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3Shape TRIOS CAD/CAM椅旁系统进行磨牙嵌体修复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渺 刘丹 高玉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59-861,共3页
本研究总结了3Shape TRIOS CAD/CAM椅旁系统在磨牙嵌体修复中护理配合的要点,旨在提高护士四手操作技术,实现最佳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 cad/cam椅旁系统 四手操作 嵌体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厚度椅旁CAD/CAM全瓷材料断裂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曦 章非敏 胡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对于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n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全瓷材料断裂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50颗离体牙试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与厚度为1.0、1.5、2.0、2.5、3.0 mm的椅旁CAD...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对于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n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全瓷材料断裂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50颗离体牙试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与厚度为1.0、1.5、2.0、2.5、3.0 mm的椅旁CAD/CAM全瓷材料——Vita enamic瓷块和Vitablocs MarkⅡ瓷块,用panavia f树脂粘结剂粘固。粘固1 h后水浴24 h,测试其静态断裂强度值,并观察其断口形貌。结果:随着厚度增加,Vita enamic瓷块和Vitablocs MarkⅡ瓷块试件的断裂强度也逐步增加。在1.0-2.0 mm厚度组,Vita enamic瓷块和Vitablocs MarkⅡ瓷块试件的断裂强度值相近;在2.5-3.0 mm厚度组,Vita enamic瓷块的断裂载荷值较Vitablocs MarkⅡ瓷块显著增加。结论 :Vita enamic瓷块具有与Vitablocs MarkⅡ瓷块相似的断裂强度。在厚度大于2.5 mm时,Vita enamic瓷块表现出更为优越的机械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厚度 全瓷 断裂强度 VITA enamic Vitablocs Mark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EC系统及切削材料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林虎 董青山 +1 位作者 马毅慧 郭家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CEREC(chairside economical restoration of esthetic ceramic)是一种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系统,它引领着牙科数字化发展方向。作为一种高便捷、高质量... CEREC(chairside economical restoration of esthetic ceramic)是一种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系统,它引领着牙科数字化发展方向。作为一种高便捷、高质量、高审美的的数字化牙科修复系统,吸引了无数牙医和患者的青睐,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文中就CEREC的CAD/CAM系统的发展过程、构成及工作原理、CEREC系统发展以及可切削材料改进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C系统 cad/cam 可切削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对接式边缘全瓷修复体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的短期临床修复效果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愉淇 储顺礼 +4 位作者 赵爽 陈星竹 刘双 于明岳 刘玉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0-746,共7页
目的:采用平面对接式边缘的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分析患者的短期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椅旁CAD/CAM全瓷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患牙107颗,修复体均为平面对接式边缘,统计修复体类型。全部患牙... 目的:采用平面对接式边缘的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分析患者的短期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椅旁CAD/CAM全瓷修复后牙大面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患牙107颗,修复体均为平面对接式边缘,统计修复体类型。全部患牙均采用"改良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进行即刻检查以及12个月后的随访检查,比较即刻检查和复诊时修复体完整性、颜色匹配性、修复体固位、牙体完整性、邻接关系和牙周组织健康的A级构成比。结果:修复体包括32个髓高嵌体和75个髓超嵌体。即刻与复诊检查时各项指标的A级构成比比较,髓高嵌体的修复体完整性由100%下降至96.88%,颜色匹配性由84.38%增加至93.75%;髓超嵌体的修复体固位由100%下降至98.67%,颜色匹配性由89.33%增加至92.00%;2类修复体的基牙完整性、邻接关系及牙周组织健康A级构成比均保持100%;修复失败患者包括1例髓超嵌体脱落和1例髓高嵌体折裂。结论:对于大面积缺损的后牙髓高嵌体和髓超嵌体修复,采用平面对接式的边缘设计短期修复效果稳定,是较为理想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牙体缺损 髓高嵌体 髓超嵌体 边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制作后牙种植单冠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晓飞 李晶珊 +4 位作者 董文静 秦雁雁 胡刚刚 李敢 刘宗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6-690,共5页
目的:比较椅旁数字化系统和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不同方式制作的后牙全瓷冠在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单个后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135例,冠修复时随机分为3组(n=45),分别用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制作二氧化锆全瓷冠(A组);椅旁数字化设... 目的:比较椅旁数字化系统和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不同方式制作的后牙全瓷冠在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单个后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135例,冠修复时随机分为3组(n=45),分别用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制作二氧化锆全瓷冠(A组);椅旁数字化设备制作二硅酸锂全瓷冠(B组);椅旁数字化设备制作二氧化锆全锆冠(C组)。随访1年,用改良USPHS标准和患者满意度调进行评价。结果:牙周评价和修复体形态: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体颜色、修复体邻接、咬合关系:B组和A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和A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取模感受和治疗舒适度方面B和C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A组(P<0.05);在修复效果上C组的满意度低于A、B组(P<0.05)。结论:采用椅旁数字化技术完成的二硅酸锂全瓷种植修复体形态、色泽、咬合和邻接等方面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患者更舒适,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印模 cad/cam 二硅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