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粒小麦漯珍1号的C-分带及GISH和PAGE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裴自友 李爱霞 +2 位作者 庄丽芳 亓增军 刘大钧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18,共4页
为了解黑粒小麦漯珍1号的染色体构成、蛋白组分以及抗病性,利用染色体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PAGE分析对漯珍1号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漯珍1号含1对1BL/1RS易位染色体,另外,其7B染色体的C-分带带型也表现出与中国春有较大差... 为了解黑粒小麦漯珍1号的染色体构成、蛋白组分以及抗病性,利用染色体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PAGE分析对漯珍1号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漯珍1号含1对1BL/1RS易位染色体,另外,其7B染色体的C-分带带型也表现出与中国春有较大差异,而其余染色体则未见明显区别。其PMC M染色体平均构型为1.97(棒状二价体)+19.03(环状二价体),说明具有较好的细胞学稳定性。SDS-PAGE分析表明,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为1、7+8和5+10;种子醇溶蛋白A-PAGE鉴定显示,除含有黑麦1RS GldB3编码的醇溶蛋白外,还有许多迁移率明显不同于中国春的多态性位点。抗病性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漯珍1号高感赤霉病和白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粒小麦 1BL/1RS易位系 c-分带 基因组原位杂交 种子贮藏蛋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黑麦1RS/1BL新易位系的创制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静 王献平 +4 位作者 纪军 王志国 安调过 李俊明 张相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3,i0001,共5页
利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小偃6号与黑麦(Secale cerealeL.)品种德国白粒杂交,选育出一批带有黑麦抗病性状的小偃6号类型种质材料。应用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sequent C-banding-GISH)技术对上述材料进行染色体组成分... 利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小偃6号与黑麦(Secale cerealeL.)品种德国白粒杂交,选育出一批带有黑麦抗病性状的小偃6号类型种质材料。应用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sequent C-banding-GISH)技术对上述材料进行染色体组成分析,筛选出2个小麦-黑麦1RS/1BL纯合易位系BC152-1-1和BC01-89-1。其中,BC152-1-1(2n=42)除含有1对1RS/1BL易位染色体外,未见其他染色体变异;BC01-89-1(2n=43)除含有1对1RS/1BL纯合易位染色体外,还附加1条两端缺失的3R染色体。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BC152-1-1和BC01-89-1不仅含有来自小偃6号的14+15优质亚基,而且其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SDS沉降值等品质性状都得到显著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1RS/1BL易位系 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产抗病新种质9204R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樊小莉 王静 +3 位作者 张玮 纪军 张相岐 李俊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1-616,共6页
为给高产区小麦抗病性遗传改良提供新的育种材料,以高产小麦品种科农9204(Kn9204)为母本,以黑麦品种德国白粒(German White)和小偃6号杂交后代BC2F4选系BC01-7-1为父本杂交,并以科农9204为轮回亲本回交两次,最终选育出抗条锈病的育种新... 为给高产区小麦抗病性遗传改良提供新的育种材料,以高产小麦品种科农9204(Kn9204)为母本,以黑麦品种德国白粒(German White)和小偃6号杂交后代BC2F4选系BC01-7-1为父本杂交,并以科农9204为轮回亲本回交两次,最终选育出抗条锈病的育种新材料9204R。本研究考察了9204R的主要农艺性状、苗期和成株期对条锈病的抗性。结果表明,9204R田间农艺性状优良,穗粒数表现为超亲,小区产量比对照品种石4185高1.7%。苗期对CYR29、CYR30、CYR31、CYR33、SU11-4和SU11-11等条锈病生理小种表现为免疫,对CYR32表现为感病;成株期对混合小种(CYR29、CYR31、CYR32和CYR33)表现为高抗。应用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9204R进行染色体组成分析,发现9204R含有1对1RS/1BL易位染色体。应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科农9204和9204R进行分析,共有1对位于1RS和4对位于1BS上的引物扩增出差异条带,推测2个基因型的1RS染色体来源不一致,9204R的1RS可能来源于黑麦品种德国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抗条锈病 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 微卫星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个抗条锈病小麦新种质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唐珍 舒焕麟 陈建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7,共4页
对来自杂交组合中5/“S”265的1个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011077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表明,011077具44条染色体,6条随体,为二体附加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析表明,011077二价体总数是21.48,虽附加1对外源染色体... 对来自杂交组合中5/“S”265的1个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011077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表明,011077具44条染色体,6条随体,为二体附加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析表明,011077二价体总数是21.48,虽附加1对外源染色体,但染色体配对相对较好。C-带分析表明其22对染色体中有1对染色体具中间偃麦草强端带特征。基因组原位杂交(G ISH)结果显示,011077为二体附加系,所附加的1对染色体是源于中间偃麦草的St染色体,这对St染色体已与普通小麦染色体发生了遗传重组。011077高抗条锈病,且遗传稳定,可以作为优质抗病种质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中间偃麦草 二体附加 有丝分裂 c-分带鉴定 基因组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