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4^(+)杀伤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芹 迟锐 龚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CD4^(+)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CD4^(+)T cells,CD4^(+)CTL)是一类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新T细胞亚群,其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依赖、抗原特异性的方式识别靶细胞,分泌具有细胞毒性的颗粒酶、穿孔素和颗粒溶素等作用于靶细胞,... CD4^(+)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CD4^(+)T cells,CD4^(+)CTL)是一类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新T细胞亚群,其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依赖、抗原特异性的方式识别靶细胞,分泌具有细胞毒性的颗粒酶、穿孔素和颗粒溶素等作用于靶细胞,从而发挥对靶细胞的毒性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CD4^(+)CTL的分化、表型及其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杀伤性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应答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tic通过调控记忆性CD4^(+)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存活的影响
2
作者 李师亮 冯异 +1 位作者 方明 周彦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CD4^(+)Tm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EdU法检测Stattic对CD4^(+)Tm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C57BL/6小鼠心脏移植(HTx)模型,实验分为:Non-HTx组、HTx组、Tm/HTx组和Tm/HTx+Stattic组。每日观察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情况;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心脏组织病理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脏移植组织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IL-2、IL-10和TGF-β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CD4^(+)CD44^(+)CD62L^(+))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心脏组织中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Stattic浓度超过2.5μmol/L时,可抑制CD4^(+)Tm细胞增殖。与HTx组比较,Tm/HTx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缩短,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IFN-γ和IL-2含量升高,IL-10和TGF-β1含量降低,移植心脏组织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IL-10和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升高,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升高(均为P<0.05)。与Tm/HTx组比较,Tm/HTx+Stattic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中IFN-γ、IL-2含量降低,IL-10和TGF-β1含量升高,移植心脏组织中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IL-10、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降低,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降低(均为P<0.05)。结论Stattic可延长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m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tic ^记忆性cd4^(+)T细胞 细胞介素 干扰素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恩度对肝癌患者CD4^(+)/CD8^(+)T细胞、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的作用
3
作者 蒋莎莎 王蒙 +3 位作者 张军 何春容 王轩可 杨玲蓉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9-1565,共7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恩度对肝癌(HCC)患者CD4^(+)/CD8^(+)T细胞、5-氨基酮戊酸合酶1(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HCC患者,随机将其分为TACE治疗(A...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恩度对肝癌(HCC)患者CD4^(+)/CD8^(+)T细胞、5-氨基酮戊酸合酶1(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HCC患者,随机将其分为TACE治疗(A)组,TACE联合恩度治疗(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T淋巴细胞、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等。结果:A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2例,进展4例,B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4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B组(33.33%)明显高于A组(10.00%),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治疗前两组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T细胞无明显差异(P=0.972,0.995,0.917),治疗后两组CD4^(+)T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CD4^(+)/CD8^(+)T细胞均显著升高(P<0.001),且B组较A组变化显著(均P<0.001);治疗前两组ALAS1含量无明显差异(P=0.975),治疗后两组肝癌组织中ALAS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01),且B组较A组升高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2(MST2)、大肿瘤抑制因子1(LATS1)、Yes相关蛋白(YAP)无明显差异(P=0.134,0.134,0.134),治疗后两组MST2、LATS1 mRNA相对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01),YAP