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常香香 孙尚彪 +2 位作者 李玉文 王淼 朱燕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骨髓增生较低下,血涂片以大颗粒淋巴细胞为主,免疫分型及T细胞克隆重排符合T-LGLL应用环磷酰胺50 mg/d联合泼尼松(后逐渐减停)治疗,达到部分缓解(PR)。结论: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上极为罕见,与CD4^(-)CD8^(+)T-LGLL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达莫司汀治疗滤泡性淋巴瘤后CD4^(+)T淋巴细胞减少或可预测感染发生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莲 庄万传 柴星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717,共10页
目的:探讨含苯达莫司汀方案治疗滤泡性淋巴瘤(FL)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2022年10月30日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应用含苯达莫司汀方案治疗的129例F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含苯达莫司汀方案治疗滤泡性淋巴瘤(FL)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2022年10月30日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应用含苯达莫司汀方案治疗的129例F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组、苯达莫司汀联合奥妥珠单抗(GB)组、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多柔比星+长春地辛+泼尼松(R-CHOP)组,回顾性分析苯达莫司汀为基础的方案治疗FL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预后因素。结果:BR组、GB组与R-CHOP组的ORR分别为98%、94%、72.3%,CR率分别为61.2%、70%、40.4%,R-CHOP组的ORR率、CR率与BR组、GB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R组、GB组与R-CHOP组的3年PFS率分别为89.6%、90.9%、48.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3年OS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在用药后6个月降至最低,且BR组与GB组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R-CHOP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肺部感染、EB病毒感染、乙肝病毒再激活、胃肠道反应,均可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ROC曲线示,BR组判断感染的AUC为0.802,临界值为258/uL;GB组判断感染的AUC为0.754,临界值为322/uL。结论:含苯达莫司汀方案治疗FL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可控,但治疗后淋巴细胞减少明显且与不同CD20单抗联合使用时表现出差异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低值可以作为含苯达莫司汀方案治疗FL感染发生及疗效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达莫司汀 滤泡性淋巴 疗效 淋巴细胞减少 cd4^(+)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衰患者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坤 崔建娇 刘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心衰患者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200例慢性心衰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测定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接受1年随访... 目的:探究慢性心衰患者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200例慢性心衰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测定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接受1年随访以评估其预后情况,并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测定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收集患者各项资料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0.5%;预后不良组患者Th1细胞水平及Th1/Th2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Th2细胞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而IL-4与IL-6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h2细胞、Hb水平下降,Th1细胞、BNP、心功能分级上升为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并且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cd4^(+)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李鑫盼 方懿 邱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23-2928,共6页
目的探讨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7例相关资料,其中发生放射... 目的探讨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7例相关资料,其中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3例,未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4例,比较两组放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LR水平变化,统计T淋巴细胞亚群、NLR在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NLR与放射线肺炎分级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T淋巴细胞亚群、NLR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ROC曲线,并计算其AUC面积。结果放疗后发生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且低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放疗后发生组NLR显著高于放疗前且显著高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NLR,且高于CD4^(+)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NLR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检测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AUC面积为0.924,大于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单独检测者。结论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NLR联合检测,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中具有较理想的诊断和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放射性肺炎的指标,而得以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放射性肺炎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对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2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伟 赵荣荣 +4 位作者 杨晓飞 黄长形 连建奇 王九萍 张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观察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22的影响,初步阐释Notch-IL-22信号通路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唐都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乙型肝炎初治患者45例,其中急性乙... 