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T细胞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龚业青 梁景耀 +4 位作者 李嘉彦 朱慧兰 黄平 颜景兰 毕超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年第6期380-382,386,共4页
目的:探讨CD8^+CD28^-T细胞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慢性荨麻疹(CU)病例83例,同时设立对照组64例进行比较。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抗Ig E抗体、抗FcεRⅠ抗体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3^+、CD4^+... 目的:探讨CD8^+CD28^-T细胞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慢性荨麻疹(CU)病例83例,同时设立对照组64例进行比较。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抗Ig E抗体、抗FcεRⅠ抗体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CD8^+CD28^-、CD4^+CD25^+T细胞比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83名CU中,23例抗Ig E抗体为阳性,占27.7%(27/83);31例抗FcεRⅠ抗体为阳性,占37.3%(31/83)。CU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CD8^+CD28^-T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CD4^+CD25^+T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U患者机体外周血CD8^+CD28^-T细胞、CD4^+CD25^+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CD8^+CD28^-T细胞比例降低也可能是CU致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cd28^-T细胞 cd4^+cd25^+T细胞 抗IGE抗体 抗FcεRⅠ抗体 慢性荨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CDCD8^+CDCD28^-T细胞含量在预测肾癌患者术后复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华强 袁坚 +1 位作者 唐云峰 陈少娜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索术前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含量在预测肾细胞癌(RCC)患者术后复发的效能。方法术前检测33例接受肾癌根治术的RCC患者外周血CD8^+CD28^-Treg含量,术后进行为期60个月的随访,观察CD8+CD28-Treg与复发的关系,并与术前中性粒... 目的探索术前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含量在预测肾细胞癌(RCC)患者术后复发的效能。方法术前检测33例接受肾癌根治术的RCC患者外周血CD8^+CD28^-Treg含量,术后进行为期60个月的随访,观察CD8+CD28-Treg与复发的关系,并与术前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进行对照。结果共有9例患者出现复发,占27.27%,平均复发时间均数为术后24个月;复发患者的CD8^+CD28^-Treg及NLR数值均大于非复发组(P=0.034、0.041)。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显示CD8+CD28-Treg及NLR均与RCC存在显著相关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及0.703(P=0.004及0.021),且当CD8^+CD28^-Treg为8.21%时,其预测复发的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90.5%,显著高于NLR。结论术前CD8^+CD28^-Treg在预测RCC患者术后复发具有较理想的准确度,对于术前该细胞百分含量高于8.21%的患者需在术后2年内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cd8^+cd28^-调节性T细胞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 受试者工作曲线 敏感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_8CD^+_(28)T细胞、血清IFN-γ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东辉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4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CD+28T细胞、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45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HBeAg,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CD+28T细胞、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45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HBeAg,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H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CD+28T细胞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水平。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外周血CD+8CD+28T细胞比例分别为12.86%±2.57%、10.74%±3.59%,两组比较P<0.05;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5.79±1.28)、(311.00±80.40)pg/mL,两组比较P均<0.01。观察组Child-Pugh A、B、C级外周血CD+8CD+28T细胞比例分别为7.98%±2.62%、12.37%±1.73%、13.05%±3.38%,各级间比较P均<0.01;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320.10±86.55)、(299.95±60.84)、(307.57±88.43)pg/mL,各级间比较P均>0.05。CD+8CD+28T细胞与HBeAg、HBV-DNA相关系数分别为-0.33、-0.44,P均<0.05;IFN-γ与CD+8T细胞相关系数为-0.33,P<0.05;CD+28T细胞与IFN-γ相关系数为0.34,P<0.05。结论 IFN-γ水平可反映HBV慢性感染者的免疫状态,CD+8CD+28T细胞有助于病毒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cd8+cd28+T细胞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TCR-ζ链的表达及外周血中CD8^+CD28^+和CD8^+CD28^-、CD95表达临床意义
4
作者 王艳梅 吴博 +3 位作者 艾庆燕 赵豫凤 杨加周 刘宇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7期97-100,共4页
目的分析TCR-ζ链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0例(对应肿瘤组织标本,癌旁组织),收集同期来我院体检及治疗健康人群、乳腺纤维腺... 目的分析TCR-ζ链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0例(对应肿瘤组织标本,癌旁组织),收集同期来我院体检及治疗健康人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各30例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TCR-ζ链进行检测,并且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CD8+CD28+和CD8+CD28-、CD95、TCR-ζ链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及癌旁组织TCRζ链的表达;外周血中各组CD8+CD28+和CD8+CD28-、CD95、TCR-ζ链表达对比及外周血、癌组织中TCRζ链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乳腺组织、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TCR-ζ链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癌旁组织、乳腺组织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 < 0.05)。外周血中CD8+CD28+、CD8+CD28-、CD95、TCR-ζ链等免疫指标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四种类型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乳腺癌患者血清CD8+CD28+、CD8+CD28-、CD95、TCR-ζ链表达水平高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及健康人群相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周血TCR-ζ链表达水平与癌原发灶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手术前后及CA125水平关系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检测外周血TCR-ζ链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提前筛选、诊断或了解患者病情状况,其在临床上是非常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CR-ζ链 cd8+cd28+ cd8+cd28- cd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颅内压变化与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5