mRNA相对表达均显著降低(P<0.001),且B组较A组变化显著(均P<0.001);与A组比较,治疗后B组的无不良反应情况较A组多5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A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TACE联合恩度对HCC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调控CD4^(+)/CD8^(+)T细胞、促进ALAS1分泌,并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E 恩度 肝癌 ^cd4^(+)/cd8^(+)T细胞 ALAS1 HIPPO-YAP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T细胞亚群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赵一俏 傅强 +5 位作者 李志梁 严全能 吴宏超 缪绯 吕永恒 刘映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亚组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病例为我院从2005年6月到2005年12月共28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稳定性心绞痛12例),以同时冠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亚组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病例为我院从2005年6月到2005年12月共28例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16例、稳定性心绞痛12例),以同时冠脉造影正常11例胸痛综合症患者为对照。借助三色荧光标记技术对外周血CD4^+CD28^-T细胞和CD4^+CD25^+Treg占CD4^+T细胞比例进行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Treg/CD4^+T细胞比例[(6.55±2.45)%]显著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14.01±4.92)%]和胸痛综合征组[(13.55±3.87)%](P<0.05),而CD4+CD28-/CD4+T细胞比例[(10.55±4.76)%]则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2.64±1.33)%]和胸痛综合征组[(2.75±1.55)%](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减少而CD4+CD28-T细胞比例升高,Treg比例降低可能使外周免疫耐受失去平衡,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自身免疫 cd4 cd28 cd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转染小鼠CD4^+CD25^-T细胞抑制树突状细胞功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浩 黎纬明 +2 位作者 张敏 刘峥嵘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4-169,共6页
为了研究Foxp3基因表达与CD4+T细胞免疫活性的关系,用逆转录病毒转染Foxp3基因,在幼稚CD4+CD25-T细胞内强制性表达FOXP3蛋白,进而研究转染后的CD4+CD25-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共刺激分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通过Transwell试验研究转染... 为了研究Foxp3基因表达与CD4+T细胞免疫活性的关系,用逆转录病毒转染Foxp3基因,在幼稚CD4+CD25-T细胞内强制性表达FOXP3蛋白,进而研究转染后的CD4+CD25-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共刺激分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通过Transwell试验研究转染Foxp3的CD4+CD25-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是否依赖于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结果表明: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成功建立了表达Foxp3的CD4+CD25-T细胞模型,转染后1周Foxp3阳性表达的T细胞比例为38%。强制性表达Foxp3的CD4+CD25-T细胞可以在体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可以诱导树突状细胞表面免疫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水平的下调。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表明,Foxp3转染小鼠CD4+CD25-T细胞可以抑制树突状细胞对异基因淋巴细胞的活化。结论:转染Foxp3的CD4+CD25-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发挥的作用依赖于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cd4^+T细胞 转染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双发 吴军 +7 位作者 殷剑宁 郑峻松 王贵波 贺伟峰 陈希炜 易绍萱 袁军 解志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 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人CD4+ CD2 5 + T细胞和CD4+ CD2 5 -T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 ,建立二者之间的差异表达谱。方法 从人脾脏分选CD4+ CD2 5 + T细胞和CD4+ CD2 5 -T细胞 ,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两种细胞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 分... 目的 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人CD4+ CD2 5 + T细胞和CD4+ CD2 5 -T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 ,建立二者之间的差异表达谱。方法 从人脾脏分选CD4+ CD2 5 + T细胞和CD4+ CD2 5 -T细胞 ,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两种细胞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 分选细胞纯度分别为CD4+ CD2 5 + T细胞 82 .3 % ,CD4+ CD2 5 -T细胞 96.5 % ,双向电泳分析发现有 4个蛋白点明显仅于CD4+ CD2 5 + T细胞检测到表达 ,有 9个蛋白点明显仅于CD4+ CD2 5 -T细胞检测到表达。结论 CD4+ CD2 5 + T细胞和CD4+ CD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7联合IL-2对脐血CD4^+CD25^-T细胞体外诱导扩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仉洁 郝京生 +4 位作者 李俊甫 邢龙龙 刘志文 钟理 刘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79-883,89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IL-7联合IL-2对脐血CD4+CD25-T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扩增脐血CD4+CD25-Tregs的培养体系,比较诱导扩增后的CD4+CD25+Tregs和自然分选的CD4+CD25+Tregs对PBMCs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 目的:初步探讨IL-7联合IL-2对脐血CD4+CD25-T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扩增脐血CD4+CD25-Tregs的培养体系,比较诱导扩增后的CD4+CD25+Tregs和自然分选的CD4+CD25+Tregs对PBMCs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出脐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细胞因子IL-7结合适当浓度的IL-2作为诱导剂,分析IL-7体外诱导CD4+CD25-T细胞增殖的有效性及最适浓度。