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tic通过调控记忆性CD4^(+)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存活的影响
1
作者 李师亮 冯异 +1 位作者 方明 周彦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Stattic对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供体)皮肤移植至C57BL/6小鼠(受体),4周后取受体小鼠脾脏分离获得记忆性CD4^(+)T细胞(CD4^(+)Tm)。将C57BL/6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CD4^(+)Tm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EdU法检测Stattic对CD4^(+)Tm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C57BL/6小鼠心脏移植(HTx)模型,实验分为:Non-HTx组、HTx组、Tm/HTx组和Tm/HTx+Stattic组。每日观察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情况;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心脏组织病理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脏移植组织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IL-2、IL-10和TGF-β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CD4^(+)CD44^(+)CD62L^(+))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心脏组织中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当Stattic浓度超过2.5μmol/L时,可抑制CD4^(+)Tm细胞增殖。与HTx组比较,Tm/HTx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缩短,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血清IFN-γ和IL-2含量升高,IL-10和TGF-β1含量降低,移植心脏组织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IL-10和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升高,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升高(均为P<0.05)。与Tm/HTx组比较,Tm/HTx+Stattic组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心脏移植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中IFN-γ、IL-2含量降低,IL-10和TGF-β1含量升高,移植心脏组织中IFN-γ、I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IL-10、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脾脏淋巴细胞中CD4^(+)Tm比例降低,移植心脏组织p-STAT3/STAT3比值降低(均为P<0.05)。结论Stattic可延长小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m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排斥反应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tic ^记忆性cd4^(+)T细胞 细胞介素 干扰素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2
作者 程平 关军 +1 位作者 冯燕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7-783,共7页
目的:报告1例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以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目的:报告1例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以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CD8^(+)PCAEC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患者为42岁女性,以鼻面部及背部皮肤浸润性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经病损皮肤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CD8^(+)PCAECTL,T3aN_(0)M_(0)期。予以CHOP/HD-MTX(甲氨蝶呤,6g/m^(2))方案交替化疗,4周期后评估达到完全缓解;DHAP方案(顺铂100mg/m^(2),d1+阿糖胞苷2g/m^(2),q12h,d2+地塞米松40mg/d,d1-4)化疗后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成功采集到足够数量的CD34+细胞。以BEAM方案进行预处理,然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巩固治疗。AHSCT后随访20个月,仍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结论:CD8^(+)PCAECTL临床极为罕见,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以亲表皮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增生及侵袭性临床过程为主要特征。目前最佳治疗方案仍无统一标准,预后很差,诱导化疗缓解后行AHSCT巩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皮肤侵袭性亲表皮cd8^(+)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 化疗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脐血CD34^+细胞植入NOD/SCID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俐君 胡晓霞 +3 位作者 周虹 高磊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5-359,共5页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c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D小鼠,观察共移植后42天内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并于移植后42天处死小鼠,用FACS检测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人源细胞含量。结果表明:(1)MSC和UCB CD34+细胞同时输注可明显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缩短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二者不同时输注均不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且输注UCB CD34+细胞后48小时输注MSC时外周血血小板恢复时间明显晚于同时输注者。(2)与单纯UCB CD34+细胞移植相比较,不同时相输注MSC均可促进UCB CD34+细胞的植入,三个共输注组间促进骨髓各系造血植入效应无明显差异。结论:人骨髓MSC与UCB CD34+细胞共移植时,以同时移植效果最佳,此结果为MSC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cd34^+细胞 移植 NOD/SCID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加适量T细胞输注进行HLA半相合的异体移植 被引量:4
