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图腾柱PFC电流过零尖峰控制方法的研究
1
作者 杨洋 谢明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3期50-54,59,共6页
针对工作在CCM模式下的图腾柱拓扑PFC在电压过零点处电流的畸变问题,在详细阐述图腾柱PFC的工作原理及过零电流尖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的过零控制方式,在输入电压过零时刻前后插入死区为低频开关管反向恢复提供时间。在死... 针对工作在CCM模式下的图腾柱拓扑PFC在电压过零点处电流的畸变问题,在详细阐述图腾柱PFC的工作原理及过零电流尖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的过零控制方式,在输入电压过零时刻前后插入死区为低频开关管反向恢复提供时间。在死区时段后对高频开关管施加渐进占空比信号,以完成对低频桥臂的寄生电容上电压释放,并降低过零电流尖峰。控制策略采用基于占空比前馈平均电流控制原理的双闭环控制,提高电流对电压的动态响应能力。基于上述方法,搭建了一台交流输入电压220 V,直流输出电压400 V,满载2 kW的实验样机并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样机峰值效率可达98.3%,满载时功率因数高达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柱 功率因数校正 连续导通模式 过零电流尖峰 平均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强 董威 +1 位作者 田俊杰 张俊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3期74-77,共4页
针对工作在连续电流(CCM)或断续电流模式(DCM)下的反激式变压器设计中存在的计算公式众多、参数设计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反激变压器设计方法。该方法统一了两种模式下的变压器计算公式,有效地解决了磁芯大小、原边电感值、气隙大... 针对工作在连续电流(CCM)或断续电流模式(DCM)下的反激式变压器设计中存在的计算公式众多、参数设计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反激变压器设计方法。该方法统一了两种模式下的变压器计算公式,有效地解决了磁芯大小、原边电感值、气隙大小、原边线圈的匝数、线径等的参数设计,提高了反激式变压器设计效率,降低了计算难度,有利于反激变压器的快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单端反激变压器 连续电流模式 断续电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CⅡ的差分式电流模式连续时间滤波器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静波 王赞基 +1 位作者 戴逸松 韩庆全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9-63,共5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输出第二代电流传输器(MCCⅡ)的CMOS实现电路,应用该电路构成了一种新颖的差分式电流模式积分器。将提出的积分器方案及相应的CMOS实现电路应用于差分式电流模式连续时间滤波器。针对所提出的电路,完...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输出第二代电流传输器(MCCⅡ)的CMOS实现电路,应用该电路构成了一种新颖的差分式电流模式积分器。将提出的积分器方案及相应的CMOS实现电路应用于差分式电流模式连续时间滤波器。针对所提出的电路,完成了SPICE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时间 电流模式 差分式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模式控制Buck-Boost变换器建模及非线性现象仿真 被引量:13
4
作者 袁雷 沈建清 肖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72-979,共8页
根据电流模式控制下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建立变换器的统一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分别搭建工作于电流连续和电流断续模式下变换器的仿真模型。通过对电流连续模型进行仿真,揭示参考电流Iref和电感L在不同的工... 根据电流模式控制下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建立变换器的统一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分别搭建工作于电流连续和电流断续模式下变换器的仿真模型。通过对电流连续模型进行仿真,揭示参考电流Iref和电感L在不同的工作情况下出现倍周期分叉并最终导致混沌的现象;对电流断续模型进行仿真,得出以输入电压E变化时的混沌相图,验证电流断续模式下混沌现象的存在性。同时为消除这2种模式下的混沌现象,引入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设置适当的参数,可以有效地抑制变换器中的混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变换器 建模 电流连续模式 电流断续模式 PID控制器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网络的升降压DC/DC变换器 被引量:3
5
作者 齐铂金 杜青 +1 位作者 张瑾 马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8-664,共7页
基本的非隔离型升降压电路存在由二极管反向恢复带来的短路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网络的升降压DC/DC变换器,从电路结构上避免了短路环的存在,分析了Z网络和变换器的初始态阶跃响应,并设计了预充电电路,消除了变换器启动时的电压和电流... 基本的非隔离型升降压电路存在由二极管反向恢复带来的短路环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网络的升降压DC/DC变换器,从电路结构上避免了短路环的存在,分析了Z网络和变换器的初始态阶跃响应,并设计了预充电电路,消除了变换器启动时的电压和电流尖峰,讨论了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Current Continuous Mode)下的3种开关模态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依照效率最优原则对升压和降压模式的开关模态进行简化,从而优化了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合理选择电感电流纹波系数确保变换器工作在CCM模式下的方法,给出了各元器件的设计规则,并通过仿真和实验加以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压变换器 二极管反向恢复 Z源 电感电流连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式CMOS连续时间电流模式滤波器 被引量:7
