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TORC1/SREBP1/SCD1信号通路探讨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贵萍 刘博文 +5 位作者 李晓斌 李峰 庞旭 冉云 陈文林 胡世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探讨柴芪益肝颗粒对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柴芪益肝颗粒大鼠含药血清,常规培养HepG2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设置空白血清对照组、索拉非尼组、RSL3组(铁死亡诱导剂)、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 目的探讨柴芪益肝颗粒对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制备柴芪益肝颗粒大鼠含药血清,常规培养HepG2细胞,采用CCK-8法筛选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设置空白血清对照组、索拉非尼组、RSL3组(铁死亡诱导剂)、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RMC-5552组(mTORC1抑制剂)、CCT007093组(mTORC1激动剂)及CCT007093+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按照分组进行干预后,ELISA法检测细胞内MDA、GSH水平,荧光探针检测细胞Fe^(2+)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结构,RT-qPCR法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mTOR、SREBP1、SCD1、GPX 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TOR、p70S6K磷酸化水平与SREBP1、SCD1、GPX4蛋白表达。结果30%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干预细胞48 h时,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佳。与空白血清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组、RSL3组、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组及RMC-5552组HepG2细胞GSH水平降低(P<0.05),MDA、Fe^(2+)水平升高(P<0.05),线粒体结构呈铁死亡改变,mTOR、p70S6K、SREBP1、SCD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结论柴芪益肝颗粒含药血清可促进肝癌HepG2细胞铁死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mTORC1/SREBP1/SCD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芪益肝颗粒 含药血清 肝细胞癌 铁死亡 mtorc1/SREBP1/Scd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恩度对肝癌患者CD4^(+)/CD8^(+)T细胞、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的作用
2
作者 蒋莎莎 王蒙 +3 位作者 张军 何春容 王轩可 杨玲蓉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9-1565,共7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恩度对肝癌(HCC)患者CD4^(+)/CD8^(+)T细胞、5-氨基酮戊酸合酶1(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HCC患者,随机将其分为TACE治疗(A...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恩度对肝癌(HCC)患者CD4^(+)/CD8^(+)T细胞、5-氨基酮戊酸合酶1(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HCC患者,随机将其分为TACE治疗(A)组,TACE联合恩度治疗(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T淋巴细胞、ALAS1及HIPPO-YAP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等。结果:A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2例,进展4例,B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4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B组(33.33%)明显高于A组(10.00%),组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治疗前两组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T细胞无明显差异(P=0.972,0.995,0.917),治疗后两组CD4^(+)T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CD8^(+)T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CD4^(+)/CD8^(+)T细胞均显著升高(P<0.001),且B组较A组变化显著(均P<0.001);治疗前两组ALAS1含量无明显差异(P=0.975),治疗后两组肝癌组织中ALAS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01),且B组较A组升高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2(MST2)、大肿瘤抑制因子1(LATS1)、Yes相关蛋白(YAP)无明显差异(P=0.134,0.134,0.134),治疗后两组MST2、LATS1 mRNA相对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01),YAP mRNA相对表达均显著降低(P<0.001),且B组较A组变化显著(均P<0.001);与A组比较,治疗后B组的无不良反应情况较A组多5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A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TACE联合恩度对HCC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调控CD4^(+)/CD8^(+)T细胞、促进ALAS1分泌,并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E 恩度 肝癌 cd4^(+)/cd8^(+)T细胞 ALAS1 HIPPO-YAP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下调CD36信号通路对高脂饲料喂养小鼠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张春梅 胡锦秋 +4 位作者 毕晓艳 马军羽 李梦瑶 李荣 牙甫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2-1100,共9页
