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200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黄晶 李佳慧 +1 位作者 张爱荣 娄峻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6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200、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CD200、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S疾病活动度(BASDAI)将其分为活动组(35例)与稳定组(50例);另选取同期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200水平。比较3组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200水平及基线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200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200对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结果对照组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低于稳定组、活动组,稳定组患者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低于活动组(P<0.05);对照组CD3^(+)、CD4^(+)、CD8^(+)、CD19^(+)细胞中CD200水平高于稳定组、活动组,稳定组CD3^(+)、CD4^(+)、CD8^(+)细胞中CD200水平高于活动组(P<0.05);活动组、稳定组CD19^(+)细胞中CD20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稳定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性检验显示,CD3^(+)、CD4^(+)、CD8^(+)细胞中CD200、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是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AS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发现,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CD3^(+)、CD4^(+)、CD8^(+)细胞中的CD200对AS疾病活动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AUC分别为0.830、0.786、0.831、0.886,P<0.05;且联合评估具有高价值,AUC为0.974,P<0.05。结论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AS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呈升高状态,CD3^(+)、CD4^(+)、CD8^(+)、CD19^(+)细胞中CD200呈下降状态,且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与CD3^(+)、CD4^(+)、CD8^(+)细胞中的CD200对AS患者疾病活动度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 疾病活动度 cd200 ^^cd19^(+)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联合异基因CD8^(+)自然杀伤T细胞治疗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
2
作者 董晓荣 《循证医学》 2025年第1期25-26,共2页
清华大学医学院一项前瞻性研究(ChiCTR-IIR-17013471)探索了吉非替尼与异基因CD8^(+)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联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 清华大学医学院一项前瞻性研究(ChiCTR-IIR-17013471)探索了吉非替尼与异基因CD8^(+)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联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1]。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治疗策略显著延长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并且总体安全性良好,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异基因cd8^(+)NK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CD8^(+)T细胞表位的鉴定
3
作者 黄香梅 王旭英 +9 位作者 耿鑫梅 奚媖牡 廖奕洁 张广欣 莫筱可 陈樱 欧阳康 韦祖樟 黄伟坚 覃一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但目前对其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方面研究较少。该研究以C57BL/6小鼠作为PRV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合成了16条PRV gB、gC和gD蛋白上的H-2b限制性C...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病原,但目前对其感染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尤其是T细胞抗原表位的鉴定方面研究较少。该研究以C57BL/6小鼠作为PRV感染的动物模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合成了16条PRV gB、gC和gD蛋白上的H-2b限制性CD8^(+)T细胞表位,经ELISpot、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CFSE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发现,位于gD蛋白上的多肽^(371)CVYIFFRL^(378)可显著激活CD8^(+)T细胞产生IFN-γ,并促进CD8^(+)T细胞明显增殖,说明该表位属于PRV特异性CD8^(+)T细胞表位。将该表位氨基酸序列与NCBI上16株参考毒株及作者实验室2株PRV毒株的gD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发现研究鉴定的T细胞表位高度保守,提示该表位可刺激机体产生对不同亚型PRV感染的交叉保护力。研究结果将为PRV表位疫苗的研制及PRV感染与免疫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cd8^(+)T细胞表位 表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scRNA-Seq和Bulk RNA-Seq技术建立与肝癌CD8^(+)T细胞相关的预后模型
4
作者 刘洋 池晴佳 田菲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7,共9页
目的 通过单细胞测序(scRNA-Seq)和Bulk转录组测序(Bulk RNA-Seq)技术鉴定出与肝癌CD8^(+)T细胞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肝癌的单细胞数据集,通过scRNA-Seq技术提取患者与对照组间CD8^(+)T细胞的差异表... 目的 通过单细胞测序(scRNA-Seq)和Bulk转录组测序(Bulk RNA-Seq)技术鉴定出与肝癌CD8^(+)T细胞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肝癌的单细胞数据集,通过scRNA-Seq技术提取患者与对照组间CD8^(+)T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肝癌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及临床数据,使用CIBERSORT算法、WGCNA技术筛选出与CD8^(+)T细胞具有相关性的模块基因。将差异基因与模块基因取交集基因并进行GO、KEGG分析,应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算法建立预后模型。