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弧角与粗糙条对CAARC风荷载影响研究
1
作者 杨易 吴健 +1 位作者 王鑫 徐洲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110,共11页
现代高层建筑表面常设有遮阳条、竖向装饰条等局部构件,建筑角区也通常采用圆弧化等设计措施。这些常见建筑设计特征对风荷载的影响不容忽略,而当前设计规范有待完善。以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和高频天... 现代高层建筑表面常设有遮阳条、竖向装饰条等局部构件,建筑角区也通常采用圆弧化等设计措施。这些常见建筑设计特征对风荷载的影响不容忽略,而当前设计规范有待完善。以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刚性模型测压试验和高频天平测力试验,研究了建筑表面布置粗糙条和角区圆弧化共计7种工况对结构风荷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光滑模型工况下,随圆角率由0增至10%,建筑迎风面角区极值负压绝对值会逐渐增加,最大增幅约为38.4%,而结构整体风荷载体型系数会逐渐减小,X向和Y向整体体型系数的最大减幅分别约为26.3%和39.9%;模型表面增设厚度为1.5 mm的竖向或网格粗糙条时,有利于减小结构角区及中部的极值负压绝对值,最大降幅为13.68%,对结构整体体型系数而言,粗糙条模型比直角光滑模型略有下降;布置竖向粗糙条和圆弧角对建筑角区表面风压的影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关系,当同时布置竖向粗糙条和圆弧角时,角区的极值负压绝对值幅度增大,最大增幅为45.1%;布置粗糙条或角区圆弧化后,横风向功率谱峰值降低,功率谱峰值对应无量纲频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arc标准模型 风荷载 圆弧角 粗糙条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下击暴流风洞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辛亚兵 刘志文 陈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1-159,共9页
为研究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在下击暴流作用下的响应,采用所开发的基于边界层风洞的下击暴流出流风速模拟试验装置模拟下击暴流稳态风场和瞬变风场,设计并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λL=1∶200的CAARC气弹模型,分别在下击暴流稳态风、瞬态风... 为研究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在下击暴流作用下的响应,采用所开发的基于边界层风洞的下击暴流出流风速模拟试验装置模拟下击暴流稳态风场和瞬变风场,设计并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λL=1∶200的CAARC气弹模型,分别在下击暴流稳态风、瞬态风以及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条件下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模拟的稳态下击暴流风速剖面与经验风速剖面较为吻合;所模拟的瞬态下击暴流风速时程特性、湍流度与已有文献推荐值总体较为吻合;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在稳态、瞬态下击暴流风场作用下,顶部x、y方向位移时程波动较大,与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作用下位移时程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 下击暴流 大气边界层风 风振响应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风致效应及背风侧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欣 叶继红 +1 位作者 邹云峰 左太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22-130,178,共10页
通过风洞测压试验、PIV试验和动力响应计算,对比分析0°和90°风向下,CAARC模型围护结构风压、模型背风侧流场特性及主体结构风振响应。①对比了模型立面风压分布及整体风力,两种风向下,模型表面风压分布的较大差异存在于侧风... 通过风洞测压试验、PIV试验和动力响应计算,对比分析0°和90°风向下,CAARC模型围护结构风压、模型背风侧流场特性及主体结构风振响应。①对比了模型立面风压分布及整体风力,两种风向下,模型表面风压分布的较大差异存在于侧风面。相比于0°风向,90°风向下模型整体阻力和升力较小,但整体扭矩较大。②直观展现了模型背风侧的流场特性。两种风向下,模型后部水平面内均出现尾流涡对;竖直面内的显著旋涡仅出现在0°风向。相比而言,0°风向下,尾流涡对尺寸较大,逆向流速较高,周围流体横风向运动剧烈。③给出了模型顶部位移和加速度随折减风速变化的拟合方程,两种风向下,模型顶部顺风向响应与折减风速的2~2.6次幂成正比;横风向响应与折减风速的3~3.5次幂成正比。相比而言,90°风向下,模型顶部横风向位移和加速度随折减风速的增幅分别为0°风向下的2倍和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高层建筑标准模型(caarc) 风压分布 整体风力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 旋涡 风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紊流积分尺度对CAARC模型表面风压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海程 杜树碧 +1 位作者 李明水 秦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89,106,共10页
