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CD4、CD7表达的AML患者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铁强 黄珊 +14 位作者 姚波 刘志清 余长林 乔建辉 孙琪云 胡锴勋 黄雅静 张锐 李玉芳 白娟 孙玉晶 李冰霞 王冬梅 王一 郭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7-1632,共6页
目的:探讨伴CD4、CD7表达的AML病人免疫分型特点及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以CD45设门,检测304例病人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RT-PCR方法检测WT1、MDK、ETO、PMLRaRa、BCR-ABL分子生物学标志;R显带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伴CD4、CD7表达的AML病人免疫分型特点及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以CD45设门,检测304例病人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RT-PCR方法检测WT1、MDK、ETO、PMLRaRa、BCR-ABL分子生物学标志;R显带技术分析白血病细胞核型变化。根据免疫分型结果,将病人分为3组:伴CD7表达的AM L组,伴CD4表达的AM L组(CD4组),无T系抗原表达的AM L组(common AM L组)。结果:CD7组患者HLA-DR表达率和表达量均高于无T系抗原表达AM L组,CD34、CD33表达率高于无T系抗原表达AM L组和CD4组;CD4组患者CD15、CD64的表达率和表达量均高于CD7组和无T系抗原表达AM L组,CD33表达率、表达量高于无T系抗原表达A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7组患者WT1表达低于无T系抗原表达A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7组患者未发现PML-RaRa表达。伴有CD4、CD7表达的AM L组正常核型的比例高于无T系抗原表达AM L组。伴有CD7表达的AM L患者中无1例发生t(15;17)。结论:伴有CD7表达的AML的白血病细胞来源于前体细胞,被阻滞在造血发育的早期阶段;伴有CD4表达的AML白血病细胞起源于相对成熟的阶段,高表达CD33、CD64、CD15;伴有CD7、CD4表达的AML无特异性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根据CD4、CD7的表达量和强度,联合髓系标志可定量检测AML病人M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 免疫表型 cd7 cd4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小鼠干细胞逆转录病毒载体高效基因转染CD41^+、UT7、U937和MDA-MB-435细胞 被引量:4
2
作者 石小玉 李文林 +3 位作者 梁朝 张际青 赵林 李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 :研究重组小鼠干细胞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染 ,探索一条高效基因转染的途径 ,为重组小鼠干细胞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EC1- 4 (repeats 1- 4ofcadherin ... 目的 :研究重组小鼠干细胞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染 ,探索一条高效基因转染的途径 ,为重组小鼠干细胞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基因转染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EC1- 4 (repeats 1- 4ofcadherin - 5extracellulardomains)基因克隆产物和mutant(Ser2 2 2A)MEK 1基因克隆产物 ,Bg1Ⅱ和EcoRⅠ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后 ,克隆进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MSCV。②CD4 1+ 细胞的获取和细胞培养 :从脐带血分离的CD34+ 细胞通过TPO诱导表达CD4 1,FACS分离CD4 1+ 细胞。高糖DMEM培养液培养NIH 3T3和MDA -MB - 4 35细胞 ,U937细胞培养在RPMI- 16 4 0培养液 ,UT7细胞是细胞因子依赖性细胞株 ,Iscove’smodifiedDulbeco’s培养液中加入GM -CSF。③测定病毒滴度 :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包装细胞 2 93,36h后收集病毒上清液 ,感染NIH3T3细胞 ,流式细胞仪测定病毒滴度。④Westernblot:基因转染CD4 1+ 、UT7、U937和MDA -MB - 4 35细胞 ,Westernblot检测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 :2 93细胞产生高滴度MEK1pMSCV病毒 :3 1× 10 7,高滴度EC1- 4pMSCV病毒 :1 0×10 8。用稀释 8倍的病毒转染基因 ,重组逆转录病毒MEK1pMSCV转染白血病细胞株UT7和U973,GFP阳性细胞 (转染阳性细胞 )分别是 6 0 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小鼠干细胞逆转录病毒 ^cd41^+细胞 UT7细胞 U937细胞 MDA-MB-43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7联合IL-2对脐血CD4^+CD25^-T细胞体外诱导扩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仉洁 郝京生 +4 位作者 李俊甫 邢龙龙 刘志文 钟理 刘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79-883,89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IL-7联合IL-2对脐血CD4+CD25-T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扩增脐血CD4+CD25-Tregs的培养体系,比较诱导扩增后的CD4+CD25+Tregs和自然分选的CD4+CD25+Tregs对PBMCs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 目的:初步探讨IL-7联合IL-2对脐血CD4+CD25-T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扩增脐血CD4+CD25-Tregs的培养体系,比较诱导扩增后的CD4+CD25+Tregs和自然分选的CD4+CD25+Tregs对PBMCs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出脐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细胞因子IL-7结合适当浓度的IL-2作为诱导剂,分析IL-7体外诱导CD4+CD25-T细胞增殖的有效性及最适浓度。