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C24-甾醇甲基转移酶基因OsSMT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小龙 翟立升 闫慧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1-468,共8页
【目的】为水稻C-24甾醇甲基转移酶基因OsSMT2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水稻OsSMT2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OsSMT2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共表达基因的富集、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及表达模式等进行... 【目的】为水稻C-24甾醇甲基转移酶基因OsSMT2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水稻OsSMT2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OsSMT2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共表达基因的富集、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及表达模式等进行分析。【结果】水稻OsSMT2基因CDS全长1092 bp,编码1个含36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具有甲基转移酶结构域和甾醇甲基转移酶C末端结构域;OsSMT2蛋白质不含信号肽,存在1个跨膜结构域;OsSMT2基因的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DNA的复制过程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途径中,可能参与植物的抗寒和抗旱过程;OsSMT2基因在萌发种子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叶片的表达量最低。【结论】水稻OsSMT2基因主要在萌发的种子、胚根、胚芽中高表达,参与水稻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主要过程,可作为水稻抗寒和抗旱育种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24-甾醇甲基转移酶 OsSMT2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环阿屯醇C-24甲基转移酶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2
作者 智博洋 雷龙 +2 位作者 黄思曙 刘贤青 罗杰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植物甾醇是一类植物中保守的天然化合物,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药理学功能,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水稻(Oryza sativa)中植物甾醇合成相关基因尚未被完全解析,这阻碍了高植物甾醇水稻品种... 植物甾醇是一类植物中保守的天然化合物,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药理学功能,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水稻(Oryza sativa)中植物甾醇合成相关基因尚未被完全解析,这阻碍了高植物甾醇水稻品种的创制进程。为了进一步挖掘水稻中与植物甾醇合成相关的基因,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533份水稻品种中的3种主要植物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含量进行了精确测定。在此基础上,利用代谢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并克隆了水稻OsSMT1基因。进一步的体外重组蛋白酶活实验和烟草瞬时表达实验,证实了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催化植物甾醇生物合成中关键中间体24-亚甲基环阿屯醇合成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物甾醇 甾醇c-24甲基转移 代谢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外囊泡传递LncRNA-XIST在胶质瘤细胞耐药性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薛箕山 赵媛媛 +3 位作者 邱浩 阿衣希塔·奴尔江 刘正 杜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939,共9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apoptotic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apoEVs)对胶质瘤肿瘤发生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经提取的apoEVs经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apoptotic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apoEVs)对胶质瘤肿瘤发生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经提取的apoEVs经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并通过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CCK-8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等方法评估其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结果:apoEVs促进胶质瘤细胞的TMZ耐药性,显著提高TMZ半数抑制浓度(IC50)(t=9.326,P=0.001),抑制细胞凋亡,并通过外泌体抑制剂GW4869逆转该效应。apoEVs促进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增加波形蛋白(Vimentin)和Twist蛋白的表达(t=8.762,P=0.002和t=7.941,P=0.004),抑制裂解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leaved-Caspase-3)的表达(t=9.217,P=0.002)。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apoEVs通过调控LncRNA-XIST/miR-29c/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轴,影响胶质瘤细胞对TMZ的耐药性。沉默LncRNA-XIST降低MGMT表达、增加miR-29c表达,从而增强TMZ敏感性,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结论: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通过传递LncRNA-XIST调节miR-29c/MGMT轴从而促进胶质瘤恶性进展和替莫唑胺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凋亡外囊泡 长链非编码RNA-X染色体失活转录物 上皮-间质转化 miR-29c/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胆汤对肥胖代谢相关基因B4 galt7、Sc5d启动子甲基化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海燕 李锦超 +2 位作者 任美玲 吴紫葶 王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183,共7页