目的观察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乙型肝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IL)22的影响,初步阐释Notch-IL-22信号通路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唐都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乙型肝炎初治患者45例,其中急性乙型肝炎(AHB)13例和慢性乙型肝炎(CHB)32例,另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C组),分离CD4^+T淋巴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otch1和Notch2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抗CD3抗体或HBV核心区多肽库刺激CD4^+T淋巴细胞,同时加入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培养细胞中IL-22 mRNA的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22分泌蛋白的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不同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Dunn's多重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Notch1 mRNA在CHB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约为NC组的2倍(Z=7.708,P=0.018),Notch2 mRNA的表达水平在AHB和CHB患者中均较NC组升高超过10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9.643、12.900,P值均<0.000 1)。抑制Notch信号通路对培养的CD4^+T淋巴细胞中IL-22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值均>0.05),但可显著降低NC组(Z=5.068,P=0.015)、AHB组(Z=5.203,P=0.016)和CHB组(Z=2.892,P=0.047)中非特异性IL-22的分泌水平。结论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可阻断病毒非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分泌IL-22,提示Notch-IL-22信号通路在HBV感染中可能发挥促进非特异性炎症应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受体 Notch cd4阳性t淋巴细胞 细胞介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肾脏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胜雷 田芮聪 +4 位作者 靳晶晶 卢凡 程美娟 白亚玲 徐金升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肾脏临床病理特征及肾脏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IgAN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结果。通...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肾脏临床病理特征及肾脏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IgAN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结果。通过相关性检验探讨淋巴细胞亚群与其他重要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约登指数(Youden index)获得CD4^(+)T淋巴细胞的最佳截断值并以此分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及Cox回归法比较IgAN患者CD4^(+)T淋巴细胞与肾功能进展的关系。研究终点事件定义为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基线值下降≥30%,和(或)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eGFR<15 mL/(min·1.73 m^(2))]或肾脏替代治疗的表现和(或)全因死亡。结果低CD4^(+)T淋巴细胞与IgAN患者的血IgA和肾小球新月体比例呈正相关(P<0.05)。共53例IgAN患者纳入研究,低CD4^(+)T淋巴细胞组20例,高CD4^(+)T淋巴细胞组33例。低CD4^(+)T淋巴细胞组患者男性较多,新月体比例较低(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4^(+)T淋巴细胞低的患者肾脏累积存活率低(Log-Rank检验χ^(2)=4.188,P=0.04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CD4^(+)T淋巴细胞是IgAN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HR=2.614,95%CI:1.006~6.788,P=0.048)。结论CD4^(+)T淋巴细胞水平高时,发生肾脏不良预后的风险低。IgAN患者低CD4^(+)T淋巴细胞的肾脏存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cd4^(+)t淋巴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与CD4^+和CD8^+ 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巫翠萍 覃西 +5 位作者 王华民 巫翠云 李文广 林丹 朱洪 李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两者之间相关性及与HBV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Tre...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两者之间相关性及与HBV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及CD3/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HBV DNA载量增加,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水平逐渐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也相应增高,且与CD4+CD25highTreg细胞的变化成正相关(r=0.890,P<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降低,而CD3+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highTreg细胞与HBV DNA取对数后成正相关(r=0.782,P<0.001),与谷丙转氨酶(ALT)成正相关(r=0.432,P<0.005);与CD3+、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无相关性(P>0.05)。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与HBV DNA载量之间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增高,且与HBV的复制水平及ALT增高具有一致性,而T细胞亚群是否可作为监测CHB患者免疫状态的指标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限制及补偿对羔羊体重及外周血液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小刚 侯先志 +4 位作者 李大彪 考桂兰 王海荣 么宏强 赵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4-942,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营养限制期(第1~60天)和营养补偿期(第61~150天)体重和外周血液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选用80只体况中等、平均体重为(14.72±1.10)kg的3月龄乌珠穆沁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G)、限制组Ⅰ(RGⅠ)、限制...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营养限制期(第1~60天)和营养补偿期(第61~150天)体重和外周血液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选用80只体况中等、平均体重为(14.72±1.10)kg的3月龄乌珠穆沁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CG)、限制组Ⅰ(RGⅠ)、限制组Ⅱ(RGⅡ)和限制组Ⅲ(RGⅢ)4个组。营养限制期4组饲粮能氮水平分别为代谢能(ME):10.88、10.88、9.41和8.62MJ/kg;粗蛋白质(CP):15%、10%、10%和5.7%。营养补偿期各组饲喂同一能氮水平饲粮(ME:9.75MJ/kg;CP:12%)。