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原酸调节Nrf2/GPX4信号通路干预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大鼠铁死亡的机制探究
1
作者 黄静 王铭铭 +3 位作者 刘敬轩 淳海清 刘恩喜 唐琦超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5,共9页
为探究绿原酸(CGA)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肝损伤(ALI)大鼠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选取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CON组、CON+CGA组、LPS组和LPS+CGA组。CON组未作... 为探究绿原酸(CGA)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肝损伤(ALI)大鼠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选取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CON组、CON+CGA组、LPS组和LPS+CGA组。CON组未作处理,LPS组腹腔注射10 mg/(kg·bw)LPS,CON+CGA组和LPS+CGA组均腹腔注射20 mg/(kg·bw)CGA,1 h后LPS+CGA组腹腔注射10 mg/(kg·bw)LPS。注射LPS 4 h后处死所有大鼠,采集血液和肝脏。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测定肝脏氧化应激指标和亚铁离子(Fe^(2+))含量,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rf2和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rf2蛋白表达和核转位情况。结果显示,CGA可极显著改善肝脏功能(P<0.01),减轻肝脏病理学损伤,抑制肝脏棕黄色铁颗粒沉积,极显著降低肝脏氧化应激损伤和Fe^(2+)含量(P<0.01),下调转铁蛋白受体1(TFR1)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基因相对表达量(P<0.01),上调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和Nrf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GPX4蛋白表达量(P<0.01)。结果表明,CGA通过激活Nrf2/GPX4信号通路,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和铁死亡,改善肝脏功能,从而缓解LPS诱导的大鼠ALI。本试验为兽医临床防治脓毒症致ALI提供了潜在治疗靶点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急性损伤 脂质过氧化 铁死亡 Nrf2/GPX4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多糖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云 胡筱希 +2 位作者 周凌凌 高书林 丁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02-2605,共4页
目的研究龙葵多糖(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Solanum nigrum L.)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给药7d后,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 目的研究龙葵多糖(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s from Solanum nigrum L.)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给药7d后,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的水平;计算肝脏指数并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多糖高、中剂量显著性抑制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和ALP活性的升高(P<0.01),显著性降低肝组织中MDA的水平(P<0.01),并显著性升高SOD、GSH-Px和CAT的活力(P<0.01)。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多糖一定程度减轻肝脏组织病理性改变。结论龙葵多糖对CCl4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多糖 四氯化碳(ccl4) 急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桃根提取物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黄湘 谢秋巧 +3 位作者 叶芳杏 覃陆慧 黄仁彬 张士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杨桃根提物(EACR)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预防性给予相应药物7 d后,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肝脏组织中超氧... 目的探讨杨桃根提物(EACR)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预防性给予相应药物7 d后,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病变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血清中AST、ALT、IL-1、IL-6及肝脏中MDA水平明显降低;肝脏组织中SOD、GSH、GSH-Px明显升高;肝脏组织TNF-α、NF-κB、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HE染色显示肝脏组织病变减轻。结论 EACR通过降低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及炎症因子释放,达到保护小鼠肝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桃根提取物 ccl4 急性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脂质过氧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荷降脂方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龚峻梅 朴英杰 +1 位作者 陈素云 尹华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山荷降脂方对CCl4 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腹腔注射CCl4 法制作小鼠肝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 ;②假肝损伤组 ;③肝损伤组 ;④生理盐水 +肝损伤组 ;⑤山荷降脂方 (低剂量 ) +肝损伤组 ;⑥... 目的 :探讨山荷降脂方对CCl4 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腹腔注射CCl4 法制作小鼠肝损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 ;②假肝损伤组 ;③肝损伤组 ;④生理盐水 +肝损伤组 ;⑤山荷降脂方 (低剂量 ) +肝损伤组 ;⑥山荷降脂方 (中剂量 ) +肝损伤组 ;⑦山荷降脂方 (高剂量 ) +肝损伤组。