4
作者 梁辉 王昀 +3 位作者 郭若冰 程志英 薛惠良 顾龙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0,53,共4页
对1例Ph+染色体的急淋患儿进行母子间HLA半相合的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为避免由于HLA不相合所产生的由T细胞介导的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采用了CD34+细胞正性分离去除淋巴细胞 ;同时为避免由于T细胞过度去除而引起宿主抗移... 对1例Ph+染色体的急淋患儿进行母子间HLA半相合的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为避免由于HLA不相合所产生的由T细胞介导的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采用了CD34+细胞正性分离去除淋巴细胞 ;同时为避免由于T细胞过度去除而引起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导致植入失败 ,在移植次日又加入部分T细胞 ,使病儿接受CD34 +细胞6×106/kg 和CD3 +细胞1.05×107/kg。结果 :随访1年来 ,红系、粒系和巨核系均恢复正常 ,临床上仅出现一过性的IIOaGVHD以及轻微的局限于口唇粘膜的cGVHD。STR位点DNA检验以及染色体检查 :移植后 +180天受体已从供体型嵌合体转为完全供体型 ,病儿获得植入成功。结果表明 ,常规剂量的CD34 +细胞移植加以适量CD3 +T细胞 ,可克服HLA部分不相配的难点 ,减轻GVHD ,同时也可避免由于过度的T细胞去除而出现的HV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子HLA半相合PBSCT ^cd34^+细胞纯化移植 ^部份cd3^+细胞同时回输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混合移植物首次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反映混合采集物中CD34^+细胞含量 被引量:6
5
作者 常英军 赵翔宇 +1 位作者 霍明瑞 黄晓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46-150,共5页
本研究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混合移植健康供者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与骨髓/外周血混合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的关系。对70名亲缘健康供者均皮下注射rhG-CSF 5μg/(kg.d),连... 本研究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混合移植健康供者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与骨髓/外周血混合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的关系。对70名亲缘健康供者均皮下注射rhG-CSF 5μg/(kg.d),连续5天。第4天和第5天分别采集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首次干细胞采集时用EX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供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和外周血混合采集物中的CD34+细胞数量。结果表明:rhG-CSF动员的70例供者首次干细胞采集时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数量为(1.15±0.60)×109/L;骨髓和外周血采集物中的CD34+细胞总量分别是(5.85±2.93)×107和(1.33±0.77)×108;骨髓和外周血混合采集物的CD34+细胞总量是(1.92±0.86)×108。Pearson和Spearman分析显示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109/L)与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的总量(相关系数:r=0.265,p=0.027)、外周血采集物中CD34+细胞总量(r=0.340,p=0.004)以及混合移植物中CD34+细胞的总量(r=0.398,p=0.001)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与骨髓采集物、外周血采集物以及混合移植物中CD34+细胞的总量均呈正相关关系(p值分别为0.027、0.004和0.001)。首次干细胞采集时供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对混合移植物中CD34+细胞总量预测的敏感性是71%,特异性是70%(p=0.007)。结论:rhG-CSF动员的骨髓和外周血混合移植健康供者首次干细胞采集时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可有效预测输注给受者的CD34+细胞总量即采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移植 外周血采集物 ^cd34^+细胞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4^+细胞含量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邵晓冬 郭晓钟 +4 位作者 王迪 邹德利 任丽楠 李宏宇 赵佳钧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研究分离骨髓干细胞后CD34+细胞含量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病例41例,其中CD34+细胞含量不足5%的27例,CD34+细胞含量超过5%(含5%)的14例。分析上述病例术后2~4周... 目的研究分离骨髓干细胞后CD34+细胞含量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病例41例,其中CD34+细胞含量不足5%的27例,CD34+细胞含量超过5%(含5%)的14例。分析上述病例术后2~4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在CD34+细胞含量不足5%的病例中,患者术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和血小板(PLT)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在CD34+细胞含量超过5%的病例中,患者术后的血清总蛋白、Alb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前CD34+细胞含量超过5%病例组的PLT平均值[(88.357±38.454)×109/L]明显低于CD34+细胞含量不足5%的病例组[(132.590±127.260)×109/L]。