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RANTES水平及外周血CD4^+CD45RO^+T淋巴细胞比例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朱瑜龄 牛平 苏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RANTES水平及外周血CD4+CD45RO+T淋巴细胞比例,探讨其变化原因、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在PD免疫异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3例PD患者(PD组)、33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RANTES水平及外周血CD4+CD45RO+T淋巴细胞比例,探讨其变化原因、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在PD免疫异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3例PD患者(PD组)、33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清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45RO+T淋巴细胞比例。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对PD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依据性别、年龄、病程、治疗状况对PD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血清RANTES水平、外周血CD4+CD45RO+T淋巴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均<0.01),PD组血清RANTES水平与外周血CD4+CD45RO+T淋巴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53,P<0.01),与UPDRS评分亦呈正相关(r=0.74,P<0.001)。依据性别、年龄、病程、治疗状况对PD患者分组比较,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与正常对照比较,PD患者血清RANTES水平及外周血CD4+CD45RO+T淋巴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2者显著正相关。血清RANTES水平与PD患者UPDRS评分正相关。提示活化小胶质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PD的发病、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 cd4+ cd45RO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34^+与T淋巴细胞亚群CD45RA^+、CD45RO^+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邱莲女 周永列 +1 位作者 刘成成 苏尔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7-758,共2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cd45RA^+ t淋巴细胞亚群 cd45RO^+ cd34^+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免疫系统紊乱 白细胞分化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45RO^+记忆性T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倩倩 梁秋华 +2 位作者 孙琳 张正军 于世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27-1531,共5页
目的:检测初诊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者外周血CD4^+CD45RO^+记忆性T细胞比例,探讨其在HT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初诊的HT患者作为病例组(HT,n=53),另外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HC,n=43),... 目的:检测初诊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者外周血CD4^+CD45RO^+记忆性T细胞比例,探讨其在HT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初诊的HT患者作为病例组(HT,n=53),另外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HC,n=43),并根据甲状腺功能状态将HT组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HT-A,n=15)、亚临床甲减组(HT-B,n=14)和临床甲减组(HT-C,n=24)。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静脉血中CD4^+CD45RO^+记忆性T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17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HT组外周血中CD4^+CD45RO^+记忆性T细胞比例、IFN-γ、IL-17、TPOAb与Tg Ab水平均显著高于HC组,P<0.01。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HT患者外周血CD4^+CD45RO^+记忆性T细胞的比例与IFN-γ、TPOAb、Tg Ab均呈正相关(P<0.01,P=0.015,P<0.01)。结论:CD4^+CD45RO^+记忆性T细胞在HT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CD4^+CD45RO^+记忆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HT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记忆性细胞 cd4+cd45R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5RO^+T细胞和CD68^+细胞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外阴癌中的侵润 被引量:8
4
作者 田大彤 武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94-1099,共6页
目的:探讨CD45RO+T细胞和CD68+细胞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外阴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侵润及作用。方法: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D45RO+T细胞、CD68+细胞在各20例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鳞状上皮癌病变中的侵润,取1... 目的:探讨CD45RO+T细胞和CD68+细胞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外阴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侵润及作用。方法: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D45RO+T细胞、CD68+细胞在各20例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鳞状上皮癌病变中的侵润,取10例外阴正常皮肤作对照。结果:CD45RO+T细胞和CD68+细胞在外阴正常皮肤中侵润水平极低,明显低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外阴硬化性苔藓和外阴鳞状细胞癌病变(P<0.05)。它们在外阴硬化性苔藓晚期病变中侵润明显高于早期病变(P<0.05);在中高分化外阴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侵润明显高于低分化外阴鳞状细胞癌组织(P<0.05)。CD45RO+T细胞在中高分化外阴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侵润最高,其次是晚期硬化性苔藓(P<0.05);CD68+细胞在中高分化外阴鳞状细胞癌和晚期硬化性苔藓病变中侵润最高,但二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它们均明显高于外阴鳞状细胞增生、低分化外阴鳞状细胞癌和早期硬化性苔藓(P<0.05),而在后三者之间侵润没有明显差异(P>0.05)。CD68+细胞和CD45RO+T细胞在外阴不同病变中侵润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42(P<0.001),而且CD68+细胞多出现在CD45RO+T细胞的周围,且多在病变浅层。结论:CD45RO+T细胞和CD68+细胞参与皮肤的免疫反应,它们相互协同作用,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外阴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鳞状上皮癌 cd45RO^+t细胞 cd68^+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