末次给药后 0 .5~ 1h ,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 0 .12 %的CCl4 花生油溶液(剂量为 0 .0 1mL/g) ,禁食 16h后处死。取肝脏 ,进行HE染色 ;球后取血 ,离心血清 ,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结果 :(1)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 :⑤、⑥、⑦组与③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0 1) ,⑤、⑥、⑦组两两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1)。 (2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⑥、⑦组肝损伤程度与③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0 1) ,⑤、⑥组与⑦组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P <0 .0 5 )。结论 :山荷降脂方对急性肝损伤具有呈量效关系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荷降脂方 急性损伤 四氯化碳 ccl4 小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A1作为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芳萍 韩晴 +5 位作者 刘颖姝 李昌文 周琼 李睿 张秀英 赵玉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26,30,共4页
通过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研究急性肝损伤时血清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GSTA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用0.35%的CCl_4给小鼠灌胃,分别于染毒后1、2、4、6、12、16、24、28、48 h检测小鼠血清中GSTA1的含量和ALT活性。2 h时G... 通过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研究急性肝损伤时血清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GSTA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用0.35%的CCl_4给小鼠灌胃,分别于染毒后1、2、4、6、12、16、24、28、48 h检测小鼠血清中GSTA1的含量和ALT活性。2 h时GSTA1开始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ALT在6 h才开始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6 h时GSZA1的增加量与ALT相比较差异已相当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染毒后24 h,GSTA1和ALT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以0.125%、0.25%、0.3%、0.35%、0.4%、0.5%、0.7%的CClJ_4给小鼠灌胃,染毒24 h后检测ALT活性和GSTA1含量。当CCl_4浓度为0.125%时,与对照组相比,GSTA1含量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而AL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当CCl_4浓度为0.35%时,ALT活性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在CCl_4、小鼠急性肝损伤中GSTA1比血清转氨酶检测出的时间更早,并且更加敏感,因此,GSTA1可作为急性肝损伤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A1 急性损伤 ccl4 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曲草总黄酮通过激活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铁死亡缓解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华俊 陈致岐 +3 位作者 胡文婷 谭伟 吴昊 王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01-2208,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鼠曲草总黄酮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取鼠曲草总黄酮的主要化学成分,使用多重数据库分析预测鼠曲草总黄酮的药理机制。动物实验验证:将36只...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鼠曲草总黄酮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获取鼠曲草总黄酮的主要化学成分,使用多重数据库分析预测鼠曲草总黄酮的药理机制。动物实验验证:将36只SPF级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APAP模型组,鼠曲草总黄酮低剂量组(100 mg/kg)、中剂量(200 mg/kg)、高剂量(400 mg/kg)组,阳性药物联苯双酯组(150 mg/kg),每组6只。通过大体标本与生化检查、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及分子生物学检查,评估鼠曲草总黄酮干预APAP诱导急性肝损伤的药效及药理机制。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鼠曲草总黄酮调控APAP肝损伤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樨草素、卡脲酸、山奈酚,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632个,其中生物过程472个,细胞组成42个,分子功能条目118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鼠曲草总黄酮调节APAP肝损伤的通路主要涉及铁死亡相关信号通路。动物验证实验显示,鼠曲草总黄酮治疗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降低(P<0.05),肝脏组织病理和炎症浸润均有所改善。鼠曲草总黄酮可减轻肝组织内铁沉积(P<0.05),改善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P<0.05);促进Nrf2、HO-1、SLC7A11、GPX-4蛋白表达,抑制keap1蛋白表达(P<0.05)。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可推断鼠曲草总黄酮激活Nrf2/SLC7A11/GPX-4信号通路调控肝细胞铁死亡对APAP肝损伤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曲草总黄酮 Nrf2/SLC7A11/GPX-4 铁死亡 网络药理学 急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花茶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林桦 刘丽敏 +5 位作者 黄小珏 梁思敏 杨春兰 陈圣杰 王晓燕 王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2-777,共6页