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表型变化;MTS法检测体外诱导扩增的CD4+CD25+Tregs及自然分选的CD4+CD25+Tregs分别对成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方法分析体外诱导扩增的CD4+CD25+Tregs及自然分选的CD4+CD25+Tregs FOXP3基因、IL-10基因和TGF-β基因的cDNA表达的变化。结果:经3周体外培养、各组细胞均有明显的扩增。IL-7诱导组的扩增最强。体外抑制试验显示体外扩增的Tregs对成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L-7联合IL-2诱导CD4+CD25-T细胞生成的CD4+CD25+Tregs具有较自然分选的CD4+CD25+Tregs稍弱的免疫抑制功能,其中IL-7浓度为4 ng/ml,IL-2浓度为2 000 U/ml时诱导CD4+CD25-T细胞生成的CD4+CD25+Tregs杀伤活性最强。结论:成功建立了CD4+CD25+Tregs的体外培养体系,联合应用IL-7、大剂量的IL-2和CD3/CD28单抗是体外诱导扩增CD4+CD25-T细胞成为CD4+CD25+Tregs的优选方法,并且扩增倍数高、可持续高表达CD4及CD25细胞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7 脐血 ^cd4^+cd25^+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7型感染CD4^+T淋巴细胞的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富金 孙晗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10-512,共3页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7型感染 ^cd4^+T淋巴细胞 分子机制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7基因敲减对小鼠CD4^+SP细胞胸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陶弋婧 朱顺飞 +5 位作者 陈超 赵娟娟 郭萌萌 张忆雄 秦娜林 徐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研究microRNA-7(miRNA-7,miR-7)基因敲减对小鼠CD4+SP细胞胸腺发育的影响。方法:检测miR-7基因敲减(miR-7 knock down,miR-7KD)和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胸腺重量及细胞总数变化;HE染色观察miR-7KD小鼠胸腺的形态学结构改变;FAC... 目的:研究microRNA-7(miRNA-7,miR-7)基因敲减对小鼠CD4+SP细胞胸腺发育的影响。方法:检测miR-7基因敲减(miR-7 knock down,miR-7KD)和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胸腺重量及细胞总数变化;HE染色观察miR-7KD小鼠胸腺的形态学结构改变;FACS检测胸腺CD4+单阳性(Single positive,SP)细胞的比例并计算细胞总数,同时检测CD4+SP细胞CD44及CD62L表达变化;核抗原Ki-67染色法检测CD4+SP细胞的增殖情况;FACS检测CD4+SP细胞的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胸腺中总ERK1/2和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WT小鼠相比,miR-7KD小鼠胸腺体积、重量以及细胞总数均显著减少,且形态学结构发生改变(P<0.05);FACS结果显示,miR-7KD小鼠胸腺CD4+SP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且细胞总数减少(P<0.05)。此外,CD4+SP细胞的CD44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CD62L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同时,CD4+SP细胞增殖及凋亡比例均显著增加(P<0.01);最后,miR-7KD小鼠胸腺中ERK1/2以及磷酸化ERK1/2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miR-7基因敲减后可显著影响CD4+SP细胞的胸腺发育,这可能与细胞活化水平及ERK1/2信号通路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7 基因敲减 胸腺 ^cd4^+SP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中miR-29b、B7-H3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影响CD4^(+)T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月月 季伟 +1 位作者 陈正荣 顾文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506-512,共7页
目的:探讨miR-29b、B7-H3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从而对CD4^(+)T分化产生影响的机制。方法:(1)收集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RNA并进行逆转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 目的:探讨miR-29b、B7-H3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从而对CD4^(+)T分化产生影响的机制。方法:(1)收集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及正常儿童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RNA并进行逆转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技术测定miR-29b、B7-H3mRNA的表达,并收集患儿的哮喘家族史、变应性疾病史等。(2)THP-1细胞诱导为巨噬细胞后,用LV526、LV527和NC病毒侵染诱导成功的巨噬细胞形成miR-29b干扰、miR-29b过表达以及正常对照组,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检测STAT3和B7-H3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3)验证STAT3为miR-29b的靶基因:接种THP-1细胞,加终浓度为50 ng/mL的PMA培养6 h后,换无PMA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然后用LV526、LV527和NC病毒侵染诱导成功的巨噬细胞形成miR-29b干扰、miR-29b过表达以及正常对照组,48 h进行荧光素酶分析来验证STAT3为miR-29b的靶基因。构建STAT3-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并分为3组“miR-29b+STAT3-3′-UTR”、“miR-29b+STAT3-mut-3′-UTR”、“miR-29b+荧光素酶空载”。