目的:探讨膳食补充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PNS)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脂饲料(low⁃fat diet,LFD)喂饲组(LFD组)、LFD+... 目的:探讨膳食补充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PNS)对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脂饲料(low⁃fat diet,LFD)喂饲组(LFD组)、LFD+PNS组(LFD中添加PNS 200 mg/kg饲料)、高脂饲料(high⁃fat diet,HFD)喂饲组(HFD组)、HFD+PNS组(HFD中添加PNS 200 mg/kg饲料),实验干预12周后处死小鼠,分离血浆和提取纯化血小板,使用试剂盒检测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血小板CD36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血小板CD36蛋白表达、Src和p47^(phox)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LFD组相比,HFD组小鼠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膳食补充PNS可显著降低小鼠的血脂水平。在激动剂凝血酶的刺激下,膳食补充PNS显著降低由HFD诱导的小鼠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如抑制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和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 4,PF4)及趋化因子配体5(chemokine ligand 5,CCL5)的释放,提示PNS可降低HFD诱导的小鼠血小板高反应性。机制上,膳食补充PNS显著降低由HFD诱导的小鼠血小板CD36 mRNA和蛋白表达,并且显著抑制由HFD诱导血小板CD36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包括下调Src和p47^(phox)的磷酸化水平。此外,膳食补充PNS可显著抑制由HFD组小鼠血浆诱导的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在CD36分子的中和性抗体FA6⁃152的作用下,PNS的抑制作用被消除。结论:膳食补充PNS对高脂饲料喂养小鼠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CD36信号通路,本研究为PNS改善高脂血症及其相关慢性代谢性疾病中血栓形成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血小板高反应性 cd36信号通路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对SR-A1和CD36表达的影响及相关信号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玮 何平 +3 位作者 成蓓 梅春丽 王彦富 万晶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73-977,共5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A1型清道夫受体(SR-A1)和B类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THP-1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后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pn组、Cpn+SP6001...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A1型清道夫受体(SR-A1)和B类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THP-1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后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pn组、Cpn+SP600125(JNK特异性抑制剂)组、SP600125组。运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浆内脂滴的变化,用酶荧光学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的变化,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R-A1、CD36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SP600125能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Cpn诱导的泡沫细胞形成和SR-A1表达上调,但对Cpn诱导的CD36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Cpn可通过JNK信号通路上调SR-A1表达,而Cpn对CD36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JNK信号通路 清道夫受体A1 cd36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C1抑制自噬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激素环境下对MC3T3-E1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招文华 任辉 +12 位作者 沈耿杨 尚奇 张志达 余翔 陈弘林 张鹏 陈桂锋 余富勇 汤凯 江晓兵 梁德 张玉新 唐军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激素环境下,mTORC1是否通过抑制自噬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前成骨细胞MC3T3-E1向成骨细胞分化。方法对前成骨细胞MC3T3-E1进行以下分组及处理:对照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DEX+mTORC1激活剂组,其中DEX为1... 目的探讨激素环境下,mTORC1是否通过抑制自噬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前成骨细胞MC3T3-E1向成骨细胞分化。方法对前成骨细胞MC3T3-E1进行以下分组及处理:对照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DEX+mTORC1激活剂组,其中DEX为1μmol/L,mTORC1激活剂为10μmol/L的MHY1485。应用ALP及ARS染色检测MC3T3-E1的成骨能力。Real-time PCR检测mTORC1组成中的关键基因Raptor,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5,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Wnt3、β-catenin及成骨相关基因Runx2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Raptor、Beclin-1、Atg5、Wnt3、β-catenin、Runx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X组的ALP及ARS染色较浅,成骨相关基因Runx2 mRNA及蛋白质表达下降,说明DEX抑制MC3T3-E1的成骨分化,且Raptor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下降,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升,说明DEX诱导MC3T3-E1自噬,而Wnt3、β-catenin mRNA及蛋白质表达下降。