常规风洞不能较好模拟紊流积分尺度,造成模型缩尺比与积分尺度不匹配。采用两种缩尺比CAARC(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模型在相应缩尺比的B类风场中进行同步测压试验,研究紊流积分尺度对平均风压系数、脉... 常规风洞不能较好模拟紊流积分尺度,造成模型缩尺比与积分尺度不匹配。采用两种缩尺比CAARC(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模型在相应缩尺比的B类风场中进行同步测压试验,研究紊流积分尺度对平均风压系数、脉动风压均方根系数、脉动风压功率谱、风压水平和竖向相关系数、以及风压竖向相干函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风压系数受紊流积分尺度影响较小,而脉动风压均方根系数随L_(u)^(x)/D的减小而减小,且脉动风压均方根系数偏小程度随L_(u)^(x)/D偏小程度的增大而增大;迎风面驻点的脉动风压功率谱,在低频区间,由准定常效应控制,基本保持一致,在高频区间,其衰减速度快于脉动风速功率谱,且衰减速度随紊流积分尺度的减小而加快;紊流积分尺度越小,宽面迎风时侧面与背面的脉动风压功率谱越大,迎风面外缘点和背面的漩涡脱落特征更明显;在迎风面,脉动风压水平相关系数和竖向相关系数随着L_(u)^(x)/D的减小而减小;在侧面,宽面迎风时脉动风压水平和竖向相关系数随着L_(u)^(x)/D的减小而增大,窄面迎风时脉动风压水平相关系数随着L_(u)^(x)/D的减小而减小,测点距离较近时,竖向相关系数随着L_(u)^(x)/D的减小而增大,测点距离较远时,竖向相关系数随着L_(u)^(x)/D的减小而减小;在背面,宽面迎风时,随着L_(u)^(x)/D的减小,水平相关系数减小,竖向相关系数增大,窄面迎风时,随着L_(u)^(x)/D的减小,水平相关系数减小,测点距离较近时,竖向相关系数增大,测点距离较远时,竖向相关系数减小;迎风面脉动风压竖向相干函数大于脉动风速相干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紊流积分尺度 caarc标准模型 风压分布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积分尺度对高层建筑风荷载影响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祝志文 邓燕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8-516,共9页
为研究湍流积分尺度对高层建筑风荷载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研究其合理取值,基于大涡模拟开展了B类地貌不同湍流积分尺度下CAARC(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标准高层建筑模型绕流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进... 为研究湍流积分尺度对高层建筑风荷载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研究其合理取值,基于大涡模拟开展了B类地貌不同湍流积分尺度下CAARC(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标准高层建筑模型绕流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涡模拟能较好地反映高层建筑周围风场绕流特性和表面风压分布.随着湍流积分尺度的增大,平均运动的变形率向湍流脉动输入能量,以致平均风速降低、湍流强度增大;侧面风压脉动性降低15%、分离流附着提前出现;基底扭矩谱和弯矩谱的峰值及高频段幅值均减小;层斯托罗哈数在0.4倍建筑高度以下基本相同,随高度的增加其值下降20%~30%;层平均阻力系数下降5%~10%;迎风面风压系数平均值下降2%~5%,侧面和背面下降12%~17%.湍流积分尺度对迎风面和侧面上风向的风压水平相关性、层升力和0.8倍建筑高度以下的层阻力相关性的影响可以忽略.随湍流积分尺度的增大,风压水平相关系数增大,背风面增大5%~10%,侧面下风向增大15%~25%,0.8倍建筑高度以上层阻力相关性系数增大25%~50%.B类地貌湍流积分尺度的调整系数为0.4时,计算得到的风荷载与试验结果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积分尺度 caarc标准模型 大涡模拟 风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围护结构风压系数的概率特征及其极值POT估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寿科 毛丹 +4 位作者 刘敏 郭凡 孙洪鑫 陈元坤 邓声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4-231,共8页
为获得高层建筑围护结构设计风荷载,通常需要考虑其表面风压系数的概率特征,进而进行极值估计。针对当前基于超越阈值模型的风压系数极值估计方法存在阈值选取困难,需要较大样本的不足,基于高层建筑标准模型进行风洞试验,首先研究其表... 为获得高层建筑围护结构设计风荷载,通常需要考虑其表面风压系数的概率特征,进而进行极值估计。针对当前基于超越阈值模型的风压系数极值估计方法存在阈值选取困难,需要较大样本的不足,基于高层建筑标准模型进行风洞试验,首先研究其表面风压系数的概率特征,结果表明迎风区测点接近高斯分布,分离区测点风压系数母体接近Gamma分布,风压系数极小值接近GEV(general extreme value,GEV)分布;提出一种改进的POT(peak over threshold,POT)极值估计方法进行表面风压系数极值估计,进而与几种传统极值估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POT极值估计方法可实现小样本的风压系数极值估计,其估计结果与大样本容量的标准极值偏差小于5%,且稳定性较好;最后给出了标准高层建筑模型表面极值风压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风洞试验 风压系数 极值 超越阈值(POT)方法 GPD概率分布 caarc标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风场中高层建筑平均风力的阻塞效应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剑 顾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3-858,879,共7页
以联邦航空咨询委员会协调人会议(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为例,在同济大学TJ-2建筑风洞中进行了矩形单体高层建筑的阻塞效应试验研究.对阻塞度为4.1%、6.1%、8.4%、10.1%的建筑刚性模型在均匀风场中进行了测压试验.主要研究了阻塞效应... 以联邦航空咨询委员会协调人会议(CAARC)高层建筑标准模型为例,在同济大学TJ-2建筑风洞中进行了矩形单体高层建筑的阻塞效应试验研究.对阻塞度为4.1%、6.1%、8.4%、10.1%的建筑刚性模型在均匀风场中进行了测压试验.主要研究了阻塞效应对模型平均风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均匀来流中,建筑各层的平均阻力系数随着阻塞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阻力系数沿高度的分布规律没有显著变化;顺风向平均基底弯矩系数随着阻塞度的增大显著增大.最后,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平均阻力系数和顺风向平均基底弯矩系数的阻塞效应修正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效应 风洞试验 联邦航空咨询委员会协调人会议(caarc)标准高层模型 平均风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