(4)不同处理方式的巨噬细胞与初始T细胞共培养3 d,Q-PCR检测T-bet、GATA3、ROR-γt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的变应性疾病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32),对照组的哮喘家族史远低于其他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哮喘急性发作期组PBMC中B7-H3表达量高于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PBMC中miR-29b表达量明显高于哮喘患儿非急性发作期组与急性发作期组(P<0.0001),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组miR-29b表达量高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3)沉默表达miR-29b后巨噬细胞IL-4Rα、IL-4、IL-5、IL-13、CD206明显升高,而IFN-γ下降,提示miR-29b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向M2极化。(4)巨噬细胞过表达miR-29b,STAT3、B7-H3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下降;抑制miR-29b,STAT3、B7-H3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上升。(5)巨噬细胞STAT3与B7-H3mRNA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r=0.9737,P<0.0001)。(6)STAT3是miR-29b的靶基因。(7)巨噬细胞与CD4^(+)T细胞共培养,可促进初始T细胞即Th0细胞向Th2方向分化,其中下调miR-29b的巨噬细胞促进作用更明显。结论:哮喘患儿PBMC中miR-29b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儿童,而B7-H3高于对照组儿童,初步猜想miR-29b对于哮喘儿童具有保护作用,而B7-H3加重炎症反应。在巨噬细胞中下调miR-29b,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极化,巨噬细胞B7-H3及STAT3表达增加,使Th0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加重哮喘患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9b B7H3 哮喘 ^cd4^(+)T细胞 PB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7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干/祖细胞5个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红红 曹晖 +10 位作者 王亚哲 王东侠 林海荣 秦亚溱 常艳 郝乐 李玲娣 李金兰 阮国瑞 黄晓军 刘艳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98-303,共6页
本研究探讨abca5、mdr-1、kdr、dapk和irf-15个基因在CD7'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祖细胞的表达。利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方法检测了15例正常骨髓(NBM)和16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中5个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选... 本研究探讨abca5、mdr-1、kdr、dapk和irf-15个基因在CD7'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干/祖细胞的表达。利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方法检测了15例正常骨髓(NBM)和16例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中5个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分选8例NBM和21例AML患者骨髓CD34'CD38+祖细胞和CD34+CD38-干细胞,利用微量细胞RQ-PCR方法检测分选细胞中5个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NBMMNC均表达这5个基因,其中irf-1与dapk表达水平最高,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08和3.86;abca5和mdr-1表达水平较低,为0.49和0.84;kdr表达最低为0.02。在经分选的CD34'CD38+祖细胞中,dapk和irf-1表达明显减低(p<0.05),kdr表达明显增加(P<0.05),其余2个基因无明显变化。在CD34'CD38-Lin-干细胞中,5个基因的表达均高于CD34+CD38+祖细胞,普遍增加至近2倍,而kdr增加了3倍,其中kdr和irf-1表达的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NBM相比,AMLMNC中5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减低,以abca5、mdr-1、kdr和dapk最为显著(p<0.05)。与AMLMNC相比,AMLCD34+CD38+细胞中,irf-1和dapk表达明显减低(p<0.05),其余3个基因表达增加,以kdr表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CD34+CD38+与CD34+CD38-细胞比较,发现5个基因在CD34+CD38-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加,尤以kdr和irf-1的表达增加有意义(p<0.05)。AMLCD34+CD38-CD7+细胞与CD34'CD38-CD7-细胞中5个基因的表达均比CD34'CD38'细胞中的高,其中只有CD34'CD38-CD7+细胞中KDR和CD34'CD38-CD7-细胞中KDR和irf-1的表达增加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BM中kdr主要表达在干/祖细胞中,而dapk和irf-1主要表达在较分化的细胞中。5个基因在干细胞阶段的表达均高于祖细胞阶段。AMLCD34+CD38-CD7+细胞与CD34+CD38-CD7-都具有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干细胞 ^cd7^+aml细胞 ^cd34^+cd38-cd7^+细胞 ^cd34^+cd38-cd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通过改变IL-7反应性调节CD8分子的表达和TCR的自身反应性
8
作者 姚雨石 郭振红 +2 位作者 Park JH Adom S Lucas P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70-470,共1页
CD8^+T细胞依赖T细胞受体所提供的存活信号,但同时必须避免自身反应性。发表于Nature Immunology的最新研究提示,T细胞通过复杂的反馈调节机制使CD8共受体的表达水平保持在最佳的平衡点上。