与DEX组相比,DEX+mTORC1激活剂组ALP及ARS染色较深,Raptor、Wnt3、β-catenin、Runx2 mRNA及蛋白质表达上调,而Beclin-1、Atg5 mRNA及蛋白质表达下降,表明应用mTORC1激活剂后抑制自噬并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逆转DEX对MC3T3-E1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结论在激素环境下,MC3T3-E1成骨分化显著被抑制,mTORC1下调,自噬激活且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被抑制,而应用mTORC1激活剂则能逆转该过程,表明mTORC1抑制自噬并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激素环境下的MC3T3-E1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c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自噬 激素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汤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mTORC1-STAT3-COX-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何琼姿 韦鹏 +5 位作者 刘欢欢 张俊芝 刘彤彤 石琨群 徐艺 刘史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0只C57BL/6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头翁汤给药组及雷帕霉素给药组。采用3.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小鼠UC模型。造模同时进行给药处理。白头翁汤组每日给予6.83 ...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0只C57BL/6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头翁汤给药组及雷帕霉素给药组。采用3.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小鼠UC模型。造模同时进行给药处理。白头翁汤组每日给予6.83 g·kg^(-1)白头翁汤灌胃,雷帕霉素组每日用2 mg·kg^(-1)雷帕霉素药液进行腹腔注射,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记录小鼠每日体质量变化及粪便性状,7 d后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并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S6K)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磷酸化P70S6K的表达,qPCR检测结肠组织环氧化酶(COX-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减轻,结肠长度缩短、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病理学评分升高(P<0.001),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升高(P<0.001),结肠组织中COX-2 mRNA表达水平、p-mTOR/mTOR、p-P70S6K/P70S6K、p-STAT3/STAT3均升高(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白头翁汤组和雷帕霉素组小鼠上述表型症状均得到改善,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下降(P<0.01,P<0.001),结肠组织中p-mTOR/mTOR、p-P70S6K/P70S6K、p-STAT3/STAT3和COX-2 mRNA表达减少(P<0.05,P<0.01,P<0.001)。结论白头翁汤能有效预防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C1-STAT3-COX-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白头翁汤 mtorc1-STAT3-COX-2信号通路 雷帕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 1信号通路对人肝癌SMMC 7721细胞中CD13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吴乐乐 俞广进 +1 位作者 陈双升 熊奇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1-1705,共5页
目的研究人肝癌SMMC 7721细胞中CD133+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初步探讨调控Notch 1信号通路对CD133+细胞亚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流式分选和检测SMMC 7721细胞中的CD133+细胞。利用软琼脂集落实验及裸鼠成瘤实验验证CD133+细胞的干细胞特... 目的研究人肝癌SMMC 7721细胞中CD133+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初步探讨调控Notch 1信号通路对CD133+细胞亚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流式分选和检测SMMC 7721细胞中的CD133+细胞。利用软琼脂集落实验及裸鼠成瘤实验验证CD133+细胞的干细胞特性。RT-PCR法检测CD133+细胞中Notch信号系统的表达;将分选出来的CD133+细胞分为激活组(加入Notch 1激活剂Jagged 1)、抑制组(加入Notch 1抑制剂DAPT)和空白对照组(加入PBS缓冲液),RT-PCR法检测3组细胞Hes-1基因的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能力。结果成功分选出CD133+亚群细胞;软琼脂集落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表明CD133+细胞较CD133-细胞具有较强集落形成能力和体内成瘤能力;RT-PCR检测CD133+细胞中仅表达Notch 1/Jagged 1信号通路;激活组Hes-1表达强度增强,抑制组表达强度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激活组、抑制组和空白对照组吸光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激活组总凋亡率大于空白对照组,反之,抑制组总凋亡率小于空白对照组,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33+细胞是人肝癌SMMC 7721细胞中干细胞标志物之一,Notch 1信号通路对CD133+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NOTCH 1信号通路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1介导CD147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影响卵巢癌的血管形成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丽莎 邓红玉 +3 位作者 沈浩明 单冬勇 杨勇文 屈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蛋白(specific protein,SP1)介导CD147,即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 inducer,EMMPRIN)的表达激活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 目的:探讨特异性蛋白(specific protein,SP1)介导CD147,即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 inducer,EMMPRIN)的表达激活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对卵巢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血管生长是肿瘤发生的关键步骤,多数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密集且生长迅速。