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信社交网络上CASR谣言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廖列法 孟祥茂 +1 位作者 吴晓燕 黎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针对谣言传播模型多数集中在微博类社交网络上而微信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研究较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谣言接受概率函数的CASR(Credulous-Affected-Spreader-Rationals)谣言传播模型,该模型中的谣言接受概率函数充分考虑了具有正负影响... 针对谣言传播模型多数集中在微博类社交网络上而微信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研究较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谣言接受概率函数的CASR(Credulous-Affected-Spreader-Rationals)谣言传播模型,该模型中的谣言接受概率函数充分考虑了具有正负影响的媒介效应、谣言接受信号叠加作用以及信任度的因素.在局部具有无标度特性的小世界网络上仿真结果表明,正向影响时媒介因子和信任度能够降低个体接受谣言概率,抑制谣言传播;反之,负向影响时媒介因子和信任度提高了个体接受谣言概率,促进了谣言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 微信社交网络 casr谣言传播模型 朋友圈 媒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R模型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治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多 刘岩芳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研究目的]网络时代不仅便利了信息交互,也为谣言肆虐创造了条件,探索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对政府相关部门有效治理谣言传播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和经典传染病模型,考虑多主体间的交叉影响,构建了政府部门、主... [研究目的]网络时代不仅便利了信息交互,也为谣言肆虐创造了条件,探索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对政府相关部门有效治理谣言传播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和经典传染病模型,考虑多主体间的交叉影响,构建了政府部门、主流媒体和网民三方主体参与的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模型。该模型包括易感者(S)、消极信息传播者(N)、积极信息传播者(P)以及免疫者(R)。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并应用MATLAB仿真模拟不同条件下的谣言传播演化趋势。[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初始阶段增加积极信息传播者的数量有助于引导和控制后续谣言的传播。政府干预和媒体引导在将消极信息传播者转变为积极信息传播者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从而影响了网络谣言的传播动态。此外,网民的自身素质,尤其是其科学文化素养和理性判断力,也会对网络谣言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网络谣言 谣言传播治理 传染病模型 SNP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谣言传播机制的大模型幻觉减轻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何静 陈逸然 戴田宇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人工智能大模型各场景应用日趋广泛,但其幻觉问题导致实际应用中的误导风险增加以及用户信任下降。该研究深入探究大模型幻觉的传播与控制机制,首先运用SEIR谣言传播动力学模型,通过选取法律文本判决任务,对GPT-4-Turbo、Claude-3和Llam... 人工智能大模型各场景应用日趋广泛,但其幻觉问题导致实际应用中的误导风险增加以及用户信任下降。该研究深入探究大模型幻觉的传播与控制机制,首先运用SEIR谣言传播动力学模型,通过选取法律文本判决任务,对GPT-4-Turbo、Claude-3和Llama-3三种大模型进行了易感性的实证测试。其次,研究了干扰因素敏感度,发现内容生成后干扰对模型正确率影响更为显著,且高幻觉率模型能通过信息传递影响易感模型,导致其幻觉率上升。进一步,为完善幻觉状态干预与恢复策略,采用知识注入和提示词微调两种干预策略。最后,提出需通过更全面的管理与优化措施,来预防二次感染,并维持模型的长期健康状态。该研究不仅为大模型幻觉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模型的长期稳健性管理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AI幻觉 谣言传播 SE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系统理论视角下公众谣言传播行为形成机理研究
4
作者 吴树芳 高梦蛟 朱杰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55,共11页
[研究目的]针对网络谣言危害加剧、谣言传播行为治理效能不足等问题,从双系统理论视角分析了公众谣言传播行为的形成机理和认知博弈过程,为完善公众谣言行为治理体系和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提供决策建议。[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大脑冲... [研究目的]针对网络谣言危害加剧、谣言传播行为治理效能不足等问题,从双系统理论视角分析了公众谣言传播行为的形成机理和认知博弈过程,为完善公众谣言行为治理体系和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提供决策建议。[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大脑冲动系统和抑制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关系,对公众从接触谣言到产生行为的信息处理过程进行研究,构建了谣言传播行为形成的理论假设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模型中的假设关系进行验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大脑冲动系统会驱动公众产生即时冲动心理,进而激发谣言传播行为;而大脑抑制系统会加强公众对信息的真实性感知,弱化冲动系统的影响并抑制谣言传播行为的形成。