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扩增后的CD4+CD25-T细胞表型变化;MTS法检测体外诱导扩增的CD4+CD25+Tregs及自然分选的CD4+CD25+Tregs分别对成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方法分析体外诱导扩增的CD4+CD25+Tregs及自然分选的CD4+CD25+Tregs FOXP3基因、IL-10基因和TGF-β基因的cDNA表达的变化。结果:经3周体外培养、各组细胞均有明显的扩增。IL-7诱导组的扩增最强。体外抑制试验显示体外扩增的Tregs对成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L-7联合IL-2诱导CD4+CD25-T细胞生成的CD4+CD25+Tregs具有较自然分选的CD4+CD25+Tregs稍弱的免疫抑制功能,其中IL-7浓度为4 ng/ml,IL-2浓度为2 000 U/ml时诱导CD4+CD25-T细胞生成的CD4+CD25+Tregs杀伤活性最强。结论:成功建立了CD4+CD25+Tregs的体外培养体系,联合应用IL-7、大剂量的IL-2和CD3/CD28单抗是体外诱导扩增CD4+CD25-T细胞成为CD4+CD25+Tregs的优选方法,并且扩增倍数高、可持续高表达CD4及CD25细胞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7 脐血 ^cd4^+cd25^+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早期外周血和蜕膜CD4^+CD25^+FoxP3^+/CD127^-T细胞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国静 邱丽华 +2 位作者 许文君 林其德 祝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早期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T细胞的数量变化,并探讨相关性。方法17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URSA组)和20名正常健康早孕者(对照组)于人工流产时分别采集外周血和蜕膜组织,Ficoll密度... 目的研究妊娠早期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T细胞的数量变化,并探讨相关性。方法17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URSA组)和20名正常健康早孕者(对照组)于人工流产时分别采集外周血和蜕膜组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悬液,分别加入CD4-PE-Cy5.5、CD25-FITC或CD25-APC和细胞表面标记CD127-PE或细胞内标记FoxP3-PE,流式细胞仪检测样本中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T细胞的百分比,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RSA组蜕膜组织中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间外周血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T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显示,两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CD4+CD25+FoxP3+与CD4+CD25+CD127-T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两组CD4+CD25+FoxP3+与CD4+CD25+CD127-T细胞的百分比在外周血(r=0.9858,r=0.6870)和蜕膜组织(r=0.6089,r=0.9583)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URSA的发生可能与蜕膜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而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不参与URSA的免疫发病机制。细胞表面标记CD127可能成为鉴定和分离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一种新的特异性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T细胞 FoxP3 cd127 外周血 蜕膜组织 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伟峰 何约明 +6 位作者 庄锡彬 黄弘 真滢 朱秀妮 方耀堂 庄梓勋 曾玉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91-2094,2100,共5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其与Th17/CD4^(+)T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NSCLC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积液量分为3组:少量胸腔积液组(35例)、中量胸腔积液组(42例)、大量胸腔积液组(27例)。根据患者疾病实际发展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29例未出现复发和转移)和预后不良组(75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另选取同期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治疗的60例肺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胸腔积液中MEG3表达。收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并计算Th17/CD4^(+)T。对比各组患者lncRNA MEG3及外周血Th17、CD4^(+)T细胞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胸腔积液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对照组(P<0.05)。大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少量胸腔积液组,大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中量胸腔积液组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P<0.05)。预后不良组lncRNA MEG3表达及CD4^(+)T百分比低于预后良好组,而Th17细胞百分比、Th17/CD4^(+)T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lncRNA MEG3为NSCLC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不同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患者lncRNA MEG3表达及Th17/CD4^(+)T不同,且lncRNA MEG3为NSCLC胸腔积液及预后的保护因素,Th17/CD4^(+)T为危险因素,可作为胸腔积液严重程度及预后诊断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lncRNA MEG3 ^Th17/cd4^(+)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外周血CD4^+CD25^+及CD4^+CD28^-T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定安 陈思宇 李红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3期2082-2085,2089,共5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外周血CD4^+CD25^+及CD4^+CD28^-T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元损害标志物、炎症细胞因子、斑块稳定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研究的脑卒中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外周血CD4^+CD25^+及CD4^+CD28^-T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元损害标志物、炎症细胞因子、斑块稳定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研究的脑卒中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测定CD4^+CD25^+及CD4^+CD28^-T细胞的含量,采集血清并测定神经元损害标志物、炎症细胞因子、斑块稳定性指标的含量。