通过K-M曲线和ROC曲线对模型在内、外部数据集中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根据风险评分的中位值划分高低风险组,对高低风险组间的浸润性免疫细胞分布情况和肿瘤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构建出具有9个基因的预后模型,K-M曲线及ROC曲线表明模型在内、外部数据集中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高低风险组中,浸润性免疫细胞的分布情况和基因突变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合scRNA-Seq和Bulk RNA-Seq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出了一种基于CD8^(+)T细胞的新型预后模型,为肝癌患者的预后改善和生存预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测序(scRNA-Seq) Bulk转录组测序(Bulk RNA-Seq) ^^cd8^(+)T细胞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汪锋平 吴芬芝 +1 位作者 杨婷 郑晓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55-757,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NSCLC患者94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4例,两组均检测计算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比较两组CD4^(... 目的探讨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NSCLC患者94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4例,两组均检测计算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比较两组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评估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NSCLC的诊断价值,分析指标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客观有效组和非客观有效组,对比两组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结果NSCLC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诊断NSCLC的AUC值分别为0.730、0.769,敏感度分别为71.28%、64.89%,特异度分别为68.09%、73.40%。TNM为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患者CD4^(+)/CD8^(+)比值低于TNM为Ⅰ~Ⅱ期、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为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高于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为Ⅰ~Ⅱ期、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客观有效组CD4^(+)/CD8^(+)比值高于非客观有效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低于非客观有效组(P<0.05)。结论NSCLC患者CD4^(+)/CD8^(+)比值偏低,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偏高,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均存在相关性,可作为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d4^(+)/cd8^(+)比值 中性粒细胞cd64 病理特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aive 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
6
作者 王木源 李军祥 +8 位作者 梁承涛 蔚伊童 袁亚利 林政道 焦瑶 李一桐 胡佳艳 张文基 毛堂友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26-2433,共8页
目的研究新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naive CD4^(+)T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制备新乌梅丸含药血清;构建naive CD4^(+)T细胞体外分化模型;CCK-8法筛选新乌梅丸含药血清干预naive CD4^(+)T细胞... 目的研究新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naive CD4^(+)T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制备新乌梅丸含药血清;构建naive CD4^(+)T细胞体外分化模型;CCK-8法筛选新乌梅丸含药血清干预naive CD4^(+)T细胞的适宜浓度;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aive CD4^(+)T细胞纯度及含药血清对分化模型的影响;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白介素(interleukin,IL)-17A、IL-10细胞因子表达量,RT-qPCR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糖酵解关键酶(HK2、PKM2、LDHA)的mRNA表达。结果本研究提取了纯度为98.2%的naive CD4^(+)T细胞,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CD4^(+)T细胞体外分化模型。CCK-8法筛选新乌梅丸含药血清干预naive CD4^(+)T细胞的适宜浓度为2.5%、5%、10%。与模型组相比,经新乌梅丸干预后,naive CD4^(+)T细胞向Th17细胞的分化明显减少(P<0.01),而向Treg分化明显升高(P<0.05)。机制方面,与模型组相比,经新乌梅丸干预后,葡萄糖转运蛋白1及糖酵解相关酶(HK2、PKM2、LDHA)的基因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新乌梅丸可能通过抑制naive CD4^(+)T细胞的糖酵解途径,从而调控其分化,恢复Th17/Treg免疫平衡,达到治疗U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新乌梅丸 nive ^^cd4^(+)T细胞 糖酵解 免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荷胃癌小鼠胸腺及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卉 林煜 +4 位作者 蒋继浩 魏建恩 林巧梅 林燕萍 周瑞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5-728,735,共5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在抑制肿瘤过程中对荷胃癌小鼠胸腺及脾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采用小鼠荷胃癌模型.用褪黑素干预1周后,测量小鼠胸腺、脾质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脾T... 目的:研究褪黑素在抑制肿瘤过程中对荷胃癌小鼠胸腺及脾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采用小鼠荷胃癌模型.用褪黑素干预1周后,测量小鼠胸腺、脾质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脾Treg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胸腺、脾叉头型转录因子3 (Foxp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小鼠胸腺、脾质量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褪黑素抗肿瘤过程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荷瘤空白对照组小鼠胸腺与脾的Treg细胞均上升,褪黑素干预后降至正常水平;褪黑素还能使小鼠胸腺Foxp3 mRNA表达下降,脾Foxp3 mRNA反而上调;而小鼠胸腺、脾scurfin蛋白均明显下降.结论:褪黑素能下调荷胃癌小鼠胸腺、脾的CD4+CD25+Treg细胞及特异性转录蛋白scurfin及胸腺Foxp3 mRNA,使脾Foxp3 mRNA反而上调.褪黑素抗胃癌作用与免疫器官中CD4+CD25+Treg细胞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荷胃癌小鼠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叉头型转录因子3 胸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中CD4^+CD25^+T细胞与CCR4的相关性 被引量:7
8
