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狂犬病病毒CD8^(+)T细胞表位的鉴定
1
作者 黄香梅 王旭英 +9 位作者 耿鑫梅 奚媖牡 廖奕洁 张广欣 莫筱可 陈樱 欧阳康 韦祖樟 黄伟坚 覃一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但目前对其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方面研究较少。该研究以C57BL/6小鼠作为PRV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合成了16条PRV gB、gC和gD蛋白上的H-2b限制性C...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但目前对其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方面研究较少。该研究以C57BL/6小鼠作为PRV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合成了16条PRV gB、gC和gD蛋白上的H-2b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经ELISpot、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CFSE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发现,位于gD蛋白上的多肽^(371)CVYIFFRL^(378)可显著激活CD8^(+)T细胞产生IFN-γ,并促进CD8^(+)T细胞明显增殖,说明该表位属于PRV特异性CD8^(+)T细胞表位。将该表位氨基酸序列与NCBI上16株参考毒株及作者实验室2株PRV毒株的gD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发现研究鉴定的T细胞表位高度保守,提示该表位可刺激机体产生对不同亚型PRV感染的交叉保护力。研究结果将为PRV表位疫苗的研制及PRV感染与免疫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cd8^(+)T细胞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特异性CD8+CTL表位预测及鉴定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海英 姚定康 +5 位作者 屠小卿 周晔 朱烨 陈燕 范列英 仲人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鉴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PDC-E2)上的HLA-A觹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为临床探索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数据库SYFPEITHI预测PDC-E2上两段涵盖B细胞表位和CD4+T细胞表位的氨基酸序列(163~... 目的鉴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自身抗原丙酮酸脱氢酶(PDC-E2)上的HLA-A觹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为临床探索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数据库SYFPEITHI预测PDC-E2上两段涵盖B细胞表位和CD4+T细胞表位的氨基酸序列(163~184aa和36~49aa)附近可能存在的HLA-A觹0201限制性T细胞表位,再通过T2细胞株、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毒性检测分别分析各抗原肽与HLA-A觹0201的结合力、诱导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增殖能力及抗原肽诱导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杀伤毒性,逐步鉴定HLA-A觹0201限制性CD8+CTL细胞表位。结果数据库初步预测到5个可能性较大的HLA-A觹0201限制性抗原肽,其中两个抗原肽(159~167aa和165~174aa)显示与T2细胞上HLA-A觹0201分子有较高的亲和力,这两个抗原肽能刺激大部分HLA-A觹0201阳性PBC患者PBMC增殖,并且由其诱导产生的CTL具有特异杀伤活性。结论位于PDC-E2内酯酰区上的KLSEGDLLA穴159~167aa)和LLAEIETDKA穴165~174aa雪是PBC患者体内HLA-A觹0201限制性的CD8+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抗原 ^cd8^+ctl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减毒细菌运送CD8^+T细胞表位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志明 张晓明 +3 位作者 焦新安 Richard Lo-Man Claude Leclerc 刘秀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0-733,共4页
目的:分析重组减毒菌体外运送CD8+T细胞表位的效应。方法:以表达卵清蛋白(OVA)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CD8+T细胞表位的重组菌13A(ptG2F)、25A(ptG2F)和SL7207(ptG2F)感染抗原提呈细胞(APC)LKb、LLd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 目的:分析重组减毒菌体外运送CD8+T细胞表位的效应。方法:以表达卵清蛋白(OVA)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CD8+T细胞表位的重组菌13A(ptG2F)、25A(ptG2F)和SL7207(ptG2F)感染抗原提呈细胞(APC)LKb、LLd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应用体外抗原提呈试验检测APC对重组菌运送的CD8+T细胞表位的提呈效应。结果:感染试验证实,减毒菌13A、25A和SL7207对LKb细胞或LLd细胞均具有良好的侵袭能力,BMDC对重组菌具有很好的摄取功能。抗原提呈试验结果显示,在感染的早期(2h),LKb、LLd细胞和BMDC均可提呈重组菌13A(ptG2F)或SL7207(ptG2F)运送的T细胞表位;在感染的晚期(48h),LKb细胞对OVA257-264CD8+T细胞表位的提呈效应降低,LLd细胞对LCMV118-132CD8+T细胞表位的提呈效应增强。3种APC均不能提呈25A(ptG2F)运送的T细胞表位。另外,在同样的作用条件下,BMDC对减毒菌运送的抗原表位的提呈效应要强于LKb和LLd细胞。结论:重组菌能运送CD8+T细胞表位,为基于减毒细菌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分子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减毒大肠杆菌 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体外抗原提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原多肽诱导的CD8^+CTL的体内外抗瘤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储以微 何球藻 陈卫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51-258,共8页