在试验期每周称重并在第1天、第30天、第60天、第90天和第150天饲喂前从各组羊颈静脉采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羔羊血液中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例。结果表明:1)营养限制结束,RGⅠ组、RGⅡ组和RGⅢ组平均体重均显著低于CG组(P<0.05)。补偿期RGⅢ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G组(P<0.05)。2)营养限制前期(第1~30天)各组CD4+和CD8+T淋巴细胞浓度均呈上升趋势。补偿期结束时CD4+T淋巴细胞浓度RGⅠ组最低RGⅡ组最高,CD8+T淋巴浓度RGⅡ组最低RGⅠ组最高,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乌珠穆沁羔羊受不同能氮营养水平限制后体重和免疫机能有补偿效应,而且低能高氮比高能低氮限饲后得到的补偿效果较好,表明限饲蛋白质比限饲能量对补偿生长的负影响更大。蛋白质和能量同时限饲补偿生长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限制 补偿 羔羊 体重 cd4+ t淋巴细胞 cd8+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T淋巴细胞亚群与银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英 王丽丽 +1 位作者 韩朔 白彦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4-836,共3页
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阐明。目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免疫相关性疾病,而CD4^+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阶段起重要作用。CD4^+T淋巴细胞具有多个细胞亚群,并各自具有独特的免疫作用,共同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以往认... 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阐明。目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免疫相关性疾病,而CD4^+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阶段起重要作用。CD4^+T淋巴细胞具有多个细胞亚群,并各自具有独特的免疫作用,共同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以往认为银屑病主要由Th1细胞介导,近几年研究发现Th17细胞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核心作用,相应的生物拮抗剂已应用于临床。Th22细胞和Th9细胞也可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参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新型CD4^+T细胞亚群的不断发现及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深入研究,为银屑病发病机制的阐明带来了希望,同时也成为银屑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cd4+t淋巴细胞 亚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多糖对雏鸡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文英 郝艳霜 +3 位作者 何欣 陈福星 赵兴华 魏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5-267,共3页
为研究蒲公英多糖对雏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健康雏鸡、环磷酰胺处理雏鸡在服用蒲公英多糖[剂量80 mg/(kg.d)]和不服用蒲公英多糖情况下,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蒲公英多糖能显... 为研究蒲公英多糖对雏鸡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了健康雏鸡、环磷酰胺处理雏鸡在服用蒲公英多糖[剂量80 mg/(kg.d)]和不服用蒲公英多糖情况下,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蒲公英多糖能显著提高健康雏鸡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量(P<0.05),但对CD8+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作用不显著(P>0.05);能够提高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雏鸡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P<0.05),且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雏鸡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效果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蒲公英多糖通过上调雏鸡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增加机体免疫抵抗力,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 蒲公英多糖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凋亡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代娣 尚红 +7 位作者 姜拥军 张子宁 韩晓旭 耿文清 刁莹莹 王亚男 刘静 张旻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56-1157,共2页
关键词 cd4^+t细胞 t淋巴细胞凋亡 AIDS患者 HIV感染 疾病进展 外周血 t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孙燕 赵清霞 +2 位作者 何云 刘建民 崔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AIDS合并结核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AIDS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AIDS并发结核感染的病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同时选择30例近期入院的HIV阴性肺结核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A... 目的通过对AIDS合并结核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AIDS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AIDS并发结核感染的病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同时选择30例近期入院的HIV阴性肺结核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肺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分析;AIDS合并结核中PPD、结明试验、结核分型与CD4 T不同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相比,二者有显著性差异;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影象学表现;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结核病分型有相关性,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影象学中斑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纵隔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有显著性差异;单发空洞,胸腔积液的机率,无显著性差异。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Ⅱ、Ⅴ型结核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发病率高,尤其以肺外结核和血型播散性结核多见,CD4 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0/mm3时,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影象学表现多样化及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结核 临床分析 cd4 t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CD4+T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洋 李浪 +4 位作者 苏强 周游 王江友 孙羽涵 杨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CD4+T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RNA-21,miRNA-21)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11至2012-05在我院住院行择期PCI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CD4+T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RNA-21,miRNA-21)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11至2012-05在我院住院行择期PCI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阿托伐他汀术前80mg/d,术后40mg/d,n=34)和常规他汀组(阿托伐他汀术前术后均20mg/d,n=34):分别于PCI术前、术后16-24h抽血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及新鲜外周血。