这是由于肿瘤细胞自身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诱导血管生成。因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这一过程将能明显阻止肿瘤组织的发展和扩散转移。体外的血管生成试验能很好地模拟肿瘤的血管发生过程,实验分为过表达组(OE组)、沉默组(SI组)、控制组(CONTROL组)、阴性对照质粒组(NC组),通过沉默或过表达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SP1或CD147,并使用HIF-1α蛋白翻译抑制剂KC7F2阻断HIF-1α/VEGF信号通路,然后用培养上清液作用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12,进行体外血管形成实验来模拟肿瘤血管生成改变,并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CD147和VEGF在细胞中的表达分布。结果:阴性对照组血管分支数(206.33±16.03)高于SI-CD147组血管分支数(137.00±15.09);OE-SP1组的CD147 mRNA水平(2.38±0.26)高于SI-SP1组中CD147 mRNA水平(0.55±0.12);SI-SP1+OE-CD147组血管分支数(200.00±19.52)高于SI-SP1组血管分支数(130.00±12.01);OE-CD147组血管分支数(373.67±29.02)高于OECD147+KC7F2组血管分支数(187.00±19.52),OE-CD147组VEGF分子水平(4.05±0.09)高于OE-CD147+KC7F2组VEGF分子水平(1.02±0.11)。结论:卵巢癌中CD147表达升高,上游转录因子SP1可以上调CD147表达,从而激活HIF-1α/VEGF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血管形成过程,最终参与卵巢癌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d147 SP1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CD8^+ T细胞免疫检查点、功能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少燕 李峰 +3 位作者 平玉 赵启泰 吴欣爱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CD8^+ T细胞免疫检查点、功能及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人外周血标本,分选CD8^+ T细胞。对照组利用CD3/CD28活化磁珠激活CD8^+ T细胞,实验组在激活的同时加入Notch1信号通路抑制剂LY3039478。应用流式... 目的:探讨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CD8^+ T细胞免疫检查点、功能及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人外周血标本,分选CD8^+ T细胞。对照组利用CD3/CD28活化磁珠激活CD8^+ T细胞,实验组在激活的同时加入Notch1信号通路抑制剂LY3039478。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细胞免疫检查点(PD-1、TIM-3)、功能性细胞因子[(IFN-γ、IL-2和颗粒酶B(GZMB)]及增殖(Ki-67)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D8^+ T细胞PD-1、TIM-3、IFN-γ、IL-2、GZMB和Ki-67的表达明显受抑(P <0. 05)。结论:Notch1信号通路在CD8^+ T细胞免疫检查点、功能、增殖的表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Notch1信号通路抑制剂 PD-1 TIM-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C1-HIF1α通路基因在人CD8^+调节T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晓洁 吴梦 +5 位作者 陈献 娄鉴芳 黄珮珺 黄蕾 孙瑞红 王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8-1421,1480,共5页
目的 :探讨mTORC1-HIF1α通路基因在人CD8^+调节性T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与健康人CD8^+T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设置CD8^+T细胞单独培养组为对照组。共培养5 d后,收集各组CD8^+T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CD8^+... 目的 :探讨mTORC1-HIF1α通路基因在人CD8^+调节性T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与健康人CD8^+T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设置CD8^+T细胞单独培养组为对照组。共培养5 d后,收集各组CD8^+T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CD8^+T细胞中mTORC1-HIF1α通路基因(mTORC1、HIF1α、Glut1、PKM2、GPI、TPI、Eno1及LDHα)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2组CD8^+T细胞中mTORC1-HIF1α通路基因(mTORC1、HIF1α及PKM2)蛋白表达水平;收集14例卵巢癌,12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2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磁珠阳选法分离CD8^+T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卵巢癌患者CD8^+T细胞中mTORC1-HIF1α通路基因m RNA表达水平,并与卵巢良性肿瘤及健康体检者做比较研究。