结果:脑卒中组外周血中CD4^+CD25^+的含量以及血清中BDNF、IGF-1、IL-10、TGF-β1、TIMP2、Vaspin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8^-T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NSE、VILIP-1、ET-1、IL-6、CX-CL12、VCAM-1、P-selectin、ox-LDL、CatS、ICTP、VEGF的含量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脑卒中组外周血中CD4^+CD25^+的含量与血清中BDNF、IGF-1、IL-10、TGF-β1、TIMP2、Vaspin的含量呈正相关,NSE、VILIP-1、ET-1、IL-6、CXCL12、VCAM-1、P-selectin、ox-LDL、CatS、ICTP、VEGF的含量呈负相关;外周血中CD4^+CD28^-T细胞的含量与血清中BDNF、IGF-1、IL-10、TGF-β1、TIMP2、Vaspin的含量呈负相关,NSE、VILIP-1、ET-1、IL-6、CXCL12、VCAM-1、P-selectin、ox-LDL、CatS、ICTP、VEGF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外周血CD4^+CD25^+及CD4^+CD28^-T细胞的变化能够加重神经元损害、促进炎症反应激活及斑块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cd4^+cd25^+T细胞 ^cd4^+cd28^-T细胞 炎症反应 斑块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电泳-质谱法分析人CD4^+CD25^+T细胞与CD4^+CD25^-T细胞蛋白质组差异
11
作者 彭双发 吴军 +5 位作者 徐宁志 郑峻松 贺伟峰 易绍萱 陈希炜 袁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888-1891,共4页
目的 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法(2-DE/MS)分析人CD4+ 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建立二者之间的差异表达谱。方法提取人脾脏源CD4+ 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比较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 目的 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法(2-DE/MS)分析人CD4+ 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建立二者之间的差异表达谱。方法提取人脾脏源CD4+ 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比较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对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ying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胶图差异分析发现25个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其中17个点在CD4+CD25-T细胞上调,8个点在CD4+CD25+T细胞上调。质谱初步鉴定出15个差异蛋白质点。结论CD4+ CD25+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表达蛋白质组存在差异,这种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调节性T细胞功能相关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蛋白质组 肽质量指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Foxp3基因真核载体的构建及在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
12
作者 彭克军 王秋林 +2 位作者 张庆莲 段佳慧 郑崛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279-3282,共4页
目的:构建人Foxp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CD4+CD25-T细胞,观察其在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构建人Foxp3基因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及双向测序鉴定基因序列的正确性。通过电穿孔法将重组载体转入人CD4+CD25-T细胞... 目的:构建人Foxp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CD4+CD25-T细胞,观察其在CD4+CD25-T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构建人Foxp3基因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及双向测序鉴定基因序列的正确性。通过电穿孔法将重组载体转入人CD4+CD25-T细胞中,利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转染细胞对单个核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酶切及测序鉴定pEGFP-N1-Foxp3重组质粒基因序列完全正确,转染的CD4+CD25-T细胞Foxp3阳性表达率为23.7%,并显著抑制了单个核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N1-Foxp3真核表达载体,并使转染的CD4+CD25-T细胞具有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真核载体 转染 cd4+cd25-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灌洗液中炎症因子与CD4^(+)和CD8^(+)T细胞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与早期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岚 唐娟 +2 位作者 庾广聿 丁国彦 姚婷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阴道灌洗液中CD4^(+)与CD8^(+)T细胞亚群分布及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市人民医院高危型人类乳... 目的:探讨阴道灌洗液中CD4^(+)与CD8^(+)T细胞亚群分布及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市人民医院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HSIL患者120例和早期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患者144例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未感染HR-HPV的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和宫颈灌洗液炎症因子(IL-2、INF-γ、IL-10、TNF-α)、CD4^(+)与CD8^(+)T细胞分布与比值。