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检测CD4+T淋巴细胞miRNA-21、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PDCD4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a的浓度。结果:强化他汀组肌钙蛋白I高于正常高值1—5倍及高于5倍以上的发生率低于常规他汀组;强化他汀组CK—MB高于正常高值的发生率也低于常规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他汀组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PDCD4mRNA、PDCD4蛋白、肿瘤坏死因子-a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他汀组术后miRNA-21、白细胞介素-10表达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DCD4mRNA、PDCD4蛋白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减轻PCI术后心肌损伤可能与上调PCI术后CD4+T淋巴细胞miRNA-21表达,导致其靶蛋白PDCD4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微小核糖核酸-2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Dcd4 cd4+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 939例临床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甜 张子宁 +5 位作者 傅雅静 王亚男 姜拥军 耿文清 郭晓临 尚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8-981,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 939例临床患者外周血CD4+CD8+双阳性(DP)T细胞在不同疾病和年龄中异常的比例,初步探讨这群细胞对疾病辅助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临床患者CD4+CD8+DP T细胞亚群百分含量的差异... 目的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 939例临床患者外周血CD4+CD8+双阳性(DP)T细胞在不同疾病和年龄中异常的比例,初步探讨这群细胞对疾病辅助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临床患者CD4+CD8+DP T细胞亚群百分含量的差异,CD4+CD8+DP T细胞百分含量>5%判定为异常。结果患呼吸、风湿免疫、肿瘤、感染、肾脏、皮肤等系统疾病的患者CD4+CD8+DP T细胞异常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这些CD4+CD8+DP T细胞异常的患者中按年龄分组,高年龄组(>65岁)CD4+CD8+DP T细胞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低年龄组(≤65岁)(P<0.001),而健康对照CD4+CD8+DP T细胞异常的人群中,不同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吸、风湿免疫、肿瘤、感染、肾脏、皮肤等系统疾病中CD4+CD8+DP T细胞异常的比例增加,且这些疾病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升高CD4+CD8+DP T细胞异常的比例亦增加(尤其患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t细胞 疾病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患者CD_4^+ T淋巴细胞内三磷酸腺苷水平变化及其与肾功能转归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潮涌 李洁 +3 位作者 毛明锋 黄甘霖 鲍晓红 金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CD_4^+T淋巴细胞内三磷酸腺苷(CD_4^+T cell-iATP)水平预测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ICU、感染科及肾内科住院的脓毒症并发AKI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分别... 目的探讨CD_4^+T淋巴细胞内三磷酸腺苷(CD_4^+T cell-iATP)水平预测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ICU、感染科及肾内科住院的脓毒症并发AKI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人组0、48、96h检测患者CD_4^+T cell-iATP水平。根据肾功能临床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肾功能完全恢复组(18例)、肾功能部分恢复组(38例)、依赖透析组(4例)和死亡组(9例)。结果各组eGFR、功能衰竭脏器数量、AKI分期及0、48h CD_4^+T cell-iAT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预后不良(依赖透析或死亡),eGFR、功能衰竭脏器数量和48h CD_4^+T cell-iATP水平为肾功能完全恢复、肾功能部分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48h CD_4^+T cell-iATP水平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P<0.01),取48h CD_4^+T cell-iATP临界点为344.2μg/L时,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87.5%。结论 CD_4^+T cell-iATP水平低的脓毒症患者肾功能恢复良好,脓毒症患者早期CD_4^+T cell-iATP水平是肾功能转归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cd+4 t淋巴细胞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 T淋巴细胞功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2
16
作者 孙君重 肖文华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544-548,共5页
细胞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除癌变组织和病原菌入侵中发挥重大作用。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居中心地位。长期以来,T细胞免疫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CD8+细胞毒T细胞,而关于CD4+T细胞功能的研究多限于CD8+细胞毒T细胞的"... 细胞免疫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除癌变组织和病原菌入侵中发挥重大作用。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居中心地位。长期以来,T细胞免疫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CD8+细胞毒T细胞,而关于CD4+T细胞功能的研究多限于CD8+细胞毒T细胞的"辅助"功能,或作为调节细胞抑制免疫反应的研究上,而其杀伤和清除肿瘤细胞的作用似乎被忽视。新近的研究表明,特异性CD8+细胞毒T细胞效应在动物实验或临床研究上均未见理想的效果,CD4+T细胞不是功能单一的一类细胞,而是功能复杂的细胞群。CD4+T细胞的功能不仅限于辅助细胞毒T细胞,而且可以协助NK细胞清除和杀灭肿瘤,甚至还具有不依赖于CD8+CTL的肿瘤杀伤作用。