关键词 反馈调节机制 T细胞受体 cd8分子 反应性 IL-7 自身 TCR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异常表达B7-H4对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沈依帆 黄文炼 +3 位作者 徐曼 苏新良 王欣 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7-870,874,共5页
目的:探讨B7-H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外周血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B7-H4在乳腺浸润性癌、癌旁组织和纤维腺瘤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B7-H4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EL... 目的:探讨B7-H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外周血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B7-H4在乳腺浸润性癌、癌旁组织和纤维腺瘤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B7-H4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ELISA芯片检测T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B7-H4在乳腺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4.62%(44/5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纤维腺瘤组织(P<0.01,P<0.01)。体外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B7-H4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活化T细胞的增殖指数Ki67无明显影响;但B7-H4诱导CD8^+T细胞凋亡的作用强于CD4^+T细胞。B7-H4组FOXP3^+T/CD4^+T也高于空白组(P<0.05)。B7-H4组较空白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IL-17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癌异常表达B7-H4。B7-H4在体外能促进CD8^+T细胞凋亡、促进T细胞分泌TGF-β1和IL-17。B7-H4在削弱乳腺癌微环境的抗肿瘤细胞免疫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4 乳腺癌 ^cd8^+T细胞 细胞凋亡 TGF-Β1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7敲减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岳东旭 赵娟娟 +3 位作者 张忆雄 丁涛 陈慧子 徐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7(miR-7)敲减(KD)对急性肝损伤(ALI)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野生型(WT)小鼠和miR-7KD小鼠腹腔注射30 mg/kg刀豆蛋白(ConA)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48 h后,观察小鼠肝脏的形态、重量及其脏器指数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 目的:研究微小RNA-7(miR-7)敲减(KD)对急性肝损伤(ALI)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野生型(WT)小鼠和miR-7KD小鼠腹腔注射30 mg/kg刀豆蛋白(ConA)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48 h后,观察小鼠肝脏的形态、重量及其脏器指数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学方法检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组织中CD4^+T细胞的比例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7敲减后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组织颜色变浅,重量减轻,重量指数明显增加(P<0.05);HE染色显示miR-7KD小鼠血清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增多;血清学方法检测发现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的水平明显上升(P<0.05);ELISA法检测显示miR-7KD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IL-4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miR-7KD小鼠肝脏中CD4+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其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P<0.01),而IL-4的水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敲减miR-7基因可明显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7 急性肝损伤 ^cd4^+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B7和肿瘤免疫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叔人 郑述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3-55,共3页