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HSIL进展至早期CC的影响因素,绘制ROC及校准图对模型评估。结果:对照组、HSIL组与早期CC组患者血IL-2、INF-γ、IL-10、TNF-α水平、CD4^(+)细胞分布、CD8^(+)T细胞分布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阴道灌洗液中IL-2、INF-γ、IL-10、TNF-α水平、CD4^(+)细胞分布、CD8^(+)T细胞分布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早期CC组高于HSIL组及对照组(均P<0.05),HSIL组高于对照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模型2中产次>2次(OR=3.119,95%CI:4.353~6.737)与阴道灌洗液CD4^(+)T细胞百分比(OR=0.327,95%CI:0.188~0.478)(P<0.001,AUC=0.908),模型3中CD4^(+)/CD8^(+)(OR=0.809,95%CI:0.356~1.868)(P<0.001,AUC=0.873)对HSIL发展至早期CC有独立影响;两模型ROC曲线无明显差异(Z=1.550 4,P=0.121)。模型3中仅用CD4^(+)/CD8^(+)就能良好预测,该模型为优,该模型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接近。结论:HR-HPV感染后,宫颈局部免疫状态参与HSIL及HSIL进展至早期CC,且CD4^(+)/CD8^(+)T细胞比值可作为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阴道灌洗液 ^cd4^(+)与cd8^(+)T细胞 局部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CD25^+CD45RA^-T细胞中转录因子Bach2的表达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一闻 郑英霞 +1 位作者 潘秀军 聂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CD4^+CD25^+CD45RA^-T细胞中转录因子BTB与CNC同源基因2(BTB and CNC homology 2,Bach2)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活动期SLE...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CD4^+CD25^+CD45RA^-T细胞中转录因子BTB与CNC同源基因2(BTB and CNC homology 2,Bach2)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活动期SLE患者(SLE组)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CD45RA^-T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该类细胞中Bach2的表达;分析SLE患者该类细胞中Bach2的平均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SLE患者IL-17+CD4^+CD25^+CD45RA^-T细胞和IL-17-CD4^+CD25^+CD45RA^-T细胞中Bach2的MFI。在Bach2过表达体系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CD45RA^-T细胞表达IL-17的细胞比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LE组CD4^+CD25^+CD45RA^-T细胞Bach2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SLE组Bach2的MFI与SLEDAI呈显著负相关(R2=0.433,P=0.001)。SLE患者IL-17+CD4^+CD25^+CD45RA^-T细胞Bach2的MFI显著低于IL-17-CD4^+CD25^+CD45RA^-T细胞(P=0.013)。当Bach2过表达时,SLE患者CD4^+CD25^+CD45RA^-T细胞表达炎症因子IL-17的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3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7含量显著降低(P=0.008)。结论·SLE患者CD4^+CD25^+CD45RA^-T细胞Bach2表达下降,在该类细胞中过表达Bach2可使IL-17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cd4+cd25+cd45RA-T细胞 BTB与CNC同源基因2 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GATA3/CD4^(+)T细胞通路对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调控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荣荣 瞿申红 +2 位作者 张少杰 黄雪颖 钟自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9-635,共7页
变应性鼻炎(AR)指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个体第二次接触相同致敏原后立即触发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多种基因、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快速发展,AR发病机制研究... 变应性鼻炎(AR)指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个体第二次接触相同致敏原后立即触发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多种基因、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快速发展,AR发病机制研究逐步深化、精准。研究发现miR-155和转录因子GATA3对AR发生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进而影响CD4^(+)T淋巴细胞的优势分化趋势和ILC2增生。本文主要以miR-155/GATA3通路为中心,探讨相关上游基因和下游调控物质对AR发病机制的影响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MIR-155 GATA3 ^cd4^(+)T细胞 IL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调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D4^(+)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辉 郭一慧 +2 位作者 许家威 曾清 程纬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3-667,共5页