为了研究双金花茶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双金花茶低、高剂量组(2.59、10.35 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14 d,空白对照组、溶媒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末次给药后,模型组和双金花茶组... 为了研究双金花茶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双金花茶低、高剂量组(2.59、10.35 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14 d,空白对照组、溶媒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末次给药后,模型组和双金花茶组小鼠给予25%CCl_(4)皮下注射,24 h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计算肝、脾指数;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双金花茶高剂量组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肝、脾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肝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双金花茶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增强其抗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花茶 ccl_(4) 急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明子水煎液对CCl_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郭俊峰 尹琼 李升和 《贵州畜牧兽医》 2012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决明子水煎液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体重180~240 g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决明子Ⅰ组和决明子Ⅱ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饮用... 目的:研究决明子水煎液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体重180~240 g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决明子Ⅰ组和决明子Ⅱ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饮用蒸馏水,决明子Ⅰ组和决明子Ⅱ组分别饮用浓度为40 g/L和80 g/L决明子水煎液,连用2周后,模型对照组、决明子Ⅰ组和决明子Ⅱ组腹腔注射CCl4(2.0 mL/kg体重),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4 h后采血低速离心,取血清分别测AST、ALT、ALP、镁、磷、钾、钠、钙、胆固醇、葡萄糖、总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决明子水煎液(40 g/L)能极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AST、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升高(P<0.01);极显著升高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胆固醇、葡萄糖、ALP和镁含量的降低(P<0.01);同时还能显著升高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钠含量的降低(P<0.05)。结论:决明子水煎液对CCl4所致大鼠的急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增强机体对应激的耐受力,从决明子组对各血清指标的作用来看,决明子Ⅰ组的保肝作用更优于决明子Ⅱ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水煎液 ccl4 急性损伤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icro CT观察洛伐他汀和秋水仙碱对CCl_4致肝损伤后小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吕思敏 于琼 +2 位作者 夏海珊 崔燎 吴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本实验应用Micro CT研究洛伐他汀和秋水仙碱对CCl4致肝损伤后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并比较二者的效果。方法体积分数40%的CCl4花生油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同时,洛伐他汀按2.6 mg·kg-1,秋水仙碱按0.065 mg·kg-1每天1... 目的本实验应用Micro CT研究洛伐他汀和秋水仙碱对CCl4致肝损伤后小鼠骨代谢的影响,并比较二者的效果。方法体积分数40%的CCl4花生油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同时,洛伐他汀按2.6 mg·kg-1,秋水仙碱按0.065 mg·kg-1每天1次灌胃给药,连续1个月,于实验结束后观察肝损伤血清学指标以及肝匀浆相关的抗氧化指标,并用Micro CT测定小鼠胫骨骨组织结构参数。结果单用CCl4小鼠肝指数明显增加,AST和ALT活性明显升高,肝匀浆中SOD活性和GSH-Px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且胫骨上段骨组织结构参数BVF、TMD值明显降低,SMI值明显升高,出现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状。而洛伐他汀、秋水仙碱用药后对肝损伤没有明显影响,但洛伐他汀对肝损伤导致的骨丢失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秋水仙碱组则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CCl4致肝损伤后的小鼠出现骨质疏松症状,洛伐他汀用药后对CCl4致肝损伤的骨丢失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CT 洛伐他汀 秋水仙碱 ccl_4 损伤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通过HMGB1/TLR4/NF-κB信号途径对抗大鼠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徽徽 仇大鹏 +2 位作者 高琴 汪华学 孙美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55-1059,1064,共6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激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 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假手术后用PBS处理)、盲肠结扎穿孔(CLP)组(采用CLP建立脓毒症模型)、Ro27-3225处理组(CLP后用Ro27-3225处理)和Ro27-322... 