作者 隋军 任艳鑫 +3 位作者 李晓江 宋鑫 马静 高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6-750,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全身及肿瘤局部的免疫状态及其与CC类趋化因子受体-4(CCR4)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鼻咽癌患者组织(25例)及外周血(35例)中CD4+CD25+T细胞与CCR4阳性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全身及肿瘤局部的免疫状态及其与CC类趋化因子受体-4(CCR4)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鼻咽癌患者组织(25例)及外周血(35例)中CD4+CD25+T细胞与CCR4阳性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癌组织及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及CCR4阳性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细胞在鼻咽癌组织中的比例高于外周血(P<0.05),而对照组外周血与组织中却无明显差别(P>0.05);鼻咽癌Ⅲ+Ⅳ期组织中的CD4+CD25+T细胞比例高于Ⅰ+Ⅱ期(P<0.05),外周血中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鼻咽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与CCR4阳性细胞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鼻咽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肿瘤局部免疫抑制更为严重;CD4+CD25+T细胞的比例与鼻咽癌分期相关,分期越晚,该细胞比例越高;CCR4在介导CD4+CD25+T细胞趋化到肿瘤局部的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cd4+cd25+T细胞 CC类趋化因子受体-4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AITP治疗前后CD_4^+CD_(25)^(High)Foxp3^+Treg细胞与Foxp3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白燕 余慧 +5 位作者 张志泉 刘勤 肖燕 周东风 费洪宝 金润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7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对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的效应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ITP患儿治疗前后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比例变化,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目的探讨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对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的效应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AITP患儿治疗前后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比例变化,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单用激素或联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后AITP患儿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比例和Foxp3基因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中联用丙种球蛋白和激素组的增高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比例下降及Foxp3基因表达降低是AITP的发病机制之一,丙种球蛋白和激素可以通过诱导其扩增及活化发挥治疗AIT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cd4^+cd25^HIGH ^^Foxp3^+Treg细胞 基因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4^+ CD_(25)^+ FOXP_3^+调节性T细胞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世荣 薛海斌 +1 位作者 薛峰 姜明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4期63-64,共2页
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4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 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4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认为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临床可通过抑制或阻断FOXP3表达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提高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d4^+cd25^+FOXP3^+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TLR2、TLR4表达及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杜久伟 朱瑞 +2 位作者 王飞 方立异 周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LR2、TLR4的表达及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URSA患者、24例妊娠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2、TLR4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TLR2、TLR4的表达及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URSA患者、24例妊娠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2、TLR4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并分析表达TLR2、TLR4蛋白与CD4+CD25+Treg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URSA组PBMC中TLR2、TLR4 mRNA分别为0.52±0.04、3.26±1.37;表达TLR2、TLR4蛋白的PBMC比例分别为(32.36±4.18)%、(41.29±3.67)%;与妊娠对照组相比,URSA组外周血TLR4 mRNA及表达TLR4蛋白的PBMC比例差异显著(t分别为19.84和21.85,P均<0.05);URSA组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为(2.75±0.62)%,显著低于妊娠对照组的(5.17±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0,P<0.01);URSA患者表达TLR4蛋白的PBMC与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降低呈显著相关(r=0.724,P<0.05)。结论 URSA患者外周血中低表达的CD4+CD25+Treg细胞、高表达的TLR4可能参与了URS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 TOLL样受体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大鼠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培 祁晓平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大鼠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近交系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剂量的VitD3组:0.125μg组,0.25μg组和1μg组,每组30只;灌胃给... 目的:探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大鼠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近交系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剂量的VitD3组:0.125μg组,0.25μg组和1μg组,每组30只;灌胃给药,3次/周,共2周后对照组给予赋形剂;各组随机抽取20只大鼠,于第15 d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随机选择其中10只于6 h后切取脾,其余10只观察注射LPS后96 h大鼠的病死率,同时留取未注射LPS大鼠的脾;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CD25+Treg数量变化,RT-PCR检测脾Foxp3 mRNA表达。结果:1,25(OH)2D3明显上调大鼠脾CD4+CD25+Treg的数量及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1,25(OH)2D3能保护大鼠抵抗LPS的攻击。结论:1,25(OH)2D3对大鼠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有显著影响。1,25(OH)2D3保护大鼠抵抗LPS攻击可能与其促进CD4+CD25+Treg的发育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和感染免疫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清泉 黄长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741-744,共4页