6
作者 郭静波 韩庆全 戴逸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9-91,共3页
提出了基于电流镜电路的差分式连续时间电流模式积分器,井用此积分器构成了全差分式连续时间电流模式低通及带通滤波器;分析并模拟了所提出的积分器及滤波器的特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对称性好、失真小等优点,适于... 提出了基于电流镜电路的差分式连续时间电流模式积分器,井用此积分器构成了全差分式连续时间电流模式低通及带通滤波器;分析并模拟了所提出的积分器及滤波器的特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对称性好、失真小等优点,适于全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式 积分器 连续时间滤波器 电流模式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输出阻抗多功能电流模式双二阶滤波器 被引量:5
7
作者 石文孝 王树勋 韩庆全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5-10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的多功能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结构。该电路用三个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五个或四个接地电阻和两个接地电容,同时实现了反相和/或同相带通和低通或带通和高通滤波响应特性。分析并模拟了...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的多功能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结构。该电路用三个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五个或四个接地电阻和两个接地电容,同时实现了反相和/或同相带通和低通或带通和高通滤波响应特性。分析并模拟了所提出的滤波器的传递特性,PSPICE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路方案正确有效。电路具有灵敏度低,输出阻抗高,滤波器固有频率0w和品质因数Q相互独立可调,多功能的优点,适于实现全集成连续时间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传送器 电流模式 连续时间滤波器 全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换系统的开关变换器统一建模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继方 韩金刚 汤天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7-164,共8页
开关变换器的模型分析是开关变换器研究的基础.对此,文中引入混杂系统理论,建立了基于切换系统的开关变换器统一模型,该模型不仅适用于DC-AC变换器,而且适用于多种DC-DC变换器.基于该模型的参数矩阵,提出系统Lyapunov函数的构造方法,通... 开关变换器的模型分析是开关变换器研究的基础.对此,文中引入混杂系统理论,建立了基于切换系统的开关变换器统一模型,该模型不仅适用于DC-AC变换器,而且适用于多种DC-DC变换器.基于该模型的参数矩阵,提出系统Lyapunov函数的构造方法,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得出系统切换律,分析该切换律条件下系统在切换平衡点的稳定性,并总结出建立该统一模型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步骤.最后,对DC-AC变换器、三电平Buck型DC-DC变换器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变换器 切换系统 建模 连续电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跳耦结构电流镜滤波器 被引量:2
9
作者 石文孝 王树勋 +1 位作者 王春悦 韩庆全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电流镜积分器和微分器实现的改进型跳耦结构滤波器,讨论并比较了跳耦结构和改进型跳耦结构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改进方法突破了单纯用电流镜积分器实现滤波器的局限,简化了椭圆函数滤波器的信号流图和电路结构;完成了MOS级... 提出了一种利用电流镜积分器和微分器实现的改进型跳耦结构滤波器,讨论并比较了跳耦结构和改进型跳耦结构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改进方法突破了单纯用电流镜积分器实现滤波器的局限,简化了椭圆函数滤波器的信号流图和电路结构;完成了MOS级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路方案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器 微分器 电流镜 电流模式 连续时间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跳耦结构滤波器 被引量:15
10
作者 石文孝 韩庆全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30-35,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 (MDDCC)及其CMOS实现电路 ,用计算机模拟比较了MDDCC和第二代电流传送器 (CCⅡ )的特性 ;以MDDCC构成了全差分式连续时间电流模式跳耦结构低通滤波器 ,分析并模拟了所提出的滤波器的特性 ,...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 (MDDCC)及其CMOS实现电路 ,用计算机模拟比较了MDDCC和第二代电流传送器 (CCⅡ )的特性 ;以MDDCC构成了全差分式连续时间电流模式跳耦结构低通滤波器 ,分析并模拟了所提出的滤波器的特性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路方案正确有效 ;MDDCC电路兼有差动差分放大器 (DDA)和CCⅡ两者的优点 ,适于实现全集成连续时间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 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 跳耦结构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的模拟电感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文孝 王长青 韩庆全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在电路中消除无源电感器,以利于实现电路全集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MDDCC)的模拟电感电路,并用其和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DDCC)实现的模拟电感构成了连续时间高通滤波器。