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李鑫盼 方懿 邱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23-2928,共6页
目的探讨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7例相关资料,其中发生放射... 目的探讨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7例相关资料,其中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3例,未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4例,比较两组放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LR水平变化,统计T淋巴细胞亚群、NLR在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NLR与放射线肺炎分级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T淋巴细胞亚群、NLR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ROC曲线,并计算其AUC面积。结果放疗后发生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且低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放疗后发生组NLR显著高于放疗前且显著高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NLR,且高于CD4^(+)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NLR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检测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AUC面积为0.924,大于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单独检测者。结论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NLR联合检测,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中具有较理想的诊断和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放射性肺炎的指标,而得以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放射性肺炎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肉鸡血液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国庆 王纯洁 +4 位作者 乌日娜 曙光 吴德胜 张勇 赵怀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13,17,共3页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3、5、7、14、21、28、35、42、49日龄AA肉鸡血液中的CD3、CD4、CD8阳性T细胞比例。研究结果表明:1~5日龄T细胞逐渐进入血液参与细胞免疫,7、21日龄注射疫苗起免疫应答作用,28日龄后基本形成稳固的细胞免疫水平。
关键词 AA肉鸡 血液 ^cd3^+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CD24^hiCD27^+Breg细胞在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春凤 张媛媛 +4 位作者 林向华 林帝金 王璐 生秀杰 张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68-1472,共5页
目的探讨CD19^+CD24^hiCD27^+Breg细胞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和正常健康育龄女性分别在非孕期和早孕期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细胞百分比,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19^+CD24^hiCD27^+Breg细胞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和正常健康育龄女性分别在非孕期和早孕期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细胞百分比,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正常健康育龄女性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细胞百分比在早孕组显著高于非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细胞百分比在非孕组和早孕组,分别均低于同期正常健康育龄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A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细胞百分比与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226,P=0.04),但与CD3^+CD8^+T淋巴细胞、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妊娠女性外周血CD19^+CD24^hiCD27^+Breg细胞水平变化可能参与机体母胎免疫耐受状态,其表达不足可能在RSA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 复发性流产 母胎免疫耐受 ^cd3^+cd4^+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未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和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晓琴 羊海涛 +3 位作者 陈国红 丁萍 胡海洋 李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HIV感染者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合并结核杆菌感染的情况,为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X线拍片机及痰检的方法分析140例正常人、116例HIV感染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合并结核的情况。结果:HIV感染者CD4+... 目的:了解江苏省HIV感染者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合并结核杆菌感染的情况,为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X线拍片机及痰检的方法分析140例正常人、116例HIV感染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合并结核的情况。结果:HIV感染者CD4+细胞数低于正常人群(P<0.001),CD4+/CD8+的比值明显降低(P<0.001);CD4+细胞<200个/μl者占37.07%,>200个/μl者占62.93%,两组人群的CD8+T淋巴细胞、Th/Ts有显著性差异;其中77.59%无临床症状,有临床相关症状的占22.41%,两组人群的CD4+细胞数及Th/Ts有显著性差异;共11例合并结核感染。结论:HIV感染机体后,CD4+、CD8+细胞水平的变化与病情发展关系密切,联合检测的判断能力优于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d3^+cd4^+cd8^+T淋巴细胞 结核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选择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苗佳音 杨磊 梁庆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研究E-选择素鼻粘膜耐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E-选择素或PBS单程诱导耐受或加强诱导耐受48 h后,用改良的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 h后,流式细胞仪测定血中CD3+CD4+T细胞... 目的:研究E-选择素鼻粘膜耐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E-选择素或PBS单程诱导耐受或加强诱导耐受48 h后,用改良的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 h后,流式细胞仪测定血中CD3+CD4+T细胞及CD3+CD8+T细胞含量,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RT-PCR检测脑梗死区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脑组织中SOD水平。结果:E-选择素单程诱导耐受组CD3+CD4+T细胞与CD3+CD8+T细胞比值增加(P<0.05)。与其它组相比,E-选择素加强诱导耐受组脑梗死体积减小了40.87%(P<0.05),CD3+CD8+T细胞所占比例减小、CD3+CD4+T细胞与CD3+CD8+T细胞比值增高(P<0.05),脑组织中SOD水平升高(P<0.05),E-选择素、ICAM-1表达减少(P<0.05),LFA-1表达有减少趋势。结论:E-选择素鼻黏膜耐受诱导脑缺血耐受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与CD8+T细胞减少,CD4+T细胞与CD8+T细胞比值增加、SOD水平升高及E-选择素、ICAM-1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素 鼻黏膜耐受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cd3^+cd8^+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孢杆菌对提高牛呼吸道先天免疫力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乙江 张泉鹏 +11 位作者 苗海生 段体祥 张应国 杨柱昌 李世钰 冯德正 陈德寿 雷锦文 高花英 鲍晓伟 李作生 杨倩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34-939,共6页
本研究采用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孢杆菌喷鼻气雾免疫健康牛,并设单独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组、灭活病毒、常规疫苗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评价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免疫增强剂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喷鼻气雾免疫健康牛对其呼吸道先天免疫力... 本研究采用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孢杆菌喷鼻气雾免疫健康牛,并设单独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组、灭活病毒、常规疫苗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评价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免疫增强剂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喷鼻气雾免疫健康牛对其呼吸道先天免疫力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免疫后灭活病毒配合免疫增强剂试验组牛鼻黏膜与肺内支气管黏膜中TLR7的表达和CD3^+淋巴细胞呈极显著增多(p<0.01);而常规口蹄疫灭活苗对其TLR7的表达和CD3^+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灭活病毒配合免疫增强剂试验组牛呼吸道组织中IL-12水平呈极显著增加(p<0.01),IL-4和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常规口蹄疫灭活苗对牛呼吸道组织中IL-4、IL-10和IL-12的影响不明显(p>0.05)。表明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配合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牛呼吸道先天免疫力。本研究为研发口蹄疫灭活病毒的鼻腔疫苗提供重要的试验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灭活病毒 枯草芽孢杆菌 鼻腔免疫 呼吸道黏膜 TLR7 ^cd3^+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