免疫抑制是减轻机体免疫损伤的重要机制,近来研究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免疫抑制系统的关键组分之一。这群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效能,通过与细胞直接接触发挥作用。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感染免疫中的... 免疫抑制是减轻机体免疫损伤的重要机制,近来研究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免疫抑制系统的关键组分之一。这群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效能,通过与细胞直接接触发挥作用。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感染免疫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免疫抑制 感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莹 王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7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6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其中急性发作(急性发作组)患者59例,非急性发作...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6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其中急性发作(急性发作组)患者59例,非急性发作(非急性发作组)患者47例,同时以7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研究对象进行肺活量(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及呼气流量峰值(PEF)检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并对急性发作期患者CD4^+、CD8^+T细胞、CD4^+CD25^+Treg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非急性发作组及急性发作组的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与非急性发作组比较,急性发作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明显偏低(P<0.05)。2非急性发作组及急性发作组患者CD4^+T细胞水平、CD4^+CD25^+Treg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CD4^+CD25^+Treg/CD4^+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非急性发作组比较,急性发作组CD4^+T细胞水平、CD4^+CD25^+Treg水平及CD4^+/CD8^+比值显著下降,CD8^+T细胞水平、CD4^+CD25^+Treg/CD4^+比值显著上升(P<0.05)。3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均呈正相关(r=0.47、0.50、0.45,P<0.05);CD8^+T细胞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均呈负相关(r=-0.54、-0.49、-0.56,P<0.05);CD4^+CD25^+Treg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均呈正相关(r=0.39、0.42、0.40,P<0.05)。结论 CD4^+、CD8^+T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水平可用来评估支气管哮喘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cd4^+ ^^cd8^+ ^^cd4^+cd25^+ T细胞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ITP患儿外周血中CD_4^+CD_(25)^+Foxp^(3+)Tr细胞、IL-7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金呈强 刘仿 +2 位作者 宋丽 肖红 王文涓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35例AITP患儿(AITP组)和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Tr)细胞数量及占CD4+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7水平。结果AITP组... 目的探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35例AITP患儿(AITP组)和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Tr)细胞数量及占CD4+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7水平。结果AITP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细胞/CD4+细胞分别为0.11±0.04、0.15±0.02,IL-7分别为(2.32±0.53)、(0.44±0.80)pg/ml,P均<0.05;AITP组外周血IL-7水平与CD4+CD2+5Foxp3+Tr细胞/CD4+细胞呈负相关(r=0.71,P<0.05)。结论CD4+CD2+5Foxp3+Tr细胞数量减少、IL-7水平升高可能在AITP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机制为降低有效免疫抑制作用,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激活增多、凋亡减少,促进血小板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细胞介素-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et、GATA-3、FoxP3及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红石 陈海飞 +4 位作者 任传路 李征洋 唐杰庆 王静 吴天勤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8-10,13,共4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转录因子FoxP3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A患者27例(AA组)、体检健康者25例(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Th2细胞及C...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转录因子FoxP3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AA患者27例(AA组)、体检健康者25例(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Th2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 mR-NA的表达,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血浆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A组的血浆T-bet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GATA-3与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P<0.01);AA组外周血中CD+3、CD+3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CD+3CD+4、CD+4CD+25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和CD+4/CD+8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AA组血浆中IFN-γ水平及IFN-γ/IL-4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AA患者存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表达下调,调节性T细胞的减少及由此引起免疫抑制效应不足可能是AA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ET基因 GATA-3基因 FOXP3基因 转录因子 干扰素γ 细胞介素4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不孕症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叉头状转录因子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水平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兴璇 孙一帆 +6 位作者 生淑亭 韦丽丽 刘春明 张红雨 吴玉芬 王林春 龙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88-90,94,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与免疫性不孕的关系,为免疫性不孕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免疫性不孕妇女(研究组)和60例正...