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_(60)-γ-氨丙基硅胶的合成与表征
1
作者 曾任平 彭鲲鹏 杨新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2-654,共3页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偶联剂,将伯胺基引入到硅胶上,随后让C60与伯胺基反应,合成了C60-γ-氨丙基硅胶.利用元素分析法和Esko等描述的游离伯胺基含量测定方法,分别测得每1g硅胶中C60的键合量为1.19×10-5mol和1.09×10...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偶联剂,将伯胺基引入到硅胶上,随后让C60与伯胺基反应,合成了C60-γ-氨丙基硅胶.利用元素分析法和Esko等描述的游离伯胺基含量测定方法,分别测得每1g硅胶中C60的键合量为1.19×10-5mol和1.09×10-5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γ—氨丙基硅胶 合成 2—羟基—1—萘醛 键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级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功能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包建民 王惠柳 李优鑫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57-1465,共9页
采用酸.碱催化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系统探索了水用量、乙醇用量、旋蒸温度、搅拌速度和致孔剂种类对二氧化硅微球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将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球经简单沉降筛分及功能化后,获得了C18键合硅胶、亲水C18键合... 采用酸.碱催化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系统探索了水用量、乙醇用量、旋蒸温度、搅拌速度和致孔剂种类对二氧化硅微球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将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球经简单沉降筛分及功能化后,获得了C18键合硅胶、亲水C18键合硅胶、氨丙基键合硅胶、乙二胺.Ⅳ.丙基键合硅胶4种键合硅胶。结果表明:最佳的二氧化硅微球制备条件为,n(H20):n[正硅酸乙酯(TEOS)]=6:4,V(EtOH):V(TEOS)=3:5,旋蒸温度为57℃,搅拌速度为2190r/min,致孔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所制二氧化硅微球球形度好、粒径分布为3~10μm、比表面积为464.11m2/g、孔体积为1.14m3/g、平均孔径为9.81nm,且孔径分布窄、硅羟基含量高达0.5450mmol/g。C18键合硅胶和亲水C18键合硅胶的柱效分别为53474/m和86984/m(以甲苯计),且对分析物的分离良好。氨丙基键合硅胶和乙二胺-N-丙基键合硅胶的离子交换容量分别为1.44和1.22mmol/g,对甲苯磺酸吸附量分别为240.8和217.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硅微球 c18键合硅胶 亲水c18键合硅胶 丙基键合硅胶 乙二胺-N-丙基键合硅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