利用海绵移植模型,将Friend小鼠白血病病毒gag编码的二个多肽CCLCLTVFL(gPr80 gag 85-93)和RSPTNLAKV(Pr65 gag P30 131-139)分别注入正常或经FBL-3肿瘤细胞免疫过的C57BL/6小鼠皮下的植入海绵中,10天后,收集海绵中浸润淋巴细胞,在体外... 利用海绵移植模型,将Friend小鼠白血病病毒gag编码的二个多肽CCLCLTVFL(gPr80 gag 85-93)和RSPTNLAKV(Pr65 gag P30 131-139)分别注入正常或经FBL-3肿瘤细胞免疫过的C57BL/6小鼠皮下的植入海绵中,10天后,收集海绵中浸润淋巴细胞,在体外用免疫肽周期性刺激培养扩增。实验结果表明:用多肽体内免疫正常或经FBL-3免疫的B6小鼠均能诱导出对免疫多肽特异的CD8^+CTL。其中,P85-93多肽诱导的CD8^+CTL除能杀伤该多肽致敏的同系靶细胞外,还能特异性杀伤FBL-3瘤细胞.抗原多肽诱导的CD8^+CTL在体外经用免疫多肽致敏的同系小鼠脾细胞作周期性刺激并在低浓度IL-2的条件下培养,可长期生长并大量扩增。用体外培养扩增的P85-93多肽特异性CD8^+CTL过继转输治疗FBL-3荷瘤小鼠,能有效治愈FBL-3白血病荷瘤小鼠。上述结果表明,用肿瘤抗原多肽替代肿瘤细胞体内免疫动物可诱导特异性抗瘤效应的CD8^+CTL,并可在体外扩增用于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抗原多肽 诱导 ^cd8^+ctl 抗瘤效应 过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减毒大肠杆菌对真核表达的CD8^+T细胞表位的运送研究
5
作者 潘志明 张晓明 +3 位作者 焦新安 Richard Lo-Man Claude Leclerc 刘秀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体内重组减毒大肠杆菌运送真核表达的CD8+ T细胞表位的效应。方法:将携带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与OVA CD8+ T细胞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重组大肠杆菌13A(pG2F)感染抗原提呈细胞(APC)LKb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 目的:分析体外、体内重组减毒大肠杆菌运送真核表达的CD8+ T细胞表位的效应。方法:将携带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与OVA CD8+ T细胞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重组大肠杆菌13A(pG2F)感染抗原提呈细胞(APC)LKb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应用体外抗原提呈试验检测APC对重组菌运送的CD8+ T细胞表位的提呈效应。同时,重组菌13A(pG2F)以静脉注射方式免疫C57BL/6小鼠,应用ELISPOT法检测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结果:感染试验表明,大肠杆菌13A能向APC中运送真核表达质粒,并且外源GFP基因获得了表达。体外抗原提呈试验结果显示,在感染的早期(2小时),LKb和BMDC均可提呈重组菌13A(pG2F)运送的T细胞表位;在感染的晚期(48小时),LKb细胞对CD8+ T细胞表位的提呈效应增强。在同样的作用条件下,BMDC对减毒菌运送的抗原表位的提呈效应要强于LKb细胞。体内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可以有效运送真核表达的CD8+ T细胞表位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结论:重组减毒大肠杆菌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有效运送真核表达的CD8+ T细胞表位,为基于减毒细菌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分子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大肠杆菌 真核 ^cd8^+T细胞 体外抗原提呈试验 ELISP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0440 CTL表位肽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海霞 孙燕妮 +3 位作者 王甦民 赵亭 平国玲 张力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体外鉴定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Rv0440蛋白序列中表位肽362-370aa和369-377aa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的免疫原性,为基于表位的结核疫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T2细胞HLA-A*0201分子与多肽结合力... 目的体外鉴定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Rv0440蛋白序列中表位肽362-370aa和369-377aa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的免疫原性,为基于表位的结核疫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T2细胞HLA-A*0201分子与多肽结合力分析实验结果,选取结核分枝杆菌Rv0440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中对HLA-A*0201分子高亲合力的Rv0440-1(362-370aa,KLQERLAKL)和Rv0440-2(369-377aa,KLAGGVAVI)作为候选表位肽。用候选表位肽刺激PPD(+++)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检测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用候选表位肽诱导特异性CTL细胞,检测特异性CTL细胞对负载表位肽的T2细胞的杀伤活性,观察Rv0440-1和Rv0440-2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的免疫原性。结果 ELISPOT实验结果显示,表位肽Rv0440-1能够明显诱导HLA-A*0201(+)、PPD(+++)健康志愿者PBMC分泌IFN-γ(P<0.05);且表位肽Rv0440-1负载DC诱导的CTL在效靶比为10∶1时对负载相应表位肽的T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表位肽Rv0440-2没有诱导能力。结论表位肽Rv0440-1(362-370aa,KLQERLAKL)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是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cd8+ctl 特异性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