作者 梁仔 徐力 林国庆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4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颅内压变化与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以56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以38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的患者作为阳性对照(B组),并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颅内压变化与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方法以56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以38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的患者作为阳性对照(B组),并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C组);比较以上3组外周血及脑脊液内CD8^+CD28^-Treg及其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百分含量,并监测A组在不同时间点颅内压、CD8^+CD28^-Treg、IL-10及TGF-β1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组术前CD8^+CD28^-Treg、IL-10及TGF-β1均不同程度低于B及C组(P<0.05),但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推演,A组患者颅内压逐渐降至正常,而外周血及脑脊液内CD8^+CD28^-Treg、IL-10及TGF-β1均逐渐回升。相关性分析显示颅内压与CD8^+CD28^-Treg、IL-10及TGF-β1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CD8^+CD28^-Treg及其细胞因子降低是颅脑损伤的重要免疫学现象,且与颅内压升高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压 cd8+cd28-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病变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前后CD8^+CD28^-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6
作者 吴卫锋 吴洁文 邢窕思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肺间质病变(ILD)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前后CD8+CD28-T细胞的变化与意义。方法共入选23例RA-ILD患者(A组),选取同期就诊的RA患者25例(B组)、非RA致ILD患者25例(C组)、25例健康人(D组)作为对照。对以上具有甲泼...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肺间质病变(ILD)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前后CD8+CD28-T细胞的变化与意义。方法共入选23例RA-ILD患者(A组),选取同期就诊的RA患者25例(B组)、非RA致ILD患者25例(C组)、25例健康人(D组)作为对照。对以上具有甲泼尼龙冲击适应症的A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4组外周血CD8+CD28-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百分含量变化。结果与D组比较,A、B及C三组的CD8+CD28-T细胞、IL-10及TGF-β1均明显升高,含量由高至低均表现为A>C>B>D,且四组间任意两组上述三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CD8+CD28-T细胞、IL-10及TGF-β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P<0.05)。结论 CD8+CD28-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肺间质病变发病过程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而甲泼尼龙可显著抑制该细胞活性,有望作为结缔组织病致肺间质病变的病情观察及疗效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继发肺间质病变 激素冲击治疗 cd8+cd28-T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乐康对早产小鼠CD8+T细胞CD28和PD-1表达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萌萌 陶雪花 +1 位作者 张士发 毛娟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常乐康早期干预对早产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表达CD28和PD-1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孕18 d的孕鼠,用米福RU486诱导早产,获得胎龄<20 d的早产小鼠,随机分为早产实验组(A组)和早产对照组(B组);随机选择部分孕鼠自然分娩,获得足... 目的:探讨常乐康早期干预对早产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表达CD28和PD-1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孕18 d的孕鼠,用米福RU486诱导早产,获得胎龄<20 d的早产小鼠,随机分为早产实验组(A组)和早产对照组(B组);随机选择部分孕鼠自然分娩,获得足月新生小鼠为足月对照组(C组),每组20只。A组自生后第1天起予以常乐康进行灌胃,B、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周。在生后第14天和第21天,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表面CD28和PD-1的百分率及其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①第14天时,A组CD28百分率高于C组(P<0.05),但低于B组(P<0.05);第21天时,C组高于A、B组(P<0.05)。第14天时,A组CD28 MFI高于B、C组(P<0.05);第21天时,A组高于B组(P<0.05),但低于C组(P<0.05)。②第14天时,A组PD-1百分率均高于B、C组(P<0.05);第21天时,B组高于A、C组(P<0.05)。第14天时,A组PD-1 MFI高于B、C组(P<0.05);第21天时,A、C组高于B组(P<0.05)。结论:常乐康的干预能促进早产小鼠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其生物学作用可能是通过对CD8+T细胞表面CD28和PD-1表达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常乐康 cd8+T细胞 cd28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CD28、CD137在喉癌患者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免疫功能失调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明 路秀英 +2 位作者 邸斌 孔繁勇 陈英惠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28、CD137与喉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并纯化外周血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流式细胞术检测喉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8+CD28+、CD8+CD28-、CD28... 目的探讨共刺激分子CD28、CD137与喉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并纯化外周血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流式细胞术检测喉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8+CD28+、CD8+CD28-、CD28+细胞亚群分布和双香豆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刺激前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TIL中CD137的表达。