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的提升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蛋白和Alb水平,本组病例中CD34+细胞含量的不同并未明显影响术后患者血清总蛋白、Alb的恢复水平。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能影响胆汁的排泌。两组病例脾功能亢进程度不同可能是导致患者CD34+细胞含量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 骨髓移植 细胞移植 移植 自体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4^+细胞自身移植治疗儿童难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静 王耀平 +7 位作者 赵慧君 薛惠良 郑漪 谢晓鹃 陈静 李莉 徐翀 顾龙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2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难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积极、有效的方法。方法对 2例病程分别为 5年和 7年 ,狼疮肾Ⅲ级和Ⅳ级 ,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蛋白尿和浆膜炎的患儿进行CD34+ 细胞分选的自身干细胞移植。首先经惠尔血动员、CS 30...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难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积极、有效的方法。方法对 2例病程分别为 5年和 7年 ,狼疮肾Ⅲ级和Ⅳ级 ,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血小板减少、蛋白尿和浆膜炎的患儿进行CD34+ 细胞分选的自身干细胞移植。首先经惠尔血动员、CS 30 0 0血细胞分离机获取单个核细胞 ,通过CliniMACSCD34+ 细胞分选仪分别得到了 1.7× 10 6/kg及 1.0× 10 6/kgCD34+细胞 ,采集物中分别尚存 2× 10 5/kg和 1× 10 4/kg的CD3+ 细胞。用CTX 5 0mg/kg·d× 4d +ATG(FresenniusS 5mg/kg·d× 3d)预处理。结果两患者分别于 +9d和 +7d获粒细胞重建 ,自 +15d起血小板维持于正常水平。现已分别随访 13月和 6月 ,原发病症状完全消失 ,自身免疫相关抗体全部转阴 ,但细胞免疫功能仍未恢复 ,CD4细胞仍处于低水平。结论CD34+ 细胞分选的自身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难治型红斑狼疮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难治 移植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干细胞 儿童 ^cd3^+ 浆膜炎 病症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中CD34^+CD38^+细胞含量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辜少玲 廖灿 +3 位作者 吴韶清 陈劲松 许遵鹏 刘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2-433,共2页
为了探讨非亲缘脐血移植中CD34+ CD38+ 细胞回输量对造血重建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复苏后的CD34+ CD38+ 细胞数 ,并对 2 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体重、中性粒细胞 (ANC)和血小板 (Plt)恢复时间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2 0例接受的CD34+ ... 为了探讨非亲缘脐血移植中CD34+ CD38+ 细胞回输量对造血重建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复苏后的CD34+ CD38+ 细胞数 ,并对 2 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体重、中性粒细胞 (ANC)和血小板 (Plt)恢复时间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2 0例接受的CD34+ CD38+ 细胞输入量为 (9.85 - 32 5 .71)× 10 4/kg ,其ANC恢复 >5× 10 8/L的中位时间为 18 5 (11- 32 )天。在 19例患者中Plt恢复 >2× 10 10 /L的中位时间为 4 5 (12 - 118)天。CD34+ CD38+ 细胞输入量与ANC和Plt恢复时间存在相关 ,r值分别为 - 0 .5 77(P <0 .0 1)和 - 0 .5 0 3(P <0 0 5 )。结论 :CD34+ CD38+细胞含量与造血恢复时间相关 ,足量输入CD34+ CD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cd38^+细胞 脐血移植 造血重建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后恰当时机使用G-CSF能显著提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物中CD34^+细胞的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黎 常春康 +9 位作者 干蔚瑾 苏基滢 张曦 吴凌云 宋陆茜 贺琪 周立宇 肖超 刘宏 李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59-763,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COAEP化疗后选择不同时机使用G-CSF对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产率的影响。选择39例恶性淋巴瘤(NHL和HD)或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接受相同的动员化疗方案(COAEP),包括CTX400mg/m2d1,VLB2mg/m2d1,Ara-C60mg/m2×d1-... 本研究旨在观察COAEP化疗后选择不同时机使用G-CSF对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产率的影响。选择39例恶性淋巴瘤(NHL和HD)或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接受相同的动员化疗方案(COAEP),包括CTX400mg/m2d1,VLB2mg/m2d1,Ara-C60mg/m2×d1-5,VP-16 60mg/m2×d1-5,prednisone40mg/m2×d1-5。历史对照组(12例)在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降至最低点首次回升时使用G-CSF(filgrastim)。试验组(27例)在外周血白细胞稳定回升(白细胞在首次回升后仍会出现波动2-3天)时使用G-CSF。G-CSF以5μg/kg每天1次皮下注射直至最后1次PBSC采集前。2组患者开始使用G-CSF后每日进行血常规检查,当白细胞总数大于10.0×109/L,单个核细胞(MNC)大于1.0×109/L时使用COBE血细胞分离机,以自动干细胞分离程序采集PBSC。结果表明,2组病例都使用了烷化剂(累积剂量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获得26.4×106/kg CD34+细胞,显著高于历史对照组3.1×106/kg CD34+细胞(p=0.0031)。结论 :化疗后选择恰当的时机使用G-CSF能显著提高移植物中CD34+细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cd34+细胞 G-CSF动员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红斑型天疱疮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小丽 高蕾 +2 位作者 张曦 陈幸华 孙爱华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8-39,共2页