结果 :与单独培养组相比,共培养组CD8^+T细胞mTORC1、HIF1α、PKM2、GPI及TPI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共培养组CD8^+T细胞mTORC1、HIF1α及PKM2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CD8^+T细胞中mTORC1、HIF1α、Glut1、PKM2、GPI及TPI表达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mTORC1、PKM2、GPI及TPI表达量明显低于卵巢良性肿瘤组(P<0.05);卵巢良性组mTORC1-HIF1α通路各基因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卵巢癌微环境诱导的CD8^+调节性T细胞低表达mTORC1-HIF1α通路基因,mTORC1-HIF1α通路在卵巢癌微环境中CD8^+调节性T细胞代谢及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d8+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mtorc1-HIF1α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I1/CD82探讨补正活血汤对胃癌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珮华 王玉娟 +1 位作者 鲁海 徐天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98,I0036,共6页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抗癌基因1(kang ai1,KAI1)/分化抗原簇82(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2,CD82)探讨补正活血汤对胃癌大鼠Wnt/β-连环素(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清洁级(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BALB/c裸鼠,...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抗癌基因1(kang ai1,KAI1)/分化抗原簇82(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2,CD82)探讨补正活血汤对胃癌大鼠Wnt/β-连环素(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60只清洁级(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雄性BALB/c裸鼠,6周龄,随机将6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顺铂组、补正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均制备成大鼠胃癌模型。各组裸鼠接种9~25 d开始给予对应药物治疗。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1 mL/只;顺铂组将顺铂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2 g/L,1 mL/只;补正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 mL/只。2次/d,连续服药10 d,结果各组大鼠在制备模型过程中未见死亡。模型组毛松蓬乱集,色黄无泽,活动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饮食减少,粪便便溏。顺铂组大鼠毛紧贴,饮食减少,活动减少,粪便便溏;补正活血汤低剂量组毛稍密集,活动量较小,精神稍差,饮食明显减少,粪便溏稀;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毛密集,活动量较接近正常,精神尚可,饮食稍减少,粪便快成型;补正活血汤高剂量组毛密集,活动量几乎正常,精神渐佳,饮食与正常接近,粪便成型。顺铂组、补正活血汤低剂量组、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及补正活血汤高剂量组移植瘤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顺铂组移植瘤质量低于补正活血汤低剂量组、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及补正活血汤高剂量组,抑瘤率高于补正活血汤低剂量组、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及补正活血汤高剂量组,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及补正活血汤高剂量组移植瘤质量低于补正活血汤低剂量组,抑瘤率高于补正活血汤低剂量组,补正活血汤高剂量组移植瘤质量低于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抑瘤率高于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肿瘤细胞密集形态不一,细胞核浆比例增大,存在明显的核分裂,个别腺体存在囊状扩张。顺铂组肿瘤细胞形态较均匀,腺管和腺上皮分界清楚,偶伴淋巴细胞浸润,固有腺体排列整齐紧密;补正活血汤低剂量组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与核深染,间质内有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水肿、充血与上皮坏死细胞脱落;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及补正活血汤高剂量组可见部分腺体萎缩,腺管和腺上皮分界清楚,细胞形态较均匀,腺体排列相对整齐,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服药10 d后,补正活血汤高剂量组、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顺铂组KAI1/CD8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补正活血汤低剂量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补正活血汤低剂量组,补正活血汤高剂量组、顺铂组β-catenin蛋白低于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低于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服药10 d后,补正活血汤高剂量组、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顺铂组KAI1/CD82 mRNA表达水平高于补正活血汤低剂量组,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低于补正活血汤低剂量组,补正活血汤高剂量组、顺铂组β-catenin mRNA低于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低于补正活血汤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正活血汤能够有效治疗胃癌,其机制可能是与KAI1/CD82能够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1/cd82 补正活血汤 胃癌 大鼠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K1与CD40相互作用的质谱分析及在CD40信号通路中功能的初探
12
作者 秋昕 方迪峰 +5 位作者 高彦飞 甄诚 满江红 梁冰 周涛 李卫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6期3837-3842,共6页