目的 分析中医化痰名方温胆汤对肥胖腹腔脂肪组织代谢相关基因B4 galt7、Sc5d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首先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构建肥胖大鼠模型,通过高、中、低不同剂量温胆汤干预肥胖大鼠,观察药物减重降脂的效应;然后采用Mass... 目的 分析中医化痰名方温胆汤对肥胖腹腔脂肪组织代谢相关基因B4 galt7、Sc5d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首先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构建肥胖大鼠模型,通过高、中、低不同剂量温胆汤干预肥胖大鼠,观察药物减重降脂的效应;然后采用Massarray技术检测B4Galt7、Sc5d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再分别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B4Galt7、Sc5d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与表达间的关系。结果 (1)温胆汤的干预效果与药物浓度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高、中剂量温胆汤对肥胖大鼠具有较好减轻体质量作用;温胆汤对改善肥胖大鼠的血脂中TG、TC、LDL-C水平有积极意义,尤其以高剂量组明显。(2)B4 galt7基因启动子区共检测到有31个位点发生甲基化改变。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甲基化程度上升,其中有24个位点甲基化程度上升。在此24个位点中,各药物组基本呈现与空白组相对的调控方向,即甲基化程度较空白对照组下降;Sc5d基因启动子区共检测到有37个位点发生甲基化改变。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甲基化程度下降,其中有20个位点甲基化程度下降。在此20个位点中,各药物组基本呈现与空白对照组相对的调控方向,即甲基化程度较空白对照组上升。(3)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4Galt7 mRNA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胆汤干预后,各药物组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但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c5d mRNA表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胆汤干预后,各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达降低,其中药物中剂量组降低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4Galt7、Sc5d蛋白表达升高明显(P<0.01)。温胆汤干预后,各药物组B4Galt7、Sc5d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温胆汤对B4Galt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的影响均与其表达无明显关系,而对Sc5d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的影响与其表达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肥胖 代谢 β-1 4-半乳糖基转移7 甾醇-c5-去饱和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调控miR-200c/EZH2轴抑制黑色素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汴霞 任红 +1 位作者 晋佳路 曹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6,共10页
目的 探究冬凌草甲素调控微小RNA200c(miR-200c)/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轴抑制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A375细胞活力的影响;将A375细胞分为对照... 目的 探究冬凌草甲素调控微小RNA200c(miR-200c)/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轴抑制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A375细胞活力的影响;将A375细胞分为对照组、冬凌草甲素组、mimic control组、miR-200c mimics组、冬凌草甲素+inhibitor control组、冬凌草甲素+miR-200c inhibitor组,qRT-PCR检测miR-200c、EZH2 mRNA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EZH2及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黏附实验检测A375细胞黏附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A375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00c与EZH2的靶向关系;构建移植瘤裸鼠模型,检测肿瘤质量;免疫组化法分析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375细胞存活率随冬凌草甲素浓度的增加以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P<0.05),由于40μmol/L冬凌草甲素接近半数抑制浓度,因此选取40μmol/L冬凌草甲素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组、miR-200c mimics组A375细胞中miR-200c、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增加,EZH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黏附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mimic control组相比,miR-200c mimics组EZH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200c沉默可逆转冬凌草甲素对A375细胞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冬凌草甲素组肿瘤质量、EZH2 mRNA、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200c、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冬凌草甲素组相比,冬凌草甲素+miR-200c inhibitor组肿瘤质量、EZH2 mRNA、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miR-200c、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促进miR-200c/EZH2轴来抑制A375细胞的EMT及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细胞 冬凌草甲素 微小RNA200c 组蛋白甲基转移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马桑黄ERG6基因克隆及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佟鑫宇 乌木提·巴合提别克 +3 位作者 李亚伟 朱丽颖 杜鹏禹 邹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152,共9页