用PSPICE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模拟电感构... 为在电路中消除无源电感器,以利于实现电路全集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MDDCC)的模拟电感电路,并用其和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DDCC)实现的模拟电感构成了连续时间高通滤波器。用PSPICE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模拟电感构成的高通滤波器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电路方案在组成高通滤波器时幅频特性优于DD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出端差动差分电流传送器 模拟电感 连续时间高通滤波器 幅频特性 电流模式 有源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的PCPV控制方案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利梅 王瑶 +1 位作者 张留洋 杨甲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189,共8页
为减小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的输出交叉影响,提出了峰值电流-峰值电压(peak-current and peak-voltage,PCPV)控制方法.分析了PCPV控制SIDO Buc... 为减小工作于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e conduction mode,C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的输出交叉影响,提出了峰值电流-峰值电压(peak-current and peak-voltage,PCPV)控制方法.分析了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电感伏秒平衡和电容安秒平衡原理推导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增益表达式,并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方法,建立了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并与传统峰值电流(peakcurrent-mode,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对比分析交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较大的输出支路对输出电压较小的输出支路的交叉影响为300 mV,而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较大的输出支路对输出电压较小的输出支路几乎无交叉影响;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负载瞬态调节时间为12.5 ms,而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负载瞬态调节时间最大为10 ms.相比PCM控制SIDO Buck变换器,PCPV控制SIDO Buck变换器有效地减小了交叉影响,且提高了瞬态性能.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峰值电流-峰值电压 小信号模型 交叉影响 连续导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变换器在输出电压宽范围可调应用领域若干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家新 彭小龙 +1 位作者 华华 林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1,共5页
在研究了Buck变换器的纹波变化特征基础上,给出了连续状态下电路主要参数的代数表达式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技术.通过系统仿真,指出了分岔特性给变换器输出纹波以及控制时间延迟给低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纹波 连续状态(ccm) 稳定性 分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模式全极点跳耦结构滤波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韩庆全 郭静波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4年第5期505-512,共8页
本文给出了电流模式CCII基本电路模块,讨论了用基本模块实现跳耦CCII滤波器的电路结构和设计方法。该电路具有低灵敏度特性,适于实现全集成连续时间滤波器。
关键词 滤波器 电流模式 跳耦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Boost型APFC电路最大功率因数的讨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永建 糜晓宇 +1 位作者 凌跃胜 王鹏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32-36,共5页
通过分析Boost型APFC(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CCM(电流连续模式)控制方式下的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推导出主电路升压电感的数学表达式.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得出该种电路的功率因数(PF)是不可能完全为一而只能近似为一的结论.又对电路做了... 通过分析Boost型APFC(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CCM(电流连续模式)控制方式下的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推导出主电路升压电感的数学表达式.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得出该种电路的功率因数(PF)是不可能完全为一而只能近似为一的结论.又对电路做了仿真试验,分析比较了在电感取不同值时的输入电流的波形,对波形进行了傅立叶分析.为同类型电路的设计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电流连续模式 傅立叶分析 升压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与单端式变换器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卫昀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4-428,共5页