该研究拓展了谣言传播行为的研究视角,挖掘了影响公众传播谣言的核心主观要素,提出了治理谣言传播行为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系统理论 网络谣言 谣言传播 谣言治理 S-O-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禁言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钱榕 李鑫 +3 位作者 刘晓豫 张克君 郭竞桧 叶仲昆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2-378,共7页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谣言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给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谣言传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大量文献研究社交网络...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谣言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给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谣言传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大量文献研究社交网络中的谣言传播问题,但较少考虑禁言机制对谣言传播与辟谣模型的作用,而禁言对维护社交网络的秩序与安全具有现实意义。为此,在经典SIR谣言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禁言机制的谣言传播与辟谣模型,从竞争性创新扩散角度建立其数学方程。此外,通过对该模型进行实验仿真,研究禁言周期、记忆时长、遗忘率等因素对谣言传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抑制策略在多数情况下能够对谣言传播起到有效的控制效果,然而,增大禁言周期可能并非最佳方案,较低的遗忘率、较长的记忆时间和提高公信力对谣言传播控制也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谣言传播 禁言机制 SIR模型 创新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怀疑和辟谣机制的SEIMR谣言传播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左飞宇 卢友军 +2 位作者 魏嘉银 邓云峰 官永秋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考虑到复杂网络上的谣言传播可能会受到怀疑和辟谣等因素的影响,在SIR谣言传播模型中引入怀疑和辟谣机制,构建了一个新的SEIMR谣言传播模型。基于微分方程理论给出了模型在均匀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无谣言平衡点和... 考虑到复杂网络上的谣言传播可能会受到怀疑和辟谣等因素的影响,在SIR谣言传播模型中引入怀疑和辟谣机制,构建了一个新的SEIMR谣言传播模型。基于微分方程理论给出了模型在均匀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无谣言平衡点和谣言盛行平衡点的存在性,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了模型在无谣言平衡点处的基本再生数R_(0)。在此基础上,通过Routh-Hurwitz判据分析了模型在无谣言平衡点处和谣言盛行平衡点处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模型在无谣言平衡点处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怀疑和辟谣机制对谣言爆发规模、爆发时间以及持续时间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模型 平衡点 怀疑 辟谣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谣言止于智者:认知战环境下谣言控制模型研究
7
作者 刘亦欣 夏一雪 兰月新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148,共11页
[研究目的]在认知战的背景下,谣言的泛滥已严重威胁公众理性认知和社会稳定。以激发个体与群体的认知能力为导向,力求掌握“先行优势”,实现“谣言止于智者”。[研究方法]通过总结认知战环境下谣言的新特征,基于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和SI... [研究目的]在认知战的背景下,谣言的泛滥已严重威胁公众理性认知和社会稳定。以激发个体与群体的认知能力为导向,力求掌握“先行优势”,实现“谣言止于智者”。[研究方法]通过总结认知战环境下谣言的新特征,基于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和SIR模型的建模思想,引入认知干扰率等认知战影响参数以及以常识逻辑为主的抗性疫苗和以就事论事为主的靶向疫苗等认知战抵御参数,构建了认知战环境下的谣言控制模型。[研究结果/结论]通过求解模型的平衡点,确定了谣言传播的稳定性和阈值条件。进行仿真实验观察认知战参数变化对谣言传播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远见于未萌”和“避危于无形”两种前瞻性谣言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并针对总结的新特征提出可落实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战 网络谣言 谣言传播 控制机理 控制模型 S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谣言传播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67
8
作者 张芳 司光亚 罗批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9年第4期1-11,共11页