对1例红斑型天疱疮患者实施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术并获得成功,移植术后患者全身皮损消失,随访3个月,间接免疫荧光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均为阴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感染的防治工作;正确的饮食和家属指导,对移植成功具有重要... 对1例红斑型天疱疮患者实施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术并获得成功,移植术后患者全身皮损消失,随访3个月,间接免疫荧光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均为阴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做好感染的防治工作;正确的饮食和家属指导,对移植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红斑型 自体cd34+细胞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化自体CD^(34+)细胞移植治疗下肢重度缺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泓 赵慧华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28-29,共2页
对7例下肢重度缺血患者采取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预留采血用的肘部血管,精确抽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肌内注射纯化的CD34+细胞产物时注意无菌操作,并配合清创,术后注意观察患侧肢体,做好疼痛... 对7例下肢重度缺血患者采取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预留采血用的肘部血管,精确抽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肌内注射纯化的CD34+细胞产物时注意无菌操作,并配合清创,术后注意观察患侧肢体,做好疼痛护理及知识指导。结果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患肢疼痛明显缓解,足趾角化、脱屑等皮肤营养不良表现于术后3~6个月明显好转,足部溃疡愈合或明显缩小。提示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下肢重度缺血安全、有效,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配合及术后仔细观察、评估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保证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移植 自体cd34+细胞 下肢重度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4^+细胞纯化移植治疗高危或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2
作者 梁辉 郭若冰 +3 位作者 王昀 程志英 杨镜明 余金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尽可能将采集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中肿瘤细胞污染的程度减少到最低、尽可能去除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效应细胞 -T细胞 ,以避免父子/母子之间半相合移植后发生严重GVHD可能 ,2例Ph( + )染色体的高危急淋和1例复发急淋被进行自... 为尽可能将采集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中肿瘤细胞污染的程度减少到最低、尽可能去除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效应细胞 -T细胞 ,以避免父子/母子之间半相合移植后发生严重GVHD可能 ,2例Ph( + )染色体的高危急淋和1例复发急淋被进行自体/异体CD34+ 细胞纯化移植。移植治疗后 :3例病儿全部获得血液系统恢复 ,2例异体移植仅出现轻度的I°-II°GVHD ,STR位点DNA检验以及染色体检查证实均植入成功。病情转归 :1例自体移植于移植后16个月复发 ;1例异体移植于87天感染病毒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死亡 ;1例异体移植目前为移植后17个月 ,多次复查骨穿 ,均提示处于缓解状态 ,Ph染色体和bcr/abl基因仍为阴性。结果表明 ,CD34 +细胞移植可以克服异体移植时HLA部分不相配的难点 ,减轻GVHD ;自体CD34+ 细胞移植虽然减少了植入的污染细胞 ,但由于缺乏移植物抗白血病反应 ,移植后仍然有体内白血病细胞复发可能 ,仍然需要维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高危 复发 ^cd34^+细胞纯化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移植 异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脐血CD34^+CD38^-细胞的研究揭示脐血移植成人的可能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玛琳 A ACardoso +8 位作者 P Batard A Hatzfeld J-PLevesque B Panterne P Sansilvestri J Hatzfeld EL Brown H Sookdo SC Clark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64-171,共8页
通过在生长因子依赖的长期培养体系中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反义核酸或抗TGF-β1抗体以阻断TGF-β1的抑制作用,比较了脐血和骨髓的CD34^+CD38^-及CD34^+CD38^+亚群在长期培养中的增殖反应以及产生早期造血前体细胞的能力。结... 通过在生长因子依赖的长期培养体系中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反义核酸或抗TGF-β1抗体以阻断TGF-β1的抑制作用,比较了脐血和骨髓的CD34^+CD38^-及CD34^+CD38^+亚群在长期培养中的增殖反应以及产生早期造血前体细胞的能力。结果显示:脐血中CD34^+CD38^-细胞占CD34^+的比例为4%,比骨髓多4倍;和成人骨髓移植平均所需的骨髓标本相比,一份常规脐血标本含有的CD34^+CD38^-细胞所产生的CFU-GEMM和骨髓相当,CFU-GM为骨髓的2倍,BFU-E为骨髓的3倍;由脐血产生的集落明显大于由骨髓产生的集落。提示脐血更富含造血干细胞并具有较高的增殖潜能。脐血中晚期祖细胞量低于骨髓。以上研究结果提示脐血可用于成人进行造血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脐血移植 cd34cd38细胞 长期培养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中造血细胞CD34^+CD29^+细胞含量对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
