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促进海洋亚心型扁藻光照产氢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冉春秋 虞星炬 +1 位作者 金美芳 张卫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08-112,共5页
海洋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在厌氧和解偶联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cyan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简写CCCP)的作用下有明显的放氢现象。P.subcordiformis经过32h暗诱导,在15μmol·L^(-1)的羰基氰化物间... 海洋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在厌氧和解偶联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cyan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简写CCCP)的作用下有明显的放氢现象。P.subcordiformis经过32h暗诱导,在15μmol·L^(-1)的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作用下,能持续光照产氢约12h;760ml藻细胞密度为3.0×10~6 ml^(-1)的P.subcordiformis能够产生氢气7.54 ml。光照产氢过程中,藻液的pH值由7.62逐渐降低到7.49,光合作用系统Ⅱ(PSⅡ)的光化学效率由0.342迅速降到0.002,体系的氧浓度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上述结果表明:CCCP不仅能使电子传递和ATP的形成解偶联,而且还能显著抑制PSⅡ的光化学效率,使反应体系在光照阶段保持厌氧状态而实现持续产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亚心型扁藻 羰基氰化氯苯 厌氧 氢气 PSⅡ 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偶联剂CCCP对莱茵衣藻光照产氢过程的调控 被引量:11
2
作者 冉春秋 张卫 +2 位作者 虞星炬 金美芳 邓麦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6,共5页
解偶联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cyan 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能够显著降低莱茵衣藻光合系统Ⅱ(PSⅡ)的光化学效率,抑制光合放氧,促进氢酶表达,加速光照过程中氢气的产生.在含硫连续光照过程中,藻液中CCCP浓度低于15μm... 解偶联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cyan 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能够显著降低莱茵衣藻光合系统Ⅱ(PSⅡ)的光化学效率,抑制光合放氧,促进氢酶表达,加速光照过程中氢气的产生.在含硫连续光照过程中,藻液中CCCP浓度低于15μmol/L时,CCCP不能明显影响藻细胞PSⅡ光化学活性.CCCP浓度为15,20μmol/L时PSⅡ光化学活性迅速降低,有明显的放氢现象.在无硫连续光照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CCCP的藻细胞PSⅡ光化学活性均迅速降低,且都有明显的放氢现象,不同浓度的CCCP对含硫培养和缺硫培养的衣藻细胞在连续光照过程中有不同的代谢方式,PSⅡ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氰化氯苯(cccp) 莱茵衣藻 光化学活性 氢气 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亚心形扁藻光解水产氢研究
3
作者 张志民 金美芳 +1 位作者 虞星炬 张卫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80-84,共5页
对固定化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在CCCP(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胁迫条件下两段法光解水产氢进行了研究,比较5种不同金属离子海藻酸盐固定化扁藻产氢,其中海藻酸钙固定化能够很好地的保持扁藻产氢活性。海藻酸钙固定化扁藻... 对固定化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在CCCP(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胁迫条件下两段法光解水产氢进行了研究,比较5种不同金属离子海藻酸盐固定化扁藻产氢,其中海藻酸钙固定化能够很好地的保持扁藻产氢活性。海藻酸钙固定化扁藻产氢条件优化表明:固定化细胞适宜暗诱导时间为24 h;产氢适宜粒径为1mm;细胞密度在很宽负载量范围内表现为很好的产氢活性。固定化细胞产氢最佳pH值向酸性方向移动0.5~1个单位,适宜pH值范围变宽;最佳产氢光强为4000 lx,最佳温度为25℃。优化条件下固定化细胞能够更高效稳定产氢。产氢后固定化细胞重培养产氢实验表明:产氢后重培养的细胞可恢复生长并有相近的产氢活性,实现了产氢扁藻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亚心形扁藻 海洋绿藻 放氢 cccp(羰基氰化氯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UVRAG对白血病细胞K562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4
作者 刘朝勇 蔡泽民 +3 位作者 马艳敏 文珺 张晓芹 殷小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68-1672,共5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抵抗相关基因(UVRAG)对白血病细胞K562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线粒体自噬诱导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诱导K562细胞6、12和24 h,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将K562细胞分为NC、UVRAG-siRNA、UVRAG-siRNA+CCC... 目的:探讨紫外线抵抗相关基因(UVRAG)对白血病细胞K562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线粒体自噬诱导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诱导K562细胞6、12和24 h,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将K562细胞分为NC、UVRAG-siRNA、UVRAG-siRNA+CCCP和CCCP共4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UVRAG蛋白质表达情况;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活性氧、线粒体结构完整性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62、LC3-Ⅱ/LC3-Ⅰ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相比,UVRAG-siRNA转染组UVRAG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CCCP组相比,U VRAG-siRNA+CCCP组活性氧减少(P<0.05),线粒体结构破坏减少(P<0.05),LC3-Ⅱ/LC3-Ⅰ蛋白表达下降(P<0.01),P62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NC组相比,UVRAG-siRNA组P62蛋白、LC3-Ⅱ/LC3-Ⅰ蛋白的表达,活性氧及线粒体结构完整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CCCP作用下,沉默UVRAG能抑制K562细胞的线粒体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抵抗相关基因 线粒体自噬 K562细胞 羰基氰化氯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