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与免疫性不孕的关系,为免疫性不孕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免疫性不孕妇女(研究组)和60例正常妊娠的育龄妇女(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Foxp3、CTLA-4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Foxp3、CTLA-4水平值分别为:(3.66±0.59)%、(2.97±0.63)%、(3.17±0.36)%,均低于对照组[(8.17±0.63)%、(7.17±0.53)%、(8.21±0.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免疫性不孕症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Foxp3、CTLA-4的表达水平比正常妊娠的育龄妇女少,CD4+CD25+Treg、Foxp3、CTLA-4表达的降低可能是免疫性不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 免疫性不孕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叉头状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1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小洁 苑召虎 +2 位作者 阳雪新 杨惠宽 罗淑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6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症(PTR)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发生PTR患者34例作为为研...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症(PTR)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发生PTR患者34例作为为研究组。另取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SAA未发生PTR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血浆TGF-β1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两项指标在PTR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输注前后研究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血浆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TGF-β1联合检测诊断PTR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高于上述两项指标单独检测(P <0.05)。结论 PTR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水平均存在明显低表达,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上述两项指标的表达情况,为临床PTR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症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表达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NK细胞免疫作用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红鱼 郝国平 +3 位作者 王晓欢 常虹 赵志华 朱雷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77-179,185,共4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在白血病患儿及非白血病患儿的不同,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态,探讨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在小儿急性白血病肿瘤免疫中的意义。方法以流...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在白血病患儿及非白血病患儿的不同,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态,探讨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在小儿急性白血病肿瘤免疫中的意义。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及非白血病患儿各30例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NK细胞的数量及比例。结果外周血CD4+CD25+CD12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白血病组为(11.45±1.4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98±1.09)%(P<0.05)。而NK细胞数量白血病组为(5.13±2.97)%,显著低于对照组为(15.06±3.91)%(P<0.05)。结论 (1)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升高,NK细胞数量降低,表明急性白血病患儿NK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CD4+CD25+Treg细胞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2)通过检测CD4+CD25+CD127-T细胞可较好的反映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 NK细胞 儿童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辛梦 王强 +2 位作者 张磊 韩兆东 薛海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188-2191,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观察该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临床实验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Graves病不伴有眼征患者组(53例),Graves眼病患者组(51例),正常... 目的:通过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观察该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临床实验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Graves病不伴有眼征患者组(53例),Graves眼病患者组(51例),正常对照组(51例)的外周静脉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raves病不伴有眼征患者组Treg水平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raves眼病患者组外周血Treg水平显著下降(P<0.01);Graves眼病患者组外周血Treg数量明显低于Graves病不伴有眼征患者组(P<0.01)。结论:Graves眼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在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存在自身免疫调节紊乱。可能是其机体细胞免疫抑制受损的重要机制,为对该疾病进行免疫学治疗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自身免疫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