结果喉癌患者CD8+T细胞比率为(32.11±5.07)%,CD8+CD28-T细胞比率为(21.03±5.69)%,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CD28+T细胞比率为(45.53±4.51)%,CD8+CD28+T细胞比率为(12.70±3.41)%,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CD137+T细胞活化增殖能力与CD28的阳性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喉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和TIL在未受PHA刺激时CD137+T细胞比率分别为(1.90±0.71)%和(3.52±1.6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但经PHA刺激48小时后,外周血和TIL中CD137+-48h/CD137+-0h值为分11.48±4.03和10.39±3.02,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共刺激分子CD28在CD8+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失调使免疫效应性CD137+T细胞活化增殖能力下降,是引起喉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cd8阳性T淋巴细胞 抗原 cd28 抗原 cd1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CD8 CD28表达与肝窦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付凉 涂远航 +1 位作者 徐长江 严家春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中CD8,CD28在肝细胞中表达与肝窦病变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解放军第123医院肝病中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刺组织60例,穿刺肝组织采取免疫组化CD8,CD28双染色法,光镜观察其表达与肝窦病变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中CD8,CD28在肝细胞中表达与肝窦病变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解放军第123医院肝病中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刺组织60例,穿刺肝组织采取免疫组化CD8,CD28双染色法,光镜观察其表达与肝窦病变的关系。结果:CD8,CD28阳性表达与肝窦狭窄、肝窦阻塞、肝窦扩张、肝窦毛细血管化密切相关。提示,肝窦病变较轻时以细胞毒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CD8^+,CD28^+分子的表达占优势;调节性T淋巴细胞CD8^+,CD28^-分子少表达。随着肝组织炎症病变加重,炎症坏死区T淋巴细胞CD8^+,CD28^+分子的表达增强。而当肝组织肝窦毛细血管化较重,坏死修复并形成纤维间隔带或纤维瘢痕时则以抑制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CD8^+,CD28^-分子表达为主。CD8,CD28分子在肝窦狭窄、阻塞、扩张、毛细血管化重度时表达均最高(P<0.01)。表明T淋巴细胞CD8,CD28分子的表达参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窦病变的病理转化。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T淋巴细胞CD8,CD28分子的表达变化在肝窦病变的演变中担当一关键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组织 cd8 cd28 肝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aGVHD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房佰俊 宋永平 +3 位作者 李宁 张伟 林全德 曹莹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成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ultadiposetissue-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AMSC)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graft-versus-hostdisease,aGVHD)的分子机制。方法3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aGVHD患者,以每公斤体质... 目的初步探讨成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ultadiposetissue-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AMSC)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graft-versus-hostdisease,aGVHD)的分子机制。方法3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aGVHD患者,以每公斤体质量2×106个细胞剂量静脉输注AMSC;应用RT-PCR扩增患者AMSC使用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CRVβ24个亚家族的CDR3,了解患者TCRVβT细胞的分布情况;应用尼龙毛柱分离外周血T淋巴细胞再经CD8磁珠分选出CD8+T淋巴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生aGVHD患者使用AMSC前后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患者发生aGVHD时,有TCRVβ3及其他亚家族基因表达,输注AMSC后,GVHD得以有效控制,Vβ不表达;当患者GVHD复发时,Vβ3基因又表达,治疗后不表达;与输注AMSC前相比,输注AMSC后,CD8+T细胞中的CD8+CD28-亚群显著上调(P<0.05),同时,患者的aGVHD得以有效控制。结论AMSC治疗aGVHD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CRVβ亚家族基因表达有关,TCRVβ3可能是AMSC作用的靶基因;同时,AMSC治疗aGVH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D8+CD28-T细胞亚群有关,CD8+T细胞可能是AMSC作用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TCR VΒ基因 cd8^+cd28^-T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内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细胞免疫力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永森 刘会春 +1 位作者 周磊 李宗狂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比较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 drainage PTCD)后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与姑息性开放手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份到2012年7月份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0名,分姑... 目的比较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 drainage PTCD)后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与姑息性开放手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份到2012年7月份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0名,分姑息性手术组和胆道支架组两组,各15名;健康志愿献血者15名作为对照组。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抽取手术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中脂多糖及sIL-2R浓度、CD8+CD28-T细胞含量,比较这三因子对细胞免疫力的抑制作用。结果术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较正常人三指标明显增高(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胆道支架组三指标下降幅度大于姑息性手术组(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细胞免疫力是下降的,胆道支架内引流组患者细胞免疫力恢复较开放性手术内引流组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 sIL-2R cd8+cd2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研究
12
作者 汪群英 徐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3-24,共2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及CD4+CD25+T细胞和CD4+CD2-8T细胞的数量,探讨其在PBC诊治中的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CD4+CD2+5和CD4+CD2-8T细胞的数量。结果59例急性期PBC患者的CD4+CD...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及CD4+CD25+T细胞和CD4+CD2-8T细胞的数量,探讨其在PBC诊治中的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CD4+CD2+5和CD4+CD2-8T细胞的数量。结果59例急性期PBC患者的CD4+CD2+5T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组;CD4/CD8和CD4+CD2-8T细胞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5);PBC治疗后的CD4+CD2+5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CD4+CD2-8T细胞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CD4+/CD8+无显著变化。结论随治疗后症状改善,PBS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数量明显上升,CD4+CD2-8T细胞明显下降,提示PBC的发病和发展与该群细胞数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原发性 胆汁性 cd4^+/cd84^+ cd4^+ cd25^+T细胞 cd4^+cd2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