目的观察选择性激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 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假手术后用PBS处理)、盲肠结扎穿孔(CLP)组(采用CLP建立脓毒症模型)、Ro27-3225处理组(CLP后用Ro27-3225处理)和Ro27-3225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后用Ro27-3225处理),每组16只(10只大鼠观察术后一般状态和72 h生存率,另外6只大鼠于术后24 h采集血液及肝组织标本)。各组分别于术后30 min腹腔注射PBS或Ro27-3225(180μg/kg),术后24 h测定大鼠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动物处死后,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变,反转录PCR检测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caspase-3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并分析NF-κB p65核阳性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大鼠72 h生存率和MAP降低,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明显升高,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肝组织中TLR4、HMGB1和caspase-3 mRNA水平明显升高,肝细胞中NF-κB p65核阳性率明显升高。与CLP组相比,Ro27-3225处理组大鼠72 h生存率和MAP明显升高,血清中AST和ALT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肝组织中TLR4、HMGB1和caspase-3 mRNA水平降低,肝细胞中NF-κB p65核阳性率明显降低。结论脓毒症能引起肝损伤,选择性激动MC4R可能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途径,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脓毒症引起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损伤 Toll样受体4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核因子ΚB 黑皮质素4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芩承气汤通过抑制TLR4/NF-κB p65通路减轻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伤 被引量:24
11
作者 党琳 宋亮 +2 位作者 张晓芹 许小凡 张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基于TLR4/NF-κB p65信号通路探讨柴芩承气汤(chaiqinchengqi decoction,CQCQD)对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即对照组(Control),重症急性胰腺... 目的基于TLR4/NF-κB p65信号通路探讨柴芩承气汤(chaiqinchengqi decoction,CQCQD)对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即对照组(Control),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和柴芩承气汤治疗组(SAP+CQCQD)。腹腔注射20%L-精氨酸(3.3 g·kg-1,2次,间隔1 h)建立SAP模型,治疗组给予柴芩承气汤灌胃(19 g·kg-1·d-1)。造模后72 h观察胰腺、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内毒素含量,肝组织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及肝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AP组胰腺和肝脏可见明显的病理损伤,血清内毒素含量增多,肝组织TLR4、p-NF-κB p65表达增加,IL-6、TNF-α、MIP-1αmRNA水平升高。与SAP组相比,柴芩承气汤组胰腺和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内毒素含量降低,肝组织TLR4、p-NF-κB p65表达和IL-6、TNF-α、MIP-1α mRNA水平减少。 结论 柴芩承气汤可能通过抑制肝组织TLR4/NF-κB p65通路活化,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从而减轻小鼠SAP并发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芩承气汤 内毒素 TLR4 NF-ΚB 重症急性胰腺炎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急性肝损伤状态下蒙药地格达-4味汤、栀子加肋柱花药对及栀子单味药中栀子苷血清含量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包明兰 巴根那 +1 位作者 白梅荣 叶日贵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9-381,共3页
目的:通过血清药物化学方法,追踪观察单味药、药对及全方中入血指标性化学成分栀子苷在急性肝损伤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揭示栀子单味药在地格达-4味汤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初步探讨地格达-4味汤保肝效应的有效成分。方法:色谱条件:Dimaonsil... 目的:通过血清药物化学方法,追踪观察单味药、药对及全方中入血指标性化学成分栀子苷在急性肝损伤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揭示栀子单味药在地格达-4味汤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初步探讨地格达-4味汤保肝效应的有效成分。方法:色谱条件:Dima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22:78);流速:1 m L·min-1;柱温:30℃;波长:238nm;选择急性肝损伤大鼠为研究对象,地格达-4味汤、栀子加肋柱花药对及栀子单味药为示例药物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中栀子苷含量变化。结果:栀子与肋柱花药对相应时间点血中栀子苷含量均高于单味栀子和全方;地格达-4味汤全方相应时间点血中栀子苷含量均低于单味栀子及药对。结论:经方法学考察,本试验方法简单、易行,实验结果可靠,可用于含栀子苷血清的测定;栀子与肋柱花组合产生了增强栀子苷含量的作用而栀子与肋柱花、瞿麦、胡黄连组合产生了消弱栀子苷含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损伤 地格达-4味汤 栀子单味药 栀子加肋柱花药对 栀子苷 血清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敲减CD4+T细胞过继转输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岳东旭 赵娟娟 +6 位作者 陈慧子 丁涛 胡琳 潘飞飞 郭萌萌 陈超 徐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60-1665,共6页