CD4+T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CD4+T细胞的分类,分化;CD4+T细胞的功能和分泌的细胞因子;CD4+T细胞与肿瘤免疫;CD4+T细胞的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及CD4+T细胞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 cd4+t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苗族健康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贺健梅 邹潇白 +2 位作者 彭瑾瑜 郑军 陈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了解并建立湖南省苗族健康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5个年龄组共360名健康苗族人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值。... 目的了解并建立湖南省苗族健康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方法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5个年龄组共360名健康苗族人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值。结果10-59岁组苗族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CD4+/CD8+比值分别为(1426.71±462.92)个/μL、(787.54±258.36)个/μL、(589.86±242.91)个/μL和1.46±0.50;10~19岁年龄组的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30岁以上年龄组(F分别为10.80、8.51,均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50-59岁组(F=7.03,P(0.05);不同性别间上述指标无差异(t分别为0.98、0.80、0.88、0.16,均P〉0.05)。结论建立不同民族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cd3+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年龄 性别 流式细胞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抑制耐药肺结核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尹柯 杨励 +3 位作者 李圆菲 谢和宾 喻容 刘超群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了解耐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与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差异,并探讨其在抑制特异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 目的了解耐药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与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差异,并探讨其在抑制特异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对30例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39例非耐药肺结核患者(普通肺结核组)及35例耐药肺结核患者(耐药肺结核组)的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和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组别人群外周血血清中TGF-β1、IL-10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成人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和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分别占CD4+细胞总数的(17.09±5.43)%和(0.78±0.88)%;普通肺结核组外周血中上述两种细胞分别占CD4+细胞总数的(22.12±3.43)%和(2.79±1.65)%;耐药肺结核组外周血上述两种细胞分别占CD4+细胞总数的(24.01±5.65)%和(4.51±1.47)%。耐药肺结核组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所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较普通肺结核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肺结核组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普通肺结核组(P<0.05),并且耐药肺结核组TGF-β1[(4.15±1.39)ρ/ng.L-1]、IL-10[(872.17±269.75)μg/L]明显高于普通肺结核组[分别为(3.03±1.42)ρ/ng.L-1、(266.83±57.09)μg/L]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12±0.77)ρ/ng.L-1、(105.21±23.56)μg/L](P<0.05)。结论 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可能削弱结核病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清除作用,是导致结核病感染慢性化且出现耐药的原因之一;TGF-β1、IL-10可能参与抑制机体细胞免疫,与耐药结核病的形成和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cd4+cd25+t淋巴细胞 cd4+cd25+Foxp3+t淋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肾移植受者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腺苷的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薛武军 田晓辉 +7 位作者 刘华 田普训 丁小明 潘晓鸣 燕航 侯军 冯新顺 项和立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腺苷(ATP)水平用于评价肾移植受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植物血凝素刺激、单克隆抗体包被免疫磁珠分离CD4+T淋巴细胞,以荧光试剂标记,测定27例肾移植受者(研究组)的术前,术后3d、7d、14d、30d以... 目的探讨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腺苷(ATP)水平用于评价肾移植受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植物血凝素刺激、单克隆抗体包被免疫磁珠分离CD4+T淋巴细胞,以荧光试剂标记,测定27例肾移植受者(研究组)的术前,术后3d、7d、14d、30d以及发生感染时的CD4+T淋巴细胞内ATP水平,并以14名健康人作对照(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均采用抗人T细胞CD3鼠单抗(OKT3)诱导治疗,并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21例采用以环孢素(CsA)为基础的三联用药方案,6例采用以他克莫司(FK506)为基础的三联用药方案,比较采用不同用药方案患者的AT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肾移植患者ATP水平与环孢素或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肾移植受者术前CD4+T淋巴细胞内ATP水平为(382±187)ng/ml,明显低于正常成人的(496±116)ng/ml(P<0.05),术后7d降至最低,14d开始回升,30d时仍低于术前水平(P<0.01)。3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者,其CD4+T淋巴细胞内ATP水平下降,病情加重时下降更加明显,感染控制后有所回升。采用环孢素三联方案治疗的患者各时点的ATP水平与采用他克莫司三联方案治疗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移植受者的ATP水平与上述两药血药浓度变化无关。结论测定肾移植受者CD4+T淋巴细胞内ATP水平可反映患者的整体细胞免疫状态,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抗原 cd4 三磷腺苷 细胞免疫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连黄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廷 鞠玉琳 +2 位作者 李杨 曹世诺 赵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连黄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复方连黄能不同程度地使CD4+、CD4+/CD8+升高,而使CD8+下...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连黄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复方连黄能不同程度地使CD4+、CD4+/CD8+升高,而使CD8+下降。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连黄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连黄 小鼠 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