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栾春来 孟君霞 +4 位作者 何孜岩 张晓南 唐广 陈杰甫 武永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927-1930,共4页
目的研究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CD7在AML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6例初发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观察CD7在骨髓原始细胞中的表达情... 目的研究CD7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CD7在AML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6例初发AML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免疫表型分析,观察CD7在骨髓原始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对于完全缓解的CD7+AML患者,将其他多种髓系抗体与CD7构成组合,进行MRD检测;对于CD7-AML完全缓解患者,根据初发免疫表型进行多种髓系抗体组合,进行MRD检测。以MRD≥1.0×10^(-4)者计为阳性,MRD<1.0×10^(-4)计为阴性,跟踪随访3~24个月,记录MRD值、是否复发及骨髓确诊复发时间。结果 186例AML患者中检测出51例CD7+患者,对达完全缓解的33例患者,应用FCM进行MRD追踪检测,检测到26例MRD阳性患者中的21例骨髓复发,7例阴性患者中的3例骨髓复发。CD7+组MRD阳性复发率为63.6%。CD7-组135例,对达完全缓解的90例患者应用FCM进行MRD追踪,检测到35例MRD阳性患者中的20例复发,55例阴性患者中的17例骨髓复发,CD7-组MRD阳性复发率为22.2%。CD7+组MRD阳性患者复发率比CD7-组MRD阳性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D7+AML患者MRD检测中,CD7抗原与其他髓系抗原组合能够很好区分正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CD7抗原可以作为AML-MRD检测的重要指标,为调整AML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cd7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D7抗原的表达
2
作者 王晓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 CD7的测定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30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进行CD7的检测。结果 MDS患者CD7抗原表达增高 ,而且随MDS恶化 ,即由RA/RAS向RAEB/R... 目的 CD7的测定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30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进行CD7的检测。结果 MDS患者CD7抗原表达增高 ,而且随MDS恶化 ,即由RA/RAS向RAEB/RAEB -T转化 ,CD7抗原表达增高 ,易于转化为白血病。结论 MDS患者MNC表面CD7的检测有助于MDS的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d7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表达CD7的CAR-T细胞或能更好地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645-645,共1页
据Freiwan A 2022年8月1日(Blood,2022 Aug 1. Doi:10.1182/blood.2021015020.)报道,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改进了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疗法,使其不表达CD7。新的简化方法选择了一种有利的T细胞类型,并在实验室中... 据Freiwan A 2022年8月1日(Blood,2022 Aug 1. Doi:10.1182/blood.2021015020.)报道,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改进了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疗法,使其不表达CD7。新的简化方法选择了一种有利的T细胞类型,并在实验室中显示出对抗复发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前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最常见的儿童癌症,治疗方面的进展已经改善了治疗预后。在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ALL的5年生存率为94%。然而,复发的T-ALL患者的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不到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7 儿童癌症 嵌合抗原受体 治疗预后 CAR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教授团队创新白血病加强治疗方案
4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8-518,共1页
2024年4月2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黄河教授、胡永仙教授、王东睿研究员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鸿声教授合作研究成果“Sequential CD7 CAR... 2024年4月2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黄河教授、胡永仙教授、王东睿研究员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鸿声教授合作研究成果“Sequential CD7 CAR T-cell therapy and allogeneic HSCT without GVHD prophylaxis”论文(DOI:10.1056/NEJMoa2313812)。该研究开发了CD7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疗法和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序贯“一体化”方案,为不符合常规异基因HSCT条件的CD7阳性肿瘤患者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大学医学院 cd7 骨髓移植 异基因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抗原CD_7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熊伟 陈炳才 +1 位作者 薛惠良 王耀平 《中国小儿血液》 2002年第5期193-195,共3页