目的:观察过继转输微小RNA-7(microRNA-7,miR-7)敲减(knockdown,KD)CD4^+ T细胞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磁珠分选技术分别获得正常野生型(WT)小鼠和miR-7KD小鼠脾脏中CD4^+ CD62L^+ T细胞;CFSE染色标记后,... 目的:观察过继转输微小RNA-7(microRNA-7,miR-7)敲减(knockdown,KD)CD4^+ T细胞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磁珠分选技术分别获得正常野生型(WT)小鼠和miR-7KD小鼠脾脏中CD4^+ CD62L^+ T细胞;CFSE染色标记后,按每只小鼠2×10~6个细胞,经尾部静脉注射给同系WT小鼠,并利用伴刀豆球蛋白A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过继转输后2组小鼠肝脏的形态、重量及其重量指数的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凋亡相关分子Bax和P5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CFSE标记的CD4^+ T细胞活化相关膜分子CD62L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过继转输miR-7KD小鼠CD4^+ CD62L^+ T细胞组(miR-7KD转输组)小鼠的肝脏重量明显减轻(P<0.01),但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5);HE染色显示miR-7KD转输组的肝脏细胞损伤增加;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iR-7KD转输组肝脏组织中凋亡相关细胞分子Bax和P53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一步显示肝脏组织中的CFSE^+细胞活化相关分子CD62L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IL-4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过继转输miR-7敲减CD4^+ T细胞可显著加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肝组织损伤。这为后续深入探讨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7 急性损伤 CD4+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多肽LK-5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俊 廖彭莹 +3 位作者 张新锐 黄秀欢 杨宇静 刘华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33-3841,共9页
【目的】研究小分子多肽LK-5(氨基酸序列为LHMFK)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及LK-5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每组12只。连续给... 【目的】研究小分子多肽LK-5(氨基酸序列为LHMFK)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及LK-5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每组12只。连续给药10 d, 1次/d,每次10 mL/kg。末次给药2 h后,各组(除正常组外)腹腔注射0.1%CCl4花生油溶液,建立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6 h后,按照试剂盒方法,检测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和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血管紧张素1-7(Ang 1-7)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制作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后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细胞有明显的脂肪变性,炎细胞分散分布于肝小叶血管周围和肝实质内,血清ALT、AST、AKP活性和TBA水平均显著上升,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上升(P<0.05),说明成功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TNF-α、IL-6、Ang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LK-5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5),各剂量组均可降低血清TBA水平和AKP活性(P<0.05),LK-5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5),LK-5中、高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肝组织MDA水平(P<0.05),LK-5高剂量组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肝组织IL-6、AngⅡ水平(P<0.05)。病理切片结果显示,LK-5各剂量组炎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减少,LK-5高剂量组肝小叶血管周围和肝实质内无炎细胞浸润。【结论】LK-5各剂量组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中60、120 mg/kg LK-5效果更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多肽LK-5 ccl4 急性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黄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刘岩 李连泰 +4 位作者 计小清 孔令娟 赵印涛 高占华 杜英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498-49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黄芩对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芩对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肝指数及肝组织匀浆中GSH、GSH-P x 活性的影响,用SPSS 17.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模型组小鼠肝指数与实验对照...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黄芩对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芩对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肝指数及肝组织匀浆中GSH、GSH-P x 活性的影响,用SPSS 17.