【目的】对参与暴马桑黄麦角甾醇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C-24甾醇甲基转移酶基因(ERG6)进行克隆及差异表达,探究ERG6基因在暴马桑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为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获得麦角甾醇高产菌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 【目的】对参与暴马桑黄麦角甾醇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C-24甾醇甲基转移酶基因(ERG6)进行克隆及差异表达,探究ERG6基因在暴马桑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为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获得麦角甾醇高产菌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克隆暴马桑黄ERG6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SDS-PAGE检测暴马桑黄ERG6基因原核表达情况。克隆ERG6启动子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qRT-PCR技术分析不同发育阶段下暴马桑黄ERG6基因的转录水平。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暴马桑黄麦角甾醇含量。【结果】成功克隆得到ERG6基因c DNA全长,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ERG6基因能够在原核系统成功表达出目的蛋白且目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蛋白,同时发现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蛋白表达量也逐渐增加,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全长996 bp,编码331个氨基酸,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具有42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ERG6启动子具有1个核心启动区和4种可能参与基因调控的转录因子,除具备典型启动子功能元件,还具有茉莉酸甲酯、赤霉素和脱落酸等多种响应元件。荧光定量及麦角甾醇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在暴马桑黄不同发育阶段,ERG6基因表达情况和麦角甾醇含量变化趋势呈正相关。【结论】ERG6基因在暴马桑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中起正向调控作用,结果可为培育暴马桑黄麦角甾醇高产菌株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马桑黄 c-24甾醇甲基转移 基因克隆 启动子克隆 麦角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DoSMT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江波 王伟英 +1 位作者 邹晖 戴艺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1-598,共8页
为了解SMT2基因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甾醇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利用RACE技术克隆到1个DoSMT2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089 bp,编码362个氨基酸,DoSMT2相对分子量为40.345 kD,理论等电点为8.13,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经BLAST P检索,... 为了解SMT2基因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甾醇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利用RACE技术克隆到1个DoSMT2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089 bp,编码362个氨基酸,DoSMT2相对分子量为40.345 kD,理论等电点为8.13,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经BLAST P检索,DoSMT2蛋白属于AdoMet-MTases超级家族,含有4个S-腺苷蛋氨酸结合位点、1个甲基转移酶保守结构域和1个甾醇甲基转移酶C末端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DoSMT2与深圳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的SMT2亲缘关系最近,确定其属于SMT2家族。qRT-PCR分析结果表明,DoSMT2基因在茎和叶都能表达,10月份的表达量最高,叶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茎,推断叶片的甾醇代谢比茎活跃。构建了pET-29a-DoSMT2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出预期大小的蛋白。这为铁皮石斛DoSMT2的甲基化机制及甾醇化合物代谢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甾醇c-24甲基转移 原核表达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DoSMT2基因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江波 王伟英 +1 位作者 邹晖 戴艺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8-564,共7页
为了揭示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甾醇C-24甲基转移酶2基因(DoSMT2)在甾醇代谢过程的功能,该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来源于铁皮石斛的DoSMT2基因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并采用qRT-PCR技术检测DoSMT2基因在转基因烟草... 为了揭示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甾醇C-24甲基转移酶2基因(DoSMT2)在甾醇代谢过程的功能,该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来源于铁皮石斛的DoSMT2基因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并采用qRT-PCR技术检测DoSMT2基因在转基因烟草叶片中的表达,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菜油甾醇和谷甾醇的含量。结果显示:(1)成功获得DoSMT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1119 bp),并成功构建正义植物表达载体质粒pCXSN-DoSMT2,经农杆菌介导的烟草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并鉴定,获得4株阳性转基因烟草植株。(2)Southern blot结果表明,4株转基因烟草植株都有1条杂交信号带,而非转基因烟草植株没有,说明外源DoSMT2基因都以单拷贝整合到4株转基因烟草基因组中。(3)qRT-PCR检测显示,非转基因烟草未检测到外源DoSMT2基因的表达,4株转基因烟草都能检测到DoSMT2基因的表达,且表达水平差异极显著,各株系表达量高低依次为P3>P1>P2(P4)。(4)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显示,转DoSMT2基因烟草叶片的菜油甾醇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烟草叶片,而谷甾醇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烟草叶片。研究表明,DoSMT2具有催化24-亚甲基胆甾烯醇转化形成24-亚乙基胆甾烯醇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甾醇c-24甲基转移 烟草 遗传转化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