探讨表达CD7抗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 ,ALL)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 :选择 1998 4~ 2 0 0 1 5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 82例。... 探讨表达CD7抗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 ,ALL)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 :选择 1998 4~ 2 0 0 1 5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 82例。应用一组CD系列单克隆抗体随机检测了ALL患儿的表型 ,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治疗采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常规化疗方案。将CD7+ 与CD7-的急淋进行对比。结果 :CD7+ 与CD7-急淋相比 ,年龄大 ,白细胞数高 ,肝脏明显增大 ,出现髓外白血病及严重并发症较多 ,第一疗程达CR人数少 ,达CR时间长 ,第一疗程内放弃治疗或死亡人数多 ,P170率高 (均为P <0 0 5 )。结论 :CD7+ ALL临床症状较重 ,治疗反应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抗原 cd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CD_7抗原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55例临床研究
6
作者 金彦 王东侠 +3 位作者 李泳浩 刘雪路 张文艺 王艳艳 《中国小儿血液》 2004年第5期208-211,共4页
目的  研究小儿CD7抗原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CD7+AM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55例初治小儿AML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多药耐药P糖蛋白 (P1 70 )检测 ,临床观察 ,并常规采用HAE方案诱导治疗 ,判定疗效。结果2 3例C... 目的  研究小儿CD7抗原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CD7+AML)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55例初治小儿AML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多药耐药P糖蛋白 (P1 70 )检测 ,临床观察 ,并常规采用HAE方案诱导治疗 ,判定疗效。结果2 3例CD7+小儿AML在FAB分型中以M2 、M5 多见。M3 中无一例CD7抗原表达 ,将CD7+与CD7-两组小儿AML进行对比 ,CD7+AML具有肝脏明显增大 (P <0 0 0 5) ,外周血白细胞数、原始细胞比例及P -糖蛋白表达增高等特点 (P <0 0 0 5,P <0 0 1及P <0 0 5) ,且年龄偏低 ,中位数年龄 7 6岁 (P <0 0 1 ) ,治疗效果差 ,完全缓解率4 3% ,达首次缓解中位时间为 55 5天。结论  小儿CD7+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 ,常表达P -糖蛋白 ,临床症状重 ,治疗效果差 ,完全缓解率低 (P <0 0 5) ,达首次缓解时间长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cd7抗原阳性 急性髓系白血病 生物学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在锗酸镉基质中的长余辉发光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守军 刘应亮 +1 位作者 张静娴 袁定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00-1402,M003,共4页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在空气中制得单相 Cd2 Ge7O1 6 ∶ Pb2 +长余辉发光材料 .分析了 Cd2 Ge7O1 6 和Cd2 Ge7O1 6 ∶ Pb2 +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指出 Pb2 +的发光是该离子的 3P1 -1 S0 跃迁产生的 ;分析了Cd2 Ge7O1 6 ∶ Pb2 +的发光存...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在空气中制得单相 Cd2 Ge7O1 6 ∶ Pb2 +长余辉发光材料 .分析了 Cd2 Ge7O1 6 和Cd2 Ge7O1 6 ∶ Pb2 +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指出 Pb2 +的发光是该离子的 3P1 -1 S0 跃迁产生的 ;分析了Cd2 Ge7O1 6 ∶ Pb2 +的发光存在基质对 Pb2 +的能量传递 ;并把长余辉性质归结为基质中 Cd离子的挥发产生的空穴陷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Ge7O16:Pb^2+ 发光 长余辉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_8及CD_(28)水平检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金星 张春来 高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CD28/B7 外周血淋巴细胞 肺癌患者 检测分析 CD8 共刺激信号 细胞表面受体 抗肿瘤免疫 T细胞活化 免疫功能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和Dy在Cd_(0.5)Zn_(0.5)B_4O_7中的发光特性及能量双向传递 被引量:2
9
作者 常树岚 祝天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7-250,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自蓝光双发射为一体的Cd0.5Zn0.5B4O7:Ce/Dy系列发光材料.由XRD测得Cd0.41Zn0.5B4O7:Ce0.04/Dy0.02的晶胞参数:a=1.3885nm,b=0.8020nm,c=0.8670nm,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在Ce/Dy双掺的体系...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自蓝光双发射为一体的Cd0.5Zn0.5B4O7:Ce/Dy系列发光材料.由XRD测得Cd0.41Zn0.5B4O7:Ce0.04/Dy0.02的晶胞参数:a=1.3885nm,b=0.8020nm,c=0.8670nm,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在Ce/Dy双掺的体系中存在Ce^3+和Dy^3+两种发光中心,254~350nm激发主要是Dy^3+的^4F9/2→^6H15/2和^4F19/2→^6H13/2跃迁发射,而355~390nm激发主要为Ce^3+的5d→4f跃迁发射.340nm激发Ce/Dy双掺发光体的发射强度是同浓度Dy^3+单掺的31倍,Ce^3+是Dy^3+的高效敏化剂,而355~390nm激发Dy^3++是Ce^3+的敏化剂.