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模型组小鼠肝指数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小鼠肝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其中山西(高)、承德(高)剂量组小鼠肝指数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给药组肝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小鼠肝GSH 活性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小鼠肝GSH 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所升高,其中山西(高、中)、承德(高、中)、山东(高)剂量组小鼠肝GSH 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甘肃(高)剂量组小鼠肝GSH 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给药组小鼠肝GSH 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小鼠肝GSH-Px 活性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小鼠肝GSH-Px 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其中山西(高)、承德(高)、山东(高)剂量组小鼠肝GSH-Px 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承德(中)剂量组小鼠肝GSH-Px 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给药组小鼠肝GSH-Px 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黄芩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反应,从而拮抗 CCl4 引起的氧化损伤,发挥其保护肝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ccl4 急性损伤 小鼠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虎耳草属药材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日康 杜小浪 +4 位作者 慕泽泾 阳勇 钟国跃 任刚 蒋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95-1599,共5页
目的比较篦齿虎耳草、唐古特虎耳草、虎耳草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各药材提取物进行干预,以双环醇为阳性对照药,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和TG水平,HE... 目的比较篦齿虎耳草、唐古特虎耳草、虎耳草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CCl4腹腔注射法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各药材提取物进行干预,以双环醇为阳性对照药,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和TG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技术对3种虎耳草属药材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定性比较分析。结果篦齿虎耳草高、低剂量组和唐古特虎耳草高剂量组对ALT、AST水平升高有显著降低作用;仅篦齿虎耳草高、低剂量组显示出对TBIL水平升高有显著降低作用;篦齿虎耳草高、低剂量组和唐古特虎耳草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切片形态学显示,肝损伤程度显著减轻;在化学成分组成方面,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的篦齿虎耳草和唐古特虎耳草更接近,而低海拔地区的虎耳草与前两者差异巨大。结论 3种虎耳草属药材中,青藏高原地区的篦齿虎耳草、唐古特虎耳草药材提取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防治作用,其中前者效果更明显,而低海拔地区的虎耳草无明显作用,可能与该属药材所处地理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而导致化学物质基础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虎耳草 唐古特虎耳草 虎耳草 ccl4 急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总黄酮对CCl_(4)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朱正望 付双楠 +4 位作者 薛宁 马瑞雪 郭桓博 苗明三 朱平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80-3686,共7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总黄酮对CCl_(4)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4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3.75 mg/kg),蒲公英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每组24只,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0 mL/kg),连续7 d。末次给药... 目的研究蒲公英总黄酮对CCl_(4)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4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3.75 mg/kg),蒲公英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每组24只,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0 mL/kg),连续7 d。末次给药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10%CCl_(4)橄榄油溶液10 mL/kg进行造模,于3、6、12、24 h各取6只,检测血清ALT、AST、ALP、TBIL、Arg-1、α-GST、PNP、GLDH水平,以及肝组织匀浆中GSH、MDA水平及SOD活性,RT-qPCR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中miR-122 mRNA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Arg-1、α-GST、PNP、GLDH水平及肝组织MDA水平升高(P<0.05,P<0.01),血清及肝组织miR-122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肝组织SOD活性及GSH水平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蒲公英总黄酮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Arg-1、α-GST、PNP、GLDH水平及肝组织MDA水平(P<0.05,P<0.01),下调miR-122 mRNA表达(P<0.05,P<0.01),升高肝组织SOD活性及GSH水平(P<0.05,P<0.01),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蒲公英总黄酮对CCl_(4)致大鼠肝损伤早期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总黄酮 损伤 ccl_(4) MIR-1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D-氨基半乳糖联合Pam3CSK4诱导的SD大鼠的急性肝损伤及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武丽涛 孙娟 +6 位作者 王愉涵 郭进露 刘艳 杜小娟 闫小飞 张富军 李冬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在D-氨基半乳糖联合Pam3CSK4(以下简称DP)诱导的SD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中的抗损伤及抗炎作用。