简要介绍了自二战以来谣言现象的研究成果及不同领域的谣言传播模型,综述了现有模型的特点及进展。指出谣言传播模型建模过程中要对谣言传播的复杂性、心理特征、蝴蝶效应、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借鉴舆论传播等多学... 简要介绍了自二战以来谣言现象的研究成果及不同领域的谣言传播模型,综述了现有模型的特点及进展。指出谣言传播模型建模过程中要对谣言传播的复杂性、心理特征、蝴蝶效应、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借鉴舆论传播等多学科的现有成果,以建立基于Agent的复杂网络上的谣言传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 模型 建模仿真 AGENT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人际谣言传播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芳 司光亚 罗批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72-1775,共4页
利用博弈理论研究了谣言实现的社会机制。引入了谣言重要性和模糊性等参数建立了个体间的沟通函数,以此为基础利用演化博弈机制实现了一个人际谣言传播的Agent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谣言会改变个体的预期收益使... 利用博弈理论研究了谣言实现的社会机制。引入了谣言重要性和模糊性等参数建立了个体间的沟通函数,以此为基础利用演化博弈机制实现了一个人际谣言传播的Agent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谣言会改变个体的预期收益使个体错误地选择相信谣言,尽管相信谣言会带来实际的损失;由于此行为存在一定风险,实际上个体相信谣言与否除了取决于自身预期收益的判断,还取决于他人的选择。利用演化博弈对谣言传播机理的研究为谣言传播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 演化博弈 模型 C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SEIR网络谣言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52
10
作者 范纯龙 宋会敏 丁国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91,共6页
[目的/意义]在线社交网络的流行推动了网络舆情的研究,网络谣言作为网络舆情分析的重要方面,对其传播规律和控制方法的研究越发重要。[方法/过程]当前,利用传染病模型分析网络谣言传播的多种模型中,SEIR模型通过节点的易感、潜伏、感染... [目的/意义]在线社交网络的流行推动了网络舆情的研究,网络谣言作为网络舆情分析的重要方面,对其传播规律和控制方法的研究越发重要。[方法/过程]当前,利用传染病模型分析网络谣言传播的多种模型中,SEIR模型通过节点的易感、潜伏、感染、免疫四种状态较全面的反应了谣言的传播特性。但模型对于单位时间内网络节点间的传播概率均等这一假设与实际社交网络的传播性质不一致,个体间的亲密度、谣言接收次数等均影响谣言的传播概率,另外免疫节点对谣言传播在实际情况中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基于这两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谣言传播模型PSEIR。[结果/结论]将该模型在无标度网络上进行谣言传播过程仿真,分析影响谣言传播的主要因素,并与传统的SEIR、SIR谣言传播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SEIR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 社交网络 传染病模型 传播概率 无标度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学的在线社交网络空间谣言传播分析模型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谭振华 时迎成 +2 位作者 石楠翔 杨广明 王兴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86-2599,共14页
社交网络空间的谣言传播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探索谣言传播规律与分析模型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谣言传播分析模型大都基于SIR等传染病传播模型,能对在线社交网络空间的谣言传播过程进行粗粒度刻画,但并未充分考虑社交网络本身特... 社交网络空间的谣言传播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探索谣言传播规律与分析模型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谣言传播分析模型大都基于SIR等传染病传播模型,能对在线社交网络空间的谣言传播过程进行粗粒度刻画,但并未充分考虑社交网络本身特征.鉴于此,结合引力学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在线社交网络空间谣言传播分析模型GRPModel.该模型借鉴引力学思想,从用户和谣言信息2个角度出发,探索谣言在用户间的传播规律.以用户为核心,基于用户间的关系、信息在用户间的传播关系、谣言接触率、转发率等对用户影响力、谣言影响力进行建模,对谣言信息的传播进行量化,并充分考虑用户的个性化特征,构建相应的建模与分析函数.最后利用新浪微博真实社交网络空间信息,对GRPModel进行分析验证,验证结果证明了所做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模型 微博分析 在线社交网络 信息扩散 引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网络中具有怀疑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筱莉 赵来军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研究了具有怀疑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提出了更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SIQR谣言传播模型.同时给出了对应的平均场方程并对稳定性做了分析,还在社会网络中对SIQR模型中谣言真相传播率对谣言传播过程中各类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谣... 研究了具有怀疑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提出了更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SIQR谣言传播模型.同时给出了对应的平均场方程并对稳定性做了分析,还在社会网络中对SIQR模型中谣言真相传播率对谣言传播过程中各类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了谣言真相传播率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比没有怀疑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谣言在具有怀疑机制的谣言传播过程中传播的更慢,谣言真相传播率越大,谣言在社会网络中的最大影响力越小.政府部门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谣言真相传播率,降低谣言对公众和社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 SIR模型 怀疑机制 均匀网络 遗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中考虑不同传播概率上的谣言传播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飞雪 李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94-3296,共3页