为鉴定和验证ROCK1和CD40的相互作用,探索ROCK1在CD40通路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应用HD质谱分析ROCK1和CD40的相互作用,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其相互作用,用ROCK1抑制剂研究ROCK1对CD40通路的影响。结果ROCK1与CD40存在相互作用;并参与CD40... 为鉴定和验证ROCK1和CD40的相互作用,探索ROCK1在CD40通路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应用HD质谱分析ROCK1和CD40的相互作用,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其相互作用,用ROCK1抑制剂研究ROCK1对CD40通路的影响。结果ROCK1与CD40存在相互作用;并参与CD40介导的信号通路。说明ROCK1能与CD40发生相互作用,为CD40信号通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1 cd40 质谱 相互作用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C1信号通路亮氨酸感受器——Sestrin2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2-222,共1页
亮氨酸是重要的蛋白质合成原料,同时也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节包括饱感、胰岛素分泌、骨骼肌合成代谢等多种生理活动。mT OR复合物1(mT OR complex 1,mT ORC1)蛋白激酶是调节亮氨酸功能的关键调控分子,通过控制蛋白质、脂质合成、自... 亮氨酸是重要的蛋白质合成原料,同时也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节包括饱感、胰岛素分泌、骨骼肌合成代谢等多种生理活动。mT OR复合物1(mT OR complex 1,mT ORC1)蛋白激酶是调节亮氨酸功能的关键调控分子,通过控制蛋白质、脂质合成、自噬等过程调控细胞发育。然而,mT ORC1上游的亮氨酸相关信号通路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通路 Sestrin2 mtorc1 胰岛素分泌 蛋白质合成 合成代谢 细胞发育 调控分子 信号分子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通过c-Myc及Akt/mTORC1信号通路延缓c-Myc诱导小鼠肝细胞癌的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莫雅斯 饶辉 +2 位作者 盛磊 胡俊杰 郑国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c-Myc诱导小鼠肝细胞癌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FVB/N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c-Myc建立肝细胞癌模型,将小鼠分为4组(每组7只):正常组、模型组、塞来昔布低、高剂量组(150、300 mg·kg^-1)。给药干预6周后采集样...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c-Myc诱导小鼠肝细胞癌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FVB/N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c-Myc建立肝细胞癌模型,将小鼠分为4组(每组7只):正常组、模型组、塞来昔布低、高剂量组(150、300 mg·kg^-1)。给药干预6周后采集样本,测定小鼠体重和肝重,比较各组小鼠肝脏和肝脏指数差异;HE检测小鼠肝脏组织病变情况;IHC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Ki67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组织中c-Myc、p-Akt T308、p-Akt S473、p-4EB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重量和肝重指数明显增大;肝脏组织多核、固缩现象明显;细胞核大量Ki67阳性染色;c-Myc和p-Akt T308、p-Akt S473、p-4EBP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不同剂量塞来昔布干预后能明显抑制和改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塞来昔布可以通过调控c-Myc及Akt/mTORC1信号通路延缓c-Myc诱导小鼠肝细胞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塞来昔布 增殖 C-MYC Akt/mtorc1信号通路 FVB/N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调节mTORC1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15
作者 蔡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5-385,共1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调节细胞内多种物质的代谢。它参与组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2(mTORC2)2种复合...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调节细胞内多种物质的代谢。它参与组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1(mTORC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2(mTORC2)2种复合体。在2015年发现的人类mT ORC1结构基础上,Saxton等人揭示了亮氨酸对于mT ORC1通路复杂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蛋白 复合体 信号通路 mtorc1 保守的 细胞生长 酸浓度 药物靶点 化学感受器 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mTORC1通路调控IgA肾病大鼠脾淋巴细胞分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彭胜男 陶琰心 +2 位作者 洪婷 杨海燕 黄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通过mTORC1信号通路调控IgA肾病(IgAN)大鼠脾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gAN组、雷帕霉素(RAPA)组和AS组。观测大鼠肾IgA沉积情况、脾脏病理变化及脾CD4+T细胞数密度、CD8+T细胞...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通过mTORC1信号通路调控IgA肾病(IgAN)大鼠脾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gAN组、雷帕霉素(RAPA)组和AS组。观测大鼠肾IgA沉积情况、脾脏病理变化及脾CD4+T细胞数密度、CD8+T细胞数密度和IL-10、p-mTOR和p-p70S6k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gAN组大鼠肾小球有明显IgA沉积,脾脏白髓内淋巴细胞增生明显;脾脏CD4+细胞数增加而CD8+T细胞数减少(P<0.01),IL-10表达下降(P<0.01),pmTOR和p-p70S6k表达升高(P<0.01)。与IgAN组相比,RAPA组和AS组大鼠肾小球IgA沉积减少,脾脏白髓内淋巴细胞增生减轻,脾CD4+T细胞数减少而CD8+T细胞数增加(P<0.05),IL-10表达升高(P<0.01),p-mTOR和p-p70S6k表达下降(P<0.01)。