方法选取18只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350mg/kg)和Pam3CSK4(50μg/kg)混合液构建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干预组大...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在D-氨基半乳糖联合Pam3CSK4(以下简称DP)诱导的SD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中的抗损伤及抗炎作用。方法选取18只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350mg/kg)和Pam3CSK4(50μg/kg)混合液构建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干预组大鼠分别给予PBS与二甲双胍。分别称量大鼠肝重、体质量并评估肝/体质量比变化;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收集大鼠空腹血清用于检测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同时通过ELISA与RT-qPCR检测肝组织中促炎因子(IL-6与TNF-α)的表达水平;最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肝脏中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干预组的肝重比、血清转氨酶以及促炎因子IL-6与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同时肝细胞水样变性与肝间质渗出表明DP成功构建了SD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与PBS干预组相比,二甲双胍干预组肝重比降低,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血清转氨酶与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同时肝组织中p-ERK1/2、p-SAPK/JNK、p-P38MAPK的蛋白表达降低,提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结论二甲双胍在DP成功诱导的SD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中减轻了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半乳糖 Pam3CSK4 二甲双胍 急性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基因敲除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赛男 谭迎 +3 位作者 肖筱婵 李乾 吴起 董茂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探究TLR4基因敲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C57小鼠和TLR4基因敲除鼠随机分为4组:WT组、WT-LPS组、TLR4-/-组、TLR4-/--LPS组。观察4组小鼠的一般生理特征,肝组织形态,肝组织Caspase3活性水平、蛋... 目的探究TLR4基因敲除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C57小鼠和TLR4基因敲除鼠随机分为4组:WT组、WT-LPS组、TLR4-/-组、TLR4-/--LPS组。观察4组小鼠的一般生理特征,肝组织形态,肝组织Caspase3活性水平、蛋白氧化羰基含量以及肝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WT-LPS组小鼠肝损伤表现明显;与WT-LPS组比较,TLR4-/--LPS组小鼠肝损伤减轻,Caspase3活性和氧化羰基水平下降,凋亡蛋白标志物表达下降(P <0.05)。结论 TLR4敲除可以减轻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凋亡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脂多糖 TOLL样受体4 基因敲除 急性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通过TLR4/NF-κB通路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子扬 林泉酉 +5 位作者 刁礼聪 陈洁雯 陈耿娜 杨祎琦 贝伟剑 郭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0-437,共8页
目的探讨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Normal)组、模型(Model)组、FTZ低剂量(FTZ-L)组、FTZ中剂量(FTZ-M)组、FTZ高剂量(FTZ-H)组和阳性对照(Positive con... 目的探讨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Normal)组、模型(Model)组、FTZ低剂量(FTZ-L)组、FTZ中剂量(FTZ-M)组、FTZ高剂量(FTZ-H)组和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组,每组8只。Normal组和Model组灌胃给予0.5%CMC-Na,FTZ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5、1、2 g·kg^(-1)的FTZ混悬液,Positive control组给予1.3 mg·kg^(-1)的醋酸泼尼松龙。所有动物进行灌胃给药1周后,采用腹腔注射LPS(5 mg·kg^(-1))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6 h后取血和肝脏标本。采用酶标仪测定血清ALT、AST、TNF-α、IL-1β、IL-6、IL-8、IL-17和内毒素水平;HE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Ly-6G+)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p-NF-κB、IκB和p-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odel组相比,FTZ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小鼠ALT、AST、TNF-α、IL-1β、IL-6、IL-8、IL-17和内毒素水平,改善肝静脉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Ly-6G+中性粒细胞数量,抑制TLR4、p-NF-κB和p-IκB蛋白的表达。结论FTZ能有效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毒素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 脂多糖 小鼠急性损伤模型 炎症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