14
作者 辜少玲 廖灿 +3 位作者 吴韶清 陈劲松 许遵鹏 刘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脐血 造血细胞 ^cd34^+ ^cd29^+ 细胞含量 HSCT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骨髓及外周血采集物中CD3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15
作者 刘鹏 韩晓红 +3 位作者 石远凯 何小慧 杨晟 艾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16-820,共5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免疫荧光直接三色标记和流式细胞术 (FCM) ,观测高剂量化疗 (HDC)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时不同阶段的骨髓及外周血CD3 4 +细胞 ,表达CD5 4、CD4 9d和CD62L的情况 ,探讨不同来源的CD3 4 +细胞表达黏... 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免疫荧光直接三色标记和流式细胞术 (FCM) ,观测高剂量化疗 (HDC)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时不同阶段的骨髓及外周血CD3 4 +细胞 ,表达CD5 4、CD4 9d和CD62L的情况 ,探讨不同来源的CD3 4 +细胞表达黏附分子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将动员前、干细胞采集后和移植结束而骨髓重建后的骨髓样本及每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样本 ,以CD3 4 PE和CD4 5 PerCP标记的同时 ,分别加CD5 4 FITC、CD4 9d FITC、CD62L FITC直接三色荧光标记 ,应用FACS测定CD3 4 +细胞及各黏附分子表达情况 ,并比较不同时段骨髓中各类黏附分子表达的差异 ,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物与动员前骨髓中各类黏附分子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 ,动员前、采集后及移植重建后骨髓中CD3 4 +细胞对CD5 4、CD4 9d和CD62L表达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造血干细胞第 1和第 2次采集物之间CD3 4 +细胞对CD5 4、CD4 9d和CD62L的表达变化也无统计学差异 ;而造血干细胞采集物中CD3 4 +、CD4 9+细胞较之动员前骨髓中CD3 4 +CD4 9d+细胞明显减少 (P =0 .0 0 1)。结论 :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动员方法 ,可使骨髓中CD3 4 +细胞的CD4 9d表达下调 ,并使之动员而进入外周血。移植重建后骨髓中CD3 4 +细胞的C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cd34^+细胞 黏附分子 骨髓 外周血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4^+细胞含量在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16
作者 张宁坤 朱智明 +5 位作者 王志国 李贤峰 宋智心 朱家瑞 贺声 高连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10-1411,共2页
目的:探讨CD34+细胞含量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测定移植前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含量。观察患者移植前和移植后3个月的心肌梗死缺损区面积、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的变化。结... 目的:探讨CD34+细胞含量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测定移植前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含量。观察患者移植前和移植后3个月的心肌梗死缺损区面积、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的变化。结果:在移植后3个月,CD34+细胞<4.45×105者心肌梗死缺损区下降幅度、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量上升幅度均明显小于CD34+细胞>4.45×105者(P<0.05)。结论: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中,细胞系中CD34+细胞含量多者,其心功能改善好于CD34+细胞含量少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抗原 cd34 细胞移植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预处理合并纯化CD34^+细胞异基因移植2例报告
17
作者 李佩 谢毅 +1 位作者 谢彦晖 陈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cd34+细胞 非清髓预处理 异基因移植 纯化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组织相容性抗原 HLA半相合 毒副作用 人类白细胞 白血病病人 治疗方法 供受者 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CD28^(-)T细胞对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
18
作者 张安迪 魏筱萱 +9 位作者 郭佳媛 金香淑 张琳琳 李菲 谷振阳 薄剑 窦立萍 刘代红 李猛 高春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6-905,共10页
目的:探讨CD8^(+)CD28^(-)T细胞对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haplo-HSCT的血液病患者移植后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与aGVHD的关系,并比较不同CD8^(+)CD28^(-)T... 目的:探讨CD8^(+)CD28^(-)T细胞对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haplo-HSCT的血液病患者移植后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与aGVHD的关系,并比较不同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组间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感染及预后的差异。结果:60例行haplo-HSCT患者中有40例发生aGVHD,发生率为66.67%,中位发生时间为32.5(20-100)天。Haplo-HSCT后30天,aGVHD组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显著低于无aGVHD组(P=0.03)。ROC曲线表明移植后30天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aGVHD的易感性。