利用对流扩散方程(CDE)模型模拟土壤柱样中^(239+240)Pu的迁移行为时,表观对流速率与^(239+240)Pu最大值深度呈现正相关关系(n=45,R^(2)=0.847).湖泊和海洋沉积柱样中^(239+240)Pu的无峰分布仅有一种类型:^(239+240)Pu比活度随着深度递减.同时,湖泊柱样沉积速率(n=35,R^(2)=0.921)或海洋柱样中的最大表观对流速率(n=32,R^(2)=0.949)与^(239+240)Pu最大值深度也呈现正相关关系.无峰分布柱样中^(239+240)Pu可交换态的最大表观对流速率(vmax)在数值上与沉积速率(v)相当,并且最大表观对流速率不影响^(239+240)Pu在柱样中的垂向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9+240)Pu 无峰分布 对流扩散方程(cde) 柱样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砂量对中度盐碱土壤水力特性及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素素 陈继虹 +5 位作者 李王成 牛宵宵 贾振江 吴洋洋 马东祥 吕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384,共11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掺砂量对中度盐碱土壤水力特性和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土柱试验,设置4种掺砂比例CK(掺砂0)、B1(掺砂10%)、B2(掺砂15%)、B3(掺砂20%),研究中度盐碱土壤在不同掺砂量条件下的土壤水力特性和溶质运移过程... [目的]为探究不同掺砂量对中度盐碱土壤水力特性和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土柱试验,设置4种掺砂比例CK(掺砂0)、B1(掺砂10%)、B2(掺砂15%)、B3(掺砂20%),研究中度盐碱土壤在不同掺砂量条件下的土壤水力特性和溶质运移过程变化规律并进行模型模拟。[结果](1)掺砂量在0~20%内,中度盐碱土掺砂明显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变化,掺砂比例越大,曲线越靠近Y轴。在任一吸力条件下土壤含水率表现为CK>B1>B2>B3。且掺砂比例越大,土壤小孔隙数量越多,微小孔隙减少,土壤持水性能减弱。土壤的饱和导水率随掺砂量的增加而增大。(2)随掺砂量的增加,溶质穿透曲线明显左移,初始穿透时间、完全穿透时间及穿透总历时均减少,B1、B2、B3处理总穿透历时分别比CK减少34.48%,47.22%,69.71%。(3)CED方程和两区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掺砂条件下土壤中溶质运移状况,但相较于CDE方程,两区模型的拟合精度更高。对两区模型拟合参数进行分析发现,随掺砂量的增加,土壤孔隙流速、可动区含水比率和质量交换系数逐渐增大,而水动力弥散系数和弥散度呈减小趋势。[结论]盐碱土掺砂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水力特性,促进溶质在土壤中运移,有助于缓解盐碱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土改良与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溶质运移 穿透曲线 cde方程 两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