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AV介导的CD151基因促大鼠缺血后肢血管再生和血运重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康基顺 刘正湘 +4 位作者 蓝荣芳 宋玉娥 刘晓春 张欣 汪道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5-608,共4页
目的研究肌肉转染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CD151基因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中促血管再生和血运重建的作用。方法分别包装携带有CD151基因和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CD151,rAAV-GFP)。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 目的研究肌肉转染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CD151基因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中促血管再生和血运重建的作用。方法分别包装携带有CD151基因和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CD151,rAAV-GFP)。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实验组大鼠左下肢肌肉注射局部转染rAAV-CD151,对照组注射rAAV-GFP(1×1010pfu/只)。基因转染2周后行股动脉切除术建立大鼠后肢缺血模型。通过后肢皮肤温度测定、后肢血管造影和缺血肌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检测,观察缺血肢体血管再生和评价血运重建情况。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大鼠缺血肢体局部CD151的表达。结果股动脉切除术4周(基因转染6周)后,实验组大鼠缺血后肢平均皮肤温度为(32.92±0.63)℃,对照组为(31.22±0.87)℃;后肢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实验组缺血侧血管评分平均为(2.56±0.37),对照组平均为(1.57±0.39);实验组缺血后肢肌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为(609.00±83.89)/mm2,对照组为(517.00±70.65)/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缺血侧肌肉组织CD151表达为对照组的2.96倍。结论局部高表达CD151基因能够提高缺血组织的血管再生能力,促进缺血器官的血运重建和功能恢复。CD151将为缺血性疾病的血管再生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1基因 重组腺相关病毒 后肢缺血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51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转移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林敬阳 刘正湘 +4 位作者 左后娟 刘毓 程忠良 张洁 汪道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研究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转染CD151基因后其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及机制。方法用FuGENE HD分别将质粒pAAV-CD151(CD151组)、pAAV-GFP(GFP组)转染入PC3细胞,并设加入等体积PBS的对照组。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D151蛋白... 目的研究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转染CD151基因后其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及机制。方法用FuGENE HD分别将质粒pAAV-CD151(CD151组)、pAAV-GFP(GFP组)转染入PC3细胞,并设加入等体积PBS的对照组。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D151蛋白、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总ERK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CD151基因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Boyden趋化小室研究CD151基因对PC3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和GFP组相比,CD151组的CD15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磷酸化ERK的表达量亦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细胞增殖能力比对照组和GFP组明显增高[相对吸光度值分别为:(0.245 7±0.006 4)vs(0.175 2±0.007 4)、(0.179 0±0.008 4)];细胞迁移数(107.8±9.6)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FP组[(53.0±7.6)和(57.0±5.2),P<0.05]。结论 CD151在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肿瘤转移的重要分子基础,其分子机制可能是CD151对ERK信号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1基因 前列腺癌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CD151基因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曹锦涛 陈刘成 +4 位作者 李然 闵锐 唐明洋 范星宇 李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03-809,共7页
目的观察RNA干扰(RNAi)介导的CD151基因沉默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CD151蛋白的表达;设计并筛选抑制CD151 mRNA表达的siRNA序列,构建含有shRNA序... 目的观察RNA干扰(RNAi)介导的CD151基因沉默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CD151蛋白的表达;设计并筛选抑制CD151 mRNA表达的siRNA序列,构建含有shRNA序列的质粒转染子宫颈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筛选稳定沉默CD151基因的子宫颈癌细胞株,用于后续的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CD151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与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Psciencer2.0-shRNA-CD151重组质粒的子宫颈癌细胞CD15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 1期,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亦受到明显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RNAi介导的CD151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及恶性生物学行为,CD151有望成为治疗子宫颈癌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cd151基因 RNA干扰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AV-CD151-AAA^194-196表达对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伟峰 于晓晖 +3 位作者 左后娟 刘正湘 费宇杰 林敬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观察CD151及其突变体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中的表达以及对血管新生的影响,进一步研究CD151促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rAAV-GFP,rAAV-CD151和rAAV-CD151-AAA194-196(整合素α3/α6结合缺陷突变... 目的观察CD151及其突变体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中的表达以及对血管新生的影响,进一步研究CD151促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rAAV-GFP,rAAV-CD151和rAAV-CD151-AAA194-196(整合素α3/α6结合缺陷突变体),分点注射至大鼠左后肢肌肉组织内,基因转染1周后行股动脉切除术建立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不切除股动脉。建模5周后测定后肢皮肤温度,检测缺血肌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缺血肢体局部CD151的表达。结果术后5周,rAAV-CD151和rAAV-CD151-AAA194-196组的CD151蛋白及AAA194-196突变体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均P<0.05),rAAV-CD151和rAAV-CD151-AAA194-196两组间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别,但rAAV-CD151-AAA194-196组大鼠缺血后肢平均皮肤温度和毛细血管密度明显低于rAAV-CD151组(均P<0.05)。结论研究证实CD151促血管新生是通过生成CD151-整合素α3/α6复合体而实现的,CD151-整合素α3/α6复合体的形成是CD151促血管新生的始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1基因 cd151-AAA194-196突变体 缺血模型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