体系中存在少见的Ce^3+→Dy^3+与Dy^3+→Ce^3+的能量双向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0.5Zn0.5B4O7:Ce/Dy 白蓝光双发射 能量双向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7-8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曲群 宗璐 彭慧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CD44v7 8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及宫颈鳞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10例正常宫颈、16例鳞状上皮CIN (其中轻度 5例、中度 5例、重度 6例 )、10例原位癌及 30例宫颈浸润癌标本中CD44v7 8的... 目的 探讨CD44v7 8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及宫颈鳞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10例正常宫颈、16例鳞状上皮CIN (其中轻度 5例、中度 5例、重度 6例 )、10例原位癌及 30例宫颈浸润癌标本中CD44v7 8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中 ,CD44v7 8无阳性表达。轻、中、重度C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0 %、40 %及 6 6 .6 7%,各组间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从鳞状上皮CIN→原位癌→宫颈浸润癌中 ,CD44v7 8阳性表达呈上升趋势 ,但原位癌与浸润癌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CD44v7 8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1) ,与病理分级无关(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者CD44v7 8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1)。结论 CD44v7 8阳性表达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7-8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普深和特治星对肾移植患者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效果及对共刺激分子B7-2/CD_(2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蕊 范莉莉 史佳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对肾移植患者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二者对共刺激分子B7-2/CD_(2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03月—2022年01月于本院接受肾移植的64例患者为对象,根据术...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对肾移植患者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二者对共刺激分子B7-2/CD_(2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03月—2022年01月于本院接受肾移植的64例患者为对象,根据术后预防感染用药分为舒普深组(n=35)和特治星组(n=29)。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蛋白电泳法检测血清α_(1)球蛋白区带指标,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共刺激分子B7-2、CD_(28)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2周,舒普深组6例感染(17.14%),特治星组7例感染(24.14%),感染类型均以肺部感染为主,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周,舒普深组和特治星组患者的血清α_(1)酸性蛋白(α_(1)-AG)、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和α_(1)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舒普深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特治星组(P<0.05)。术前、术后2周,舒普深组和特治星组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_(28)、CD^(+)_4/CD^(+)_(28)、CD^(+)_8/CD^(+)_(28)和CD_(86)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普深、特治星预防肾移植围术期感染的效果确切,二者对共刺激分子B7-2/CD28表达的影响相当,而舒普深的安全性较特治星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围术期感染 舒普深 特治星 B7-2/CD28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制Cd-Sb-W和Cd-Sn-W系列敏感陶瓷的新方法
12
作者 王梦魁 杨玉强 +1 位作者 刘文磊 刘连利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5年第1期22-24,36,共4页
重点研究了由CdO-SnO_2-WO_3系列(简称Cd-Sn-W)和CdO-Sb_2O_3-WO_3系列(简称Cd-Sb-W)及由它们共同组成的双基体三相(Cd_2Sb_2O_7,CdSnO_3,CdWO_4)结构线性敏感陶瓷的制备方法。给出了上述半导体陶瓷的电子转移式;分析了半导相Cd_2Sb_2O_... 重点研究了由CdO-SnO_2-WO_3系列(简称Cd-Sn-W)和CdO-Sb_2O_3-WO_3系列(简称Cd-Sb-W)及由它们共同组成的双基体三相(Cd_2Sb_2O_7,CdSnO_3,CdWO_4)结构线性敏感陶瓷的制备方法。给出了上述半导体陶瓷的电子转移式;分析了半导相Cd_2Sb_2O_7和CdSnO_3的导电机理和电阻-温度(R-t)曲线呈线性的机理,并对其他相关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体三相结构 线性 共沉淀 Cd2Sb2O7 CdS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纳米粉制备线性NTC敏感陶瓷材料
13
作者 王梦魁 王峻岳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6年第4期177-180,189,共5页