移植后30天低细胞计数组(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0.06/μl)患者的aGVHD发生率显著高于高细胞计数组(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0.06/μl,P=0.01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移植后30天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是aGVHD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低细胞计数组aGVHD的发生风险是高细胞计数组的2.222倍(P=0.015)。不同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组间cGVHD、真菌感染、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不同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组的总生存率、非复发相关死亡率、复发率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行haplo-HSCT后30天CD8^(+)CD28^(-)T细胞延迟重建的患者更易发生aGVHD,并且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其易感性。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D8^(+)CD28^(-)T细胞绝对计数与cGVHD、真菌感染、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无关,且与移植后的生存预后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cd28^(-)T细胞 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4^+细胞分选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19
作者 邱慧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75-977,共3页
CD34 +细胞分选可有效去除 T细胞 ,显著降低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度 ,对于植入率及疾病复发率无不良影响。随着 CD34 +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及其分离纯化技术的成熟 ,CD34 +细胞分选和移植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 CD34 +细胞分选可有效去除 T细胞 ,显著降低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度 ,对于植入率及疾病复发率无不良影响。随着 CD34 +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及其分离纯化技术的成熟 ,CD34 +细胞分选和移植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拓宽供体来源 (HL A不全相合或半相合移植 )以及提高无关供体移植安全性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有关 CD34 +细胞移植中免疫活性细胞数量与移植效果、G- CSF(GM- CSF)和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的应用、移植并发症以及 HL A半相合 CD34 +细胞移植等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细胞分离 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CD61^+巨核系前体细胞与血小板植入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立坤 陈惠仁 +6 位作者 王恒湘 闫洪敏 段连宁 朱玲 薛梅 刘静 纪树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44-1349,共6页
本研究通过定量测定G-CSF动员后外周血及骨髓采集物的CD34+CD61+细胞,以探索巨核前体细胞CD34+CD61+亚群输注量与异基因外周血和/或骨髓移植后血小板恢复时间的相关性。24例不同血液病患者接受HLA全相合同胞、非血缘供者或单倍体相合同... 本研究通过定量测定G-CSF动员后外周血及骨髓采集物的CD34+CD61+细胞,以探索巨核前体细胞CD34+CD61+亚群输注量与异基因外周血和/或骨髓移植后血小板恢复时间的相关性。24例不同血液病患者接受HLA全相合同胞、非血缘供者或单倍体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20例可评估的患者依移植方法不同分为HLA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相合组,HLA全相合组采用PBSC移植方案,单倍体相合组采用PBSC+BM联合移植方案,对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样本CD34+CD61+亚群通过流式细胞仪立即测定或隔夜保存后测定。结果表明,单倍体相合组输注CD34+、CD34+CD61+、CD34-CD61+细胞数中位值分别为6.24×106/kg(1.53-20.48)、66.19×104/kg(8.16-493.83)、34.38×106/kg(14.71-109.16);HLA全相合组中位值分别为4.88×106/kg(1.00-8.24)、14.16×104/kg(11.63-96.87)和13.50×106/kg(1.74-35.61)。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单倍体相合组分别为18.5(11.00-29.00)和16.5(9.00-35.00)天;HLA全相合组为14.5(9.00-24.00)和10.5(6.00-37.00)天,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在两组差别无显著性,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在HLA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相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8),对于两组中CD34+细胞量>2×106/kg的受者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分析,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06)。CD34+CD61+亚群与血小板植入的相关性明显优越于CD34+细胞,可评估20例(r=-0.449p=0.047CD34+细胞群),单倍体相合组12例CD34+CD61+亚群(r=-0.768p=0.004),HLA相同组8例CD34+CD61+亚群(r=-0.747p=0.033),CD34+CD61+亚群与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呈负相关关系,输注CD34+CD61+亚群细胞量大,血小板的植入时间缩短。结论:每公斤体重输注CD34+CD61+细胞亚群的量和血小板的植入有显著的相关,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巨核前体细胞的数目能够预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重建的能力,在单倍体相合外周血和骨髓移植后预测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cd34^+cd61^+巨核细胞 HLA全相合 单倍体相合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