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有机污染物C_(18)Empore^(TM)膜/水分配系数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林志芬 于红霞 +2 位作者 孔德洋 冯建坊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国家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南京。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分配系数 c18Empore^TM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5-四氯苯C_(18) Empore^(TM)膜/水分配系数的研究
2
作者 王涛 林志芬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5期22-24,共3页
研究了1,2,4,5-四氯苯在C18膜/水相之间的分配规律。1,2,4,5-四氯苯在25℃,80 r/min条件下恒温震荡96 h可达分配平衡,温度和盐度对1,2,4,5-四氯苯C18膜/水的分配过程影响很小,1,2,4,5-四氯苯C18膜/水分配平衡时间受溶液体积和容器容积... 研究了1,2,4,5-四氯苯在C18膜/水相之间的分配规律。1,2,4,5-四氯苯在25℃,80 r/min条件下恒温震荡96 h可达分配平衡,温度和盐度对1,2,4,5-四氯苯C18膜/水的分配过程影响很小,1,2,4,5-四氯苯C18膜/水分配平衡时间受溶液体积和容器容积的影响,但不受溶液中C18膜膜量的影响,推测脂溶性小于或接近1,2,4,5-四氯苯的有机污染物在恒温震荡条件下C18膜与水之间的分配96 h可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8 EmporeTM 分配系数 1 2 4 5-四氯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酚类极性有机物C_(18)膜/水分配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红霞 丁翔 +4 位作者 刘蓓蓓 许妍 冯建芳 王连生 刘征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4-367,共4页
采用C18膜模拟生物体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探讨了极性有机化合物取代酚在C18膜与水相之间的分配规律,研究了pH和盐度对分配的影响,测定了取代酚的C18膜/水分配系数KSD。结果表明,取代酚达到分配平衡的时间很短,其C18膜/水分配系数不... 采用C18膜模拟生物体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探讨了极性有机化合物取代酚在C18膜与水相之间的分配规律,研究了pH和盐度对分配的影响,测定了取代酚的C18膜/水分配系数KSD。结果表明,取代酚达到分配平衡的时间很短,其C18膜/水分配系数不会因分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取代酚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增大,化合物从水中向C18膜转化的比例逐渐增加,其相应的C18膜/水分配系数也随之增加;盐度的增加对极性化合物C18膜/水分配系数的大小没有显著的影响;pH的增大将降低化合物的分配系数。通过C18膜/水分配规律的研究,可以推测生物体或环境介质对取代酚类化合物的积累程度,由此可以较直观地评价该类化合物的环境持久性,以及因脂溶性所产生的生物基线毒性。为取代酚类化合物的生态风险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酚类化合物 极性有机物 c18膜/分配行为 平衡时间 盐度 生物模拟 有毒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_(18)固相萃取膜评价有机氯污染物的亲酯性 被引量:8
4
作者 于红霞 林志芬 +3 位作者 杨怡 徐铁莲 冯建芳 王连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8,共4页
采用C18 膜模拟生物体 ,探讨了化合物在膜与水相之间分配平衡的影响因素 ,测定了卤代苯类化合物的膜 /水分配系数 .结果表明 ,随着脂溶性的增加 ,化合物分配达到平衡的时间也将增加 ;C18膜 /水分配系数的大小与水相中化合物浓度的大小和... 采用C18 膜模拟生物体 ,探讨了化合物在膜与水相之间分配平衡的影响因素 ,测定了卤代苯类化合物的膜 /水分配系数 .结果表明 ,随着脂溶性的增加 ,化合物分配达到平衡的时间也将增加 ;C18膜 /水分配系数的大小与水相中化合物浓度的大小和C18膜量的多少无关 ;C18膜 /水分配系数 (KSD)与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 (KOW)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 .C18膜材料的使用 ,为有机污染物脂溶性的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并且这一方法为复合污染体系因脂溶性所引起的基本毒性量化预测创造了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8固相萃取 评价 有机氯污染物 亲酯性 生物模拟 c18膜/水分配系数 脂溶性 卤代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膜被动采样技术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范娟 周岩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40-3345,共6页
选用3种厚度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76,56和25μm)作为研究对象,对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og Kow)>2的有机污染物采用被动采样技术进行膜-水分配系数(Kpew)实测实验和动力学实验,首次建立考虑时间(t),膜厚度(d)和动力学3个因素的L... 选用3种厚度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76,56和25μm)作为研究对象,对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og Kow)>2的有机污染物采用被动采样技术进行膜-水分配系数(Kpew)实测实验和动力学实验,首次建立考虑时间(t),膜厚度(d)和动力学3个因素的LDPE膜Kpew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得到的Kpew与实测Kpew的相对误差为±0.03,证明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Kpew预测模型的建立避免了实验监测Kpew的繁琐实验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效率.将预测模型Kpew值应用于浑河与东洲河有机污染物质的监测,监测结果进一步表明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此外本文首次提出了苯系物的Kpew值,对LDPE膜被动采样技术应用的延伸属于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采样 LDPE 预测模型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EMD分子膜驱油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科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164,共4页
首先采用乙醇胺与环氧氯丙烷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反应合成双氯中间体,再加入三乙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双季铵盐膜驱剂(TEEMD);分别测定了TEEMD的阳离子度、TEEME溶液的黏度和电导率、TEEMD的油水分配比、以及TEEMD溶液在不同润湿性介质... 首先采用乙醇胺与环氧氯丙烷在无水乙醇溶剂中反应合成双氯中间体,再加入三乙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双季铵盐膜驱剂(TEEMD);分别测定了TEEMD的阳离子度、TEEME溶液的黏度和电导率、TEEMD的油水分配比、以及TEEMD溶液在不同润湿性介质表面的接触角。研究结果表明,分子膜驱剂TEEMD的阳离子度为82.1%;不同浓度TEEMD溶液的相对黏度均为0.98;TEEMD在水溶液中完全离解成离子,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TEEMD浓度的增大,它在水溶液中没有形成"胶束"态;TEEMD在原油和水两相间的油-水分配比随着时间延长和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大,最后达到分配平衡,当TEEMD浓度分别为0.335、0.446、0.558和0.669mmol/L时,油-水分配比系数依次为0.050、0.099、0.552、0.698;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TEEMD在不同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均有所增强;该膜驱剂TEEMD能够使不同载玻片的表面向亲水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剂 阳离子度 黏度 电导率 油-分配系数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的维吉尼亚霉素M_1含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耿志明 陈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研究并建立了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M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用甲醇提取,用水稀释,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在235nm波长下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 研究并建立了饲料中维吉尼亚霉素M1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用甲醇提取,用水稀释,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在235nm波长下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体积比)。维吉尼亚霉素M1质量分数在1.0~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1.5%~94.6%,变异系数为1.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吉尼亚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饲料 AGILENT 固相萃取柱 测定方法 c18 线性关系 质量分数 变异系数 稀释 检测器 二极管 色谱柱 6mm 体积比 流动相 峰面积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化学
8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2-7,共6页
关键词 环境化学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有机化合物 分配系数 环境科学 聚丙烯中空纤维 化学需氧量测定 硝基多环芳烃 中科院 理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