重点研究了由CdO-SnO2-WO3系列(简称Cd-Sn-W)和CdO-Sb2O3-WO3系列(简称Cd-Sb-W)及由它们共同组成的双基体三相(Cd2Sb2O7,CdSnO3,CdWO4)结构线性敏感陶瓷的制备方法。给出了上述半导体陶瓷的电子转移式;分析了半导相Cd2Sb2O7和CdSnO3的... 重点研究了由CdO-SnO2-WO3系列(简称Cd-Sn-W)和CdO-Sb2O3-WO3系列(简称Cd-Sb-W)及由它们共同组成的双基体三相(Cd2Sb2O7,CdSnO3,CdWO4)结构线性敏感陶瓷的制备方法。给出了上述半导体陶瓷的电子转移式;分析了半导相Cd2Sb2O7和CdSnO3的导电机理和电阻-温度(R-T)曲线呈线性的机理,并对其他相关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独立地设计了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上述NTC(负温度系数)陶瓷微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对聚乙二醇和无水乙醇在制备纳米微粉时所起的防止颗粒发生团聚现象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由于大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几乎是无毒的,对人体基本无毒害作用,因而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体三相结构 线性 共沉淀 Cd2Sb2O7 CdS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P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mRNA表达研究
14
作者 陈龙 范丽萍 +1 位作者 张永为 王剑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4期481-482,共2页
目的 研究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mRNA表达情况,探讨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在IR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及 RNA 提取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D28/B7家族... 目的 研究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mRNA表达情况,探讨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在IR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及 RNA 提取等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中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CD28、CD80、CD86mRNA表达量,统计和分析IRP疾病组和缺铁性贫血(IDA)对照组间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mRNA表达差异.结果 IRP和IDA 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mRNA的表达有差异,其中IRP 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CTLA-4mRNA 表达量较IDA组明显减低(P<0.01);CD28mRNA、CD80mRNA、CD86mRNA 表达量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P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mRNA存在异常表达,其中CTLA-4的表达下调在IR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P 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 CTLA-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B7-H3、CCSP、CD4^(+)/CD8^(+)水平与MPP患儿病情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治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00-16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共刺激分子可溶性B7-H3(Solu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B7-H3,sB7-H3)、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SP)、CD4^(+)/CD8^(+)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病情... 目的:探讨血清共刺激分子可溶性B7-H3(Solu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B7-H3,sB7-H3)、Clara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CCSP)、CD4^(+)/CD8^(+)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MPP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同期8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入院时血清sB7-H3、CCSP、CD4^(+)/CD8^(+)水平、肺功能指标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评分,并分析入院时血清sB7-H3、CCSP、CD4^(+)/CD8^(+)水平与CPIS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相关性及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入院时研究组血清sB7-H3水平较高,CCSP、CD4^(+)/CD8^(+)水平较低(P<0.05);重症患儿入院时血清sB7-H3水平、呼吸频率、CPIS评分高于轻症患儿,CCSP、CD4^(+)/CD8^(+)水平、潮气量、达峰时间/呼气时间、达峰容积/潮气量低于轻症患儿(P<0.05);入院时血清sB7-H3水平与潮气量、达峰时间/呼气时间、达峰容积/潮气量呈负相关,与呼吸频率、CPIS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CCSP水平、血清CD4^(+)/CD8^(+)水平与潮气量、达峰时间/呼气时间、达峰容积/潮气量呈正相关,与呼吸频率、CPIS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sB7-H3水平(>7.72μg·L^(-1))、CCSP水平(≤8.38μg·L^(-1))、CD4^(+)/CD8^(+)水平(≤1.32)是重症MP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B7-H3水平于MPP患者中呈高表达,血清CD4^(+)/CD8^(+)、CCSP水平呈低表达,动态监测血清变化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P 病情程度 sB7-H3、CCSP、CD4^(+)/C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