共刺激分子B7在T淋巴细胞的激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目前人们最感兴趣的共刺激分子之一.属lg超家族,主要表达活化的B淋巴细胞,其对应受体是CD28分子及CTLA-4.T细胞对肿瘤的反应需要肿瘤抗原多肽由MHCI类分子提呈给CD8^+T细胞或由MH... 共刺激分子B7在T淋巴细胞的激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目前人们最感兴趣的共刺激分子之一.属lg超家族,主要表达活化的B淋巴细胞,其对应受体是CD28分子及CTLA-4.T细胞对肿瘤的反应需要肿瘤抗原多肽由MHCI类分子提呈给CD8^+T细胞或由MHCⅡ类分子提呈给CD^+T细胞.B7分子可协同诱导有效的,且为MHC限制的和肿瘤特异的抗肿瘤免疫,这可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抗肿瘤免疫 ^cd8^+T细胞 B7分子 MHC限制 肿瘤抗原 cd28 超家族 MHCⅡ类分子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在Behcet病患者结节红斑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红 杨培增 +3 位作者 彭晓燕 周红颜 黄祥坤 刘云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Behcet病患者结节红斑中B7:CD28/CTLA-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Behcet病活动期患者腿或臂部结节红斑中CD4、CD8、CD19、CD68、HLA-DR、B7-1、B7-2、CD28和CTLA-4分子表达的情况进行了检测,并用双重染色方法探... 目的探讨Behcet病患者结节红斑中B7:CD28/CTLA-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Behcet病活动期患者腿或臂部结节红斑中CD4、CD8、CD19、CD68、HLA-DR、B7-1、B7-2、CD28和CTLA-4分子表达的情况进行了检测,并用双重染色方法探讨了细胞来源。结果Behcet病结节红斑中表皮约90%的细胞表达B7-1和B7-2,但无CD28和CTLA-4表达。真皮和皮下表达CD4、CD8、CD19、CD68、HLA-DR、CD1a、CD28、CTLA-4、B7-1和B7-2的细胞均显著增多。双染结果显示,100%CD4+T细胞表达CD28分子,47.9%的CD4+T细胞表达CTLA-4分子。100%CD68+细胞表达B7-1和B7-2分子。分别有74.5%和60.8%的HLA-DR+细胞表达B7-1和B7-2分子。结论CD28和CTLA-4分子主要表达于CD4+T细胞,B7-1和B7-2分子主要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和角朊细胞。B7:CD28/CTLA-4通路可诱导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和活性,对Behcet病患者结节红斑的发生、炎症的持续和扩大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CET病 结节红斑 B7:cd28/CTLA-4 共刺激分子 患者 ^cd4^+T细胞 T细胞表达 组织 免疫组化方法 cd28分子 单核巨噬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cd19 cd68 T淋巴细胞 HLA 分子表达 细胞来源 染色方法 cd1A 角朊细胞 cd8 表达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核酸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师东方 李一经 +3 位作者 贾永清 王君伟 马波 刘宝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5-457,共3页
将昆明鼠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肌肉注射含有猪轮状病毒(RV)JL94株VP7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_VP7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每只鼠100μg/100μL,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首次免疫第0、14、21、28、35、39、47、54d采血,检测血... 将昆明鼠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肌肉注射含有猪轮状病毒(RV)JL94株VP7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_VP7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每只鼠100μg/100μL,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首次免疫第0、14、21、28、35、39、47、54d采血,检测血清抗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T细胞的数量变化。A组小鼠血清在首免后第14d即可检出阳性抗体(P/N≥2 0)。A组与B组小鼠外周血CD4+、CD8+T细胞数量在首免后第14d开始有显著差异(P<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VP7基因 核酸免疫 抗体 ^cd4^+、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孢杆菌对提高牛呼吸道先天免疫力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乙江 张泉鹏 +11 位作者 苗海生 段体祥 张应国 杨柱昌 李世钰 冯德正 陈德寿 雷锦文 高花英 鲍晓伟 李作生 杨倩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34-939,共6页
本研究采用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孢杆菌喷鼻气雾免疫健康牛,并设单独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组、灭活病毒、常规疫苗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评价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免疫增强剂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喷鼻气雾免疫健康牛对其呼吸道先天免疫力... 本研究采用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孢杆菌喷鼻气雾免疫健康牛,并设单独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组、灭活病毒、常规疫苗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评价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免疫增强剂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喷鼻气雾免疫健康牛对其呼吸道先天免疫力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免疫后灭活病毒配合免疫增强剂试验组牛鼻黏膜与肺内支气管黏膜中TLR7的表达和CD3^+淋巴细胞呈极显著增多(p<0.01);而常规口蹄疫灭活苗对其TLR7的表达和CD3^+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灭活病毒配合免疫增强剂试验组牛呼吸道组织中IL-12水平呈极显著增加(p<0.01),IL-4和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常规口蹄疫灭活苗对牛呼吸道组织中IL-4、IL-10和IL-12的影响不明显(p>0.05)。表明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牛呼吸道先天免疫力。本研究为研发口蹄疫灭活病毒的鼻腔疫苗提供重要的试验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 枯草芽孢杆菌 鼻腔免疫 呼吸道黏膜 TLR7 ^cd3^+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