结论:AS可减轻IgAN大鼠肾小球IgA沉积,可能与抑制mTORC1信号通路,调节脾淋巴细胞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c1信号通路 IGA肾病 脾淋巴细胞 黄芪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C1在EB病毒LMP1促进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高晶晶 朱雄鹏 +3 位作者 王明泉 林兴智 庄燕玲 林宏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4,共6页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qPCR验证基因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LMP1蛋白、CD38的表达量及较EBV-p70S6K磷酸化水平。结果:相较于EBV-DLBCL细胞,LMP1蛋白在EBV+DLBCL细胞上表达(P=0.0008),EBV+DLBCL细胞p70S6K磷酸化水平更高(P=0.0072)及CD38的表达量更高(P=0.0091)。与空载组对比,LMP1OE组的LMP1蛋白表达及CD38表达量均增高(P=0.0353;P<0.0001),且p70S6K磷酸化水平增高(P=0.0065);并验证了LMP1 mRNA表达(P<0.0001)。较si-NC组,LMP1KO组不表达LMP1蛋白(P=0.0129),且p70S6K磷酸化消失(P=0.0228);同时,CD38表达量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2377)。结论:LMP1通过活化mTORC1通路促进DLBCL细胞浆母细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膜蛋1 mtorc1通路 cd3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浆母细胞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1/2信号促CD8^+T细胞功能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骆菲菲 郑秀娟 +1 位作者 张丹 储以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Toll受体1/2(Toll like receptor1/2,TLR1/2)信号对荷瘤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3LL建立小鼠肺癌荷瘤模型,MACS分选小鼠脾CD8^+T细胞;体外经PBS或TLR1/2激动剂BLP刺激后,Rea... 目的:探讨Toll受体1/2(Toll like receptor1/2,TLR1/2)信号对荷瘤小鼠来源的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3LL建立小鼠肺癌荷瘤模型,MACS分选小鼠脾CD8^+T细胞;体外经PBS或TLR1/2激动剂BLP刺激后,Real-time 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CD8^+T细胞的TLR分子表达;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经PBS或BLP刺激后的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增殖的能力,并用关键信号分子抑制剂分析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TLR1/2激动剂BLP不但有效上调荷瘤机体CD8^+T细胞TLR1和TLR2分子的基因水平[TLR1:(0.353±0.015)vs(0.101±0.017),P<0.01;TLR2:(0.232±0.031)vs(0.080±0.004),P<0.05]及蛋白水平(P<0.05),而且显著促进CD8^+T细胞分泌功能性细胞因子[IFN-γ:(2 375±305)vs(850±50),P<0.05;IL-2:(1 600±200)vs(350±50),P<0.05]和增殖的能力(P<0.05),这一效应依赖于NF-KB和P38通路。结论:TLR1/2信号直接作用于荷瘤小鼠的CD8^+T细胞并促进其功能,该研究既丰富了TLR的作用范围,也为基于TLR激动剂的肿瘤生物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1/2信号 细菌脂蛋白 cd8+T细胞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信号通路在感染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胥萍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92-998,共7页
对T细胞活化机制的研究表明,T细胞的有效活化和功能介导依赖于两个信号的调节。即除通过APC递呈MHC抗原复合物给抗原特异性T细胞提供第一信号外,还需协同刺激分子介导的辅助信号的协同作用。如果协同刺激分子提供的第二信号发生异常... 对T细胞活化机制的研究表明,T细胞的有效活化和功能介导依赖于两个信号的调节。即除通过APC递呈MHC抗原复合物给抗原特异性T细胞提供第一信号外,还需协同刺激分子介导的辅助信号的协同作用。如果协同刺激分子提供的第二信号发生异常,将会导致T细胞的程序性凋亡或者异常激活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已有研究表明,一系列正性和负性协同刺激信号共同介导了T细胞的活化,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机体抵抗外来抗原的入侵以及阻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CD28/B7和 CD40/CD40 L 等信号通路已经被证明在调节T细胞活化和免疫耐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PD-1/PD-L作为CD28/B7家族重要成员,已被证实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来负性调控免疫应答,并在调节免疫耐受、微生物感染及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通路 PD-L PD-1 感染免疫 抗原特异性T细胞 cd28 B7 T细胞活化 协同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上游亮氨酸信号传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智豪 何流琴 +1 位作者 李铁军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22-7532,共11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是细胞生长、代谢等关键过程的核心调节器,能对包括营养物质在内的各种环境输入做出相应反应。研究表明,细胞内亮氨酸信号需通过特定的亮氨酸感受器传递才能激活mTORC1,以实现细胞代谢调控。目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是细胞生长、代谢等关键过程的核心调节器,能对包括营养物质在内的各种环境输入做出相应反应。研究表明,细胞内亮氨酸信号需通过特定的亮氨酸感受器传递才能激活mTORC1,以实现细胞代谢调控。目前,已相继鉴定了亮氨酰-tRNA合成酶(LRS)、Sestrin2和分泌相关的Ras相关GTP酶1B(SAR1B)这3种亮氨酸感受器,并发现它们对mTORC1上游亮氨酸信号传导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mTORC1上游介导亮氨酸信号的传感机制,并深入探讨了亮氨酸感受器LRS、Sestrin2和SAR1B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以期为亮氨酸感受器作为关键靶点对动物机体健康调控和疾病治疗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亮氨酸感受器 mtorc1信号通路 亮氨酰-TRNA合成酶 Sestrin2 SAR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