现有的谣言传播模型无法描述不同节点对谣言传播概率的影响,从而造成了谣言传播模型无法真实地描述现实社交网络中的谣言传播,进而影响了对网络中谣言传播的控制。针对这一问题,在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谣言在不同节点之间的传播概... 现有的谣言传播模型无法描述不同节点对谣言传播概率的影响,从而造成了谣言传播模型无法真实地描述现实社交网络中的谣言传播,进而影响了对网络中谣言传播的控制。针对这一问题,在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谣言在不同节点之间的传播概率,并且分析了不同节点对传播概率的影响情况,从而建立了社交网络中考虑网络节点自身影响的谣言传播模型。最后,将改进的谣言传播模型与常用的SIR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改进模型可以较快地控制网络中谣言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谣言模型 信息传播 传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谣言传播中PA-BDI个体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曦 明聪 涂琴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40-43,48,共5页
谣言传播中个体模型的研究,主要从个体的主体思维过程出发,采用BDI模型进行建模研究,谣言传播网络中的个体角色完全对等。但是在实际的谣言传播网络中,由于政府部门等公共个体的行为对普通个体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谣言传播中个体... 谣言传播中个体模型的研究,主要从个体的主体思维过程出发,采用BDI模型进行建模研究,谣言传播网络中的个体角色完全对等。但是在实际的谣言传播网络中,由于政府部门等公共个体的行为对普通个体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谣言传播中个体的角色并不完全对等。在公共权威(Public Authority,PA)对个体影响的基础上,把公共权威引入BDI,提出基于公共权威的PA-BDI模型,进行不对等谣言传播网络中个体模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 BDI模型 公共权威 PA-B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模型构建与信息治理——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谣言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匡文波 武晓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134,155,共10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迅速暴发与全球蔓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病毒传播的同时,网络上各类谣言也如流行病一般快速扩散,引发"信息疫情"。以"新冠肺炎"相关网络谣言为研究样本,构建出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迅速暴发与全球蔓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病毒传播的同时,网络上各类谣言也如流行病一般快速扩散,引发"信息疫情"。以"新冠肺炎"相关网络谣言为研究样本,构建出新的谣言传播模型:R(谣言)=I(事件的重要性)×A(事件的模糊性)×E(公众情绪)/L(媒介素养)。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情绪是促进谣言传播的重要因素,而媒介素养能够抑制谣言传播。通过实证验证了谣言传播模型的合理性;提出网络谣言信息治理对策,认为应当从降低事件模糊性、稳定公众情绪、增强公众媒介素养等方面进行谣言消解,进而稳定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谣言传播 传播模型 信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众画像的新型耦合社交网络谣言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钢 王聿达 《现代情报》 CSSCI 2020年第1期123-133,143,共12页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谣言的扩散已不再局限于孤立的线下人际关系网络或线上互联网,谣言在耦合网络之间的传播变得更加普遍。另一方面,以往通过概率方式研究谣言的传播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受...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时代谣言传播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谣言的扩散已不再局限于孤立的线下人际关系网络或线上互联网,谣言在耦合网络之间的传播变得更加普遍。另一方面,以往通过概率方式研究谣言的传播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受众的个体特征差异对谣言的传播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研究。[方法/过程]以受众的年龄作为两种网络的耦合依据,提出基于受众年龄的新型谣言传播的耦合社交网络(ASCN)。从受众的认知能力、匿名程度、权威性等基本特征,以及受众的从众心理、记忆效应、好友的影响作用等心理特征方面对受众进行画像,构建多维度函数实现基于受众画像的谣言传播模型。[结果/结论]基于ASCN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ACSN能够真实地反应出当前网络环境下谣言传播呈现出的"线下引起线上共鸣"、"线上溢散线下"的特征;受众的基本特征和心理特征能够对谣言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能更好地反映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耦合网络 谣言传播 SEIR模型 受众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从众效应的谣言传播模型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万佑红 王小初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81-2385,共5页