以50W变换器为例,分别从磁性元件的大小、功率管上的电应力、磁恢复问题、输出纹波及输出特性等方面,详细分析比较了组合式变换器与单端式变换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具体数据,得出了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具有电压应力低,磁性元件... 以50W变换器为例,分别从磁性元件的大小、功率管上的电应力、磁恢复问题、输出纹波及输出特性等方面,详细分析比较了组合式变换器与单端式变换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具体数据,得出了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具有电压应力低,磁性元件小、体积小、重量轻、输出纹波小及可靠性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脉宽调制 电应力 正反激 组合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功率控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外环电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吉飞 赵红雁 +2 位作者 郑琼林 孙湖 李丹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22-2629,共8页
将传统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外环直流电压控制策略中PI调节器的输出变量归纳为两种,即交流相电流参考值和有功功率参考值,对应为内环交流电流控制与功率控制。并基于直流电容能量守恒,提出一种新型外环控制方法——直流功率控制。该方... 将传统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外环直流电压控制策略中PI调节器的输出变量归纳为两种,即交流相电流参考值和有功功率参考值,对应为内环交流电流控制与功率控制。并基于直流电容能量守恒,提出一种新型外环控制方法——直流功率控制。该方法将直流电压给定值平方与实际采样值平方之差作为PI调节器的输入变量,PI调节器的输出变量即为给定功率。通过理论分析描述传统方法和该文方法的差异,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该方法在电网电压波动条件下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压控制 PI调节器 电流控制模式 功率控制模式 直流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激变换器输出纹波电压分析与测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强 董威 《中国测试》 CAS 2010年第2期22-25,共4页
针对反激变换器输出纹波电压比较大的缺点,分别分析了连续电流模式(CCM)、断续电流模式(DCM)的能量传输过程,并通过能量传输过程中反激变压器次级线圈电流和输出电容电压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得出了反激变换器纹波产生的机理;对于纹波测... 针对反激变换器输出纹波电压比较大的缺点,分别分析了连续电流模式(CCM)、断续电流模式(DCM)的能量传输过程,并通过能量传输过程中反激变压器次级线圈电流和输出电容电压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得出了反激变换器纹波产生的机理;对于纹波测量,总结出了三种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介绍了各种测量法的相关测量装置及相应注意事项,简述了EIAJ-RC9002A测量标准。实验测量表明,采用同轴电缆法测量纹波电压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激变换器 纹波 连续电流模式 断续电流模式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G的Buck变换器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艳 陈进军 纪志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2-686,共5页
针对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特性,考虑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模式下的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反步滑模法设计其闭环控制器,同时基于系统生成器(System generator,SG)提出了数字控制器的实现方法,并分析了其负载扰动和电源扰动特性,将仿真结果与PI... 针对Buck变换器的非线性特性,考虑在电感电流连续导通模式下的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反步滑模法设计其闭环控制器,同时基于系统生成器(System generator,SG)提出了数字控制器的实现方法,并分析了其负载扰动和电源扰动特性,将仿真结果与PI控制方式相比较,结果表明了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的优越性和SG设计开发的有效性,为FPGA实现Buck变换器的数字控制器提供了新的设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连续导通模式 自适应反步滑模 系统生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M型DC-DC LED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家宝 靳鹏飞 阮海清 《电子科技》 2015年第8期36-38,42,共4页
采用PWM型DC-DC降压拓扑电路结构和闭环恒流控制,设计了LED驱动电路,其工作在CCM模式。该LED驱动电路选用LM2575作为PWM控制芯片,并制作了该电路的实际电路板,其外围元件较少,电路结构简单,适用于中小型LED负载驱动。通过理论分析得到... 采用PWM型DC-DC降压拓扑电路结构和闭环恒流控制,设计了LED驱动电路,其工作在CCM模式。该LED驱动电路选用LM2575作为PWM控制芯片,并制作了该电路的实际电路板,其外围元件较少,电路结构简单,适用于中小型LED负载驱动。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电路元件和各个节点的性能参数,并应用Simulink对DC-DC降压拓扑电路进行仿真。经调试与测量表明,该电路的电气性能良好,负载输出电压纹波在±0.1%以内,功率效率达到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 DC-DC 降压拓扑电路结构 闭环恒流控制 LED驱动电路 ccm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