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可广泛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对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和进展与miRNA介导CD4^(+)T细胞亚群的异常免疫调节密切相关。ITP患者mi... 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可广泛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对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和进展与miRNA介导CD4^(+)T细胞亚群的异常免疫调节密切相关。ITP患者miRNA的不同表达情况可影响CD4^(+)T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导致Th1/Th2、Th17/Treg的调节失衡和TFH的过度分化,引起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本文就ITP中miRNA介导的CD4^(+)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失衡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探索ITP的免疫机制和免疫治疗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cd4^(+)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DKK1通过促进CD4^(+)T细胞Th1型极化改善抗肿瘤免疫应答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啸宇 施涛 +3 位作者 张翼鹏 宋雪如 罗钰婷 魏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2-668,共7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中Dickkopf-1(DKK1)表达对CD4^(+)T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KK1在多种类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DKK1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及肿瘤微环境免疫浸...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中Dickkopf-1(DKK1)表达对CD4^(+)T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KK1在多种类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DKK1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及肿瘤微环境免疫浸润间的相关性。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KK1蛋白对CD4^(+)T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构建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阻断DKK1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和移植瘤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与表型的影响。结果:DKK1 mRNA表达水平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组织,DKK1高表达与多数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且在多数肿瘤中DKK1对CD4^(+)T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功能有重要负性调节作用(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DKK1蛋白刺激可显著降低CD4^(+)T细胞中T-bet、IFN-γ及CD107a表达水平(均P<0.01)。在小鼠皮下黑色素瘤模型中发现,阻断DKK1可以显著抑制小鼠移植瘤的生长(P<0.01),有效改善抗肿瘤免疫应答,表现为Th1细胞(T-bet+CD4^(+))占比显著升高(P<0.001),效应性CD8^(+)T细胞(CD44+CD62L-)占比显著升高(P<0.01),Th2细胞(GATA3^(+)CD4^(+))与Treg细胞占比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阻断DKK1可有效促进CD4^(+)T细胞向Th1型极化,DKK1具有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K1 ^cd4^(+)T细胞 Th1极化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雨佳 李欣 +1 位作者 宋德利 王辰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D4^(+)/CD8^(+)、D-D水平,分析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D-D水平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比较外周血不同CD4^(+)/CD8^(+)、D-D水平EBV-HLH患者3个月内预后情况,评价外周血CD4^(+)/CD8^(+)、D-D水平对EBV-HLH死亡风险的影响,分析外周血CD4^(+)/CD8^(+)、D-D水平的交互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4^(+)/CD8^(+)低于对照组,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与EBV-DNA载量呈负相关(P<0.05),D-D水平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外周血CD4^(+)/CD8^(+)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低于低水平患者,D-D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高于低水平患者(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低水平时,死亡风险是高水平的6.125倍;D-D高水平时,死亡风险是低水平的14.348倍,且CD4^(+)/CD8^(+)、D-D水平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结论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下降、D-D水平升高,且二者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测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DNA ^cd4^(+)/cd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香香 孙尚彪 +2 位作者 李玉文 王淼 朱燕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骨髓增生较低下,血涂片以大颗粒淋巴细胞为主,免疫分型及T细胞克隆重排符合T-LGLL应用环磷酰胺50 mg/d联合泼尼松(后逐渐减停)治疗,达到部分缓解(PR)。结论: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上极为罕见,与CD4^(-)CD8^(+)T-LGLL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8^(−)T细胞的特点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林倩 王子龙 +1 位作者 王冠 刘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9-1784,1788,共7页
在健康的年轻人体内,传统CD4^(+)T细胞的CD28表达高达97.5%,而研究发现在老年人、慢性炎症和持续感染的患者体内CD4^(+)T细胞的CD28阳性率显著下降,甚至不足50%,即出现CD4^(+)CD28^(−)T细胞积累。CD4^(+)CD28^(−)T细胞是一群独特的CD4^(... 在健康的年轻人体内,传统CD4^(+)T细胞的CD28表达高达97.5%,而研究发现在老年人、慢性炎症和持续感染的患者体内CD4^(+)T细胞的CD28阳性率显著下降,甚至不足50%,即出现CD4^(+)CD28^(−)T细胞积累。CD4^(+)CD28^(−)T细胞是一群独特的CD4^(+)T细胞亚群,本文综述了该亚群的表型特征、功能特点及其在慢性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和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为CD4^(+)CD28^(−)T细胞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改善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8^(−)T细胞 炎症反应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