考虑到真实社交网络中存在的从众效应,根据个体心理特征的变化,改进了对谣言传播概率以及谣言传播者恢复理性概率的动态化描述,提出了考虑从众效应的谣言传播模型,并针对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相应的谣言传播动力学方程组。在考虑从... 考虑到真实社交网络中存在的从众效应,根据个体心理特征的变化,改进了对谣言传播概率以及谣言传播者恢复理性概率的动态化描述,提出了考虑从众效应的谣言传播模型,并针对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相应的谣言传播动力学方程组。在考虑从众效应的谣言传播模型中,对谣言的最终传播规模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谣言的初始传播概率的增大,谣言的最终传播规模也随之增大;改进模型的仿真结果也表明从众效应会加速谣言的传播演化。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谣言在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中的传播演化,结果表明在从众效应的影响下,谣言在无标度网络中传播速度更快,扩散程度更深。将改进模型基于真实社交网络拓扑进行了模拟仿真,发现谣言的初始传播个体影响力对于谣言的传播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众效应 谣言传播模型 蒙特卡罗方法 小世界网络 无标度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推文传播模式与跨模态特征的网络谣言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竞杰 顾益军 张岚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4,58,共12页
[研究目的]为了有效治理网络谣言,减少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威胁,提出充分整合帖子的多模态信息和传播模式信息对谣言进行精准识别。[研究方法]提出融合推文传播模式信息与跨模态特征的网络谣言检测模型(PPCMRD)。在推文传播特征挖... [研究目的]为了有效治理网络谣言,减少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威胁,提出充分整合帖子的多模态信息和传播模式信息对谣言进行精准识别。[研究方法]提出融合推文传播模式信息与跨模态特征的网络谣言检测模型(PPCMRD)。在推文传播特征挖掘方面,首先通过推断潜在连接补全推文传播图,接着采用双向标签图注意力模块编码推文的多个传播模式,然后通过传播模式信息融合模块捕获模式特征间的互补信息,得到帖子的传播特征;在整合多模态特征方面,该模型将帖子的文本、图像和推文传播特征集成在一起,采用跨模态共同注意力机制捕捉不同模态信息间的互补关系,得到帖子的最终嵌入表示,判断是否是谣言。[研究结论]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PPCMRD模型能够有效地检测谣言,并优于当前的基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谣言检测 网络谣言检测模型 推文传播模式信息 跨模态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同质网络上的SIR谣言传播模型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付伟 王静 +1 位作者 潘晓中 刘亚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51-1955,1966,共6页
针对谣言传播过程中出现感染节点移出系统的问题,改进经典SIR谣言传播模型的归一化条件,提出一种动态同质网络上的SIR谣言传播模型。首先根据谣言的传播规则,采用平均场理论建立同质网络上的谣言传播动力学方程组;然后理论分析了谣言传... 针对谣言传播过程中出现感染节点移出系统的问题,改进经典SIR谣言传播模型的归一化条件,提出一种动态同质网络上的SIR谣言传播模型。首先根据谣言的传播规则,采用平均场理论建立同质网络上的谣言传播动力学方程组;然后理论分析了谣言传播过程的稳定状态和感染峰值;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研究感染率、免疫率、真实免疫系数及网络平均度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经典SIR谣言传播模型相比,感染节点移出网络降低了谣言传播的稳态值,感染峰值出现小幅度增大。研究还发现感染概率增大、免疫概率减小,均会使谣言感染峰值增大;真实免疫系数增大,免疫节点稳态值增大。此外,网络平均度对谣言传播稳态没有影响,平均度越大感染峰值到达时间越早。研究结果将SIR传播模型的应用范围由封闭系统拓展到非封闭系统,为制定谣言预防措施提供指导理论和数值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 SIR模型 平均场方程 稳定状态 感染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衰减效应和遗忘机制的微博网络谣言传播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韩 刘万平 卢玲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52-758,共7页
随着微博用户的迅速增长,对网络谣言的控制也变得更加重要。为了快速平息微博谣言,缩小谣言在微博网络上的传播范围,研究了影响谣言传播的关键因素。首先,结合谣言在微博网络上的传播场景,创新性地提出了UNFR传播模型。该模型将用户分为... 随着微博用户的迅速增长,对网络谣言的控制也变得更加重要。为了快速平息微博谣言,缩小谣言在微博网络上的传播范围,研究了影响谣言传播的关键因素。首先,结合谣言在微博网络上的传播场景,创新性地提出了UNFR传播模型。该模型将用户分为4类:未知者、中立者、转发者和反驳者,并考虑了衰减效应和遗忘机制,从而重新定义了模型节点状态转移。通过对模型的动力学分析及数值实验,分析了网络谣言传播规律。然后,在微博网络上进行传播模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析模型参数对谣言传播的影响,得到了缩小谣言传播范围的方法。最后,研究了模型在不同参数初值下的谣言控制效果,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有效的微博谣言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谣言传播 动力学模型 衰减效应 遗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